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丰阳]吉安东固赖公造像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摘要

在民间信仰中,神像是信仰的视觉体现。在民族文化中,民族信仰是民族文化的基础,是内在文化的外在表象。江西省吉安市的东固畲族乡是一个畲汉民族混居的地方,两个民族的文化在此相互融合共生。但在信仰方面,当地畲族所供奉的赖公是其独有的,汉族并不供奉。就形象来说,赖公造像与当地其他神像造型大有不同。通过对东固赖公造像形象、赣南地区的赖公信仰、东固赖公信仰与畲族猎神信仰之间关系等方面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东固畲族在当代所供奉的赖公其形成原因、身份和职能等问题,以及非遗时代下当地畲族的地位和神像及信仰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赖公信仰;赖公造像;东固畲族;文化内涵


位于江西省中部的吉安市,地处富饶的吉泰平原之上,是江西建制最早的古郡之一,也是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东固畲族乡(以下简称东固)位于吉安市青原区的东南方向,地处吉安、吉水、永丰、泰和、兴国五县交界的山区。历史上,东固秦朝时隶属于庐陵县,南北朝元监元年(502)隶属于石阳县(今吉安县),五代保大八年(950)属吉水县管辖,唐代至清代则一直隶属于庐陵县。民国三年(1914),庐陵县改为吉安县,东固隶属吉安县纯化乡。土地革命时期,东固成为赣西南革命斗争中心,归江西省公略县管辖。后又改为吉安县管辖。1985年,改称为东固镇。2001年,青原区政府着手调查东固镇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情况,最后确定有畲族人口5203人,占全镇总人口的32%。2002年10月28日,经江西省政府批准,东固镇正式改设为东固畲族乡。


东固下辖1个社区(东井冈社区)及15个行政村(南龙村、黄沙民族村、敖上村、江口民族村、灵丰村、东固村、古竹民族村、三彩村、白云山村、樟洲民族村、殷富村、六渡民族村、螺坑村、龙家塘民族村、峰岭民族村),其中,有7个民族村。这些民族村基本为畲汉混居,有部分民族村的居民均为畲族。在当地,汉族以东固方言为主要语言,畲族则以客家语为主。现在,大部分畲族人能熟练掌握东固方言,畲语在当地畲族人生活中使用较少,但年纪偏长的畲族人仍在使用。


一、东固畲族供奉的赖公像


笔者去东固进行田野考察,最初目的是调查当地一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木雕(东固传统造像)。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传承人刘节明保留的祖传画稿中,有一尊神像的形象非常特别(图1)。刘节明说,这是当地畲族人供奉的赖公元帅(以下简称赖公)。赖公的整体形象为青年布衣的造型,头戴斗笠,肩扛一武器,身后跟一只犬,题为“赖公元帅相七兄”。除了在画稿中出现赖公之外,在刘家的供桌上也供奉着一尊赖公像(图2),制作者为刘节明的爷爷刘发招,造型与画稿中非常相近。这种身穿布衣的神像,几乎是很少见的,与其他造型的神像相比,在视觉上形成较为强烈的反差。


▲图1 刘家祖传画稿中的赖公元帅图

(作者拍摄,2016年8月)


▲图2 刘家供桌上供奉的赖公像

(作者拍摄,2016年8月)

东固的畲族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由福建省和江西省兴国县迁入的,他们有着不同于汉族人的信仰对象。他们以供奉民主公王、赖公为主,但在部分畲族村中的庙里也会供奉和汉族人一样的道教神祇。赖公是东固畲族村落中都会供奉的神像,其职责为保护村民上山打猎时的安全和狩猎的丰收。经过对传承人和当地人的采访和调查,笔者了解到当地关于赖公的一些信息。传说赖公有兄弟九位,九兄弟形象并无较大差别,都是面目清秀、身穿布衣。但是,其中几位赖公手上的武器会有所不同。当笔者问起为何要把赖公塑造成一个凡人布衣的形象时,刘节明也不能清楚地解答这个问题。他只说从小时候起,看爷爷制作的赖公就是这个样子,对此,爷爷也没有过多的解释。笔者目前能搜集到刘家人所制作的现存最早的赖公像,就是燕山龙村救难庙中的一尊赖九像,是刘发招于20世纪70年代所雕刻的(图3)。可以看出,这尊神像与画稿中的赖公形象基本一致。


