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舞狮:铿锵刚健,五方欢腾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先献上一首广西桂林平乐县的民间歌谣,这首歌谣是在新屋落成请舞狮庆祝时屋主和舞狮对唱的歌谣:


    新起瓦屋亮堂堂,

    八仙桌子摆中央,

    后面来龙千万里,

    前面金鸡配凤凰。


    屋主:


    今夜锣鼓闹洋洋,

    瑞狮庆贺我家堂,

    愧我主家无好酒,

    一杯淡酒敬狮王。


    狮:


    一杯酒来甜又香,

    感谢主家情义长,

    瑞狮饮了主家酒,

    祝你富贵万年长。


    屋主:


    一堂锣鼓喜洋洋,

    瑞狮庆贺我家堂,

    感谢瑞狮多有礼,

    二杯淡酒敬狮王。


    狮:


    二杯酒来香又甜,

    主家情义宽无边,

    我今领了主人意,

    祝你代代出圣贤。


    屋主:


    手拿金花红又红,

    插在瑞狮两耳中,

    瑞狮带去主人意,

    庆贺村寨更兴隆。


    狮:


    两耳金花鲜又鲜,

    感谢主人礼义深,

    左手插花登金榜,

    右手插花中状元。


    (搜集整理:李忠昌)


1993年,李连杰主演的电影《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开场那个灵动霸气的狮头大特写,是舞狮这一千年历史的中华传统运动带给几代人的震撼印象。今年12月上映的《雄狮少年》讲述了一个不被看好的少年阿娟,不畏艰难苦练舞狮,终在大赛夺魁的故事。影片中的舞狮场景绚烂细腻,动作大开大阖,纤毫毕现的华丽狮头再次将舞狮运动带进了大众的视野。

舞狮,古时又称为“太平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其起源这古书中没有明确的记载,现知大概起源于秦汉时代。舞狮有南北之分,南狮又称醒狮。狮是由彩布条制作而成的,每头狮一般由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扮成狮子或者其他瑞兽(如貔貅)的样子,利用高超的人体表现力作出狮头、狮尾的姿态,在行进动态和静态造型变化中展现力度、幅度、速度、耐力,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表现狮子的勇猛剽悍、顽皮活泼,以图喜庆与吉祥。在表演过程中,舞狮者要以各种招式来表现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阳刚之气。因此,舞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舞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同时,舞狮活动也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社区。有华人之处,必有舞狮。舞狮成为扬民族之威、立中国之魂的重要仪式,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

众所周知,“狮”非中国本土所出,为何舞“狮”成为我国一项传统民俗活动,而延绵两千多年呢?


蔡鸿生教授说:“现存的古代文献,找不到中国产狮的确切记载。历代学者都肯定狮从西域来。”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明代科学家李时珍也说:“狮子出西域诸国。”晚清学者文廷式论证更详:‘狻猊即狮子,非中国兽也。三代之前或果有之,则诗、书记载必不称犀象而转遗狮子”。台大曾永义教授等人研究报告中也显示:“狮子原非中国出产的动物,多产于非洲和斯里兰卡(古称狮子国)及西域各国”。可见,狮子形象在中国落地并被百姓广泛接受得益于西域文化的传播。


狮子正式进入中国本土是在西汉。汉武帝开通西域以后,这种猛兽开始传入内地,《汉书·西域传·赞》称“自是之后……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此后,狮子作为西域一些国家的“贡品”,通过使臣源源进入内地。

广西师范大学校运会开幕式上的舞狮表演


20

22


当追溯舞狮的历史起源,汉代成为了第一个聚焦的所在。吴腾达先生就认为,舞狮的起源在汉朝时,是从汉代百戏中的「鱼龙漫衍、角抵」所演进而成。


《旧唐书》中记载:“散乐者,历代有之,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杂奏。汉天子临轩设乐,舍利兽从西方来,戏於殿前,……如是杂变,总名百戏”。并且,在佛经《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中记载:“佛初出时,天降瑞应,有三十二种……二十二有五百白师子从雪山出罗住城门。” 在佛经中,狮子是佛的护法者,是瑞兽、祥兽。因此,舞狮可能是真狮自汉代传入我国并神格化后,融入 “百戏”之中而逐渐创作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并自此正式登上中国的文化艺术舞台。

