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统社会人民大众通过“识鸟言兽语的人”类型的民间故事表现他们对自然界的理解和认识,表达他们加强与大自然交流,并进一步了解大自然的理想与愿望;而“动物报恩”故事构想了一个人与动物互助互惠、和谐相处的理想世界。其中所表现的思想观念在故事的长期传播或流传中,自然会对民众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他们对大自然产生敬畏,影响他们对待各种动物的态度,发挥生态保护的作用。
关键词:“动物与人”故事;“识鸟言兽语的人”的故事;“动物报恩”故事;生态文化价值
作者简介:陈金文,男,法学博士,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近年来,出现了一些通过对民间故事研究探讨民众生态文化观念的成果,譬如安丰军的《关于回族生态伦理的透视》,于敏的《论哈尼族民间故事中的生态意识》,任剪梅、董玉宽的《满族生态伦理学探析》等。安丰军在《关于回族生态伦理的透视》一文中单列出“民间故事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小标题,论述回族民间故事所反映出的生态伦理思想,以为从民间故事中可以看出回族民众期待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强调珍惜资源、适度消费的生态伦理思想。于敏的《论哈尼族民间故事中的生态意识》一文,以为哈尼族民间故事形象地反映了该民族人民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生态知识与生态智慧。任剪梅、董玉宽的《满族生态伦理学探析》一文列出“民间故事中的生态思想”小标题,指出满族民间故事中反映了天人合一、万物平等、可持续发展等生态思想。
本人于2005年8月参加了青岛召开的“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了会议论文《从动物报恩故事看我国民间生态文化的价值和局限》,该论文指出:我国民间“动物报恩”故事,通过赋予动物人类特有的道德伦理,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生存权的尊重及人们希望与周围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理想,对于劝导民众珍视动物生命,保护生态,具有一定价值。
总之,关于民间故事中蕴含的生态观念或生态文化价值已经引起学界的关注,并取得了一些相应的研究成果。今天我们就中国民间“人与动物”故事的生态文化价值的探讨,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
艾伯华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一书中列出了“动物与人”主题,在“动物与人”主题之下,列出了10多个民间故事类型。本人以为其中“懂鸟语的人”、“动物报恩”、“老虎报恩”、“蛇报恩”等类型的故事反映了传统社会我国民众对自然的理解与认识,体现了他们的生态文化观念。
艾伯华在“懂鸟语的人”这一故事类型之下,列出了四个情节单元:(1)有个人懂鸟语。(2)只要他交还鸟语,鸟儿们就会把食物分给他,他不干。(3)鸟儿使他陷入困境:他因涉嫌谋杀而被捕。(4)在验证了他的语言知识后,他获得了自由。本人认为“懂鸟语的人”的故事与“懂兽语的人”的故事应该属于同一故事类型,我们可以把“识鸟语的人”与“识兽语的人”作为同一个故事类型,称为“识鸟言兽语的人”。
“识鸟言兽语的人”的类型故事,文献中早有记载。《周礼》云:“夷隶,掌役牧人,养牛马,与鸟言。”又云:“貉隶,掌役服不氏,而养兽,而教扰之。掌与兽言。”是说夷隶通鸟语,貉隶懂兽言。此后,有关记述越来越具体。《左传·僖公二十九年》载:“介葛卢来,以未见公故,复来朝,礼之,加燕好。介葛卢闻牛鸣,曰:‘是生三牺,皆用之矣;其音云。’问之而信。”这里讲介葛卢听到牛鸣,知道老牛是在哀叹自身的不幸:所生三犊,都作了牺牲。《韩非子·解老》篇云:“詹何坐,弟子侍,牛鸣于门外。弟子曰:‘是黑牛也而白在其题(蹄)’。詹何曰:‘然,是黑牛也而白在其角。’”这里是讲詹何师徒通兽语。《论衡·实知篇》则云:“广汉杨瓮仲,听鸟兽之音,乘蹇马之野。田间有放眇马,相去数里鸣声相闻。瓮仲谓其御曰:‘彼放马(知此马而)目眇。’其曰:‘何以知之?’曰:‘骂此辕中马蹇;此马亦骂之眇。’其御不信,往视之,目竟眇焉。”这段记述相当生动,颇具喜剧色彩。《三国志·魏书·管辂传》则讲述了管辂识鸟语的传说:“辂至安德令刘长仁家,有鹊来鸣屋阁上,鸣声甚急。辂曰:‘鹊鸣言东北有妇,昨杀夫,告者至矣。’到时,果有东北同伍民来告邻妇手杀其夫。”
