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圣 田野]浙江台州民间演剧活动管窥——基于民间文献的考察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摘  要

浙江台州地处东部沿海,该地浓厚的宗族意识以及悠久的演戏传统促使作为戏曲表演的重要场所的戏台的大量遗留。内陆地区戏台多建于宗祠之内,沿海地区以神庙剧场居多。台州市千年的演剧历史记载了不同时期的演出变化,传承着数百年来戏曲活动的印记,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通过实地走访并结合民间文献资料,对台州乱弹、昆腔、京剧等剧种的发展情况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对台州清代以来出现的戏曲班社及其演剧活动的考察也有助于管窥台州市当地的演剧生态。


关键词:浙江台州;古戏台;演剧活动;民间文献


台州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自然条件优渥,历史底蕴深厚,民风淳朴,民众有着较强的宗族意识。台州市演剧历史悠久,据黄岩县灵石寺塔发现的戏剧砖雕来看,北宋乾德三年(965)台州已有演剧活动。台州市现存古戏台百余座,多座落于宗祠或神庙之中,建筑形制相对规整。另外,台州在地理位置上与温州接壤,并在历史上与温州数次合并,这些都为早期南戏在台州的发展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台州市戏台分布图


台州地区戏曲演出的记载如吉光片羽般珍贵。笔者在对台州市的古戏台进行考察时,发现部分戏台墙壁上记载有许多班社艺人留下的舞台题记,大多为建国后的戏剧演出活动,这些题记内容大致包括戏班名字、演出剧目、演出缘由等内容,对我们研究台州市古戏台的演出情况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将依据文献和实地考察,大体勾陈出台州市自古以来的演剧活动。


台州地区自古就有戏曲活动,从黄岩县灵石寺塔内发现的人物画像砖我们便可管窥晚唐、五代时台州地区已有参军戏或杂剧演出。从剧本《张协状元》中的《台州歌》曲牌,以及南戏发源地温州与台州在地理上一衣带水的联系我们可以推断《张协状元》很可能有台州艺人参与创作,并且在台州很可能当时也盛行南戏。元代,杂剧流行于台州,出现了《双珠记》《金印记》等杂剧剧本。明代,海盐腔流行于台州,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记载台州知府谭纶“以浙人归教其乡子弟,能为海盐声”,将海盐腔由台州引入江西宜黄。明中叶以后,高腔和昆腔在台州兴起。明末清初,乱弹传入台州,在其发展过程中与高腔、昆腔、徽调等剧种逐渐融为一体,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台州乱弹。清康熙至乾隆年间,乱弹腔开始盛行,成为我国戏曲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高潮。为顺应潮流,台州地区的艺人也开始兼唱乱弹,从而形成了既有高腔班,又有昆腔班,还有兼唱高腔、昆腔和乱弹的“和合班”。



清代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记载:“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指昆曲,“花”指各地方戏,统称为“乱弹”。台州乱弹最初叫黄岩乱弹,后改名为台州乱弹。清中叶,黄岩已有三个“乱弹班”,但其艺人已不可考。清道光至民国初年,台州地区有二十八个乱弹班,出现了大批颇有声望的艺人。如小旦菜头丝,其真名不详,嗓音圆润,唱腔动听,表演细腻,民间流传有“小旦菜头丝,味道实滋滋”的故事。小生金永池,外号毛竹小生,临海蒋家山人。还有小生山、小生明山,以及小旦菜头丝弟子小旦“海棠果”荷仙钱,正生陈朋等。台州乱弹在其传播过程中,因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等的差异,逐渐形成了“山里乱弹”和“山外乱弹”两个艺术流派。“山里乱弹”擅长做功,活动于临海、天台、仙居、三门、宁海等地;“山外乱弹”擅长唱功,主要活动于黄岩、温岭及温州北部,清代后期也曾在温州市内流行。所以当时曾有“山里乱弹不出山,山外乱弹不进山”的说法。此外,能演唱二十多本昆腔、六本高腔戏,且会唱乱弹腔的班子,誉为“上肩班”;会唱乱弹腔和四五本高腔戏,而不会唱昆腔戏的班子叫做“下肩班”;只能唱乱弹腔和三本高腔戏的班子,称为“幺五班”,即蹩脚班。


三门县亭旁镇湫水下叶村叶氏宗祠戏台后台舞台题记


台州乱弹是台州地区本土诞生的唯一剧种,与周围地区的乱弹基本相似(之前温州乱弹后被改称为瓯剧,绍兴乱弹后改为绍剧),在音乐结构和格式韵律以及所使用的乐器和行当等方面,均无太大差别。但是由于浙江方言的繁多复杂,有的地区相隔数里也有可能分属不同的语系。因此,与语言关系十分密切的声腔剧种也必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台州乱弹所使用的舞台语言是有地方特点的台州“官话”,在丑角上场时则可较多使用台州方言。这样的做法使得人物性格在语言上有所对比,增加了丑角人物的诙谐性,增加了戏曲艺术的效果。除丑角外,台州乱弹在角色行当上还分生、旦、净、末。旦角分小旦、二旦、老旦、正旦、拜堂旦。清代以降,台州乱弹在台州地区的戏剧演出中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成为台州地区戏剧演出最主要的剧种。


