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纪 章烁晨]家国情怀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摘要

通常而言,情感依恋、尊重信任、互助合作是促成现实生活中某种共同体产生的基本考量,同时也是家国情怀这种政治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的情感依恋、尊重信任、互助合作,是我们自觉凝结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各民族间强化情感依恋、建立尊重信任、推进互助合作,分别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心理基础、创造社会条件、提供实现手段。现阶段,尝试把培育各民族家国情怀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是符合中国历史和现实语境的一种本土化的研究创新。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国情怀;情感依恋;尊重信任;互助合作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赋予了全新的内涵,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总书记还特别指出:“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从历史上看,源于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家与国关系及由此孕育的家国情怀这种政治文化,既是组成中国传统社会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自秦以来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构建和稳固的重要根基。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一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家国天下”等观念蕴含的价值理念,仍然深深地影响着各民族群众日常的政治行为和社会实践。当前,从家国情怀培育的角度促进各民族手足相亲、团结和睦,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对推进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目前,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集中在历史溯源、理论建构、实践探索等方面,并进一步细化为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等方面,进而从增进历史认同、利益认同、政治认同、心理认同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立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共建共享民族文化资源等方面,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当前,大多数研究者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学理性不强,还有一些研究者侧重于借鉴西方学术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进行诠释并形成相应的研究进路。然而,对如何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挖掘和吸纳有益要素,并由此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进行深入探讨的研究成果尚显得相对不足。通常而言,个体或群体之间的情感依恋、尊重信任、互助合作三要素,是从认同维度促成现实生活中某种共同体产生的基本考量。就是说,这三个基本要素对任何一种共同体建设的推进都有重要的作用。文献分析和经验研究也表明,情感依恋、尊重信任、互助合作也是家国情怀重要的构成要素。在共同体视域中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实际上就是从家国情怀的这三个构成要素出发,研究如何推进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产生高度认同,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早在1988年,费孝通先生从各民族共有历史文化的角度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在我国古代社会治理中孕育而成的家国情怀作为各民族共有历史文化,是整合和统一“家”“国”为一体及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的政治文化,这种政治文化在各民族群众心中根深蒂固且影响至今。因此,大力培育家国情怀是对各民族共有政治文化的历史延续和创新发展,更为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情感依恋、尊重信任、互助合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种分析框架

在传统意义上,家国情怀是指社会个体借助自身修身养性、重视家庭亲情、以天下为己任等多种方式,彰显他们对伟大祖国的高度认同,进而在日常性政治实践和社会行为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政治文化。中国历史的政治遗产构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学术支撑体系之一。伴随着历史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这种家国情怀已突破传统血缘、地缘、宗法意义上“国是家的扩大”的范畴,借鉴和吸纳了现代家庭、国家结构及其功能中的诸多要素,进而被赋予更多的现代文化理念。在现代民族国家建设实践中,家国情怀理应成为超越个人抱负及超越族群意识的一种政治文化,并对增强国家层面的民族凝聚力、维护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


但是,现代社会中各民族家国情怀意识不足及家国情怀培育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一些人对国族的高度认同。所以,正确看待家国情怀并探究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作用,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从“家”的角度看,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平等成员;而从“国”的角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则是国家层面的民族大家庭。在新时代,随着“各 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新中国”“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等政治理念深入人心,各族群众自觉地把自身视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平等成员。只要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一个国家内,他们在经济、法律和生活习惯方面就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且各族人民的中国认同、祖国情怀本身就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然表达。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内,把家国情怀作为各民族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考量,可以反映各民族在现实生活中处理“家”“国”关系时的一种态度,若各民族对“家”与 “国”的统一产生高度认同,则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有研究者认为,要把家庭成员之间的日常互动联系上升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 等领域的互动交流,使家与国进行“再嵌化”,从而使家天下在自我形塑中重构。从家国情怀的实践逻辑看,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应当像家庭成员那样彼此 拥有情感依恋的心理基础,共同生活在尊重信任的社会条件之下,把互助合作作为一种手段,以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度。共同体所刻画的本身就是一种与家庭或家园类似的亲密关系,而“中华民族一家亲”更是一个饱含温度的理念,且推进跨民族 友谊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学路径之一。通过文献分析和经验研究发现,家国情怀蕴含的情感依恋、尊重信任、互助合作这三个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各民族逐步凝结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如何让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高度认同?当前,我们应在各民族之间强化情感依恋、建立尊重信任、推进互助合作,即从这三个方面大力培育他们的家国情怀,这将有助于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依恋理论是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John Browlby)最早提出的,他认为情感依恋是幼儿通过与周围人或物的复杂交往形成的。各民族历史上以战争、迁徙、经贸等形式产生的交往交流交融,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之内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以及由此形成的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等,都为彼此产生深厚的情感依恋奠定重要的心理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民族的接触和联系机会逐渐增多,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这同样有助于各民族间逐渐形成这种情感依恋。某一事物在能够满足个体需求时,将促使个体发生认知重组,促使其将该事物看作自我的一部分,且愿意将对方看作自我的一部分。各民族的情感依恋作为家国情怀蕴含的心理要素,能够促使他们产生精 神寄托和归属感,让他们的关系像兄弟姐妹一样,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重要的心理基础。


