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 | 苏州灵岩山寺安养院预调查随笔


专栏


文章


《中国海洋大学报》“田野采风”

专栏系列文章之二十二

苏州灵岩山寺安养院

预调查随笔


孙艳艳

▲苏州灵岩山寺正门

苏州灵岩山寺是民国四大高僧之一—印光大师最后生活和圆寂的地方。


慕印光大师之名来这里朝山、拜山的信众很多,而且在现任主持明学法师的坚持下,门票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一元,因此来这里的游客、香客以及信佛居士也格外多些。


游客来这里旅游,或许会觉得风景还不错,至于寺院,除了部分房舍较为陈旧外,好像与其他寺院差别并不大。把该看的景点看上一遍,在素面部吃上十五元一碗的素面,放松一下身心,然后就悠闲地下山了。香客一般在烧香拜佛完毕后就下山了,只有那些打算做佛事的香客,才会在佛事登记处登记缴费,然后在寺院客房住上一晚,随晚课为已去世的人做超度普佛,或随早课为在世的人做延生普佛。居士上山,在烧香拜佛之后,一般会去拜访某位师父,或做供养,或向师父请教一些修行的问题。经常上山的居士与这里的师父很熟,可以随意进出于挂着“游客止步”牌的僧人生活小院和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内部。他们也知道需要帮忙的钟点和地方,没事的时候就去做一些义务劳动。比如,早饭后去大寮(给僧人做饭的厨房,给居士做饭的厨房叫小寮)择菜、洗菜、切菜;晚饭后去库房帮忙整理零钱(主要是功德箱里的零钱)。干完活,自己找个清静的小院落(通常禁止游客入内),读读经,念念佛,静静心,亦或找某位师父喝茶聊天。两三天或四五天后,带着一颗清净心下山,继续尘世的奔波与忙碌。


▲安养院里的念佛堂,也是上早晚课的地方

第一天上山时,我以游客的身份,在山前山后走了一遍。在下山的途中,半山腰有一片墓地,墓碑林立。我在安养院的门口遇到了一位身着黑色海青的垂暮老人,看起来让人感觉心情压抑,好像生与死、阴与阳相隔地如此之近!但安养院门内安静沉寂,以至于我的内心对此产生了些许的抗拒。看门的老大爷不同意我进入安养院,我只好直接向他询问了一些情况。老大爷祖籍苏州,现在上海生活,他的老伴儿笃信佛教,坚持要到这里来“修行”。由于山上的生活除了吃饭、睡觉、念佛之外,别无他事,老大爷表示生活得并不开心。我再次回到山上,在库房挂了三天单,打算三天后返校;同时,我也希望可以寻得其他生机。我从客房值班室打扫卫生的居士阿姨那里突破了困境。她喊我去大寮帮忙洗菜、切菜,这让我进入了义工们的生活圈。这位居士阿姨在安养院做了三年的常住义工。因为新建客房需要人手打理,她才被调到了山上。由于我待在这里的时间太短,所以想去安养院做义工的提议被她拒绝了。


晚上回到住处,我发现新住进来一位居士。她在东林寺做了一年义工,前几天在扬州高敏寺做禅七,来灵岩山主要是为了解安养院的情况,因为东林寺新规定65岁以上的老居士不能再住在寺院里了。她们是念佛人,总想临终有个归宿,听说灵岩山寺有安养院,就委托这位居士来了解情况。


第二天,东林寺居士、值班室居士阿姨和我,在库房帮忙数钱聊天时说到了山下的安养院,东林寺居士想为同修们找临终念佛之处,同时值班室居士想为安养院招义工(外地人要想入住安养院,需要先做义工,以积累功德;这也是一位师父所提到的未来安养院的自循环发展模式,即六七十岁的老人照顾八九十岁的老人),而我对安养院也感兴趣,于是三个人一拍即合,商定数完钱就去安养院。


▲灵岩山寺安养院午餐时义工在分餐

这次我们是从小门进去的,沾东林寺居士的光,因为她要拍照给同修们看,我也就跟着拍了一些照片。午餐丰富可口,义工的服务态度很好,像照顾小孩子一样精心地服侍老人用餐。同时,我也了解到了安养院的入住条件:70岁以上;皈依三年以上;家属签合同,临终按佛教仪式进行。老人们每天有功课。目前这里入驻的老人有60多位,每人每月交600元生活费,据这里的一位师父说,这些生活费连基本的维修费都不够,其经费主要依靠灵岩山寺拨款支持。


安养院内的老人慈祥平和,义工温柔细心,给人一种祥和的感受,之前阴郁沉寂的气氛完全消失。在回去的路上,刀子嘴豆腐心的值班室居士也向我聊起了自己的修行经历。通过与几位居士的接触,我发现他们并没有那么神秘,在适当的场景下很乐意与人分享自己的修行经验。他们有的常年在寺院做义工,有的利用自己的工作在社会中做慈善。在他们身上,不仅可以听到不同的精彩人生故事,也可以了解到他们对人生、对佛教的理解与体会。


我准备暑假有机会再来这里做半个月或一个月的义工,通过切实的参与观察,以期更深一步地理解居士们的修行生活以及佛教养老的模式和特点等。


(作者简介:孙艳艳,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研究生。)

(本文原载于《中国海洋大学报》第1951期-第04版:副刊)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专栏连载  未完待续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中国民俗学会 · 业务范围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业务培训

书刊编辑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中国民俗学会

微信号 : ChinaFolkloreSociety

微信订阅号:民俗学论坛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中国民俗学会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