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摘 要:虽然近年来有关盘古神话的新文献陆续被发现,但这些资料也需辨析。《六韬·大明》中的“盘古之宗”实为“磐石之宗”之误,《益州学馆记》中的“上古盘古”也需辨明原委;被广泛引述的盘古“垂死化身”的叙述实际出自《元气论》而非《五运历年记》。挖掘盘古神话,讨论混沌、阴阳等的本土渊源,也不应回避印度创世神话的源头。此外,盘古经过道教改造和利用出现了盘古真人、元始天尊等神仙,南朝以后盘古神话又衍生出丰富的、具有地域特征的叙事和信仰。
关键词:盘古神话;道教;在地化;信仰;文献
学界对盘古神话的来源一向众说纷纭,近现代主要出现了“本土说”与“外来说”两种观点。要理清盘古神话的渊源,首先需对相关文献进行挖掘和辨析。现有文献虽不能解答我们的所有疑惑,却足以勾画出盘古神话在中国演变的大致脉络。盘古神话有古印度原人创世神话的基本母题,也有中国本土的神话母题和宗教信仰,还有对道教的加工和利用。到唐宋时期,盘古神话已经在南北各地出现了地方化讲述,并演化出多样的叙事和信仰形态。
一 《六韬》中的所谓“盘古之宗”
关于盘古之名的出现,现代学者常以《六韬·大明》中“盘古之宗,不可动也,动者必凶”的记载来证明盘古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有人据此申论,盘古神话在佛教传入以前已在中国流行,进而认为它是中国本土神话。但今本《六韬》并无《大明》,上述引文出自南宋罗泌《路史》中“浑敦氏”下的一段注文。该注云:“所谓盘古氏者,神灵一日九变,盖元混之初,陶融造化之主也。《六韬·大明》云:召公对文王曰:‘天道净清,地德生成,人事安宁,戒之勿忘,忘者不祥。盘古之宗,不可动也,动者必凶。’今赣之会昌有盘古山,本盘固名。其湘乡有盘古保,而雩都有盘古祠,盘固之谓也。”这段文字有几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罗泌将盘古视为浑敦(沌)氏,是他个人的归纳,而非源自《六韬》原文或其他南宋以前文献。罗泌认为:“昔庄周叙古帝皇,惟曰庸成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庸氏、伏羲氏、神农氏,如是而已,曾不及葛天,故服遂以葛天为大庭氏。《六韬·大明》所叙,复有共工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而无大庭、中皇、赫胥,此学者之所疑也。”庄周的帝系中并没有提及浑沌氏,《六韬·大明》中浑沌氏才出现在帝系里,后罗泌又将浑沌氏列于三皇之前。然北宋刘恕《资治通鉴外纪》所引庄周与《六韬·大明》的帝系有所不同,“庄子《胠箧》曰: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戏氏,神农氏。《六韬·大明》曰:柏皇氏、栗陆氏、黎连氏、轩辕氏、共工氏、宗卢氏、祝融氏、庸成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刘恕虽引《六韬·大明》,但并未将浑沌氏置于最前列,也未将盘古与浑沌氏联系起来。他引述帝系仅是为了列举各家之说以广见闻。如果《六韬·大明》把浑沌氏当作盘古,那么刘恕没有理由把浑沌氏放在如此靠后的位置。反过来说,既然把浑沌氏放在如此靠后的位置,那么他就不是孕育盘古的浑沌,而只是上古传说众多帝王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罗泌虽将盘古视作浑沌氏,但他也认为浑沌氏所处年代遥不可辨,《真源赋》的说法难以取信,对盘古三郎之说更斥之为“庸俗之妄”。而且他也对《六韬》进行了批评,认为它成书于楚汉之际,内容令人生疑。这样一来,罗泌列出的帝系也就带上了“仅供参考”的意味。
第二,《六韬·大明》中“本盘固名”,是“盘固之谓也”,与盘古神话是否有关,还有待考证。《六韬》成书时间距离《路史》已超过一千五百年,在传抄过程中难免有文字误抄、误用的情况。其中“盘古之宗”应是“盘石之宗”之误。“盘石之宗”指古代皇封宗室坚如磐石。《史记·孝文本纪》载:“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司马贞对“盘石之宗”索隐云:“言其固如盘石。此语见《太公六韬》也。”可见唐代《六韬》的《大明》篇尚存,且有“盘石之宗”一语,意谓“固如盘石”。由于“石”“古”二字形近,抄录中发生了讹误,“盘石之宗”变成了“盘古之宗”。