▲图3  燕山龙村救难庙中的“赖九”像

刘发招于20世纪70年代所雕刻

(作者拍摄,2016年8月)

本文将通过体态、服饰、武器三方面来对赖公造像进行具体分析,尝试寻找出这一形象的特点。首先,从赖公造像的整体形象可以看出,赖公身形虽魁梧强壮,但少了将帅之气,更多的是平民气息。笔者以刘家制作的赖公造像为对象,总结其造型特点:第一,均为站立姿势,丁字步,(笔者在考察中也看到一尊骑马的赖公像,刘节明说此为少数情况,大多还是为站姿);第二,面部清秀饱满,发束一高髻;第三,身穿长衫,腰间束起,下穿阔裤,小腿上打绑腿;第四,脚穿草鞋或布鞋;第五,身后背一斗笠(画稿中为头戴斗笠),手拿武器,身旁伴一只犬。


其次,是从服饰方面来进行梳理和分析。关于畲族人服饰的记载多为“男女椎髻跣足”的一种形象,不论男女都是高束发髻,赤脚不穿鞋子。畲族人服饰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后汉书·南蛮传》,其中载畲族先民盘瓠蛮“织绩木皮,染以果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畲族历史与文化》一书也载:“唐宋时,畲族妇女流行‘椎髻卉服’,即头饰是高髻,衣服着花边。”汉至唐宋时期,畲族服饰保持了其五色、衣摆前短后长、头发束成高髻的特点。宋元之际,畲民仍保持着鲜艳的服色传统,但吸收了百越民族的“断发”“文身”的习俗。明代,畲民普遍为高髻赤足,相较于之前显得颇为简朴。如明朝万历《永春县志》卷三《风俗》载畲族先民“通无鞋履”,《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广东博罗县畲族“椎髻跣足”,等等。这与当时畲族人民的流徙生活不无关系。到了清代,畲族稳定了下来,他们的服饰方面也形成了自身的民族特色。由于当时畲民与客家人民相互交流,故畲族在不同程度上走上了汉化的道路,如语言、习俗、服饰等方面均有体现。在清代乾隆时期的《皇清职贡图》中所绘的福建罗源、古田两地畲族男女服饰(图4),可清楚地看到当时畲族服饰的特点:皆大襟右衽,并且男子戴竹笠穿短衫,一般赤脚,耕作时穿草鞋。根据笔者在田野考察中所搜集的画稿及实物资料,可以总结出刘家所制作的赖公像的服装特点:(1)均着布衣,上衣大襟右衽,类似长袍,腰间束一腰带,使衣长缩短;(2)下装为宽松的阔裤,小腿上打绑腿;(3)脚穿草鞋;(4)头发束成一高髻,头戴或背后背一斗笠。经过图像及文字资料的对比,不难发现赖公的整体装束与畲族服饰非常相近。


▲ 图4  《皇清职贡图》中描绘的古田县、罗源县畲民


赖公造像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其手中所持的武器。刘节明告诉笔者,赖公九兄弟拿的武器略有不同,赖大、赖二、赖四、赖五、赖六都拿的是铳,并且铳上都要有寥刀。赖三有行医的职能,也会打猎,他的武器是钩镰枪,作用为杀敌、挖草药。赖七的武器也是铳,但在其身后必须要跟有一只犬(犬的颜色为黑色,这是赖七必须要有的,但其他的兄弟不一定需要)。赖八手上的武器为弹弓,而赖九的武器为虎叉。经过相关资料的查阅,赖公所持的铳与明代时出现的鸟铳极为相似。鸟铳出现于明代,官方军火库使用。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对鸟铳也有记载:“凡鸟铳长约三尺,铁管载药,嵌盛木棍之中,以便手握。……其本近身处,管亦大于末。所以容受火药。……鸟雀遇于三十步内者,羽肉皆粉碎,五十步外方有完形,若百步则铳力竭矣。”鸟铳实则是明代军器局和兵仗局对于火绳枪的别称,又叫鸟嘴铳,清代称“鸟枪”(图5)。明代时,火器均掌握在官方手中,到了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开始大量进入民间。手工业者掌握相关技术,开始制造火器出售。活跃在明清时期的畲族人民,有打猎的传统习俗。据《兴国县志》记载,畲族使用的鸟铳与众不同,其形状是七棱八面,简称“八节铳”。这个八节铳应就属鸟铳一类,是由民间工匠所制作。


