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果|山东大学民俗学教材荣获全国优秀教材建设奖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主编推介

本期推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的教学成果。


张士闪教授荣获全国优秀教材建设奖



近日,教育部网站公示了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奖励名单。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张士闪教授主持编写的教材《中国艺术民俗学》荣获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二等奖。全国教材建设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次设立全面覆盖教材建设各领域的专门奖励项目,也是全国教材建设领域的最高奖,此次获奖是对山东大学民俗学团队近年来积极探索“基于民俗学专业服务社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项目的肯定。


结合专业特点,培养服务社会能力


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与民俗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需要,山东大学民俗学团队早在2008年就启动了“基于民俗学专业服务社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项目,针对传统民俗学教学重书本、轻实践的不足,创新重构更具时代感的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



一是课堂立体化。既重视课堂教学,亦重视田野实践及课下讨论。按照硕士生3年、博士生4年的学习周期,主抓一二学年,按照5:3:2的比例,将课堂定时教学、课下定期讨论与田野定向调查有机结合起来。



二是教学团队化。团队人员10人,分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山东大学等知名高校,学科背景有民俗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分为既明确分工又紧密合作的3个教学团队。在实际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协作保障各部分教学内容知识、理论与技能的结合,同时也加强相互间交流与合作,采取团队化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是实践平台化。坚持以实践促进理论知识的应用与转化,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实现了实践的多平台化。以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节日研究基地(山东大学)为依托,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开展对春节、二月二、中元节、胡集书会、小章竹马、昌邑烧大牛、曹县花供会、院夼祭海、梅花拳亮拳、苗族赶秋等传统节日庆典的调查研究,锻炼了学生的调查能力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力。



四是论坛常态化。定期举办学术与社会发展论坛,如“田野中国论坛”“民俗学高层论坛”“草根论坛”等,邀请诸多国内著名民俗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举办学术讲座,同时不定期举办小型学术论坛,鼓励同学积极参加、发表学术见解,与著名学者进行学术对话,鼓励学生多参与、多展示自己,拓展各方面知识与能力。



推进教学统筹,强化教研结合


团队改变以往只关注“教”的倾向,通过多途径支持“学”,实现教与学统筹、互动、协调。一方面,课程与团队建设从“教”的角度进行设计,但又都指向支持如何“学”。另一方面,实践平台建设更多从教师促“学”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舞台,如实地田野访谈、非遗保护项目调研与开发、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学”的过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的成果才最终得以实现。


一门好课,一种好教材,有助于完善教学体系,一代代学子也因此循序渐进并“开枝散叶”。《中国艺术民俗学》教材辛苦打磨20多年,被数十所高校选为教材,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和好评。


·1992年,《艺术民俗学》课程开设


·2000年,《艺术民俗学》教材出版


·2001年,《艺术民俗学》获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2006年,《艺术民俗学》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006年,《艺术民俗学》入选省级精品课程


·2008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艺术民俗学》出版


·2021年,《中国艺术民俗学》获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二等奖




该教材注重对中国艺术文化传统的挖掘、梳理与推广运用,为中国当代教育引入新的知识视野和宝贵的教学资源;注重用民俗学的方法分析艺术,兼用艺术学视野体证民俗,使艺术与民俗得到跨学科的沟通与融合;综合摄取民俗学、艺术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宗教学等学科知识与理论资源,视野广阔,方法互观,多方统筹,多学科交叉互补,内容丰富多元,充分体现了当代高等教育研究生教材应该具有的开放性、多元化的特质。


教材是教学之本,《中国艺术民俗学》教材适应了民俗学、民间文学、艺术民俗学等学科人才培养的需要,作者依托多年田野研究实践,注重从实证角度论述、把握问题,力图使学术贴近艺术和民俗生活世界,对于此前所接受的人文教育赋以自下而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体认与充实。



弘扬文史传统,立足田野见长


著名民俗学家黄永林教授指出,以山东大学为代表的一批民俗学者长期扎根田野,持续关注乡村,深入民间,亲近百姓,形成了某种“有温度的田野”的研究风格,基本奠定了中国民俗学“田野学派”的基础。(《构建中国民俗学“田野学派”的思考》,《民俗研究》2020年第6期,《新华文摘》2021年第5期转载)


山东大学以文史见长,山大民俗学则首重田野,山大民俗学团队将学问写在乡村大地上,致力于在田野中理解中国,近些年实际调查过的村落、社区超过200多个,足迹遍布山东、河北、北京、辽宁、江苏、河南、浙江、江苏、贵州、澳门等省市区,并以此为基础推出了一大批论文、专著、丛书和硕博士学位论文等科研成果。如2019年推出的“山东村落田野研究丛书”、2020年推出的“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均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凸显了山大民俗学田野见长的特色与优势。



作者简介


张士闪,1964年生,山东淄博人,民俗学博士,山东大学《民俗研究》主编,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年坚持乡村田野调查,著有《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鲁中四村考察》《礼与俗:在田野中理解中国》等,提出“还鱼于水”“顺水推舟”“礼俗互动”“有温度的田野”等学术理念并有一定影响,曾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


耿波,1976年生,山东淄博人,文艺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非物质遗传传承与保护、区域文化规划、审美文化与文学艺术研究,已出版专著4部,发表CSSCI期刊论文60多篇。


 (文 |  李海云)


图文来源:微信公众号“民俗研究”  2021-11-18



拓展阅读

223.新青年|刘思诚:《内蒙古民间文艺搜集整理史研究(1947-1966)》

222.新青年|崔若男:美国博物馆藏中国藏族民族文物研究——以劳费尔的收藏为例

221.新青年|刘建波:毕摩祭经与火把节叙述——以云南省楚雄彝族文献《火把节祭经》为例

220.新青年|程梦稷:朝向“一国民俗学”:柳田国男的传说研究

219.新青年|朱佳艺:传说形态学的“双核结构”——以无支祁传说为例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