因此,《六韬·大明》中浑沌氏与盘古之间的关联源自罗泌的归纳。他由“天地浑沌”联想到浑沌氏,并把浑沌氏与盘古等同起来。然而,罗泌所注“盘古之宗”,本身就是由“盘石之宗”讹误而来。罗泌注文是在讹误基础上产生的联想,故无法认定战国时期已出现盘古神话。
二 《益州学馆记》中的“上古盘古”
饶宗颐《盘古图考》一文将盘古的出现年代从三国提前到东汉,其依据有二。其一,初唐贺遂亮撰《益州学馆庙堂记》载:“(上缺)文翁为蜀郡守,始趋文学(缺十六字)堂(缺)初闻时逢百六烈火□灾,堂及□□二(缺七字),唯石室独存。至东汉兴平元年岁(缺)名堂为周公礼殿。其堂壁上图画上古盘古、李老□□历代帝王之像,梁上画仲尼及七十二(缺)中益州刺史张收所画,今检□皆(缺七字)军(缺三字)有□□蜀中□二(缺)楹有书更精妙,甚可观□有能(缺三字)欲(缺十一字)此久(缺)益州刺史刘悛所画耳。”其二,北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转引《益州学馆记》:“献帝兴平元年,陈留高眹为益州太守,更葺成都玉堂石室,东别创一石室,自为周公礼殿。其壁上图画上古、盘古、李老等神,及历代帝王之像,梁上又画仲尼七十二弟子、三皇以来名臣。耆旧云:西晋太康中益州刺史张收笔。古有益州学堂图,今已别重妆,无旧迹矣。刘瑱,齐永明十年,成都刺史刘悛,再修玉堂礼殿……时推妙手,画仲尼四科十哲像,拜车服礼器。今已重妆别画,无旧踪矣。”
二文描述周公礼殿壁画重绘,先后提到张收、刘悛绘制图像。虽经重绘,“上古盘古”始终居于首位,排在李老、历代帝王、仲尼(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之前。南宋楼钥在《跋周公礼殿图》中亦有提及他家收藏的周公礼殿绘本,与当时流传的绘本存在很大差异,但盘古仍居于首位。他说:“余近得临江《周公礼殿图》石刻……疑与先人所藏画本不侔。闻大资政赵公帅守成都,尝摹礼殿本,为八轴。借而校之,丹青焕然,自盘古而下,位次向背不同者十八九。”
元代王恽在《汉文翁讲室画像》中也提及益州学馆:“成都有汉文翁高朕石室,壁间刻三皇五帝以来圣贤画像,蜀太守张收笔也。收,献帝时人。近过刘氏家塾,遂获其本。盖自盘古氏以下至仲尼七十弟子百一十三人,画极精妙简古,经千有余岁,无丝发剥坏。”但需要指出的是,王恽此文问题有二:其一,称张收“献帝时人”,与《益州学馆记》“西晋太康中益州刺史张收”之说不合。饶宗颐考证此张收为西晋人,乃张载之父,曾任蜀郡太守。张收任蜀守时,距高眹辟建周公礼殿已近百年,原图陈旧,发生改绘之事也顺理成章。其二,称“文翁高朕石室”,且不说“眹”误作“朕”,还有混淆文翁、高眹之嫌,殊不知文翁为西汉景帝、武帝时人,为蜀郡太守,在成都建石室,首倡儒学;高眹为东汉献帝时益州太守,再建石室,并辟周公礼殿。二人睽隔三百五十余年。周公礼殿最初图绘,当在落成之时。《益州太守高眹修周公礼殿记》云:“郡将陈留高君,节符典境,……大小推诚,兴复第馆,八音克谐,鬼方来观。”若仅有石室,恐无可观之处,必有奇异图绘,方能产生“鬼方来观”的轰动效应。至于高眹是否绘制盘古像,有人认为周公礼殿是儒家礼仪场所,盘古、李老等儒家之外的神祇很难相融,否定东汉末礼殿内有盘古像,进而否认东汉末年已有盘古神话,只承认西晋张收重绘时有盘古像。其实,儒家乐于追述古圣,称道上古帝王,溯及盘古,符合儒家一向的思想品格和包容特征。高眹在周公礼殿绘制盘古、李老完全是可能的。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不能贸然否定《益州学馆庙堂记》《益州学馆记》的记载。