▲ 图5  鸟铳总图

赖三的武器钩镰枪,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冷兵器,其形制是在枪头锋刃上有一个倒钩的长枪(图6)。钩镰枪最早出现于唐代,到了宋代,钩镰枪的使用发展到了顶峰,在攻城、野战中大量使用。钩镰枪的使用最为辉煌的年代是宋代。据《武经总要》记载,在用于野战的九种枪中,就有双钩枪、单钩枪、环子枪这三种带钩的枪。在宋代攻城战用的枪类兵器中,也有很多是带钩的枪。明代王圻、王思义编撰的《三才图会·器用》卷十一载:“《风俗通》:‘镰刀自揆积刍荛之效,然镰之制不一,有佩镰、有两刃镰、有袴镰、有钩镰、有镰祠之镰,皆古今通用芟草器也。’”其中钩镰就是一种可以用于城池防御的战具。 


▲ 图6  钩镰枪

关于刘家的“赖布衣”形象,由于没有发现早于刘节明爷爷刘发招之前的画稿或实物,所以该形象确切的形成时间无法考证。但综合以上几个方面基本可以判定,该形象的形成时间大约是在清代早中期,其中结合了刘家独特的雕刻风格,并且具有很强的写实性。


二、赣南赖公信仰圈


笔者在搜集相关资料时发现,赣南地区的赖公信仰非常普遍,坊间流传着“无赖不成庙”的说法。由于东固的地理位置,紧邻赣南,所以,要讨论东固的赖公信仰则不能不讨论赣南的赖公信仰。笔者将选择赣南的四个县——寻乌县、会昌县、于都县、兴国县,来讨论和梳理赣南地区赖公信仰的概况及特征。


(一)寻乌县


据清同治《赣州府志·舆地志》载:“长宁县:赖公庙二:一在春旭门敌楼,一在教场。”方志中讲的这两个庙现已毁。寻乌县澄江镇的凌富村中有一座祁山古庙,庙里主神为张公、赖公。于宝庆丁亥年(1227)建庙于乌水之南巽山乾南,仍有原名祁山庙,祀奉张赖二公。


庙内的正位上供奉着四尊神像,后排左为赖公,右为张公,前排是两尊神像,与后排相同,体积较小,是游神时可移动的两尊神像,后排两尊则不可动。张公和赖公均为坐像,造型基本一致。张公为文官,头戴乌纱帽,身穿龙纹官服,面带微笑凝视前方;赖公为武官,身穿铠甲,手拿弓箭,面部与张公非常相似(图7)。神像较毁坏之前体积更小,均为樟木材质。自1981年重塑至今,期间未修补过。


▲图7  寻乌县凌富村祁山古庙中的张公、赖公像

(作者拍摄,2017年10月)

一年中有几个主要的活动时间:一为农历正月十五,为了纪念张公、赖公对凌氏祖公的救命之恩,村里人会去庙中烧香祭拜;二为农历七月初七,该日为赖公生日,当天的主要活动就是游神,会抬着张公、赖公绕村一圈,以庆祝赖公、张公诞辰;三为农历正月初二,每家每户都要去古庙里烧香,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凌富村供奉张公和赖公是因为二神对其祖先有恩,在当地都称赖公为“元帅”,并且没有听过赖公有兄弟和会打猎的说法。


(二)会昌县


赖公是会昌县的保护神,整个会昌县祭祀赖公的庙宇较多,县城中有一座翠竹祠,香火很旺,是会昌县地区最大的一座供奉赖公的庙宇。翠竹祠中供奉的赖公为2004年新塑的,制作者为会昌县西江镇的师傅,是按照旧像的照片所制作的。《翠竹祠(老庙)重建碑记》记载了关于赖公的相关内容:“翠竹祠祀神赖公,楚人,生于晋代,宗老子教,隐于荆山,后至祁山,得飞升之术,遂正元宗,道家上神秩:初曰元帅,晋曰嘉应侯,再晋曰四海灵应王。……同治三年,邹公瑞郊禀请抚宪奏加微号,皇钤显应,从此尊称显灵公,合邑众倍加敬信。”