直至民国21年(1932),嵊县女子越剧班进入台州,在温岭县大溪镇成立演出团体,自此越剧开始走向成熟,逐渐取代台州乱弹的地位。另有学者指出,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连年的战乱使得乱弹班社被迫停止演出,纷纷解散,导致地方性剧种的衰落。从20世纪40年代之后,越剧已取代台州乱弹,成为台州地区的主要剧种,1949年台州地区已无乱弹班社,直至建国以后此种情况才有所改观。20世纪50年代以后,乱弹作为一种地方剧种得到了保护,越剧作为地方流行剧种得到了发展。1952年10月,台州乱弹艺人俞宝玉聚集流散艺人二十七人,在黄岩路桥南山殿组建班社,称为“台州乱弹剧团”,次年更名为“黄岩新芳乱弹剧团”。1956年剧团获得政府资金资助,此后成为台州地区政府所属的唯一乱弹剧团。1970年该剧团改名为台州地区文工团,1982年划归椒江市,称“台州地区乱弹剧团”,近年已无演出。


历史上对台州地区的戏班记载较少,现有记载多为近代以后,笔者在台州市进行田野考察时,戏台后台题记仅有数条为清末民初所留,其余大多为新中国成立后所留。据史料载,辛亥革命前后,台州各地的乱弹戏班已多达28家。“在二十八个乱弹班中,只有山外有三个‘黄岩乱弹班’属‘上肩班’,比较有名望的班社有黄岩卢小妹为班主的‘玉仙台’、天台姜克林为班主的‘新花台’、宁海陈桂阮为班主的‘大鸿庆’以及‘蒋家山班’‘玉仙台班’‘山滨班’‘玉玲班’等。”而在台州市古戏台的题壁中,我们还能发现戏班留下的蛛丝马迹,这其中就有书中提到的“大鸿庆”班,譬如三门县亭旁镇西山村梅氏宗祠戏台即留下“大鸿庆十月十七夜开台”题记,三门县亭旁镇包家村包氏宗祠戏台留存“大鸿庆”三字。遗憾的是,笔者未在史料中发现更多关于“大鸿庆”班社的资料,其演员等内容均不可考。在三门县亭旁镇西山村梅氏宗祠戏台题壁上还留有“大春华”班社题记,同样,笔者未在史料中发现关于“大春华”班社的资料,其班主、演员、演剧时间等内容均不可考。


《中国戏曲志·浙江卷》记载了玉仙台班的一些史料,对于我们了解台州戏班有极大帮助。玉仙台班,黄岩乱弹戏班。约建于民国七年(1918),创班人卢小妹,黄岩石道头人,工小生、正生,文武兼备,唱做俱佳,有台州“六县第一”之称。其余演员和乐队均临时聘用。流动演出于临海、天台、三门、仙居、宁海、象山等地。以演唱乱弹腔为主,兼唱高腔和徽调。表演侧重做工,风格粗犷。剧目有高腔戏《三仙炉》《紫阳观》《循环报》《小金钱》《白门楼》,徽戏《前回龙》《后回龙》《大保国》《李密投唐》《秋胡戏妻》等。在声腔方面,凡演唱徽调时旦脚在唱〔反二簧〕前须先唱〔满江红〕,其词缠绵悱恻,如泣如诉,独具一格。民国三十七年前后散班。


临海市小芝镇罗上宅村何氏宗祠戏台


另外在《临海县志》中还记载有山滨高腔班的史料。山滨村位于临海县章安镇,据《临海县志》载,清乾隆十八年至二十八年(1753—1763)间,由章安李惠卿创办。李惠卿,生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卒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从小酷爱戏曲,后外出经商,无戏不看。晚年回乡后拿出经商时积攒的积蓄组建了山滨高腔班,后闻名于台州。其子李士玠主修的《临海李氏宗谱》载,李惠卿“暮年厌倦世事,破资招集梨园,在外逍遥终老焉”。自李惠卿之后,李家五代均为班主,最后一任班主李肇培,生于1843年,卒于1912年,后该班解散,无以为继。山滨村委会至今保存有山滨高腔班的清代戏箱,戏箱高九十二厘米、长八十厘米、宽五十六厘米,箱背上部呈弓形,四周上下钉有四厘米宽的铁片,箱板厚三厘米,板缝处另加三厘米宽竹片作防水用。箱面颜色因年久已变黑,箱面似曾有的字迹模糊不清,并有残破。据七十六岁的箱主人李文球回忆:“听上代人说,此戏箱是李士玠太公时所办。”查山滨李宅村道光甲申年(1824)重修的《李氏宗谱》李惠卿条记载,该村高腔班自李惠帅(1703-1771)时开办,其子李士玠等历五代而不绝。李士玠生于乾隆二十年(1755),卒年不详。所以可推测戏箱为乾隆时所置。


