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2021年8月21—22日,“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本次会议得到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大学中文系主办。来自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以及中国的海内外著名学者共20人组成会议学术委员会,为会议全程提供学术指导,并负责征文评审、论文评议等具体工作。
会议征文启事发布以来,共收到全球各高校博士生及青年学者应征论文29篇。经学术委员会匿名投票评审,最终选出15篇参与会议研讨。
8月21日上午,会议正式开幕。会议总召集人、北京大学中文系陈泳超教授介绍了本次会议的发起宗旨和筹备经过。他指出,本次会议的关键词是“仪式文艺”,主要指的是与各类仪式实践相关联的民间文艺形式,如宝卷、仪式剧、上梁歌等,它们不是纯文艺,并不展现个人的深邃心灵;它们具有面向日常生活的直接功能,是生活本身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从中可以体察最大基数人群平凡而真实的精神世界。作为研究对象的“仪式文艺”,需要文本资料和田野调查的不断积累,更期待跨学科、多角度的共同探究。本次博士生学术研讨会,即希望为世界各地研究中国民间仪式文艺的青年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通过平等严肃的学术对话,促进研究水平的提升和研究规模的扩大,并吸引更多研究者关注、参与到这一学术共同体中来。
开幕式结束后,参加会议的博士生和青年学者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为充分保证讨论质量,讨论共分四场进行,每场三个小时,安排3—4篇论文宣读,所有参会者均参与发言和互评,学术委员会专家王见川(南台科技大学)、赵昕毅(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尚丽新(山西大学)、吴真(中国人民大学)、黄景春(上海大学)、陈连山(北京大学)、山下一夫(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和白若思(复旦大学)等参加了各场次的主持和点评。在第一场的发言中,仪式文艺文献与特定信仰传统的关系受到关注。朱明川(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探讨了近代四川儒坛仪式中有关圣谕宣讲的文本记录,程浩芯(北京大学)对稀见神灵传记《崔府君神异录》展开解读,关是宇(北京大学)研究了瘟神信仰在江淮神歌中的叙事表达。第二场的讨论聚焦于信仰和叙事的互动问题。陈姵瑄(扬州大学)和李梦(山东大学)分别探讨了三茅、三官信仰在不同仪式文艺中的叙事差异,俞明雅(北京大学)以《显应桥宝卷》为例考察了时事故事类宝卷的生成机制和叙事特征,张洁(天津大学)对甘肃临洮山神祭祀仪式的考察,更展现了民族交融地区信仰与文艺的复杂面貌。除信仰仪式外,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也常伴随着特定的仪式文艺,22日上午第三场的讨论围绕相关话题展开。刘玮(俄亥俄州立大学)用表演理论解读了安徽祁门祖先祭祀中的祭文文本,王煊(纽芬兰纪念大学)对中国传统闹洞房习俗“文闹”的各类形式进行了梳理,刘雪瑽(北京大学)分析了湖北官山葬礼中“孝歌”的结构变化及其仪式功能,李定河(北京大学)对韩国上梁仪式与成造巫祭、《成造巫歌》关系予以了细致呈现。宝卷是本次会议论文的热门对象,《目连宝卷》更是吸引了数位研究者的关注。最后一场讨论中,孙超(中国美术学院)和刘韵鸥(浙江大学)分别从视觉文化和仪式使用的角度对明代《目连宝卷》展开解读,庞小凡(浙江传媒学院)梳理了清刊《目连宝卷》的版本系统和叙事关联,赵世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立足仪式现场,强调了河西宝卷念唱的禳灾治疗功能。
为展现北京大学宝卷的收藏和研究情况,21日晚,陈泳超教授还为所有参会人员做了题为《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宝卷介绍》的线上讲座,详细介绍了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宝卷的基本情况和研究价值,并结合自己主编“常熟宝卷总目提要”“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宝卷总目提要”的经验教训,鼓励青年学者对宝卷等仪式文艺展开田野与文献两方面的文本搜集整理工作。参会人员对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宝卷表达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并就相关问题与陈泳超教授进行了热烈讨论。
经过两天充实高效的学术研讨,会议于8月22日下午顺利闭幕。学术委员会专家侯冲(上海师范大学)、丘慧莹(彰化师范大学)及参会代表朱明川、陈姵瑄、李定河、孙超先后发表了参会感言。大家一致认为,本次会议话题集中,视角多元,论文整体质量较高。参会者普遍能以文本为中心,结合田野调查,从不同学科角度对各类仪式文艺展开富有新意的解读,展现出青年学者良好的学术素养和创新精神。互评和专家评议环节讨论激烈、对话充分,尤其在资料线索、理论提升、论述思路等方面,与会师生对每篇论文都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各位博士生和青年学者在会议中获得了启发、增长了教益、结下了友谊,会议的预期目标基本实现。
本次会议以线上形式举行,网络会议室和直播间同步开放,累计吸引了五百余人次旁听或观看。据悉,北京大学中文系还计划继续举办这一领域的高端学术活动,以更高质量的学术对话和成果交流,推动仪式文艺研究的持续深入和不断创新。
图文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