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洪亮]豆腐奶、土豆和老腊肉:我的羌区故事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作者简介


汪洪亮,四川峨眉人,历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院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我对羌族地区很有感情,那是我的第一个“田野”。我在农村长大,从小就“走在希望的田野上”,后来到了都市,在研习史学多年后,发现还有另一种“田野”。研究生期间,我接触过李安宅先生的著作,见其反复倡导“实地研究”和“应用人类学”,才知道人类学家足迹所到之处,都可谓是“田野”。2002年下半年,我在导师杨天宏教授的安排下,开始研究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在川康民族地区的边疆服务运动,冬天跑到北京翻了一个月的文献,便动了做“田野”的心思,次年春就跑到汶川、理县盘桓数日,过了一盘“田野”的瘾。


田野中最难忘的除了文化,就是饮食。面对美食,我爱吞咽口水,但真到吃的时候就很费劲。我的牙齿在朋友圈中是出了名的不好,导致吃东西“欺软怕硬”。每次吃饭,总比朋友慢几拍。他们在等待中询问:“你在嚼什么啊?”我就自嘲:“ 我这是在咀嚼生活。”那时朋友总结了我在外吃饭的两大特点:一是喜欢吃豆腐,二是喜欢喝奶。于是在一次田野中,一人拉我左臂,呼“吃豆腐好”;一人拉我右臂,呼“吃奶好”;再跳一个美女出来,一锤定音:“还是中西结合好,吃豆腐奶!”


2006年7月1日,第一届羌学研讨会在汶川举行,参会人员都被邀请参加萝卜寨的转山会。附近羌寨的“释比”都来帮忙。阿尔村老释比余明海的孙女余正萍被誉为“羌寨里飞出的凤凰”,我与她在羌族文化论坛上认识。晚饭时桌子上摆满了菜肴,不过归结起来主要就是两种菜,一是萝卜,二是土豆,用各种方法做出各种花样,吃得我心花怒放。


作者在田野里


同行的调研伙伴


2007年中秋节,我与三位女博士约定国庆探访羌族。余正萍告诉我,她在北京回不来,可以由他的哥哥余正国接待我们。假期来了,我们先去萝卜寨,余正国叫了辆面包车,有他的招呼,我们就不用买门票了。车子在云端弯来绕去,岷江穿梭在崇山峻岭之中。


当天中午在萝卜寨吃完饭后,余正国便下山了。我们按计划在萝卜寨住一晚。萝卜寨的房屋构造及街巷布局,我在《消失的萝卜寨》中已有介绍。从视觉冲击力来说,萝卜寨在羌寨中算是相当突出的,同时旅游包装的痕迹也是明显的。第二天一早,晨曦微光,我和其中一个高挑的女博士走在街巷上,小雨润如酥。每路过一个坡坎,我便牵手拉上她,又轻轻放下。由于记忆集中在行路,至于吃了什么,倒没有什么印象了。


下午,余正国又带车来接我们去龙溪乡的阿尔村。相对于萝卜寨来说,阿尔村就比较原始了,没有什么陌生人,羌民都会说羌语,普通话和四川话也都能说。这里有山有水,满目皆绿。我们就羌族的信仰和释比的仪式等问题,与余正国做了很多交流。作为最年轻的释比,余正国表示自己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他也非常钟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对于传承和弘扬释比文化,有着强烈的担当感。为此,他放弃了其他的工作机会,专一地学习释比的法术和仪式。


晚餐是在余正国家吃的,非常丰盛。由于当地水草丰茂,蔬菜是不缺的。饭桌上有腊肉,半肥瘦,肥的地方晶莹剔透,瘦的地方纹理严密。我食欲极佳,三碗干饭下去,意犹未尽。女博士们吃得精细,也忍不住流连在腊肉之间。饭后我们到阁楼上,参观了他们作法的羊皮鼓等法器,也看到了从梁上倒垂下来的腊肉,准确地说,或许叫“腊猪”更为贴切:一块从猪脖子一直延伸到猪屁股的肉。我很奇怪,这样猪肉不会坏吗?余正国告诉我,不会的,他们都是这样做的,山里风大,猪肉上抹上盐,很快就能入味。


2008年汶川大地震,羌区山垮房塌损毁严重。我很快就得知阿尔村并无大碍,只是被判定为不宜人居,要求他们搬家。余正国本已做好外出打工的准备,后来又说可以原地重建或修复,再次坚定了他弘扬羌族文化的信念,据说现在他搞起了释比文化传习基地。一晃已十年过去,那个和我在萝卜寨牵手的女博士早已成为我的夫人,余正国兄妹还一直未能再见。要不是家中老二还没满岁,我明天就想冲上当年的定情羌山,大口吃腊肉、萝卜、土豆了。定个小目标吧,明年国庆,再向羌山行。

文章来源:《个中滋味:人类学家的田野饮食故事》,商务印书馆,2021年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