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刘玉娟:沧海寻根“雁”归来——古渔雁民间故事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01

“渔雁”往事


古渔雁

辽东湾渔场的地质条件独特,渔业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没有远海捕捞能力的人群来此入海口的滩涂及浅海捕鱼捞虾。在辽宁盘锦二界沟的辽河入海口处,每到大地回春,海冰消融之际,一个庞大而又特殊的群体就会顺潮而出,应时在辽河口聚集,等到深秋时节他们又返回各自的故乡,像大雁一样春来秋往,迁徙于陆路的江河入海口处,繁衍生息。古往今来,辽河口民间称这些人为“古渔雁”。




渔雁文化

古渔雁沿袭的是一种不定居的原始渔猎生计方式。在大自然的恩赐和制约下,在几千年的迁徙中,他们过着生吃螃蟹活吃虾的艰辛而又快乐的渔猎生活,饱尝大自然风雨的洗礼和潮浪的淘练,创作了大量的故事、渔歌、谚语,形成了宝贵的、沉淀深厚的渔雁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渔民。渔雁文化,既是一部典型的中华民族的捕捞史,也是一部沟通中西文化传播中华文明远程航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除了盘锦的二界沟地区仍保留有古代渔雁迁徙的踪迹,在我国的其他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江河入海口早己消失。




古渔雁民间故事

古渔雁民间故事是产生和流传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辽河口海域二界沟一带,以渔业文化为基础的地方民间传说故事。主要包括古渔雁始祖崇拜、古渔雁海神崇拜、古渔雁龙王崇拜、“古渔雁”祭祀和庆典、“古渔雁”渔具的起源和演变等。古渔雁民间故事也是难得的历史记忆,内容涉及神话、祖先、生活故事、生产生活、地理环境、动植物热爱等方面,使人们从不同层面加深对古渔雁民间故事和渔雁文化的了解。


2006年,古渔雁民间故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在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位列18名。古渔雁的后代、渔民出身的文化人刘则亭能讲述数百则有关古渔雁的故事和传说,是古渔雁民间文化的重要传承人。


02

乡愁未泯 故土情长——

古渔雁民间故事传承人刘则亭


       

刘则亭



刘则亭生于1944年,辽宁省盘锦市人,是“古渔雁”后代,从小就在祖父、外祖父、父亲、母亲及老一代打渔人那里听取了大量关于古渔雁的民间传说故事,时间久了,便有了丰厚的积淀,是当地知名的故事家。他从1970年开始便有意识地进行收集、整理与记录古渔雁民间故事,先后出版了《渔家的传说》《渔家风物民俗史话》等书籍。他还注重收集船锚、海碗等实物,使古渔雁民间故事有可依托的物质载体,并以此为基础,成立了辽河口古渔雁文化遗产博物馆。




2006年,古渔雁民间故事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刘则亭被授予“辽宁省民间艺术家”称号。2009年,刘则亭被命名为“古渔雁”民间故事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审美力·非遗影像公开课》是201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第二期“刘则亭——古渔雁民间故事”被评为优秀成果。影片专门讲述了刘则亭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古渔雁民间故事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属于阐释脉络纪录片,其中有非常完整的叙事脉络:从开头对古渔雁的介绍,到刘则亭讲述古渔雁民间故事的缘起,他做了哪些努力,这件事有什么价值,在影片中一点点展现出来,很多地方都充满着真挚的情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片子中穿插着的主人公讲述、专家点评,起到了解说与学术把关的作用,让我们看到非遗传承的科学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典型民族地域特色的艺术文化表现,是人类文明历史发展长河中的智慧结晶。纪录片的声画结合、模拟再现、科普解说等特点在非遗文化价值的保护和传承中有着显而易见的突出优势,增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手段,拓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

03

悠悠“古渔雁”“渔猎”活化石



二界沟的古渔雁文化空间反映了我国传统的渔雁文化形态的传承与历史痕迹,这是天人合一的表现,也是随季节变化,鱼虾往返回游而迁徙生存的典型代表。由于生计的特殊性,渔雁口承叙事和一般海岛渔村的口承叙事有很大的不同。其口承叙事带有鲜明的渔雁生计特点和原始渔猎文化遗风,对该群体的生产生活、习俗传统等,均有全方位反映,富有河海口地域与渔雁生计特色。渔雁口承叙事在形式方面也有其特点,由于海上生产风浪大,船上空间有限,休息时间短暂,渔雁口承叙事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且较少发展和变化。