在会昌民间流传着赖公三兄弟的故事。相传明朝时,有一金姓男子在河边捕鱼,发现一根木头。把这根木头丢到水里后,它又会漂回到渔网中,反复几次后,金姓男子觉得很奇怪,便把这根木头带回家中。晚上睡觉时,梦到一位神仙,就是显灵公,说自己姓赖,要在此地做庙,并且要用这根木头的中段来雕刻自己的神像供在庙中。后来,金姓男子便与村中绅士商量,着手修建庙宇供奉显灵公。他们把那根木头分成三段,用中间那一段雕刻了一尊赖公像,供奉在庙中。剩下两段木头便丢回河中,漂至下游。那两段木头也变成了两尊赖公像,一尊供奉在水西村,是赖公的哥哥,另一尊供奉在怀仁村,是赖公的弟弟。


翠竹祠中的赖公,位于正中间,坐于一装饰有龙头的官帽椅之上,头戴官帽,身穿龙纹黄袍,身后画有一幅《麒麟吐玉书》图。面部表情庄严,脸型为方形,眼睛炯炯有神望向前方,身体均被黄袍盖住,但可以看出其坐姿为正襟危坐,双手放在两腿之上(图8)。现在的这尊赖公像,相较于以前的更大,整体高约2.1米,以前的赖公像高1米左右。还有一个较为特别的地方,即翠竹祠里供奉的赖公,其四肢是可以活动的,以前的和现在的都是这样,这是其他地方均未出现过的,就连笔者去会昌县其他庙中调查,也未有同样的情况出现。并且,全庙中只有赖公主尊是这一情况,其他神像的四肢均不可活动。问起为何要如此制作,翠竹祠管委会主任黄飞德也没有办法解释。每年翠竹祠最盛大的活动就是七月初六“赖公庙会”,是为了庆祝赖公的生日。当天理事会成员会把赖公主尊、卖碗仙师和管数先生请出庙中,抬着神像围着县城游一圈。


▲图8  会昌县翠竹祠(老庙)中供奉的神像

(作者拍摄,2017年10月)

(三)于都县


于都县与会昌县一样,赖公信仰非常普遍。同治年间的《于都县志》载:“赖爷、张公,云自雩祁山得道,谓之祁山神,城内十方坊各有庙。自五月初七至十八设醮演剧,靡费中人之产,近可百家。制为龙舟,人插茉莉,唱采莲之曲,举于道路,往来人家,更阑不歇。”这说明,在于都县的大部分村子里,都有祭祀赖公的庙宇。


于都县梓山镇的瓦松村有一座丰乐庙,主厅正中供奉着6尊神像,平行依次排开。其中,左起第一尊为张公,第二尊为赖公。但由于年代久远,故也无法知晓这几尊神像是何时雕刻的。这6尊神像,均为坐像,身体用红布包裹,只露出头部。此庙中的赖公,面部圆润饱满,眼角上翘,嘴巴微张,表情和蔼可亲。头戴官帽,看起来像官员的模样,由于无法看到身体的样子,故无法准确判断。每年的农历五月,端午节前后,庙里会组织游神活动。活动前,理事会成员会用井水给神像“洗澡”。之后,把6尊神像全部请出庙中,去到每一个在这个庙中有份的生产队,送去福气。除此之外,在每年张公生日(农历八月二十三)当天,都会在庙门口搭台唱戏,村民们都会来庙里烧香。


梓山地区还有个一畲族村,位于梓山镇的西边。整个村子主要居住着蓝姓、何姓、陈姓、萧姓,其中,蓝姓为畲族,其余均为汉族。蓝姓畲族居住的那一块地方,被称为“蓝屋”。在村子里有一个福主庙,庙内正面供奉着6尊神像,由右到左依次为神农氏、彭公、赖公、高公、张公、雲爷公。主神为高公,6尊神像除彭公外均为坐像,坐在一顶木质轿中,轿子前挂一块花布帘子,帘子上边写着神像名字。其中,赖公、高公、张公这3尊神像,身体全被红布盖住,但透过红布可以看出均身穿铠甲,为正襟危坐的姿态。赖公面部贴金,眼眉及嘴均用颜料绘制。这里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三为高公生日,所以会举行敬神、游神的活动。