在古人识“禽言兽语”类型的故事中最著名的是《公冶长识鸟语》的传说。公冶长,历史上实有其人,他既是孔圣人的弟子,又是孔圣人的女婿,人们把“识鸟语”的本领与这样一个不平凡的人物结合起来,以此解释他的人生遭遇,应该是很正常的。
《公冶长识鸟语》的传说大约产生在一千五六百年前。南朝皇侃《论语义疏》引《论释》云:“公冶长从卫还鲁,行至二堺上,闻鸟相呼:‘往清溪食死人肉。’须臾见一老妪当道而哭。冶长问之,妪曰:‘儿前日出行,于今不返,当是已死亡,不知所在。’冶长曰:‘向闻鸟相呼:往清溪食肉,恐是妪儿也。’妪往看,即得其儿也,已死。妪即告村司,村司问妪:‘从何得知之?’妪曰:‘见冶长道如此。’村官曰:‘冶长不杀人,何缘知之。’囚录冶长付狱主。问冶长何以杀人,冶长曰:‘解鸟语,不杀人。’主曰:‘当试之。若必解鸟语,便相放也;若不解,当令偿死。’住冶长在狱中六十日。卒日,有雀子缘狱栅上,相呼啧啧,冶长含笑。吏启主:‘冶长笑雀语,是似解鸟语。’狱主问冶长:‘雀何所道而笑之。’冶长曰:‘雀鸣啧啧,白莲水边,有车翻覆黍粟,杜牛折角,收敛不尽,相互往啄。’狱主未信。遣人往看,果如其言,后又解猪及燕语,屡验,于是得放。”这大概是我们可见到的有关公冶长识鸟语传说的最早记载,其间“公冶长因识鸟语入狱,又因识鸟语出狱”的叙事中心已经形成,《论语义疏》存晋人注《论语》十三家之说,由此可知《公冶长识鸟语》的传说最迟在晋代已经产生。
至明清,《公冶长识鸟语》的传说又有了不同于以上的记载。《青州府志》记载了《公冶长背诺》的传说,该传说云:“世传冶长能解百禽语。云,盖当日有一鸱来报冶长,曰:‘冶长,冶长,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长果往得獐,乃无意饲鸱肠也,鸱怨之。居无何,鸱又来报如前。长复往,望见数人围一物而哗。长以为死獐,恐人夺之,遥呼曰:‘我击死者。’至,乃一死人,非獐也。众遂逮长见邑宰。讯之,长告其故,宰不信。适檐前雀噪甚急,宰因问长曰:‘汝如解禽言,能解此雀来噪者为何事耶?’长倾听良久曰:“雀云东乡有车,粟覆地来呼众雀往啄之耳。宰使人廉之,果尔,遂释冶长。”
《绎史》卷九五《孔子诸子言行四》引《留青日札》云:“公冶长贫而闲居,无以给食,其雀飞鸣其舍,呼之曰:‘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个虎驮羊,尔食肉,我食肠,当亟取之勿彷徨。’子长如其言,往取食之。及亡羊者迹之,得其角,乃以为偷,讼之鲁君。鲁君不信鸟语,逮系之狱。孔子素知之,为之白于鲁君,亦不解也。于是叹曰:‘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未几,子长在狱舍,雀复飞鸣其上,呼之曰:‘公冶长,公冶长,齐人出师侵我疆,沂水上,峄山旁,当亟御之勿彷徨。’子长介狱吏,白之鲁君,鲁君亦勿信也。姑如其言,往迹之,则齐师果将及矣。急发兵应敌,遂获大胜,因释冶长。”此处所载与《青州府志》又有不同。
综上所述,古代《公冶长识鸟语》的传说围绕着“公冶长因识鸟语入狱,又因识鸟语而出狱”的叙事中心演绎故事,至明清已大致形成鸟雀报信,公冶长捡羊(獐);鸟雀报谎信,公冶长受骗,涉嫌入狱;公冶长被验证识鸟语而获释等三个较为稳定的叙事单元。此后,“公冶长识鸟语”类型的传说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不断衍生出各种异文。
我们认为“识鸟言兽语的人”类型的民间故事具有生态文化方面的价值。该类型的民间故事中人们由己及物,认为鸟兽与人一样有自己的情感意志,有自己的爱好憎恶,进而以为鸟有鸟言,兽有兽语,把鸟兽用他们的发音器官发出的简单声音,视作与人类的语言一样可用来交流的工具。古代社会人民大众通过“识鸟言兽语的人”类型的民间故事表现他们对自然界的理解和认识,表达了他们通过通晓“鸟言兽语”,与大自然交流,并进一步了解大自然的理想与愿望。
目前,人类这种通晓“鸟言兽语”的愿望,已不再是纯粹的空想,而是已经部分地成为了现实。现在,自然科学界已经有人研究动物语言,甚至在个别大学还开设了动物语言学专业,专门培养动物语言研究人才。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人类语言是成系统、成体系的,是文明的产物、思维的产物,因而动物不可能拥有与人类相同内涵的语言。但动物也要交换思想感情,传递信息,因而它们有一套奇妙的动物语言。有人把动物语言分为声音语言、超声语言、气味语言、色彩语言、行为语言等。
