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丨四川非遗条例获通过,为非遗保护提供法制支撑




近日,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举行的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条例的制定,将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有力的法制支撑。四川是中国西部文化大省,自然和文化遗产丰厚,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四川省大力推进四川新一轮非遗保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全省非遗保护形成法治化、制度化保障


一是非遗保护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凉山州、阿坝州、甘孜州、绵阳市北川县先后出台了本地区非遗条例,《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于6月3日“2017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二是非遗保护机构队伍得到加强。建立了省、市、县三级非遗保护工作机构和工作队伍。全省有11个市州单独设立了非遗科或文化遗产科,9个市州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单独编制的非遗保护中心。


三是非遗保护专项经费得到保障。省财政用于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目前已达到每年1800万元,对每个省级传承人每年给予5000元传习补助经费。成都、绵阳、泸州、攀枝花等市州设立了传承人专项补助经费,有力地支持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习活动。


二、非遗名录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建立健全了国家、省、市(州)、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目前,全省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6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39项,省级非遗项目522项;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9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764人。川剧、蜀锦、蜀绣、藏族唐卡、彝族火把节、羌绣等一批具有四川民族地域特色、具有重要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使四川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三、“非遗节”成为世界级文化活动品牌


国际非遗节永远落户成都,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两年一届的国际非遗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持续参与主办的国内唯一品牌文化节会,已成为推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最大的看点、最大的亮点和最好的载体,成为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成为四川的一张文化名片。非遗节的持续举办,对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宣传展示中国和四川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成果,提升四川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非遗保护传承呈现活态活力的良好态势


一是积极开展非遗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 2016年以来,四川大力实施文化部、教育部“全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目前,四川已向清华大学、中央美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高校输送了30余名具有较高技艺水平和设计能力的新生代传承人参加学习培训,培养涌现了一大批80后、90后新生代非遗传承人。同时,省文化厅联合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分别举办了绵竹年画、蜀绣、羌绣等项目非遗传承人普及培训班,共12个班的540余名非遗传承人参加培训,提高了传承人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增强了非遗项目的发展后劲。


二是不断深化拓展研培成果。四川大学先后与绵竹市人民政府、北京恭王府签订了传统文化战略合作协议。成都纺织专科学校争取省教育厅的支持加强学科建设,从2017年起正式开办了刺绣大专专业,为四川民间刺绣、特别是蜀绣的传承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三是推动传统工艺的振兴。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不断提升蜀锦、蜀绣、羌绣、竹编等非遗传统手工技艺项目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水平,积极推动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建立。


四是非遗助推经济发展。充分发挥羌绣、草编、竹编等非遗项目的文化经济资源优势,助推文化扶贫、文化旅游和经济发展,实现了百姓脱贫、群众增收。积极推动非遗小镇建设,四川非遗已成为创新、创意、创业的源泉。



五、非遗场馆设施建设成果斐然


四川抢救灾后文化重建的机遇,加强非遗基础设施建设,兴建了四川省非遗展示馆、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绵竹年画博物馆、蜀锦织绣博物馆、茂县中国羌族博物馆、甘孜州非遗展示馆、绵阳非遗展示馆、茂县古羌城非遗展示中心、色达县格萨尔艺术展示中心、北川羌族博物馆、青神竹编博物馆等非遗展示馆(博物馆)、传习所,成为宣传展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六、非遗整体性、生产性保护取得新成效


实施非遗整体性保护,推进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使遭受地震重创的羌族文化重放异彩,较好地保持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了时代特征,实现了保护区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灾后文化重建的成功范例。


大力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建立了7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四川命名了23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3个省级非遗传承传习基地,推动非遗更好地融入当代、融入生活。



七、非遗保护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积极运用互联网宣传非遗,开通了国内首家“记忆四川”非遗主题网站,设立了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吸引了众多粉丝关注。


全省各地将非遗资源与当地民俗活动结合,举办了自贡灯会、绵竹年画节、都江堰放水节、彝族火把节、丹巴嘉绒藏族风情节等非遗活动。成立了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非遗保护宣传中的作用。


四川各地结合当地非遗资源优势和特色,大力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等非遗项目编写进教材,纳入中小学教学课程,纳入劳技课、兴趣课、课间操,普及非遗知识,极大地增强了青少年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省文化厅在全省中小学开展了两届“四川省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活动”,绵阳、成都等市在本地中小学评定了一批非遗传承基地。



(文丨四川省文化厅非遗处;图丨网络;文木综合整理)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中国民俗学会 · 业务范围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业务培训

书刊编辑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中国民俗学会

微信号 : ChinaFolkloreSociety

微信订阅号:民俗学论坛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中国民俗学会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