(四)兴国县


笔者调查的是兴国县良村镇的李家前村附近的三尊赖公像,这三尊赖公像并不是供奉在庙中,而是供奉在一位村民家中。三尊神像的高度均为0.5米左右,左边骑马赖公像略高一些。


1.骑马赖公像。直坐于马背上,头戴斗笠,上穿布衣,下穿铠甲,腿上有绑腿,脚穿草鞋,手拿一把火铳置于胸前,眼睛目视前方、炯炯有神。赖公的耳垂雕刻得很大,是体现神性的一种象征表现手法。身下的马,体型敦实,昂首挺胸,一条前腿抬起作行走状。整个雕像很有气势,人物与马匹都表现得较为敦实厚重。


2.中间的赖公像。为站立姿势,脚呈丁字步,是刘家人表现武将常用的一种姿势。此尊赖公,头戴斗笠,身穿布衣长衫,下穿阔裤,腿打绑腿,脚穿草鞋,双手持一火铳,面部表现手法与其旁边的骑马赖公像一致,也把耳垂表现得很大。雕像整体为五头身。刘节明说,这是他们家祖传的一种表现方法,是为了让神像看起来更加敦实有力。


3.右边的赖公像。也为站立姿势,双腿分开站立,似乎是也想表现出丁字步,但是其造型并不像中间那尊赖公像一样到位。头戴一短檐斗笠,身穿长衣,腿部两边均有兽面装饰物,脚穿草鞋。手拿一弓箭,双手置于胸前,身上背一箭筒。此雕像头部较长,整个身体为四头身,头部较大、脚较小,看起来有些比例的失调,不如其他两尊赖公像敦实有气势。


笔者通过对这四个县所调查到的赖公神像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首先,赣南地区的赖公像大多为坐像,身穿铠甲,面部造型手法与其他神像较为接近,无明显的特点。其次,没有发现有如东固地区所传“赖公有九兄弟”之说,只在会昌地区有“赖公三兄弟”的说法。再次,赖公的普遍信众均为汉族,并没有很明确的为畲族人所有的神明的现象。所以,赣南信仰的赖公从造型、传说故事、功能和信众群体等方面来看,都与东固畲族信仰的赖公不同,只是名称上相同。由此可以体现出东固赖公信仰的特殊性。


三、赖公与畲族猎神的关系


2012年9月,浙江省博物馆在孤山馆区的“山哈风韵——浙江畲族文物特展”中展出了一尊清代木雕猎神像,该雕像由浙江省丽水市博物馆收藏(图9)。这尊猎神像头戴红色巾帽,上穿衣领和衣襟有红边的青蓝色右斜襟长袍,束腰绑腿,右肩扛一长铳,左手持火药,右脚边跟一条猎犬。其造型与本文所研究的东固赖公造像非常相似,那么两者之间有何联系?


▲图9  清代畲族猎神木雕

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畲族在历史上一直生活在自然环境较为艰苦的山区,过着“刀耕火种,采实猎毛,食尽一山则他徙”的生活,狩猎是畲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畲族猎神的称呼在民间有很多种,如射猎师公、射猎师爷、射猎先师、猎爷(娘)、打猎祖师、游山仙子、打猎大王。许多地方的猎神都没有具体的形象,或在村口建低矮的石室为庙,以庙内神牌或香炉为象征;或以村口一块较大岩石或垒石成堆为标志;或在香炉插三根山鸡尾毛;又或塑成人格化的神像等。在广东的一些地区,一个香炉就是猎神的象征。例如,丰顺凤坪畲族村在祖祠正厅中设有三座香炉,中间的为象征盘瓠祖先盘瓠王的“大公炉”,左为“五营兵马炉”,右为“射猎先师炉”。再如,广东九连山区的畲族村口建石室为坛,内供打猎大王神牌,门前横批上书“有求必应”,右联书“游山仙子”,左联书“打猎大王”。