人们还把对动物语言研究的成果逐渐运用于社会实践中,譬如,空中飞鸟对飞机是个很大的威胁,一些机场就设立了鸟语广播台,播送鸟类惊恐的叫声,以便驱散它们。有人认为,今后人们可以直接用海豚的语言,向海豚发号施令,让它们携带仪器潜入大海深处进行勘察和调查,或完成某些特殊的使命,使之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
可见古代社会人类通晓“鸟言兽语”的幻想已经部分地变为了现实,而随着人类对“鸟言兽语”的破译,人与动物旧有的生态关系也必然会有改变或改善。而古代人类“懂鸟语的人”类型的民间故事等所表达的通晓“鸟言兽语”的理想和愿望,正是人类进军动物语言学这类科学研究领域的原初动力之一。
艾伯华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一书“动物与人”主题之下,并列出“动物报恩”、“老虎报恩”、“蛇报恩”三个故事类型。本人以为“老虎报恩”、“蛇报恩”类型都可以归入“动物报恩”类型故事,同时,本人还认为“动物报恩”故事中的“动物”不仅仅局限于老虎、蛇等某几种动物。
动物报恩类型的故事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该类型故事中最早载之于文字的大概是《隋侯之珠》的传说。汉许慎注《淮南鸿烈解》云:“隋侯见大蛇伤断,以药傅之,后蛇于大江中御大珠以报之。因曰隋侯之珠,盖明月珠也。”许慎在《淮南鸿烈解》中较早地具体介绍了《隋侯之珠》的传说。在《淮南鸿烈解》之前,“隋侯之珠”便已时常在文献中被提起。《庄子·让王》云:“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庄子以“隋侯之珠”与“千仞之雀”做比较,说明把握问题要分清轻重。《文子·符言》中云:“老子曰:得万人之兵,不如闻一言之当,得隋侯之珠,不如得事之所由,得和氏之璧,不如得事之所适。”文子以为“隋侯之珠”虽然珍贵,但不如探知事物的根由更有意义。《韩非子·解老》云:“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物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韩非以为“隋侯之珠”为至美之物,故不需再加修饰,表达了其重内容轻形式的思想。就上述文献记载来看,“隋侯之珠”的传说可能在战国时期就已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了。
另,《后汉书·杨震列传》注引《续齐谐记》曰:“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取之以归,置巾箱中,唯食黄花,百余日毛羽成,乃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以白环四枚与宝:‘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矣。’”该传说讲杨宝因救了一只黄雀而获得好报,荫及后代子孙。也是一则较早见之于文献记载的动物报恩故事。
总之,动物报恩类型的故事在战国时期就可能已经产生,到两汉时期就已经广为流传了。目前,该类型故事在我国民间社会仍流传甚广。现在流传于民间的动物报恩类型故事,主要有“蜈蚣报恩”、“老虎报恩”及“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等几个类型。钟敬文最早将蜈蚣报恩故事归纳为一个类型,丁乃通则称其为“蜈蚣救主型”。顾希佳将其概括为以下几个情节单元:
1.一年轻人(书生)救了一条蜈蚣(或蟾蜍、蛇、青蛙等),以后一直喂养它,带了它上路;
2.途中听一声音叫他名字,他答应了。别人告诉他:“这是恶蛇(或妖精),半夜会来吃你的。”
3.他要把蜈蚣放走,蜈蚣不肯离去。
4.夜里恶蛇袭来,蜈蚣与其搏斗,杀死恶蛇,蜈蚣也中毒死去。
该类型故事可见之于多个地区的民间文学集成资料,如《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浙江卷》中记录的《蜈蚣与书生》的故事、《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上海黄浦区故事分卷》中记录的《青蛇报恩》故事、《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广西玉林市民间故事集》中记录的《蜈蚣山的传说》等,都属于该类型故事。
“老虎报恩型”故事,在我国民间也流传很广,四川、吉林、辽宁等地的民间故事集成省卷本中皆有记录。孙正国将其列为“义虎型”故事的一个亚类型,为其归纳情节单元如下:
