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 | 刘勍:《中国非遗保护与研究20年》

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申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批准、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资助的青年创作扶持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亲历者口述史”系列丛书成果之一《中国非遗保护与研究20年》于2020年12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

“非物质文化遗产亲历者口述史”项目旨在提升我国非遗理论水平、加强以人为本的口述史学在非遗学术中的研究和应用,给予我国非遗保护一线工作者及时的关注,从而推动社会广泛的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自信。

《中国非遗保护与研究20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亲历者口述史丛书的学术研究分册。本书利用文本资料结合实际调研进行分析,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划分时间、阶段,梳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进入我国后20年间保护实践的历程,展现了我国非遗保护成果的广博丰富以及保护工作的高质、高效。并以学理性的视角分析了保护方式、措施,记录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非遗保护的历史,期望对未来非遗保护实践给予更好地解答。

本书呈现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学术地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通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民间文学的普查、上世纪八十年代“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出版、本世纪初“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实施等工作为我国非遗保护打下了坚实基础。近年,利用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和《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等工作为我国民间文化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者简介

刘勍,女,1986年生于北京,副编审,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干部。

2007年开始担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学术期刊编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编审和学术研究的双重视角,获得了贴合时代的多样见解,出版和发表了多部编辑和研究成果。发表文章如《手工艺“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探究——以北京绢人为例》(刊载于《文化遗产》)、《北京绢人:不要成了“临去秋波那一转”》(刊载于《中国文化报》),著作有《刘锡诚口述史》《中国非遗保护与研究20年》等。其作品2014年获得“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研究方向:民间文化遗产,京味儿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序言
刘锡诚
中国文联研究员、民间文艺学家

我与刘勍相识于2007 年。当时她在中国民协主办的《民间文学论坛》当编辑。有一天,她以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工作人员的身份来我家里送文件,我们便相识了。由于我曾经在《民间文学论坛》工作过,是前后同事,于是我借机向她询问了《论坛》的情况,更多地询问了她的个人情况,鼓励这个刚入职未久的小同行小朋友在学术刊物编辑工作中大显身手。我对她说:你作为一个学术刊物的编辑,既要在编辑方面成为专家,也要在学术方面有所专长,也就是说,既要做好民间文学理论编辑,又要使自己成为这一领域的学者。

 

由于刘勍同志对民间文艺理论的重视和挖掘,经她之手,我在《民间文学论坛》上发表了不少文稿,如在2008 年复刊号(12 月复刊,刊名改为《民间文化论坛》)上发表的《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问题》。这篇文章,是2008 年8 月4 日在华中师范大学与湖北省文化厅主办的“20 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长阳)和9 月2 日—4 日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中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宁波)的论文。我在这篇文章里提出和论述了好几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重要的观点,如:价值判断是评审和认定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根据和基础。判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采取什么样的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而采取什么样的价值观,又最终取决于用什么样的历史观作指导。我还提出在发展和创新当代文化时,吸收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神或元素,固然要有所选择,不能无选择地兼收并蓄,但文化发展和创新的理念,不能等同于对待文化遗产的原则和理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出现的许多怪现象,盖出于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想象为“纯”而又纯的文化或文艺这样一种乌托邦式的理念,唯物史观从来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罗杨同志2011 年出任中国民协的分党组书记兼驻会副主席后,曾当面聘我担任《民间文化论坛》的特邀主编。从此,我和刘勍同志增加了更多互相学习的机会。此时,她已经成长为一个责任编辑了,对民间文化学术理论有了自己的认识和思考,经她的策划、邀约和编辑,陆续发表了我多篇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章,如《21 世纪:民间文学研究的当代使命——关于中国特色的民间文艺学》《非遗时代的民间文学及其保护问题》等,这些文章含有我对非遗研究重要的学术观点。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我对北京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关心,应该说也有较多的了解,2012 年曾经建议刘勍去调查了解京味儿文化,她对北京绢人手工艺制作和手艺人的事迹很感兴趣。而后,她在同年的《文化遗产》第4 期上发表的《手工艺“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探究》一文就是她一次次实地调查的成果。北京绢人是具有浓郁京味儿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宫廷,是以丝、绸、绉、绢等为原料,手工扎制而成的一种立体绢塑艺术品。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中华民族丝绸文化的一脉,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价值,又融汇了北京地方文化的传统和智慧。刘勍调查了北京绢人的生产性保护现状, 总结了北京绢人生产性保护的历史,提出了生产性保护的可行性建议,希望北京绢人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振兴和发展。她在文章末尾提到我对她的指导和帮助,这篇文章成为她进行学术研究的初阶。她对学术的责任感是2017 年4 月28 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申报、她担任负责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亲历者口述史”并得到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资助的文化项目的先导。她选取刘魁立、刘锡诚、乌丙安在非遗保护、研究领域里三位学者为采访对象,通过对这些学者的走访,记录他们的学术观点,折射相关学科的发展历程,总结非遗保护和研究的方法和经验。这一项目的组织实施,既是对前辈学人学术精神的继承,也是对中国在世界非遗保护领域独特实践——非遗保护的中国道路——的展示。她的这一项目的成功,成为嗣后20 年她倾心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起跑点。

 

她的这本书,记录和展示了作者对20 年非遗保护和研究上的心路历程和实践,现在要正式出版了,作为同一战壕里的战友, 也作为刘勍的老师,我热切地祝贺它的问世。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2021-02-19
序言、图片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1-03-10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