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 | 张举文 编译:《民俗学概念与方法——丹·本-阿默思文集》



书名:《民俗学概念与方法——丹·本-阿默思文集》

作者: 张举文 编译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书: 中国社会治理智库丛书·民俗学书系(2018)
ISBN: 9787520329422



作者简介

丹·本-阿默思(Dan Ben-Amos),现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中东语言文明与民俗学教授,美国民俗学的资深会员,在民俗学理论、犹太民俗、非洲民俗等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对民俗的定义半个多世纪来一直影响着世界民俗学的发展。


编译者简介

张举文,现任美国崴涞大学(Willamette University)东亚系教授、主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民俗学博士,研究兴趣主要是过渡礼仪、民俗认同、民俗影视、民间叙事等,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兼职教授。


丹·本-阿默思与张举文合影


目录

第一编:承启关系中的民俗

1.在承启关系中探求民俗的定义

……张举文译

2.民俗的承启关系:暗示与启示

……张举文译

3.承启关系中的“承启关系”

……张举文译

4.民俗的定义:一篇个人叙事

……王   辉译


第二编:民俗的类型

5.民俗学中类型的概念

……张举文译

6.分析类别与本族类型

……张举文译

7.我们需要理想的(民俗)类型吗?——致劳里·航柯

……鞠   熙译


第三编:民俗学的基本概念

8.民俗学中母题的概念

……张举文译

9.民俗中到底有母题吗?

……张举文译

10.传统的七股力量:论传统在美国民俗学中的多重意义

……张举文译

11.民俗研究史:我们为什么需要它?

……贾   琛译

12.民俗思想辨析

……全一方译


第四编:非洲民俗研究

13.非洲社会中的民俗

……王惠云译

14.娓娓道来:贝宁的讲故事活动

……王宇琛译

15.埃多人的视觉与口头艺术中的动物

……刘   洁译


第五编:犹太式幽默研究

16.犹太式幽默的“神话”

……张举文译

17.塔木德式的传奇故事

……刘梦悦 邓熠 申十 阿丽米热译

18.震惊了以色列的笑话

……贺少雅译


附录:

丹·本-阿默思民俗学研究重要论著选目

译者简介

译后记


编辑的话

丹·本-阿默思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民俗学教授。早在20世纪80年代关于母题的文章已被翻译成中文,但至今没有一本完整展现丹·本-阿默思民俗学思想及其相关理论的中文译作。该书由张举文教授编译,刘魁立先生、萧放教授、高丙中教授、王杰文教授倾力推荐。


中国民俗学会前会长刘魁立先生:这部文集是民俗学家丹·本-阿默思半个多世纪的理论探索和民俗事项分析的结晶,是世界民俗学的成果之一。作者对非洲、美国、以色列等文化传统的研究得到学界的高度认可和极大尊重,为世界民俗学的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本文集必将对中国的民俗学学科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萧放教授:作为资深民俗学家,丹·本-阿默思对什么是民俗、什么是民俗类型,以及什么是母题等概念的分析和界定对半个世纪以来的世界民俗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他的有关本族类型的分析,凸显了对欧洲中心论的批评,强调了民俗学研究必须要结合特定社会和文化的历史去进行。本文集完整地呈现了作者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是民俗学者必不可少的读本。


北京大学人类学和民俗学高丙中教授:本文集系统翻译介绍了著名民俗学家丹·本-阿默思的理论思想和个案研究方法。作者不仅对民俗学的关键理论概念进行了梳理和定义,也展示了对非洲社会和犹太社会的口头传统的独到分析方法。任何对文本、表演、传统,以及语境研究有兴趣的学生和学者都会从这个不可忽视的读本中发现珍贵价值,获益匪浅。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王杰文教授:任何一位民俗学者,如果不了解丹·本-阿默思的学术思想,那他(她)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国际民间文化研究领域所发生的研究范式的转变,也不可能清楚地知道当前国际民俗学如何接续了伟大的学科传统,并参与建构了当下的日常生活实践,以及如何可能面向未来,为创造合意的人类生活贡献学科的智慧。


小编在编辑文集的过程中,除了重温和反思当年所学的母题概念、民俗分类外,更被吸引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民俗学界在重新定义“民俗”时,年长的民俗学者与年轻的民俗学者在争辩和交锋中所引出的各种故事,面对当时的学术权威,年轻“叛逆”的阿默斯,在他的同学鲍曼的支持下,如何定义他的民俗学概念以及围绕这一概念如何展开学术研究的过程。小编有幸编辑此书,也特别希望民俗学专业和其他学科同仁能从中获益。


欢迎大家关注《民俗学概念与方法——丹·本-阿默思文集》(张举文编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10月版,定价:89元),购买可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本书讯转载自公众号“北师大民俗学”,欢迎关注!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