怪谈 | 中元节禁忌和注意事项不可不知,胆小勿入~


道场普渡妥幽魂

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

肉山酒海庆中元


       –《中元节有感》清·王凯泰


⏩ 中元节(鬼节)

中元节,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以祭奠鬼神为主的节日。在我国也称作“七月节”、“七月半”。像人们会有五一、十一等长假一样,鬼节也可以理解成阎王爷在七月初一到十五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里,给各路鬼子鬼孙放个小长假,他们会出来阳间游荡,走亲访友、旅游逛街。还有一些比较独特的禁忌,比如:人们不理发、不婚嫁、不作寿、不开张诸事,及古至今,约定俗成。



 

中元节的由来


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着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于七月十五日,而固定于这一天。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什么节日都要祭拜的“祖先”

祭拜“祖先”是我国各种节日的传统惯例。中国人注重血脉关系、兄弟之情,很多姓系都会在“七月半”祭祠堂。祭祠堂和清明祭祖不一样,清明祭祖是指同一祖公(婆)生下的男女老少,集中一起共同拜祭祖坟。祭祠堂的范畴较广,除了附近的同族兄弟之外,同姓系迁居别处的兄弟,或在外地工作的人也都会赶着回来。小时候大人常吓唬小孩,说做坏事或不听话,祭祠堂时就当着祖宗的面打屁股,很多小孩一说到祭祠堂就害怕。



最有人情味的习俗——“施孤”

所谓“施孤”,是指施舍给孤魂野鬼的意思。人有孤寡病残,鬼也有孤魂野鬼。阳府有亲人、有家的鬼可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饱食一顿,领取亲人为它准备好的金银财宝、衣帽布匹。可那些无家可归的野鬼就到处游荡、惹是生非。所以人们在祭奠自家祖宗时,都会在门外摆上一小桌,供野鬼享用。



最具人气的习俗——放天灯

在我国一些地方,人们有放天灯的习俗。由于“天灯”与“添丁”是谐音,所以放天灯也代表着人们对人丁兴旺、家庭和睦的祈福。有些地方在每年七月十五都会举办放天灯盛事,天灯更是各式各样,人气十足。



水陆皆有情的习俗——送水灯

除了放天灯外,有些沿海地区还有“送水灯”的习惯。“送水灯”是用彩色的宣纸做成的小船,再插上点燃的蜡烛、香火,让小船顺水而漂,这样的做法是给落水鬼引路。



最环保的习俗——插柳辟邪

很多地方的人对“鬼节”忌讳多多,比如,插柳避邪流传已久,家家户户都会在七月初一到来之前,在自家屋子门口和窗户上插上柳枝或者其他树枝,阻止孤魂野鬼乱闯民宅。



最有味的习俗——戴鸡屎藤手镯&吃鸡屎藤粑仔

有些地方,“鸡屎藤”用来做成“手镯”,“鬼姜”状似我们日常食用的姜,用来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给小孩和妇女戴在手上和身上,用来驱鬼和避邪。而有些地方则有吃鸡屎藤粑仔汤的习俗。鸡屎藤具有祛风除湿,消食化积,活血止痛等功效。



 

中元节民间禁忌


我国很多地方都对七月忌讳较多,不论是喜事还是哀事都不能在这个月内举行仪式,理由是这个月鬼门大开,孤魂野鬼当道,容易碰上。以下是一些在七月半期间的禁忌。



不能直呼姓名

晚上不要穿戴绣有自己姓名的衣物,另外最好避免连名带姓直呼别人名字,同时若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时,也千万不要立刻回头或回应。


勿拍别人肩膀

从灵学的角度来说,人的身上有三把火,分别在头及两个肩膀上,所以鬼月的时候最好不要随便拍别人的头及肩,以免熄掉他身上的火,让孤魂野鬼有机可乘。


别乱拍照

 夜游时最好不要乱照相,否则野鬼会入镜与你合影,手电筒也不要往树上乱照,以免惊动喜欢附着于树梢上的鬼魂。


不能吹口哨

晚上千万不要吹口哨,相传七月野鬼晚上听到口哨声会聚集而来,所以不要引鬼上身啊。


戴避凶物

  身上尽量带着庙里求来的护身符、佛珠,或粗盐、糯米等避煞物,好让你趋吉避凶,使好兄弟们能退避三舍。


晚上衣服不能晾在外面

 晚上睡觉或天黑以前,要把晒在外头的衣服收回来,以免被鬼借去穿。


别乱靠墙

没事不要乱靠墙,因为那些孤魂野鬼平时最喜欢依附在墙上休息,此举很容易引鬼上身。


别乱挂风铃、不玩碟仙

 住家门口前别种容易卡阴的榕树,另外屋子内也别乱挂风铃,不玩碟仙、不上阴庙,这样可以减少阴灵上身的可能。


不乱捡地上的钱

不要随便捡起路边的钱,因为这些钱可能是鬼魂们的,要不然这些就是冥婚招亲用的。



哈哈哈!看完是不是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不过不必太过当真,这也只是传统民俗而已”


明天就是七月半了!

希望大家平平安安的度过哦!!!


文章整理自公众号“来游吧官网”

原文标题:【怪谈】中元节禁忌和注意事项不可不知,胆小勿入~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