宋云在《福建畲族民间信仰述略》一文中提到了本文所说的“人格化的神像”。在福建罗源的畲民称车山公生前专门从事涉猎,被尊为“猎神”。畲民的住宅能很好反映出他们的猎神信仰。在畲族住宅内塑有头戴元帅帽,身穿鳞甲衣,右手执杵,左手执印,身边跟一条猎犬的神像。神像一般供于大厅的左边,并在其下侧设灵狗将军香位。雷光振在《猎神与畲族狩猎》一文中提到,景宁地区的畲族村落中都有自己崇拜的猎神,每个村不同,基本上他们供奉的猎神都是其祖先或者是其祖辈崇拜的当地狩猎高手,因其精湛的打猎技艺,被后人供奉为当地的猎神。生活中某一方面非常厉害的人,在死后被升华成神,被后人所供奉的情况,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屡见不鲜,这也为猎神神像所呈现出的这种凡人的造型提供了佐证。


根据笔者对于东固传统造像中赖公形象的分析,不难看出前面提到的景宁、丽水地区的猎神像与其整体造型极为相近。在田野调查中,东固畲族人均认为赖公的职能便是保佑村民狩猎的安全和成功。由此可以确定,在东固地区畲族人所信仰的赖公,实质上等同于其他地区畲族信仰中的猎神。


那么,在东固畲族人为什么把猎神称为“赖公”,而不是像其他地区畲族人一样称之为“射猎先师”“射猎师爷”“打猎祖师”等?首先,从东固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前文已有交代,该地与赣南地区相邻,并且在赣南地区又有极为普遍的赖公信仰。因此,在东固人与赣南人民交往过程中,信仰方面也会相互交流和影响。其次,现在生活在东固的畲族实为明清时期由福建等地迁徙而来的,从路线上即可知道,由福建到东固必须经过赣南地区。迁徙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移民们通常没有明确的目的地,而是在迁徙过程中来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之地。由此推断,在与原住民交流的过程中,畲族移民受到了赣南地区赖公信仰的影响,并在东固地区逐渐与本民族的猎神信仰相互融合。并且,根据前文对东固传统造像中赖公形象的生成分析,可知该形象大约出现在清代早中期。其形成时间与当地畲族迁徙时间也较为吻合。所以,也可以说明,东固的赖公是畲族信仰与本土信仰相融合的结果。通过对于畲族猎神信仰的梳理以及赖公与猎神关系的分析可知,在赣南地区普遍被信仰的赖公为畲族移民所接受,最后在东固地区形成了一个赖公与猎神相结合的“新神像”。


四、东固赖公信仰的强化


(一)职能的转变


东固的畲族人也与其他地区畲民一样,多生活在半山腰,现在当地大部分畲民已经走下山,与汉民生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在笔者调查过程中,可以看到,基本上东固地区的畲民已与汉民无太大差别,在其服饰、语言、生活生产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均可体现。唯一在信仰上还保持着本民族的特色,也有部分畲族村中供奉与汉民一样的神祇,但赖公是所有畲族村中都会供奉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的信息来源变得广泛,机会也越来越多,再加上国家对于少数民族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畲族人的生活生产方式也在变化着。以前由于生活环境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畲族人多以打猎和开垦山地为生。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畲族人也早已放下了猎枪,与汉民一样过着农耕、养殖、畜牧的生活。年轻人也开始外出打工或求学,经过良好的教育从而考上大学,去城市中生活。在东固地区也是如此,所以畲族一直以来的狩猎需求慢慢退出畲民的生活,掌管着狩猎的赖公,在当地畲族人的信仰生活中,其职能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在调查中,会发现现在当地畲民在供奉赖公时,所求的不再是狩猎的平安,而是生活中各个方面的需求。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神像的形象没变,但是其职能却在悄悄发生转变。这是信众自主选择的结果,是无意识状况下的一种选择。在东固畲族人的心中,赖公就是掌管打猎的神祇,但实际生活中他们已经不会再为了要去山上打猎而去请求赖公的保佑了。这是他们对于本民族特有信仰的一种坚持,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坚持。


