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2021年7月10—20日,由中国民俗学会和复旦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的“首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
11日上午8:30,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中文系郑土有教授主持了开班仪式,对各位授课老师和青年教师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本次研修班的开办背景、主要目的等进行了介绍。本次研修班主要围绕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前沿问题进行探讨,致力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学、民间文学的理论话语体系。研修班共邀请十三位学界知名学者进行授课,来自全国三十五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青年学者参加此次研修班的学习和研讨。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教授对于各位老师表示热烈欢迎。陈校长希望研修班学员能够打开研究教学思路,提高理论水平,推动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在各高校的持续发展。一直以来,复旦中文系都有注重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学术传统,例如老校长陈望道创办并主编的《太白》半月刊,专门有“民俗志”的栏目;复旦校歌的作者刘大白先生提倡白话新诗的创作,谢六逸先生是中国神话学的奠基者之一,赵景深先生是中国现代俗文学的重要开拓者等。改革开放以来,复旦大学中文系民俗学学科更加注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学、民间文学理论体系,并致力于理论与田野的结合。陈校长认为,如何致力于实现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目前学科建设亟待思考的问题。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叶涛代表中国民俗学会在开班仪式上致辞。叶涛教授对于来自全国各个高校、各个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点的青年骨干教师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复旦大学和中文系为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学科发展提供良好平台表示衷心感谢。四十多年前,老一辈学者钟敬文先生和中国民俗学会举办过民间文学教师进修班和民俗学培训班,为民俗学、民间文学的恢复和发展培养了一批人才,对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就喜人。在当前非遗保护的背景下,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叶涛会长在致辞中特别指出,学科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各位青年教师身上。
在开班仪式上,中国民俗学会顾问、华东师范大终身教授陈勤建通过分享个人求学经历,以点带面地阐述了当下民俗学与文艺理论建设的关系。陈勤建教授在回顾其当年参加钟敬文先生主办的民俗学进修班时,用“三分失落,三分惊喜,三分不安,一分焦虑”来形容其处于学科起步阶段的复杂心情。从文艺学到民俗学,对于陈勤建教授来说是偶然的个人学术转向,也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从学习西方到关注本土文化的必然趋势。
简短的开班仪式结束后,全体教师在光华楼下合影留念。
开班仪式结束后,中国民俗学会顾问、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陈勤建老师就当年构建文艺民俗学的内在思路和学理架构进行了回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文艺学面临困境,民俗学理念也不断更新,文艺民俗学的理论框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构的。陈教授指出,文艺民俗学致力于促进文艺学与民俗学的耦合,即从文艺学的视角,注重生活民俗摄入文艺作品后对文艺建构的影响,民俗对文艺发展影响的规律是文艺民俗学主要的研究对象。近年来,在文艺民俗学研究路径之下成果颇多,陈教授指出,当前应减少在文学作品中梳理民俗而缺乏田野和考古旁证的浅层次学术生产,重视对于文艺民俗批评的理论深耕,从创作维度、批评维度、文艺史、文艺思潮和文学流派等多方面,不断深化文艺民俗学的研究。
7月11日下午,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叶涛老师就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的现状与前景问题展开论述。他首先回顾了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的学科建立过程及其在国家学科体制中归属的变化,对目前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归属问题及造成的系列困境进行了分析。叶教授对于民间文学早日成为二级学科提出美好展望,鼓励青年学者不断增强研究实力。接着,叶教授从“学科学术传统”的角度切入,指出现有研究对于学术传统的深入理解尚有不足,学者应对学科的经典研究进行清晰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概括独特的理论概念、体系。当代民俗学、民间文学学者还应当不断开拓学术视野,在充分理解本土学术传统的基础上放眼世界。最后,叶教授还讲述了目前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现状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青年学者就目前高校民俗学、民间文学体制下教师生存环境尴尬、招生存在困境等问题同叶涛教授进行了探讨。
