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中国海洋大学校报》
“田野采风”专栏系列文章
作者简介:西萍,重庆工商大学2018级民俗学硕士研究生。
5月16日,我们一行五人来到位于重庆东南边陲、隶属巴南区的丰盛古镇,踏上了期盼已久的田野之行。这座建于明末清初至今保存完好的古镇位于深山之中,平均海拔500余米。
作为一个在华北平原长大的女孩,我对这盘旋而上的山路、高低起伏的山峦以及与山中绿树遥相呼应的蓝天白云构成的景象深深地迷住了。同行之中,有一位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她说她家后面就是一座山,家门前有一条河,目光所及尽是青山绿水。不知道目染这般风景长大的人此刻是依然沉醉于此还是不以为意了呢?就像某些民俗文化,我们认为它很独特很珍贵,而身处其中的人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他们是否还会珍视其文化传统呢?自我与他者的文化认知和行动策略是如何协调运转的呢?
一声“到了”,打断了我的思绪。回过神来,便拿起背包下车,踏上丰盛这片土地。
进入古镇,右手边矗立着一座写有“木洞场口”的牌坊,因为丰盛曾是重庆去南川、涪陵的重要驿站,后来在驿站的基础上逐渐扩大,进而发展成了集镇。“木洞场口”,即从丰盛到木洞的道路路口。同样,在古镇的东部有通往涪陵的道路,那里也立有“涪陵场口”的牌坊。在“涪陵场口”依稀还能看到小路上老旧的青石板。今天,我们出行有多种交通工具可供选择,但在那个只能依靠马车行路的时代,不知他们要翻越多少山头。沿着“老辈子”走过的路前行方能启迪我们生命的意义,发现民众的生活智慧才更有益于我们今天的生活。我想,这就是民俗学的意义所在。
走在古镇的小巷里,我发现家家户户的门口都贴有家训,如邹氏家训:孝老睦邻、尚文守法、克勤克俭,陈氏家训:做人要诚,做事要勤……这些家训是一个家族所遵循的礼法,是对家族内每个成员定的规矩,家训在无形之中规范着人们的行为,这正是民俗文化对民众潜移默化软控制的体现。
也许是自古就注重孝善家风建设,古镇丰盛是远近闻名的长寿古镇。据2018年底统计,全镇户籍人口19600人,80岁以上老人有868人,其中90岁以上的就有132人,100岁以上有2人。在我们与当地老人的接触中,更是真切感受到丰盛古镇老年人长寿的秘诀:勤劳与乐观。我们在一家主营豆花的餐馆吃了午饭,餐馆由三个人运作经营:一位老婆婆和她的儿子、儿媳。儿子负责后厨掌勺,儿媳负责点餐送菜和结账,老婆婆则专管豆花。由于分量很足,我们五个人只点了三碗,在婆婆盛上来时,我们问:“您今年好多岁呦?”(重庆话“好多岁”即“多少岁”)婆婆一边用手比划一边说:“明年就80啦!”说完就赶忙给另一桌客人送豆花去了。当有客人催促时,婆婆就会笑着说:“不要急噻,心急吃不了热豆花哟!”看着婆婆忙碌的身影,我想,她一定对这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豆花充满了热爱。在这个节奏飞快的时代,婆婆的豆花却浸入古镇的历史长河,伴随时光缓缓流淌。
除了豆花,古镇的“慢时光”中还有竹编和手工秤杆。我们在一家制作竹编的店铺门前驻足观看了老艺人编制箩篼的过程———起底、编织、锁口……,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使竹编图案花色变化多样。这种有着悠久历史、富含中华民族创造智慧的传统手工技艺在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竹编一样,秤杆的历史同样久远。在一家名为“称心如意”的店铺门前,我们和一位人称“王秤杆”的爷爷聊了起来。王爷爷告诉我们,他做秤杆已经30多年,每天早上打开店门,坐在陪伴他多年的工作台前,打磨秤杆、量刻度、装秤砣,总会吸引很多游客来观摩、拍照。虽然很少有人购买,但老人从不介意。因为他看重的不是把秤卖出去,而是把这项古老的技艺展示给大家,正如其店门上挂的家训 “一丝不苟制秤,公公正正做人”。如何让曾经的发明创造存活于当下是个需要思考的时代课题。我想,“存活”既可以指物质实体的存在,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延续,也许某些技艺在当代确实没有了生存空间,但这些灿烂遗产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却是可以流传千古的。因为作为一个时代的印记,它们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人们情感与精神支撑的。
古镇清幽的环境,淳朴的民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都说现在的古镇商业气息太浓,建筑风格千篇一律,缺乏特色,但这种感受不属于丰盛。自身有底蕴,有历史沉淀,才会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将这种存在方式静静地呈现出来,让人领悟到其存在至今的理由。丰盛之行,收获丰盛。
图文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