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大卫·安东尼:《马、车轮和语言:欧亚草原的骑马者如何形塑古代文明与现代世界》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马、车轮和语言:欧亚草原的骑马者如何形塑古代文明与现代世界》


作者:大卫·安东尼(DavidW. Anthony)

译者:赖芊晔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时间:2021-07

页数:804

装帧:平装

ISBN:9789860763140




作者简介



大卫.安东尼(David W. Anthony),美国人类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博士,纽约哈特威克学院人类学荣誉教授,创建“古代马研究所”(Institute for Equestrian Studies),曾在乌克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从事过大量的田野考古工作。


2007年发表《马、车轮和语言》(The Horse, the Wheel and Language: How Bronze-Age Riders from the Eurasian Steppes Shaped the Modern World)一书,勾勒了古代印欧语族的迁徙线索,并在马的驯化、有轮车的发明,以及欧亚大陆的古代人群迁徙等问题上提出重要观点;另有合著作品:《旧欧洲的失落世界》(The lost world of old Europe: the Danube valley, 5000-3500 BC, 2009)、《俄罗斯大草原上的青铜时代景观》(A Bronze Age landscape in the Russian steppes: the Samara valley project, 2016)等,并发表有数十篇研究论文。2010年以《马、车轮和语言》获得美国考古学会的最佳图书奖。


译者简介



赖芊晔,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组硕士,译作有《朕乃女人:武则天.中国史上唯一女帝的传奇一生》《先知之后:伊斯兰千年大分裂的起源》《木兰与麒麟:中古中国的突厥伊朗元素》(以上由八旗文化出版),共译有《晚清的媒体图像与文化出版事业》。


内容简介



· 欧亚文明的起源,要从马匹的驯化开始说起 


从世界史来看,人类文明的黎明期往往都是从四大文明古国开始说起。但是,在古埃及、古美索不达米亚等西亚文明之外,其实还存在着同样古老的文明体系,那便是发源于欧亚大草原的“草原骑马者文明”。


“草原骑马者文明”所处的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带,是一片从黑海连绵至蒙古高原、辽阔无际的大草原。草原居民从西元前四千多年开始驯化各种野生动物,包括牛、羊、马。马匹最早被当成食用的家畜,直到西元前三千年左右,才开始被当成交通工具,最后成为大草原的社会权力象征。


草原骑马者将驯化的马匹结合车轮等机械技术,发明了由马匹拉动的有轮车与马战车;他们透过创新的技术,将“草原海洋”从原先的无人地带转变为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其功能有如今日的“高速公路”。因此,草原骑马者得以透过“马与车轮”,四处移居、建立聚落,最终在欧亚大陆形成繁荣的贸易和文化交流网络,从而开创充满活力的变革时代。


· 骑马者使用的原始印欧语,是现代世界的文化之根 

 

在希腊、北欧、西亚、印度等地的古代神话中,都有着驾驭战车或马车的神祇形象,比如希腊神话中著名的太阳神。而这些地区所使用的语言,如古希腊语、日耳曼语与印度的梵语,也有着惊人的高度相似性以及文化共通性。


“草原骑马者”所使用的语言,在今日被称为“原始印欧语”,其中就有大量关于“马”、“车轮”的相关词汇;透过“原始印欧语”所建构的宗教习俗与社会组织,随着草原骑马者的开枝散叶而在欧亚大陆广为传播,成为许多古文明的文化基础。


游牧民族的骑马者所建立的社会,并非农业文明的边陲或边疆,而是与之对等的文明体系;他们所使用的语言,透过骑马者的移动扩散,最终传播到欧亚大陆各地,成为今日多数民族在文化上的的“共同先祖”。因此,探索古代草原骑马者文明的生活痕迹,不只是单纯的考古学意义,更具有追寻欧亚大陆历史起源的文化意义。


· 深入古老骑马文明的生活,重新理解世界史的开端


马匹驯化、马车使用的史前时代考古史,不只反映了草原居民的社会生活,更是理解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全球化”时代的关键。本书作者认为,受益于交通革新的草原文明与农业文明之间的交流,基本上是和平与互助的,而与传统印象中的“军事侵略”大不相同。


本书所关怀的不只是考古学及语言学,更有着深刻的现实意识。作者将欧亚草原视为一种“文化桥梁”,而草原文明就肩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播功能。作者透过大量可靠的考古证据,建构出远古草原文明的人群迁徙与文化交流的真实图像。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西元前两千年左右、晚期草原文明的“斯鲁布纳亚文化”及“安德罗诺沃文化”,它们统合了整个欧亚草原,并且连结东西两端的文明区块,推动欧亚大陆形成一个整体,堪称是最早的“全球化时代”;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指出的:“中国的商王朝和希腊的迈锡尼诸王分处古代世界的两端,他们同时驾驭着马战车,并拥有与欧亚大草原青铜时代晚期牧民相同的技术。”


草原文明的影响──不论是技术上或语言上的,尽管历经数千年地变化,至今依然在今天的生活中留下许多痕迹。且让我们追寻骏马与车轮的草原足迹,探索远古语言建构的文化原乡,重新理解现代世界的历史开端。


目录


导读:当世界史由车轮转动/吴晓筠(台北故宫博物院器物处研究员)

【第一部 语言与考古学】


第一章 母语的承诺与政治

.语言学家与沙文主义者

.母语的诱惑

.旧题新解

.语言灭绝与思想


第二章 如何重建死去的语言

.语言变化与时间

.语音学:如何重建死去的语音

.语汇:如何重建死去的涵义

.句法与构词:死去语言的形状

.结论:从死亡的语言中复活


第三章 语言与时间(一):原始印欧语的最后使用者

.编年窗口的大小:语言能活多久?