20

22

南北朝


与之不同的是,顾成先生在《中国舞狮的社会特性和功能》中认为:“舞狮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北魏时,道武帝下令增修百戏,太宗明元帝拓跋嗣又一次进行了大规模增修。其中,有对乔妆各种畏兽即形象凶猛的动物的节目记载。《魏书·乐志》说这些乔妆动物演出形式是“令乐工数百人于车上,皆以锦乡服箱之中,蒙以猛兽皮,以为犀象形状”。著名的“狮子舞”,当时称为“辟邪”,即为其中之一,谓之“角抵象形杂”。据杨玄之《洛阳伽蓝记》载,洛阳“永桥南道东有白象、狮子二坊”白象和狮子均为外国贡品,专门在此驯养,亦可见动物戏之受到重视,乔妆狮子也就有了强大的民间基础。之后,在宫廷的百戏之中,亦常见到辟邪(狮子)的身影。《隋书·音乐志》记,南齐有“三朝四十九设”,乃是会元之日的百戏乐舞演出次序,可以说是古代第一份百戏节目单:“旧三朝设乐:……四十一,设辟邪伎;”。梁代的百戏品种极多,共中陈旸《乐书》对梁代节目的追记,共有两则,在第二则中称“梁之朝乐有车轮折豆伎、辟邪伎、青紫鹿伎……”。这些所记载的实质上是梁代所常见的流行节目。这些记载说明,当时舞狮(辟邪伎)已经是比较流行并且成为宫廷百戏表演中的主要形式之一了。十二种……二十二有五百白师子从雪山出罗住城门。” 在佛经中,狮子是佛的护法者,是瑞兽、祥兽。因此,舞狮可能是真狮自汉代传入我国并神格化后,融入 “百戏”之中而逐渐创作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并自此正式登上中国的文化艺术舞台。

20

22

隋 唐


传统舞狮在经过北魏和兼收并蓄的南北朝,其艺术形象日趋丰厚,具有强大的民间基础,隋代时,宫廷表演渐趋成熟。《中国杂技史》中记载,《九部乐》中存有部分杂技节目,称为《国伎》的《西凉乐》就有狮子舞之类杂技在内,这说明宫廷舞狮活动开始与雅乐结合,舞乐的配合更烘托了舞狮表演的热闹气氛,这是舞狮运动发展史上的重要环节,说明舞狮正在经历着艺术形式上的丰富和跃升。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对隋朝九部乐进行了调整,增加成“十部乐”。其中最有名的“五方狮子”又称为《太平乐》。“五方狮子”的表演,气势雄壮,绚丽非凡。《旧唐书》有“太常有《师子乐》,备五方之色”的记载,《新唐书》也说舞狮被“饰以方色”。故狮子舞又称为“五方师子舞”。


《旧唐书》中记载:“《太平乐》亦谓之五方狮子舞。狮子鸷兽,出于西南夷天竺、师子等国。缀毛为之,人居其中,像其俯仰驯狎之容,二人持绳秉拂为习弄之状。五师子各放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乐》,舞以足,持绳者服饰作昆仑象。” 新唐书·礼乐志》中又记载:“《龟兹伎》,有弹筝、竖箜篌、琵琶、五弦、横笛、笙、萧、觱篥、答腊鼓、毛员鼓…皆一,铜钹二。舞者四人。设五方师子,高丈余,饰以方色。每师子有十二人,画衣,执红拂,首加红袜,谓之师子郎”。可以看到,唐代的五色狮子舞在配乐,演员,服饰各个元素已经相当复杂成熟,艺术魅力开始得到充分发挥。