实际上,明代曹学佺《蜀中广记》也曾提及周公礼殿画像。他引述《成都周公礼殿圣贤图考》云:“殿在子城内,南门之东,前汉文翁学宫故址后,汉献帝兴平元年甲戌,太守高眹重立,旧号周公礼殿。殿制甚古……三方悉图画上古以来君臣及七十二弟子像。”文后罗列图画中可辨认的“上古以来君臣”的名字,盘古仍冠于首位,其后为伏羲、神农、仓颉、黄帝等。至于周公、老子、孔子等人,位置远在其后。盘古在《益州学馆庙堂记》等文献中,排列顺序一直先于其他上古帝王及李老。文中虽未述说盘古功绩,但他所处的位置却暗示了他的功绩之大,地位之高。结合三国时期《魏大飨记残碑》“起尚盘古”,韦昭《洞纪》“盘古一日七十化,覆为天,偃为地,八万岁乃死”,及《三五历纪》中的相关叙述,可以看出,盘古神话在三国时期已在中国南北流传,而且在国家祭典中也列为祭祀对象。这些表明,三国时期盘古神话及信仰已在中国流传很长一段时间了。因而,依据周公礼殿盘古画像等材料推断东汉中后期有盘古神话在讲述,且有信仰活动,并无不合逻辑之处。
三 《三五历纪》中的盘古
徐整《三五历纪》历来被当作盘古神话出现的依据。该书已佚,相关文字见于《艺文类聚》:“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这段文字叙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但没有“垂死化身”情节。最初的盘古创世神话包括“开辟”和“变化”两个主题。开辟情节与《元气论》《五运历年记》《述异记》等文中的化身情节结合起来,才是盘古创世神话的完整形态。《五运历年记》载:“元气濛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此文从茅盾《中国神话研究ABC》即称“徐整著的《五运历年记》”,而茅盾在引文后注曰“马氏《绎史》所引”。实际上,这段文字源自《元气论》,其托名唐代道士吴筠所作。然吴筠传世著作并无此篇。有日本学者认为:它成书于9世纪上半叶,作者应是裴澡。《元气论》见于张君房编撰的道教类书《云笈七签》卷五六,文字与《绎史》相同,仅于首句前多“洎乎”二字。明代董斯张《广博物志》转引此段,也标明出自《元气论》。毋庸置疑,马骕误标文献。究其原因,董斯张《广博物志》引述上段文字以后,紧接着又引述“盘古之君”一段,出处为《五运历年记》;马氏不察,将上一段文字也误作《五运历年记》。茅盾依据《绎史》,把此文误作《五运历年记》,又以为作者是徐整,进而依据徐整吴国人的身份,判定盘古创世是“南方民族的神话”,还说这是“徐整因女娲氏补天的神话而私造的”;不过,茅盾还说“或许不是徐整所造,也该是盘古神话流传到中部以后由民间所增的枝叶。”茅盾的神话研究影响深远,迄今国内学界仍在转述他的上述说法,延续他误引误判的文献。此外,还应看到,《元气论》中气化宇宙、阴阳中和之论道教色彩鲜明,而盘古开辟主题则被淡化,“首生盘古”之说,似乎并非盘古创世,而是元气濛鸿之中孕育出盘古,重点在于盘古“垂死化身”,生成万物。
董斯张《广博物志》所引《五运历年记》:“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肠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此文称“盘古之君”,仍以盘古为圣王,与《元气论》描述的盘古化身情节出入较大,而类似于《山海经》中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就叙事情节而言,《三五历纪》强调盘古在宇宙开辟中的作用;《元气论》强调盘古化身、生成万物的贡献;《五运历年记》杂糅了烛阴、盘古的特点,显示出与中土烛阴神话的结合。其实,盘古神话与伏羲、女娲神话,与混沌、元气、阴阳、五行等观念,道教神仙思想结合程度更深,这些为盘古的进一步改造、加工和利用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四 南朝道教经书中的盘古
南朝道教经书中,盘古先后有盘古真人、元始天王、元始天尊等名号。出于六朝前期的《太上三天正法经》,为古《上清经》之一。该经把盘古开天辟地与混沌、阴阳紧密结合起来加以阐释。其开篇曰:“九天真王与元始天王俱生始炁之先,天光未朗,郁积未澄,溟涬无涯。混沌太虚,浩汗流冥七千余劫,玄景始分,九炁存焉。一炁相去九万九千九百九十岁,清炁高澄,浊混下布,九天真王、元始天王禀自然之胤,置于九天之号,九炁玄凝,成于九天图也,日月星辰于是而明,便有九真之帝。”