其余班社如“新花台”“蒋家山班”“玉玲班”等均不见史料记载,其班主、演员等内容均不可考。


据《玉环文史资料》记载,清末民初时玉环县有多个戏班传入,京剧有“尚武台”“改良会”“乐城舞台”“象山舞台”“新阳春”“天声舞台”“天蟾舞台”“金福连”“新天声”“女子剧社”“大洪寿”等;莲花班(瓯、昆、京剧混合)有“大高升”“大三庆”“琴娱社”等;和剧有“竹马歌”“瑞平马歌”“新大顺”“新连昌”“老连昌”“祝共和”等;乱弹有“新高升”“大联升”“大三元等;昆腔有“同福”“品玉”“新同福”“新品玉”“江南春”“一品春”等,还有绍兴“的笃斑”的门庭小唱。众多班社凭借特色的剧种汇聚于玉环县,使戏曲在玉环县的发展经久不衰,日趋繁荣,诞生了一批优秀的演艺人员。如清末玉环县马灯班演员洪小妹,加入福建婺剧团,后成为闽北地区著名演员;县城关西门魏俊麟擅长武打,在温州、福建地区声望颇高;西青马道李奎喜,自幼拜师学艺,后成为昆曲知名旦角。木偶戏艺人黄必金,平阳腾蛟人,祖辈三代进行布袋戏的演出活动,民国二十二年(1933),离乡定居玉环县,以演布袋戏为生,演出70年,一生编演过三百余本木偶戏剧目,单以连台本戏为例,就有《杨家将》18本、《大清传》18本、《南游》13本、《十二红》12本、《绿牡丹》9本、《白蛇传》6本等等。民国十五年(1926),温州新阳春戏班杨阿林在里岙东山招收徒弟,创建戏馆,是玉环最早的戏曲培训班。后因财力不足而停办,后搬至城关东门玄坛庙,改名为“玉声社”。



在台州市的古戏台上,还留存有多个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剧团题记。如黄岩区屿头镇沙滩村太尉堂戏台后台写有“台州越剧团在此演出”“温岭市越剧团”“温岭青年越剧团”;三门县海游镇王家村王氏宗祠戏台后台写有“浙江台州金沙越剧团”“三门红艺越剧团首次来贵祠演出,2000年4月2日,团长徐有进”“三门今山艺术剧团,团长周其童,2004.10.2日”“天台青春越剧  团长孙常”;三门县亭旁镇湫水下叶村叶氏宗祠戏台后台写有“宁海平调剧团”“象山雨晨越剧演出”“三门县金山剧团  一九九零年十月”“䙴岩戏剧小班在此慰问演出”;三门县亭旁镇包家村包氏宗祠戏台后台写有“三门职业越剧一团”“宁海县七□越剧团”“临海市新艺越剧团到此演出,九九,十一,十四(应为1999年十一月十四日)”“三门县小百花越剧团  2008年冬至再次演出”“浙江天台越剧二团”“嵊县□□□□□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  王总庆□□□□”“乐清县竹屿百花越剧团”“宁海县七市越剧团”;临海市河头镇殿前村朱氏宗祠戏台后台写有“浙江天台街头越剧团”;临海市尤溪镇大左村大上庙戏台后台写有“1998年11月12日,来到贵台与各位观众见面,台州市□岩新桥越剧团到此演出,团长王老范”。


这些新中国成立后的剧团所留题记印证了越剧在台州地区的盛行情况。在这些剧团当中,台州越剧团颇负盛名,其前身是嵊县新越剧团,1952年改名为台州越剧团,尹瑞芳、邢胜奎认正、副团长,1982年参加浙江省第一节戏曲“小百花”会演,剧团多名演员获得“小百花”奖。另外还可见平调剧团在戏台上的演出,如宁海平调剧团,其前身是1956年创办的三门县平调演出队,1960年改称现名,杨先达为团长,带领团队挖掘记录了三十五个传统剧目和部分音乐曲谱。同样在1982年参加浙江省第一节戏曲“小百花”会演,剧团多名演员获得“小百花”奖。其余剧团并无详细记载,多为台州地区的民间剧团。傅谨先生在对台州的戏班进行长时间的社会调查后,总结出台州戏班的三个特征,即盈利性,流动性和职业化,这三个特征也决定了戏班的规模,演出形式,及其运作方式。


台州市演剧活动向来繁盛,古戏台上曾上演过数量众多的剧目,这也意味着众多剧团班社曾来此演出,这些演出痕迹都留存于古戏台后台的舞台题记之中,这些舞台题记可以对台州市所搬演的剧目种类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并通过不同的演剧时间一窥台州市当地的演剧生态。


文章来源:《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

图片来源:作者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