20

22

宋 元


宋代舞狮已总体趋向于民间,出现了专门的舞狮队伍,民间各狮队之间技艺相互交流,提高舞狮的技术水平。宋代舞狮在军中广泛开展,也成了当时最流行的乔妆戏。宋代的舞狮注重武艺,更强调技巧的提炼,它的表演常与打斗相结合。狮豹有时还口吐烟火,以增强气氛。舞狮表演走进民间,其演出空间更加广阔,演出形式更加多样化。在广场上舞狮作为百戏表演的开场式,制造出热闹活泼的气氛;在水中搭船进行舞狮表演,增加了表演技巧的难度;同时在元宵活动中,“狮豹蛮牌”出现舞队(把舞狮豹的集结在一起进行表演)。


舞狮传至元代,已有千年历史,但“高毳舞狮”在元代才首次出现。《元史·贺胜传》中记载:“帝一日猎还,(贺)胜参乘,伶人蒙采毳作狮子舞以迎驾。舆象惊,奔逸不可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高毳舞狮”形态逼真,以致舆象被吓。

20

22

明 清


舞狮运动在明、清两代主要在民间展开,其演出形式除了沿续唐宋元时期出现在传统习俗和游艺活动(迎神赛会、走会、元宵灯会)中之外,南、北狮各自的舞狮表演技术成熟。清代宫廷虽也有舞狮的表演,但总的来说规模不大。舞狮者,从民间的专业艺人逐步转向农民、工匠等业余舞狮者,各地风格迥异,技巧有很大的提高,有在四十条板凳摞起的高架上舞狮,也有乔狮爬竿、戏水,还有攀高采青。北方出现了“太狮”“少狮”,其形象与表演形似真狮。南方舞狮形象逐渐写意,以神似为主,“舞”与“武”结合并且形成了具有“采青”“破阵”等独具特色的舞狮文化,自成体系。在清代,南方舞狮已经将舞蹈、杂技和武术熔为一体了,相对于传统舞狮方法有了创新。

20

22

 近 现 代


近现代的节日期间都有了相对固定的狮队进行表演,各狮队之间还进行较量和切磋武功,具有了比赛的性质,形成了竞技赛狮的雏形。 


解放前,在节日活动中各狮队之间的较量具有比赛性质,节目演武活动大多是以武会或打擂的形式出现。它们一般是在庙会(有的地方是礼日、迎神赛会)期间进行。在许多地方,武会是庙会期间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


在1934年2月28日河南省立体育场举行的河南省第一届民俗运动会上,有旱船、龙灯、狮子、放风筝等20余个民间武会赴会表演和竞赛。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将舞狮这项民间技艺搬上杂技舞台。


1978 年在第一届民运会上,舞狮作为特邀表演参加了这次赛事


第四届农运会,舞狮成为了正式参赛项目。


1993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在天津市召开的首届舞龙、舞狮技术研讨会。会议就起草舞龙舞狮规则,建立龙狮运动协会,开展竞技活动等进行了实质性的研究和实施计划。 


1994年11月14日,在香港举办第一届国际狮艺裁判员训练班。


1995年1月23日,“国际龙狮总会”在香港注册成立。


1995年12月中国龙狮运动协会正式加入国际龙狮总会。


1997年12月25日至29日,第一届全国舞狮锦标赛在广东番禺举行。 



20

22

HAPPY NEW YEAR


 称  谓 


南狮民间习惯称为醒狮、瑞狮、雄狮等,是由北狮脱胎演变而来,又创新发展为新的模式,活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以广东、广西省开展最为普及;北狮民间习惯称为圣狮、狮子舞、狮灯等,分散在中原各地,表演没有统一形式。


 外  形 


南狮狮头与狮被连接,毛色多为绒、纤维、尼龙草等,狮头有麒麟角,面似狮猫结合型,造型美观、轻巧,重量较轻,舞动自如,整体轻灵小巧,南狮又有佛山装狮和鹤山装狮两种类型;北狮狮头与狮被分离,狮被由舞狮员穿着,毛主要有纤维和犀牛尾制成,狮头写实,接近狮子原型,但造型讲究,头型尺寸较大,重量较重。整体粗犷雄伟。


表演器材 


南狮主要是在高桩上表演各种技巧动作,包括踩青、飞跃等,表演细腻,但惊险异常,由单狮进行演练;北狮在梅花桩、高台、彩球、过桥、高梯等器械上表演,由引狮员与双狮进行配合演练。