1、

“古渔雁民间故事”带有鲜明的

原始渔猎文化遗风和地方性特点


“古渔雁民间故事”,是以捕捞为生计的特殊群体“古渔雁”的口头文学,其传承历经千百余年,因此在故事中主要反映了这一群体的始祖崇拜、海神崇拜、自然崇拜等等。同时古渔雁民间故事产生和流传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辽河口海域的二界沟一带,因此具有鲜明地域性。




每年的六月六,海上有龙兵巡海,每逢此时,渔民的船上都要预备面粉、渔锣、渔鼓、鞭炮。我小时候打鱼的时候,船长就告诉我,一看就顶着浪花,那就是龙兵来了,要放鞭炮、敲锣,离近了就撒面粉,一撒面粉,浪花就散开了,海面翻起一层油皮。有了这层油皮,龙兵也就退了。否则,浪花一来,船就容易被拱翻。

——《龙兵巡海》



2、

“古渔雁民间故事”具有辽河口

生境特点与渔雁生计属性


在辽河口渔雁口头传统里,一些原本在中原神话中有深广根基的人文始祖也连同他们的“神绩”在辽河口落地生根,只不过画风有变。我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这个因为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在不周山大战,结果共工因为大败而怒撞不周山导致天塌陷,女娲不忍生灵受灾,用五彩石补起天空的人文始祖,在渔雁故事中换了个地方补天,也换了补天“道具”,用起了只有在水里才有的勃蜊牛。


女娲是打鱼人的老祖,女娲补天的时候水多陆地少,她离开水就补不了,所以说女娲补天大部分是在船上补的,让渔民们摇着船与她补天。挺蓝挺蓝的天,女娲补完以后怕不牢靠,就让渔人捞水里的勃蜊牛,她用勃蜊牛钉天,我们今天看到的满天星就是勃蜊牛。这个勃蜊牛还活着,这个时辰看一下,过一会就挪了,那个星星就走了。有的没按住掉下来了,就是我们所说的流星。

——《女娲用勃蜊牛钉天》


3、

“古渔雁民间故事”具有实用性

与娱乐性特点


海上风浪大,船上空间小,所以故事内容紧凑,情节简单,语言生动活泼。古渔雁民间故事为单调、封闭的古渔雁群体,注入了鲜活生动的生活气息和愉悦,是这一群体的精神食粮。


古渔雁故事经常因搞笑幽默为人们所喜爱。例如《三个姑爷对酒令》:一天,三个姑爷到老丈人家喝酒。老丈人说:“对酒令,一要独站、二要好看、三要成片、四要赶散。”大姑爷说:“我先来。屋前桃树独立站、好看;找来野鸟成片;老鹰来了赶散。”“好!”老丈人夸奖道。二姑爷接着说:“院里粮囤独立站、好看;招来耗子成片;狸猫来了赶散。”“也好!”老丈人再次夸奖。三姑爷想了半天说不出词来,把媳妇急得在屋里直转悠,多丢脸哪!正在这时,老丈母娘进屋说情。三姑爷一见老丈母娘,马上有词了,说道:“老丈母娘门前独立站、好看;招来野汉子成片;老丈人来了赶散。”


04

结语



由于生计的特殊性,古渔雁群体在我国历代社会都处于边缘状态,文献对其极少记载。古渔雁民间故事以口述史的方式记述和反映了这一古老的生计方式,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古渔雁民间故事较为完整地记述和反映了人类社会数千年间的发展进程,其记载的内容从人类迁徙渔猎生活开始,一直持续到半定居的渔猎时期和定居的农耕时期。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到特定时代中人类社会的生产水平、生活方式、社会结构、风俗习惯与价值观念。为当下人类和远古人类之间搭建起了沟通交流的“时空隧道”。并且从古渔雁文化中所提炼出的“不畏艰险、敢冒风险;走四海、闯天下”的新时代“渔雁精神”也已经成为盘锦市的地域精神符号。




今天的二界沟镇除了还能看出是一个典型的以渔业和水稻种植业为主的村镇之外,这一生计方式在我国沿海及世界各海口区域多已中断,古渔雁文化的痕迹已基本消失。据传承人刘则亭先生讲,今天二界沟的古渔雁人已经都去世了,如果再不保护,古渔雁文明就将绝迹,不仅在二界沟乃至全世界各个河口。基于此,辽河入海口二界沟尚存的古渔雁民间文学更显珍贵,急需进行保护。进入非遗后,古渔雁民间故事也算是得到了关注,如何更好地对其进行保护与开发,任重而道远。


    图文来源:微信公众号”辽大民俗学“2021-08-11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