在元始天王前面还有一个九天真王,二王生在“始炁之先”,“混沌太虚”之中。天地神灵形成的过程为“清炁高澄,浊混下布,九天真王、元始天王禀自然之胤”,这与《三五历纪》“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大致相合。在对混沌、阴阳的描述中,还多出一个九天真王,元始天王(盘古)创世的功绩被冲淡了。在《枕中书》中,盘古以真人的面目出现,又自号“元始天王”:
昔二仪未分,溟涬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溟涬经四劫,天形如巨盖,上无所系,下无所根。天地之外,辽属无端……复经四劫,二仪始分,相去三万六千里……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山中宫殿并金玉饰之。常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号曰太元圣母。元始君下游见之,乃与通气结精,招还上宫。
盘古真人与太元圣母“通气结精”生天皇十三头,天皇又生地皇十一头,地皇生人皇九头。盘古从开辟大神变成道教真人,但其地位仍然很高,为天地人皇之祖。道教在将盘古神话纳入自己体系的同时,也将盘古由原初的开辟神转变为道教的神仙。与其他道书一样,《枕中书》不再强调盘古真人是创世大神,而说他是生成众神仙的神王。值得注意的是,被称作“群经之首、万法之宗”的《度人经》,出现了“元始天尊”这一名称。《度人经》全称《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原为一卷,出现在南朝,后来的六十一卷本出于两宋。该经卷延续了道教对盘古的改造和利用,把元始天尊描述成化生诸天的“天根”,是“道”的化身。“元始祖劫,化生诸天。开明三景,是为天根。上无复祖,唯道为身。”元始天尊与大道合一,不仅推尊了他的地位,也为后续的改造奠定了基础。
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中既有元始天尊,也有元始天王。元始天尊位在三清之首,全名“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这一排位可看作是对《度人经》的继承和发展,保持了元始天尊的至上地位。相比之下,元始天王的排位要低得多,处于第四中位,下注“西王母之师”。这个注文在《汉武帝内传》中可找到依据。由盘古演变而来的处在不同的演化阶段上的两个神灵,都被收进《真灵位业图》,一则可见陶弘景整理道教神谱之草率;二则也可看出道教神仙原本混乱,清理起来并非易事。实际上类似的重复不是一二例。但无论如何,从盘古演化而来的元始天尊经过六朝道士加工后与大道合体,转变为道教最高神。
唐代以后道书仍不时出现盘古氏、盘古真人、元始君等名号。如《真源赋》:“盘古氏后有天皇君一十三人,时遭劫火,乃有地皇君一十一人,各万八千余年,乃有人皇君兄弟九人,结绳刻木,四万五千六百年。”宋代道经《太清金阙玉华仙书八极神章三皇内秘文》中出现了盘古真人和元始君:“高居九清,乃司玄化,总御万灵者,曰元始君也。元始君者,一曰盘古真人,二曰九皇都主,三曰八极神王,四曰大罗仙总持。”这里元始君相当于元始天尊。《云笈七签》卷三“天尊老君名号历经劫略”也提及两位盘古真人,一位盘古真人向元始虚皇道君请授《灵宝内经》,另一位是在五龙氏之后兴起的神人氏,“授号元始天王”。太上老君历劫转世而以盘古真人、元始天王等名号出现,这种说法与《真灵位业图》一样混乱。在佛道论争过程中,这种混乱遭到了佛教僧人的嘲笑。甄鸾《笑道论》就对元始天尊提出批判,其中一点就是元始天尊与太上老君关系上下不明,道教内部在最高神的问题上没有达成统一。僧人明槩指责道教“或取盘古之传,或取诸子之篇,假认俗书以为道教,偷窃释典持作老经”,也借盘古神话对道教造作经书的乱象进行抨击。当然,道教对盘古开辟、化身的改造和吸收并不彻底,道士的利用客观上传播了盘古神话。同时,盘古神话在传播过程中与各地、各民族的神话、史诗相结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化信仰。
五 《述异记》中盘古神话及信仰的地方化
