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一帘幽梦
梅花纸帐
· 溯源
南宋生活美学家林洪在《山家清事》中记录了 “ 梅花纸帐 ” :
用独床傍植四黑漆柱,各挂以半锡瓶插梅数枝。后设黑漆板,约二尺,自地及顶,欲靠以清坐。左右设横木一,可挂衣。角安班竹书贮一,藏书三四。挂白尘一,上作大方目,顶用细白楮衾作帐罩之,前安小踏床,于左植绿漆小荷叶一,置香鼎然紫藤香。中只用布单、楮衾、菊枕、蒲褥,乃相称
“道人还了鸳鸯债,纸帐梅花醉梦间”
明代高濂在其养生著作《遵生八笺》中记录:
用藤皮茧纸缠于木上,以索缠紧,勒作皱纹,不用糊,以线折缝缝之。顶不用纸,以稀布为顶,取其透气。或画以梅花,或画以蝴蝶,自是分外清致。
♣
唐宋时期造纸材料的精良、技术的高超,其实远非今人可以想象。当时,藤或楮皮所造出的纸张尺幅大、结实、绵厚、洁白,所以在唐宋以后,纸做的被子、衣服便大行其道。至于纸帐,则早在晚唐时期就出现了。
用在帐上的都是长宽各有一丈多的大纸,事先要把这些纸张缠在木棍上勒紧,形成鱼鳞或龟裂状的皱纹,增强耐损度;然后把这些大纸固定到帐柱上,纸幅之间不用糊,而是用针线缝连——一顶朴素而简便的纸帐就做成了,
“结于房栊,似一帘春雾”
以纸代“织物”之能发端于中国,但却成为普及东亚的广泛现象。如宋人陈槱《负暄野录》就记载:
“外国如高丽、闍婆亦皆出纸……而长者至三四丈。高丽人云: 抄时使幅端连引,故得尔长。胡人用作帷幄,修斋供则张之满室。”
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的爪哇、苏门答腊一带都出产好纸,其中大幅纸可长至三四丈, 被用来做帷幄,举行佛事时,满室张围。明代的《遵生八鉴》也提到高丽特产的一种等皮纸,不用上油就可以“为帘、为雨帽、为书夹”。至今,日本寺院的佛教仪式上,司职人员会穿一种用纸张制作的“白衣”。
MEI
HUA
ZHI
ZHANG
纸帐的流行,主要是因其价廉又保暖,士大夫阶级将之视为淡泊自甘、不慕富贵的象征,因此纸帐又成了文人斋室内的雅物。从宋代开始,文人雅士间最为流行“梅花纸帐”,其内外的配套设计都彰显着他们的生活品味,既御寒,又风雅。
纸帐吸拢香气的性能很强,而宋代文人又特别爱重梅花香,于是在四根帐柱上挂锡瓶,插入新折的梅枝,午夜梦回,月光透过洁白的纸幔,如霜雪交辉,叠映出横斜疏影,又笼起缕缕清寒梅香,正是恍若置身广寒宫中。
“清悬四壁剡溪霜,高卧梅花月半床”
元代僧人明本就专作《纸帐梅》一诗歌咏:
春融剡雪道人家,素幅凝香四面遮。
明月满床清梦觉,白云堆里见疏花。
白纸做成的帐帷四面围合,把梅枝的幽香凝聚在帐中。由于纸能透光,于是月光漫过纸帷,洒满一床,明亮得把诗人都惊醒了。午夜梦回之际,映入他眼帘的,是皱纹隐隐的纸帷上叠映着梅枝的淡淡疏影。
♣
为了制造出更优美的意境感,还有一种流行的做法,就是用水墨笔法在纸帷上画满大树的梅花,
“谁捣霜藤换绛纱,更将冻墨洒寒花”
(黄敷《梅花纸帐》)
于是,帐间的画影与四角的真梅互相呼应,令人仿佛置身清寒的梅林。
随着文人画在形式上的进一步成熟,题咏梅花的诗文也被直接书写到帐面上,如此,一顶纸帐便俨然是文人墨戏的立体化呈现了。从元代开始,画梅一科中形成了“纸帐梅”这样一个特定类型(明代《长物志》)。
到了清代初期,扬州八怪中善画花卉的汪士慎、高凤翰,也曾合作在纸帐上绘制梅花,因其图画高明,别出新意,一时众多文人为之作诗唱和,以记其盛。其上有诗句云:
“巢林古干淡著色,高子补足花缤纷。
写成完幅挂竹榻,垂垂曳曳波浪纹。”
诗无足观,只让人遐想梅花纸帐的清艳无匹。这大概也是纸帐最后的惊鸿一瞥了。
梅花纸帐
陆游有一首七律诗《雨》,描写雨天里睡懒觉醒来后的场景,“纸帐光迟饶晓梦,铜炉香润覆春衣”。在八百多年前的一个上午,由于春雨淋漓,纸帐内光线阴暗,让人不觉地睡了懒觉。待慢慢的睁开眼,却看到床前的小香炉上架着熏笼,为他准备好的春衣蒙覆其上,正慢慢染上香气,同时也被炉中的低火烘去潮气——不由开始羡慕宋人的精致讲究赋予人生的种种微妙乐趣。
李清照有《孤雁儿·咏梅》一词,所咏的也是纸帐内的情景: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帐中不仅有寒梅绽蕊,还有小瓷香炉焚着名香,梅花纸帐深处便彻夜萦绕着幽香与花香,多么令人神往的冬夜生活啊。
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
文人都有卧床读书的习惯,所以,床架一角要悬装一个“斑竹书贮”,也就是小竹书架,放些主人爱读的书。床后沿还设有靠板,以便闲坐时倚靠。这布置倒像是一间小小书房,可坐卧其间,旁有书贮,随手取阅,读至小纂香残,便拥书而眠。有花,有书,有香,真是重重意趣。
/
/
/
梅花纸帐
一方梅花纸帐,不仅是一方最唯美的精神栖息地,也凝聚了中国古人的诸多造物哲学——其材取自野蛮生长的“无用之材”楮树,这是敬天惜物的节用造物观。见影闻香不见其形,这是师法天地的自然造物观。以纸营造,以人为本,这是以身度物的人本造物观。老子《道德经》里提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古代匠人们的造物理念就是要努力实现“天”“地”“人”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将无形之“道”融入到有形之“器”中,直至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图文来源:微信公众号“武英造辦” 2021-06-07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