一般情况下,各民族尊重信任既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应当拥有的一种良好氛围,也是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重要前提。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低信任度的社会环境在许多国家较普遍地存在。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如何维系和保持各民族尊重信任这一关键要素,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及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意义重大。对于各民族而言,其尊严包含更多文化因素,是一种超越底层需要的文化认同感。在此意义上,尊重信任作为家国情怀的构成要素,虽然是一种超越各民族物质需要的精神追求,但在社会层面上却能够为各民族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供现实可能。就是说,各民族的尊重信任作为家国情怀蕴含的文化要素,能够促使各民族彼此理解包容和欣赏接纳,让各民族和睦相处、以诚相待,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


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这表明社会有机体内部各要素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协调的,其中社会主体之间的互助合作应当是维系社会有机体中各构成要素整合统一的关键手段。通过各主体的不断合作,各种不同要素相互补充、相互完善,最终促进有机体的进一步巩固。同样,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互助合作是认同和稳固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国家层面的社会有机体的关键手段。各民族互助合作就如家庭成员那样互帮互助、携手并进,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永葆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所能。而正是在这种互助合作的社会实践中,各民族认同并自觉地凝结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日常生活中,各民族所在地区借助于互助合作这一手段,可以缓解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问题,逐步实现各民族的平衡充分发展,这将极大地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各民族的互助合作作为家国情怀蕴含的行为要素,能够促使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让各民族结合成一种利益紧密相关的共同体,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支撑。

三、家国情怀培育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依据上述理论分析,我们把家国情怀蕴含的情感依恋、尊重信任、互助合作这三个构成要素,作为各民族认同并自觉凝结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内以培育家国情怀的三个构成要素为着力点,对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从功能角度讲,我们把培育各民族的家国情怀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就是要在各民族之间强化情感依恋、建立尊重信任、推进互助合作,分别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心理基础、创造社会条件、提供实现手段。


(一)强化情感依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基础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成员的各民族强化彼此的情感依恋,是从心理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各民族像家庭成员一样,对国家层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持久认同,需要培育家国情怀蕴含的情感依恋这一重要的心理要素。进一步讲,各民族的情感依恋属于结果层面的心理反应,它源自于彼此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所以对其强化需要从发生层面寻求解决问题之道。现阶段,特定符号的再生产、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实践活动,促使各民族彼此接触和联系的机会逐渐增多,让各民族相互加深情感寄托,由此形成这种情感依恋。正是共同参与这些实践活动,使各民族的情感依恋得以强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必要的心理基础。


有研究者认为,个体的情感依恋可以被一些特定的符号唤醒,如历史符号、文化符号、国家符号等。当前,各民族应当共同参与到共有历史记忆和共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创新中,着力创造各种对应的物质或精神载体并以之为依托实现特定符号的再生产,要善于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媒体平台等宣传和弘扬这些特定的历史和文化符号。正是各民族共同参与这些实践活动强化了彼此的情感依恋,进而在心理上对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化产生高度认同。与中国传统社会相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切实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并且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这些国家制度及国家治理优势在各民族心理层面形成一种国家符号,且已深深地嵌入各民族日常的经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同样,各民族在共同参与这些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彼此的接触和联系增多,情感依恋得以强化,从而有利于在心理层面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如笔者所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源自各民族在社会心理方面产生的主观感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有序扩 大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接受教育、就业、居住的规模”。就此而言,建立各民族互嵌式的社会结构,有助于促进各民族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及地区内部加速流动,打破彼此在居住、教育、就业及各自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区隔状态,逐步形成一种“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结构性融合。各民族共同参与的这种结构互嵌的实践活动,使彼此接触和联系的机会增多,各民族的情感依恋由此产生。各民族之间的情感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结点。事实上,构建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是促进各民族平衡发展、加深相互了解和增进感情的一种实践过程。各民族在共同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强化了彼此的情感依恋,从而促进各民族凝结成一种社会共同体,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当前,在一定地理范围内,如在地区、城市或社区等范围内,针对民族团结进步大力开展各民族共同参与的各种实践活动,可以增加彼此的接触和联系,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强化情感依恋。现阶段,应在创建方向、主题、内涵、形式等方面,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 步事业。要不断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水平,促使各民族接触和联系的广度得以扩展,深度得以增加,从而使各民族形成情感依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要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举办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展示民族特色、组织争先创优、建设民族服务网络等为载体,明确和细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各民族在共同参与这些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依恋,将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当前尤其要善于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创新和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教育活动的载体和方式,着力打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教育平台,以中华民族共有要素及各民族共同奋斗目标等作为教育内容。各民族共同参与实践不仅是强化彼此情感依恋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铸牢的过程。


