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十四节气,这10条小知识你应该知道



1、你知道节气如何定吗?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2、你知道节气的历史吗?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3、你知道“候”吗?

比如,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我们祖先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24节气。


4、你知道“中气”吗?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它们是: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它们是: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5、你知道节气日期相对固定吗?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它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相差12天。


6、你知道节气的命名含义吗?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7、你知道《二十四节气七言诗》吗?

想必你一定知道《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但是,你知道《二十四节气七言诗》吗?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什么?上面7个你都知道?

哇!你太牛了,那咱接着往下看


8、你知道“农历二十四节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2006年,“农历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类别为民俗,编号为X-68。随后被扩展列入国遗名录的还有7项,20115月第三批国遗项目——九华立春祭(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班春劝农(浙江省遂昌县)、石阡说春(贵州省石阡县)。以及201411月第四批国遗项目——三门祭冬(浙江省三门县)、安仁赶分社(湖南省安仁县)、苗族赶秋(湖南省花垣县)、壮族霜降节(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


9、你知道“二十四节气”在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吗?

201456日《中国文化报》刊登了一篇名为《申遗:面向传统撷英 面向未来传承》的文章,标志着“农历二十四节气”这一镌刻着农耕文明印记、跳动着传统文化之脉的精神符码,正式踏上申遗之路。


10、你知道今天是“大暑”(中气)吗?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中气),正值勤二伏前后(昨天为二伏第一天),中国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这个节气雨水多。你知道吗?“大暑”还是与夏有关的最后一个节气(中气),再下一个节气,便是“立秋”了。除此之外,你还记得“大暑”有“三候”吗?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中国民俗学会 · 业务范围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业务培训

书刊编辑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中国民俗学会

微信号 : ChinaFolkloreSociety

微信订阅号:民俗学论坛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中国民俗学会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