7月12日上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泳超老师为学员们讲述了他对于仪式文艺的学科思考。陈泳超教授分享了自身研究思路的转变,并提出功能导向的“仪式文艺”概念。陈教授指出,对于宝卷等依附于仪式之中的民间文艺形式,其文本与表演固然值得探讨,但更应关注其功能,将其视作民众生活世界中民俗实践的一部分。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重要功能即为实用功能,只有在了解仪式文艺文本功能的基础上,才能充分理解文本的建构方式。以常熟宝卷为例,民间将其分为素卷、荤卷、冥卷、闲卷、科仪卷,在仪式中承担不同功能;且宝卷文本具有流动性,一方面体现在宝卷文本内容随实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同一种宝卷的功能也随演唱时间、区域、仪式场合等外部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最后陈教授列举几个宝卷研究个案,充分展现出功能导向下的仪式文艺研究所蕴含的研究价值与丰富内涵。
7月12日下午,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丽老师带来了“女性主义与民俗学”的精彩分享。首先,康丽老师以朱迪斯·巴特勒的著作《性别麻烦》为起点,指出了社会话语的“展演”(performance)对于性别的建构作用,并梳理了世界历史上女性主义运动的三次浪潮。进一步地,康丽老师举出一些最近的个案事例生动而立体地展现了当下社会语境中女性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民俗学科研究与建设中女性主义可能发挥的作用。康老师指出,性别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个体与群体、与社会、与整个人类发生权力关系的一个平台,而女性主义者对于性别平等的强调、对于差异的包容和对于现存不平等的反思,都是为了让世界的运行变得更好,这也是民俗学建构需要与女性主义结合的原因所在。
7月13日上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中研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刚老师以“数字人文作为一种方法: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与案例”为题,为本次研修班带来了一场别样的技术普及。李刚老师多年来致力于中国民俗学会的网络建设,对于如何将先进技术应用于人文科学的发展,也有许多心得。李刚老师梳理了数字人文概念的定义、起源、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还有其可能提供的技术支持,并列举了几种有效案例,如历史地理空间信息系统、中文分词、知识图谱等,让我们看到了信息时代更好地利用科技服务于人文学科建设的可能。
7月13日下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长聘教授刘晓峰老师以“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体系看中国节日”为题为学员授课。讲座中,刘晓峰教授充分阐释了时间和节日的关系,认为理解时间是深入理解节日文化的前提。他指出,古人对于世界的想象与今人不同,而在各种想象下构建的不同时间文化背景下的节日,其内容、价值都有所差异。刘教授还对古代中国人时间观念与空间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时间空间化、空间时间化、时空一体化是中国文化中时空观的重要特点。此外,刘教授还以他在日本多年的留学经验和日本文化史研究经历为基础,为学员们展示了中日文化中时间和节日观念的诸多面相。
7月14日上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郑土有老师作了题为“从‘缘’的角度探讨中国民俗的生成 ”的讲座。讲座中,郑土有对现有“民俗学概论”中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梳理,指出中国的民俗发生有其自身特点,并从民俗学发生及分类的角度提出“五缘民俗”的概念,继而从“缘”与“俗”的关系、 传统之“缘”与网络虚拟之“缘”的双重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深度阐释。此外,作为此次研修班的主办者之一,郑土有还对民俗学学科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看法和要求,希望民俗学学者能够充分利用非遗保护机遇,固本强体,从中国实际出发,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
7月14日下午,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黄景春作了题为“民族记忆建构的民间文学方式”的讲座。黄景春在讲座中指出,民间文学是一国之民共同享用的口头文学。当代民间文学既以口头表演形式生成,也以书面文本形式生成,且通过口头、书面、影视、网络等多种途径传播,它们是文化记忆的媒介,也是建构民族记忆的重要载体。黄景春对“集体记忆”“社会记忆”“民族记忆”“文化记忆”等概念进行了阐释,并从当代民间文学的多样性、当代民间文学的非口头性、民间文学延续民族记忆、民间文学的语境与记忆之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黄景春提出,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的展现形式,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民间文学的语境,就是一个民族的记忆之场;民间文学具有解释性、黏附性等特征,不断繁衍生产,具有创造、完善自身语境或记忆之场的能力;神话、传说、史诗持续发挥其解释—黏附效应,记忆之场不断被造出,不断强化民族文化的记忆之场。