(二)建立尊重信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条件


建立尊重信任能够为各民族共同参与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提供一种基本的规范原则,即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具体而言,各民族相互尊重和彼此信任是让各自主动接纳对方并由此产生“一体”共识的两个重要方面,前者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前提条件,而后者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根本条件。当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时,不因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而猜忌对方,而是需要建立尊重和信任。各民族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才能弥合文化差异和民族发展差距可能造成的裂缝,才能像家庭成员一样和睦相处。而彼此信任本身就是各民族一体化及共同体缔造的黏合剂,它作为一种家国情怀的文化要素,可以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条件。各民族尊重信任的建立有助于化解彼此间可能存在的各种猜忌,最终保证彼此以诚相待,提升相互接纳度和认同感,增强各民族凝结为共同体的意愿。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相互尊重不仅包括对彼此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文化差异的正确认知和理解包容,更重要的是,还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设置和个体生存发展的条件规定等方面真正做到平等对待。就是说,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一基本事实应得到充分的尊重,防止不同民族群体发展差距过大,更不允许存在发展较快的民族对发展较慢的民族产生不尊重、不信任的行为。从整体发展角度看,在政策设置上要为经济社会发展较慢的少数民族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目的是以科学的、特殊的政策缩小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无论是全面小康、脱贫还是现代化,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对各民族经济发展差距这一客观事实的尊重,应当是家国情怀必须纳入的文化要素,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讲信修睦作为家国情怀的文化要素,能够促进社会关系和谐,成为统合不同类型群体的规范原则。同样,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彼此信任是共同参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其实践活动的黏合剂,是各民族和谐关系得以产生的纽带。正是各民族共同参与的这种生产生活实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了根本条件。有研究者认为,“信任媒介是在社会之内的最重要的整合力量之一”。由此可以说,各民族建立彼此信任的关键在于信任媒介的建构,即要搭建让各民族产生信任的载体。从国家层面看,这种信任媒介主要以相关制度安排、政策设计、法律规定等为载体,目的是让各民族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给予的充分信任。例如,截至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干部占全区干部总数的51%以上。显然,这些信任媒介有助于各民族对国家层面的民族大家庭产生高度认同,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从社会层面看,同样要为各民族彼此信任提供必要的载体。这种信任媒介应当包括公共资源支持、民生服务供给、关系网络建构等。当前,各民族共同参与重大经济社会事务治理是保障自身权益和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重要途径,但因公共资源的相对缺乏而难以激发和调动共同参与这种集体行动。所以,需要地方政府、市场、社会加大公共资源支持力度,尤其要为各民族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保障共同参与公共经济社会事务的权利,进而增强其主人翁责任感。要对各民族的居住、教育、就业、医疗、社保等民生问题,加大公共服务供给。此外,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还应采取有效手段为所在地各民族积极建构重要的关系网络,避免当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出现内卷化或“孤岛”现象。对各少数民族提供公共资源支持、民生服务供给、关系网络建构等,能够让彼此产生信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根本条件。


(三)推进互助合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手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如制定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推行经贸优惠政策等,这些决策有利于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这种国家层面的支持和帮助为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可靠保障。通常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经济共同体意识、社会共同体意识、文化共同体意识。现阶段,东中西部区域互助合作是推进各民族互助合作最主要的方式,这种互助合作的实践活动从宏观层面强化了各民族的经济、社会、文化共同体意识。