.原始印欧语的终点:母亲成为她的女儿

.年纪最大、最奇怪的女儿(或表亲?):安纳托利亚语族

.下一个最古老的铭文:希腊语和古印度语

.估算亲戚数量:在西元前一五○○年有多少个?


第四章 语言与时间(二):羊毛、车轮与原始印欧语

.羊毛相关词汇/车轮相关词汇

.车轮是何时发明的?

.车轮的重要性

.四轮车与安纳托利亚语族原乡的假说

.原始印欧语的出生与死亡


第五章 语言与地点:原始印欧语原乡的位置

.“原乡”概念的问题

.寻找原乡:生态与环境

.寻找原乡:经济与社会环境

.寻找原乡:乌拉尔语系与高加索语的联系

.原始印欧语原乡的位置


第六章 语言的考古学

.持久的前线

.迁徙是持久物质文化前线的成因

.生态前线:不同的谋生方式

.小规模迁徙、菁英拉力与语言转移


【第二部 欧亚大草原的序幕】


第七章 如何重建死去的文化

.东欧大草原的三个时代

.定年和碳定年法革命

.他们吃什么?

.考古文化与生活文化

.未来的大哉问


第八章 首批农民和牧民:东欧大草原上的新石器时代

.驯化的动物与东欧大草原的生态

.东欧大草原地区的首批农民─采集者前线

.农民与采集者的相遇:布格河─聂斯特河文化

.超越前线:牛到来之前的东欧大草原采集者

.众神赐予牛


第九章 母牛、铜器和酋长

.古欧洲的红铜时代早期

.库库特尼─特里波里文化

.聂伯河─顿涅茨河II期文化

.窝瓦河畔的赫瓦伦斯克文化

.纳契克与北高加索文化

.顿河下游与北里海大草原

.森林前线:萨马拉文化

.母牛、社会权力与部落的出现


第十章 马的驯化与骑马的源头:马齿传说

.马最早在何处被驯化?

.马为什么被驯化?

.何谓家马?

.马衔造成的磨损与骑马

.印殴人的迁徙与德雷耶夫卡的马衔磨损痕

.波泰和铜石并用时代的骑马

.骑马的起源


第十一章 古欧洲的终结与大草原的崛起

.战争与结盟:库库特尼─特里波里文化与大草原

.瑟斯基岛文化:来自东方的马匹和仪式

.迁往多瑙河流域:苏沃罗沃—诺沃丹尼洛沃卡集团

.多瑙河流域下游的征战、气候变迁与语言转移

.衰落之后


第十二章 改变草原边界的种子:迈科普酋长与特里波里乡镇

.大草原上五个铜石并用时代末期的文化

.特里波里前线的危机与变革:村镇大于城市

.第一批城市及其与大草原的接触

.高加索北麓:迈科普文化之前的铜石并用时代农民

.迈科普文化

.大草原上的迈科普─新斯沃博德纳亚文化:与北方的接触

.原始印欧语:变迁世界中的区域性语言


第十三章 大草原上的拖车住民:原始印欧语的使用者

.为何不算坟冢文化?

.跨越东方的前线:从阿凡纳羡沃到阿尔泰

.大草原上的四轮车墓/颜那亚层位文化始于何处?

.颜那亚层位文化始于何时?

.颜那亚人游牧民?

.东欧大草原北方的石碑


第十四章 西方的印欧语系

.库库特尼─特里波里文化的终结与西方语族的根源

.草原领主与特里波里附庸:乌萨托韦文化

.颜那亚移民迁徙至多瑙河谷

.颜那亚与绳纹陶层位文化的联系

.希腊语的起源

.结论:西方早期印欧语系的传播


第十五章 北方大草原的马战车战士

.森林前线的尽头:森林中绳纹陶的牧民

.东方草原上的前辛塔什塔文化

.辛塔什塔文化的起源

.辛塔什塔文化中的征战:防御工事及武器

.价值竞赛

.辛塔什塔及雅利安人的起源


第十六章 欧亚大草原的序幕

.青铜时代的帝国及马匹贸易

.巴克特里亚─马尔吉阿纳文明体

.欧亚大草原的序幕

.斯鲁布纳亚文化:西方大草原的放牧及采集

.乌拉尔山以东、第一阶段:彼得罗夫卡文化

.森林─草原带的塞伊玛—图尔宾诺层位文化

.乌拉尔山以东、第二阶段:安德罗诺沃层位文化

.中亚接触带的原始吠陀文化

.大草原跃升为横跨欧亚的桥梁


第十七章 言与行

.马与轮

.考古与语言


.附录:作者对碳定年的说明

.谢辞

.中英字汇对照表

.注释

.参考书目


  图文来源:微信公众号“台湾人文与学术” 2021-06-26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