7月15日上午,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叶涛以“关于中国民间信仰现状的几个问题”为题做了报告。叶教授指出,民间信仰是生活化的东西,本身就是民众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泛神信仰、情境性的信仰,有着松散性的组织形态和功利化的特征,并从民间信仰的基本概念、近代以来的中国民间信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间信仰、民间信仰的非遗保护、民间信仰与政府管理等几个方面谈了中国民间信仰的现状问题。关于民间信仰研究,叶涛提出中国民间信仰的涵盖面很广,可研究的角度非常多,并激励青年学者不断挖掘,进行长时段的调查,丰富自己的学术积累。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院长赵丙祥教授以“神话作为历史编纂学:葛兰言与中国文明史叙事之思考”为题为学员授课。他指出,葛兰言的研究方法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学的语言学。通过系统解析不同传世文献中“夹谷之会”的文本差异,并对其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类比,他认为葛兰言关注的是文本何以如此表述,进而揭示其背后可能的人类学与社会学意义。赵丙祥教授又以葛兰言对诗经中《桃夭》《扬之水》等篇章的分析为例,介绍了葛兰言遵循的文本分析步骤,提炼出文本的程式、主题与社会事实的关系,指出葛兰言将不同文本进行共通性的结构比较,呈现出的是制度性的转换,而这种转换首先是在语言学层次上完成的。
7月16日下午,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加华教授以“中国古代农耕图像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的论证与申报为题讲座。王加华指出中国古代各种农耕图像的创作、刊刻与运用,虽不能说完全没有承载、记录、反映农业生产技术的功能与作用,但作为传统时代重农、劝农传统的产物,其创作的原初目的与主要用意却并不在于表现农业生产技术,而是重在表达重农、劝农等方面的理念,深刻体现出传统中国以农为本观念的深远影响,因此,就本质来说,“中国古代农耕图像的搜集、整理与研究”课题,不是要研究农耕图像,而是研究农耕图像所“映现”的传统时代民众生活、社会运作、国家政治、思想观念等内容,探讨农业生产与中华文明间的有机联系与互动逻辑。针对课题申请书的撰写,王加华建议:首先是学术史的梳理,无论是发表论文还是写申报课题学术史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梳理学术史时要以问题意识为纲,要注重三点:一要述,二要评,三要指出课题不同于以往研究的地方。其次应重视研究的创新之处、研究团队的组建、前期研究成果的归纳和研究思路的总结。
7月17日上午,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毛巧晖老师将本次讲座聚焦“1949-1966年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研究”,这也是其多年投身其中、颇有建树的领域。毛老师首先指出了当下民间文学研究中对于学术史的忽视和不足,进而提出了学术史研究的重要性——不仅是定位当下研究的知识谱系,更是对于前人所做贡献的积累和接续。接着,毛老师以肖甘牛、董均伦等几位前辈为例,论述了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的重要性;又以童话、新民歌运动、传说改编、少数民族神话为例,呈现了民间文学重构的多文类可能。
7月17日下午,中国民俗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施爱东老师围绕“民间文学学科体系的反思与重建”这一话题为学员授课。施爱东研究员首先回顾了民间文学学科体系建立的过程,认为既有的学科体系是一种认知体系、学科蓝图,不是基于研究范式的学术体系。他强调,每一门学科都有独特的问题意识与解题方式,研究者应当始终坚守学科本位。目前的学科体系下,我们更加注重知识体系的“学”,而严重忽视了学术发展的“术”。而所谓“术”,一方面指能够熟练运用概念工具,具有专业的理论素养,体现为一种收敛思维;另一方面,也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体现为一种开放思维,在方法论面前没有学科差别。他认为学科建设最关键的两个问题,一是基于专业学术传统的范式教育,一是基于人才培养的共同体建设。
7月18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八十八岁高龄的刘魁立老师为学员们做最后一讲的授课,刘老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回顾与反思》为主题,为我们分享了中国非遗保护的历程。从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到1992年“世界记忆工程”,从2001年非遗对于中国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新词到今天非遗的申请与保护已经引起全民重视,这一重大变化承载了许许多多民俗学家的努力。刘老师指出,在这几十年的历程中,非遗教会了我们一种思维方式,就是把过去的风俗习惯、节日体系、实践活动置入我们当下的生活之中。刘老师将非遗的重要特点概括为共享性、变化性和以人为本,它要求交流、传承和发展,这不仅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与团结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于人类共同体的建构提供了契机。
本次研修班采用授课与讨论相结合的形式,每次授课后都有提问、讨论环节。7月18日下午和7月19日全天则为专门的研讨时间。学员们纷纷就学科建设、招生困境、研究方法、话语体系建构等问题展开讨论、分享观点。围绕学员们提出的问题,授课老师们耐心解答,并与学员展开热烈讨论。
7月19日下午,在讨论环节结束后,举行本次研修班结业仪式。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叶涛教授代表中国民俗学会向各位青年学者对于学会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向研修班的主办方复旦大学中文系表示感谢,对此次研修班取得的效果表示充分肯定。复旦大学中文系郑土有教授对于前来学习的青年骨干教师学员寄予期望,希望各位学员能够不断在各自的岗位上提高能力,不断提高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学科影响力。最后,叶涛会长、施爱东研究员与郑土有教授共同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并合影留念。为期十天的研修班圆满结束。
撰稿:纪秋悦 赵希 黄亚欣 殷志华
摄影:黄亚欣等
审核:郑土有 叶涛 施爱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