(二)赖公造像的现代需求


作为东固地区最大的神像制作者,近些年刘家接到的神像定制订单都在不断增加。在这种当代木雕神像需求的背景下,东固的畲族人对于赖公造像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经过田野资料的整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需求在增多,这是由于东固地区现存的赖公像有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刘发招所制作,有的是神像被毁后于20世纪80年代由刘节明重塑,加上东固地区的畲族村数量不大,所以从80年代到本世纪初期当地畲族基本没有新塑神像的需求,但发展到近几年,一些畲族村庙的理事会会希望修复或重塑赖公像或者是如前文中提到的蔡家垅村发生的特殊情况会需要新制作赖公像;二是赖公造像的造型也有一些变化,近几年新塑的赖公像的体积都会较之前更大一些,而且色彩也更为丰富,很多造像都要求贴金。信仰是文化的体现,由此可以看出,当地畲民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于本民族文化、信仰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这也是文化自信的一个表现。


(三)传统庙会中的“新”赖公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都是东固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周围乡镇县市的人都会来这里参加一年一度的庙会活动。2013年,东固二月二庙会入选江西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俗类项目,项目编号为4-X-3。


关于二月二庙会来源有个故事。以前东固西城的钟刘二姓每年正月十六那天都会举行送神仪式,这一天非常的隆重,两姓族人敲锣打鼓、燃香秉烛,把扎好的彩旗、彩船、神像等送到江边烧掉,放到一条船中顺水而下,这叫送神回洛阳。意为把一年中所有的瘟神恶鬼、灾难疾病等都被神镇住押回洛阳去。但是,后来钟刘二姓因为送神的问题闹起了矛盾。所以,刘姓决定把送神日改为二月初二。在这一天,刘姓请来戏班、民间纸扎艺人来表演,非常热闹。经过口耳相传,附近的人都来看热闹,慢慢地在二月二做买卖的人也多了起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二月二庙会。


笔者于2017年2月前往东固考察时,全程参与并记录了二月二庙会。期间,笔者注意到,送神时,众人请的几尊神像中出现了赖公。经询问了解到,因为赖公是畲族人信奉的神祇,在以前是不会请的。这一年原本是要从东固新建的楞严寺中请神,但由于寺庙还未完全建好,所以就从刘节明家请了几尊神像用于送神仪式。选择神像的时候,政府组织者和东固社区的一些领导者决定把赖公也加入进去。信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基础,把赖公加入到送神活动中,从心理层面看,是一个很重要的举措。这一举措也说明了几个问题,一是现在二月二庙会中的送神仪式已经开始表演化了,二是无论是官方还是社区,都在加强当地畲族的地位。


五、结语


 在中国复杂而丰富的民间信仰中,神像作为信仰的外在表现,被广泛运用在其中,如泥塑、木雕、石雕神像,水陆画、佛教绘画,纸马、甲马,等等。孙建君在《中国民间美术教程》一书中提到:“神像是一种偶像崇拜物,人们制造神像,并让它代替神灵接受人民的崇拜。因为这个缘故,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讲,神像便具有非同寻常的力量。它似乎具有生命一般,影响着信众的心理。”本文认为,在东固地区畲族的内部,赖公是畲族猎神信仰的呈现,是畲民与其猎神信仰间的桥梁,通过其写实的猎人形象准确表达出信仰内涵;从外部角度看,东固是畲汉混居的区域,当地畲汉相互融合的程度较高,从语言、服饰、饮食、习俗、信仰等方面均可体现,但是唯有赖公信仰是两族人民的不同之处。


综上所述,赖公造像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内在含义,即在畲族内部,由于生活环境及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畲民选择了新的生活,在当地畲族的各方面特色都失去独特性的时候,赖公被保留了下来,并且是东固畲族人较为明显的一个特征。并且,赖公的职能也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保佑狩猎安全与成功变成了现在的地方保护神,其职能已与其他地方神祇无异,但畲民仍没有在与汉族的交融过程中,将其遗忘,反而保持其特有的形象。对于赖公像的保留与强调,即为对畲族信仰文化的保留与强调。二是外在含义,即在当代生活和非遗大舞台中,由于国家对于少数民族的扶持,畲民本身民族意识的加强,畲族文化开始被慢慢挖掘并经常出现在世人的视野中。赖公作为畲族信仰和文化的代表,常见于非遗活动中。由赖公所体现的这双重含义可以看出,神像作为民族信仰的物质呈现被民众所认同和接受。它作为民众与神灵之间的“沟通者”,形成一定的视觉感受和冲击力,是神灵最为直观的体现。而且,神像也是民族文化特殊性的重要体现。


(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文章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第3期

    图片来源:原文&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