鼓乐伴奏 


南狮以鼓、钹、锣为主,伴奏鼓点基本固定,有一套套路定式。不同动作、不同神态、不同地点的表演,都有较为固定的伴奏鼓式;北狮各地伴奏形式不统一,北方一般为改良的秧歌点、或借助京剧锣鼓点以及借用本地特色剧种的音乐鼓点,没有固定的伴奏形式。


表演内容 


南狮单狮采青,其表演以神似为基础,同武术相结合,摆脱具体形态的局限,它以塑造一个夸张、浪漫的狮子为艺术形象。一排高低错落的桩阵为主要器材,寓意着平地、高山、断崖、藤索、瀑布,以盼、望、惊、喜等各种神态,以狮型猫步的不同步形、步法和奔腾跳跃、回旋翻转等高难动作,最后达到采青的目的;北狮双狮娱乐,表演以写实为基础,模仿狮子为主。双狮在引狮员引导下,无固定主题,以平地表演,配以高台、三个大的类别。三者不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平行线,在发展过程中三者相互依存、踏球、梅花桩等器材寓意不同地面,以训狮娱乐为主,互相嬉戏、戏球、爬山等,表现狮子的威武神勇、无忧无畏的精神。  



踏山川,腾云雾 


在我国广西地区,正月初一有醒狮贺新年的传统习俗。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时,醒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县,广泛流传于南方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社区,舞狮在中国流传着很多不同的派系也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在中国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意义。其中舞醒狮是在广东和广西两省,明清两朝和民国时期都很有名气的一种舞狮派系。舞狮习俗传承了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舞狮从古至今都是民间最具有艺术气息的娱乐活动,在广西,壮族舞狮可谓是“上入天堂,下游人间”,每踏出一个动人的舞步就仿佛撼动了整片山川,每一次的跃起都仿佛临驾于云雾间。


刚柔并济:田阳舞狮 


逢年过节,或恰逢盛大的活动,田阳人民都会舞狮庆祝。据说明朝年间,壮族民族英雄瓦氏夫人率田州“假兵”抗倭获得大胜,田州人民便组织盛大舞狮迎接士兵们凯旋,从那以后,舞狮也成为壮族人民欢庆的表演节目。田阳舞狮把狮子的阳刚和舞蹈的柔美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壮族狮舞技艺,同其他的南狮和北狮不一样,它属于壮狮以“高”“难”“精”“险”“美”的特色来体现出壮民族的文化,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气息。田阳壮族狮舞主要由“群狮迎宾”“双狮戏球”“凤凰台狮技”“瑞狮争艳”“楼台跳桩”“三狮戏楼台”“金狮采莲”“狮子过天桥”“刀尖狮技”“高桩飞狮”“五行台狮技”“金狮雄风”“狮子上金山”等套路节目组成。


威猛可爱:藤县狮舞 


藤县舞狮属于南派中的分支,藤县舞狮的动作幅度较大、难度系数高、十分惊险,主要突出了蹦、跳、飞跃等动作。藤县舞狮主要有“采青狮”和“高桩狮”。采青狮的主要特征是侧重于地面技艺表演,可以说,“采青”是藤县舞狮最具特色的地方,也是藤县舞狮技艺的精髓。采青狮起舞时,狮子由戴着顽皮猴子和大头佛面具的队员(引狮人)带路引逗、护卫,配合锣鼓打击乐,在燃放的炮竹声中按不同套略进行表演。1999年12月,狮队参加广西狮王大赛中荣获金奖之后,藤县狮队在众多国内舞狮大赛及国际狮王争霸赛中披荆斩棘,百战百胜,频获大奖,硕果累累,在国内外声名大振,威名远播。2004年7月,藤县狮队走出国门,赴马来西亚参加有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等14国家26支队伍参加的世界顶级大赛——“云顶杯”第六届世界狮王争霸赛,获得了第一名和“东方狮王”“世界狮王”的称号。


广西师范大学舞狮队


    图文来源:微信公众号“岭外风雅颂”  2021-12-31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