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 | 节气


了解节气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

即可关注


编者按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1个节气,小暑、大暑分别是农历六月的节气和中气。按公历,小暑落在每年7月的7-8日左右,这时太阳到达黄经105°。小暑,意思就是“小热”,指天气开始炎热了,但还没有到最热的时候。二十四节气虽然是古人根据黄河流域一带的气象、物候知识制定的,但到了盛夏,中国南方、北方的气温差异很小,都十分炎热,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所以小暑、大暑的含义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状况基本上都是符合的。



小暑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节气文人画《小暑》    朱樵


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小暑,上蒸下煮。”节至小暑,也就进入了我们常说的“三伏天”,连风也变得热浪滚滚。


所谓“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天应该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伏”,是指藏阴气于炽热之中的意思。三伏的具体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配合决定的。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12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如庚子、庚寅、庚辰……



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二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的第一天。一般头伏10天,中伏10天或者20天,末伏10天,合称“三伏”。


小暑

物候与花信


古人同样将小暑划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意思是说,初入小暑,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意,风都带着热浪。



《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里所说的八月即夏历的六月,正值小暑时节,由于过于炎热,连蟋蟀也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避暑;当此时节,地面上热气蒸腾,老鹰也不愿下来活动,久久徘徊在清凉的高空中。


小暑

Lesser Heat

▲节气文人画《小暑》    朱樵

图片来源:《二十四节气国画图册》


花信,本节气无花信。按自小寒至谷雨,一百二十日,八个节气,我国古代以每五日为一候,计二十四候,人们在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为代表,应一种花信,称之为“二十四番花信”。



小暑

相关习俗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小暑是气温类节气。暑是炎热的意思,时至小暑,白天开始变短,气温一直升高,很多地区热浪袭人,蟋蟀跑到屋檐下乘凉。



食新:客家人的忆苦思甜


小暑时节,各地流行“食新”,即吃新米、喝新酒。这一点,客家人尤甚。由于战乱灾荒,客家人从中原不断南迁。由于许多平原良地被土著或早先来到的居民占领,客家人只能靠山居住,在山区开荒造田,大都生活比较艰苦,一日三餐靠稻米煮成稀粥充饥,或以茨粟杂粮作为主食,要想吃顿干饭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客家人在南方定居后,晚辈对祖先辛勤垦殖、营造良田怀有崇敬之心,自宋朝末年时起,在民间出现了在每年小暑过后早稻成熟开镰食新的习俗。人们在自己吃第一口新米饭之前,把新米做成干饭,酿成新酒,备上肉蛋和新上市的苦瓜、丝瓜、茄子,有种忆苦思甜的味道。


具体仪式据文献记载是这样的:物品摆放在五谷大神位上敬奉时,在烧香点烛后要念:“请五谷大神食新!多谢五谷大神恩泽,五谷丰登,保佑一家顺劲,身体强健,紧做紧有来。”待香火成灰后,便烧上衣纸。然后把干饭酒肉菜摆放在自己的饭桌上,念“请先祖(上辈)们尝尝新”,用双手拜上三拜。待中午时分,请来帮工收割过稻谷的乡人一同食新,并交流生产经验,共谋发展生产的计划。



以自己亲手种出来的稻谷做出来的干饭,吃起来香喷喷,富有亲切感。一般来说,所请之人都是乡间的帮工兄弟。久盼的一顿干饭,加上富有特色的酒菜,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如今,虽然吃干饭是件常事,但食新之俗仍在客家农村普遍盛行。

而在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一起食用。



食疗:吃面吃肉消暑排毒


“热在三伏”,小暑是进入伏天的开始,气候炎热起来。有民谚称“小暑大暑,有米也懒煮”,意指天气太热了,人变得散漫,连三餐都懒得准备。于是,人们通过适当的食疗来改善对热天的不适感。



旧时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说唱“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东晋史家孙盛撰《魏氏春秋》说:“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南朝梁宗懔写的《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



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


山东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有唱:“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此外,“小暑黄鳝赛人参”,相传古代有些大力士,之所以力大无穷,就是因为常吃鳝鱼的缘故。清代张璐《本经逢原》上,还真有大力丸的配方,其中一味主药就是鳝鱼。鳝鱼味鲜肉美,而且刺少肉厚,又细又嫩,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美味。



晒伏:衣服书画“日光浴”


小暑时节,民间还有晒书画、衣服的习俗。

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红绿”就是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因为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民间的轿铺、估衣铺、皮货铺、旧书铺、字画店、药店以及林林总总的各类商店,都要晾晒各种商品。城市和农村的黎民百姓要晒衣服、被褥。清代的北京居民,都在六月初六那天翻箱倒柜,拿出衣物、鞋帽、被褥晾晒。因此,有的地方称之为“晒衣节”或“晒伏”。


民间如此,皇家也不例外。每当六月初六,如果恰逢晴天,皇宫内的全部銮驾都要陈列出来暴晒,宫内的档案、实录、御制文集等,也要摆在庭院中通风晾晒。

除了皇宫要拿东西出来晒之外,寺庙里也要拿经书出来晒,俗称“晒经”。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寺庙道观要在这一天举行“晾经会”,把所存经书统统摆出来晾晒,以防经书潮湿、虫蛀鼠咬。



如北京的白云观藏经楼里,藏有道教经书5000多卷,在每年的六月初一至初七,白云观要举行晾经会,届时道士们衣冠整洁、焚香秉烛,把藏经楼里的道藏统统拿出来通风翻晒。广安门内著名的善果寺每逢六月初六也要作斋,举办“晾经法会”,僧侣们要礼佛、诵经。那时老百姓都会涌到善果寺中观看晾经,所以寺前也形成临时集市,非常热闹。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农历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等

图片来源:部分源于网络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中国民俗学会 · 业务范围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业务培训

书刊编辑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中国民俗学会

微信号 : ChinaFolkloreSociety

微信订阅号:民俗学论坛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中国民俗学会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