任昉《述异记》最早见于北宋《崇文总目》小说类,其真伪问题自清代以来争议颇多。袁珂认为:《述异记》“其实也并不伪,不过是经过后人的篡改删削,显的有些凌杂罢了。”笔者也认为《述异记》出自任昉之手,现有的版本有后人对原书的增补。就盘古神话而言,《述异记》展现出盘古信仰的地方化特征。对盘古“垂死化身”的描述,与中国的山岳、古迹、风俗、制度等紧密结合。
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余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庙,今人祝祀。
南海中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昉按:盘古氏,天地万物之主也。然则生物始于盘古。
任昉在这段文字中先后引述了“秦汉间俗说”“先儒说”“古说”“吴楚间说”“俗云”等,还介绍了南海盘古墓、桂林盘古庙等。南朝后期盘古神话和信仰在各地已有多种表现形式。迄今我国南方(如广东、广西、江西、湖南、贵州等地)仍存在广泛的盘古信仰,仅广西来宾一地就有上百座盘古庙。瑶族、苗族、畲族的盘王节,不仅讲述盘瓠神话,也讲述盘古神话。
当神话故事与地方山水、名胜古迹、风俗等相结合,就会落地生根,实现神话故事的在地化讲述。在地方景观和民俗支持下,神话故事在当地获得新的文化滋养和情感滋润,从而积聚传播能量,维持其生生不息的传承活力。有些山水古迹也会因为众多神话的粘附而成为一方名胜,当地人甚至会为神话人物修建祠庙,设置节日,形成相应的信仰民俗。盘古神话和信仰的在地化现象不仅发生在中国南方,北方地区也同样存在。如河南泌阳县有盘古山,原名“磐石山”。郦道元《水经注》载:“(东荆)州治比阳县故城,城南有蔡水,出南磐石山,故亦曰磐石川,西北流注于比”。比水即泌水,现称泌阳河,比阳县即今泌阳县。宋时磐石山悄然改名盘古山,山上还出现一座盘古庙。《元丰九域志》载:“泌河。桐柏山,淮水所出。棘阳城,汉旧县。太胡山,《南都赋》:天封太胡。是也。淮渎庙。盘古庙。”
盘古庙的出现,表明相关神话和信仰已经落地生根。到明代,《泌阳县志》已改称盘古山,然嘉靖本《南阳府志》仍沿用旧名“盘石山”,并辨明山名讹变原委:“本名盘石山,后讹为盘古,因立盘古庙于上。案:盘,《水经注》作‘磐’,磐、盘古通,石、古形亦近。”但是,这种辨析无法让此山还原旧名,盘古山之名一直沿用下来。由磐石山转而称作盘古山,地方人士显然愿意将错就错接受这一新名称,因为有神话背景的名称能为山水增色,也容易让此山转变成一方名胜。正因如此,有人认为:把磐石山讹为盘古山,是地方文人的一种文化策略。如今,当地盘古神话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三月三”盘古山庙会也是当地最盛大的庙会活动,而盘古山也正在开发成文化旅游景区。应该说,当地文人的文化策略已经获得了成功。有些地方的盘古神话还会衍生出地方色彩浓厚的神祇。杜光庭《录异记》载:“广都县有盘古三郎庙,颇有灵应。民之过门,稍不致敬,必加显验:或为人殴击,或道途颠蹶。由是远近畏而敬之。”所谓“盘古三郎”,显然是广都的地方民间信仰,而非道教仙真。罗泌看到这条记载之后批评道:“《录异记》成(广)都之庙,有盘古三郎之目,庸俗之妄。”当盘古进入民间信仰的话语系统,不同的名目和信仰方式纷纷产生,“庸俗之妄”是儒者指责民间信仰的否定性语词。
纵观上述文献可知,盘古神话中“开天辟地”“垂死化身”等源自印度的原人创世母题最具特色,但它也融入了中国固有的混沌、元气、阴阳、五行等宇宙创生观念,并与伏羲、女娲、烛阴等神话母题结合在一起。盘古经过道士的加工、改造和利用,出现了盘古真人、元始天王,形成了道教最高神元始天尊。至于盘古的在地化讲述和信仰,是盘古神话在漫长的本地化过程中必然经历的演变阶段。唯经此演变阶段,盘古创世神话才能深深扎根于中国民间文化的土壤,成为本土神话和信仰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文刊载于《民族文学研究》2021年第5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