推进各民族经济意义上的互助合作,有助于促进经济共同体意识的强化。现阶段,各民族经济意义上的互助合作应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互补型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投入等方面。当前东部发达地区仍要继续对西部地区的交通、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电信网络、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为当地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在互补型产业发展方面,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原材料、人力、能源、旅游、医药、文化等方面的特色资源,而东部发达地区要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予以帮助和支持。各民族应发挥各自所在地区的资源优势,在经济发展资源共担共建中打造各民族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同时,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及东部和中部省市应继续加强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重大项目建设的投入,这也是帮助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例如,2019年,19个对口援疆省市继续聚集脱贫攻坚和民生领域,投入援疆 资金188.19亿元,实施援疆项目1935个,有力支持了新疆脱贫攻坚、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等各项工作。当前,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互补型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投入等,不仅要扩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覆盖范围,还应当加大跨地区深度合作和有机融合,让各民族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强化经济共同体意识。


推进各民族社会意义上的互助合作,有助于强化各民族的社会共同体意识。当前,东中西部除了经济意义上的互助合作,还应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救助等方面加强社会意义上的互助合作。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西部地区,不仅要以经济意义上的互助合作为当地各民族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也要在社会意义上采取多种有效的合作形式,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提供更多的就业帮扶及优质的就业服务,从而提升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东中部地区还要为来自西部地区的各民族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在“共事”中强化各民族的社会共同体意识。同时,在教育、医疗、社会救助等方面,要通过各民族共同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形成一种互嵌式的社会共同体。例如,四川省攀枝花市通过培训就业技能、保障教育资源、提高医疗救助等方式来帮助木里藏族自治县进一步发展,给当地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要在东中西部省市之间加强这种社会意义上的互助合作,还应在地区内部城市或社区范围内以各民族成员“结对子”“一帮一”“互助组”等多种形式,加强社会事务的互助合作。这种互助合作使各民族产生积极的社会体验和深刻印象,有助于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各民族文化意义上的互助合作,有助于促进他们强化文化共同体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必须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坚持从小就抓、从幼儿园就抓,注重从少数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如前所述,各民族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都蕴含一些优秀的文化因子。从宏观层面上讲,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方面建设的实践活动中,从各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文化因子,需要在各民族共同参与的文化交流及文化实践活动中加强彼此合作和整合性汲取。从微观层面看,以社区为单位的各民族共有文化建设同样需要推动彼此的互助合作。当前社区各民族共有文化建设也要从当地各民族文化中汲取优秀文化因子,并吸纳当地的地域文化、传统优秀文化、特色文化等。在社区文化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活动中,同样需要各民族互助与相互支持、彼此合作和整合性汲取等。有研究者认为:“民族文化始于人们的摇篮时期,并且在之后的互助合作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强化。”实际上,推进各民族文化意义上互助合作的实践过程也是强化其对这些共有文化产生认同的过程,使各民族产生一种文化共同体意识。

四、结 语

各民族的情感依恋、尊重信任、互助合作作为家国情怀蕴含的构成要素,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各民族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凝结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现阶段,尝试把培育各民族的家国情怀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是符合中国历史和现实语境的一种本土化的研究创新。就此,目前还需要强调和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以家国情怀促进各民族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一方面,在新时代各民族的家国情怀实现传承创新,并与当今中国现实需求相契合,必须以党和国家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论断和决策部署为根本遵循;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激发和调动各民族强化情感依恋、建立尊重信任、推进互助合作等,即培育家国情怀,同样需要各级党组织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等。事实上,无论是民族地区还是民族互嵌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相关部门都应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这也是当下培育家国情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的最直接的体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各民族自觉凝结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坚强后盾。


 第二,充分重视家国情怀是联结各民族家与国关系的重要纽带。如前所述,中华民族大家庭是各民族的“家”,而中华民族共同体则是“国”层面上的民族大家庭。在此意义上,必须充分认识到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促进各民族对国家层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认同,要从家国情怀培育角度让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上升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就是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实践中,充分重视各民族“家”与“国”的关系,不能仅停留在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这一客观事实上,还应当通过培育家国情怀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我们尝试把家国情怀作为联结各民族“家”与“国”关系的重要纽带,这也是对当前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种本土化的学术研究。 


第三,培育各民族家国情怀的三个维度具有实践性和一体化特征。据上述分析,在各民族之间强化情感依恋、建立尊重信任、推进互助合作等,需要地方政府、市场、社会等行为主体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和平台载体,更关键的是需要各民族共同参与经济、社会、文化实践活动。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社会意识源于社会存在。在此意义上,家国情怀作为中国传统社会延续至今的一种政治文化,必须在各民族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培育。这三个维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言是一体的。可以说,强化情感依恋和建立尊重信任是一种主观心理和客观条件上的准备,而推进互助合作则直接有助于推进各民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本文发表于《西北民族研究》2021年秋季刊(总第110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