1.受困获救。
虎遇到困难,(a)刺卡住喉咙或钉入脚掌,(b)卡在树叉之间,(c)难产,(b)摔入陷阱或猎人的其他机关。得到人们帮助,困难解除。
2.恩人的厄运。
恩人,(a)被诬陷,(b)贫穷难以度日,(c)无人赡养,(b)没有妻子。
3.出山报恩。
从道义与人情伦理出发,虎出山帮助恩人:(a)投送野物,(b)做媒送妻,(c)以大闹公堂或监狱、砸断链索、托梦判官等方法救出恩人。
“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类型的民间故事,代表性文本有江苏的《宝船》,福建的《只可救虫不可救人》等。丁乃通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将它列为160型,为其归纳情节单元如下:
1.一个人从危难(通常是洪水)中救出了一些动物(常常包含蚂蚁、蜜蜂、蛇和鸟)。
2.另外又救了一个人。
3.后来被救的人陷害他。
4.但动物却帮他找到妻子或逃出监狱。
以上就是动物报恩主题故事在我国流传的大概情况。总之,该主题故事从流传时间上看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数量上看有多种类型,从流传范围上看涉及我国大多数省份或地区,属于我国有着较大影响的民间创作。
动物报恩故事在传统社会中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一定的意义。在传统社会中,人们没有科学的环保意识,为了满足物质需求,有可能滥捕滥杀,也有可能出于对自身生存安全的考虑对毒禽猛兽大开杀戒,从而导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动物报恩故事中,人们以为动物有着与人类同样的道德水平,甚至有着高于人类的道德水平,如“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型的民间故事中,就是在人与动物的对比中揭露了人的奸伪本性,而把美好的道德赋予了动物世界的生灵。中国是一个“尚德”的社会,这类故事通过将动物世界道德化,表现了动物与人是同样的“存在者”的观点,肯定了动物有着与人同样的存在价值。告诉人们如果善待动物、爱惜它们的生命,就会获得来自动物世界的酬报或帮助。构想了一个人与动物互助互惠、和谐相处的理想世界。这些思想观念在民间口承故事的长期传播或流传中,自然会对民众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传统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人们无疑面临着比现代人更多的“不测风云”,在困苦和危难中,他们较现代人更容易相信神秘莫测的自然力。因此,动物报恩故事所宣扬的思想观念,很容易为传统社会的人们所接受,成为他们缓解因现实因素而造成的焦虑的良药,成为他们的幻想和梦寐,从而使他们对大自然产生敬畏,影响他们对待各种动物的态度,发挥生态保护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主要通过“识鸟言兽语的人”与“动物报恩”两个类型的故事,说明了在我国传统社会长期流传的“动物与人”主题故事所具有的生态文化价值,认为传统社会人民大众通过“懂鸟语的人”类型的民间故事表现他们对自然界的理解和认识,表达了他们加强与大自然交流,并进一步了解大自然的理想与愿望。该类型的民间故事所表达的通晓“鸟言兽语”的理想和愿望,正是人类进军动物语言学这类科学研究领域并获得对大自然进一步认识的原初动力之一。而“动物报恩”故事构想了一个人与动物互助互惠、和谐相处的理想世界。其中所表现的思想观念在故事的长期传播或流传中,自然会对民众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他们对大自然产生敬畏,影响他们对待各种动物的态度,发挥生态保护的作用。
当然,传统民间故事所表现的生态文化观念也有消极的一面。这些民间故事都产生于生产力落后的古代社会,其中反映的思想观念大都落后于时代,尤其是故事中表现的万物有灵的观念更是与当今社会渐去渐远。现代社会需要科学的生态保护理念,它需要各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学科共同来建构。但是,“动物与人”主题故事在传统社会曾经具有的生态文化价值却不应因此被抹杀!
(注释和参考文献略去,详参原刊)
文章来源:《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