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总目录
第1期 总第137期
·学术前沿·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文化的自愈机制
张举文 5
劳作模式:民俗学关注村落生活的新视角
李向振 17
身体性与祛身化:一种关于共同体衰变机制的分析
黄 剑 25
·非遗论坛·
博弈与坚守: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命运的多维思考
黄永林 孙 佳34
“迷信”与非遗之间:关于江南的民间信仰与农村妇女的一些思考
[日]佐藤仁史42
以民众为本位:当代节日志的价值旨归与实践追求
——以“传统节庆文化论坛”相关讨论为核心
朱振华51
·民俗史·
谁是正统:中国古代耕织图政治象征意义探析
王加华 57
商周族氏铭文中的鼗鼓形态与鼗族
高晋南 72
试论汉代的民间借贷习俗与官方秩序
——兼论汉代民间借贷中的“契约精神”
李一鸣 78
唐宋转型中宋儒的二重性
——以家族祭礼为中心
胡长海 87
新见元延祐“泰山石敢当”碑铭考
周 郢 97
·民间文学·
五十步笑百步:历史与传说的关系
——以长辛店地名传说为例
施爱东101
从传说到传奇
——《古岳渎经》与唐代运河淮泗段的地域文化考论
滕汉洋111
彝族史诗“支嘎阿鲁”中次要人物的箭垛效应研究
王伟杰119
·田野报告·
饮酒作为山地民族的一种生活方式
——以黎、瑶、侗三个山地民族村寨为例
周大鸣126
“两家并一家”之传宗接代的另类解读
——阴间与阳间的连结
沈 燕136
南海渔民关于台风的地方性知识
——以广东湛江硇洲岛的渔民为例
罗余方146
第2期 总第138期
·民俗学史·
孙末楠的Folkways与燕大民俗学研究
岳永逸 5
语境与路径:“印度戏剧输入说”考论及其学术史意义
浦晗 15
《诗经》中的时间
——葛兰言的节日与历法研究
卢梦雅 26
·农业遗产专题·
19-20世纪江南田野景观变迁与文化生态
王建革 34
清代以来粤北排瑶林农景观的变迁
周 晴 宫清华 48
从“高地”到“低地”
——从“佐米亚”概念看清代云南边境的普洱茶贸易与族群互动
肖坤冰 57
洪水与水的控制
——亚洲季风灌溉技术的生态学意义及其局限性[日]秋道智弥 著 吕雷宁 译 67
·民间信仰·
泰山与民族主义:一座象征国家的圣地
[美]达白安 著 刘晓 译 74
纸扎在中国宗教文化中的演变脉络探析
张小燕 80
袭旧与更新:近代经济变迁中的民间祭祀组织
——以杭州湾南岸地区为例
蒋宏达 89
私神信仰与公神信仰的流动:冀北的女性灵媒与女神信仰
张超 101
冲绳的辟邪俗信与文化
梁景之 112
·民间艺术·
论民歌“花儿”在松鸣岩区域的活态传承
戚晓萍 121
艺术性与神圣性
——太行山说书人的民俗认同研究
卫才华 129
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手艺人的身份实践
——基于黔中布依族蜡染的讨论
王明月 150
第3期 总第139期
·学术前沿·
民主化的对话式博物馆
——实践民俗学的愿景
户晓辉 5
“实践民俗学”的“实践论”批评
王杰文 15
变迁作为遗产?城市传统作为“自相矛盾”的范畴
[德] 沃尔夫冈·卡舒巴 著 包汉毅 译 26
·民俗学史·
江南“低乡”究竟有何不同?
——《垂虹问俗》读后
赵世瑜 29
日常生活与作为视角的民俗
王立阳 36
从人种志、民族志到田野志
——围绕“ethnography”翻译的人类学学术论争
徐义强 49
·民俗史·
儒家政教与汉代风俗理论的演变
曲宁宁 陈晨捷 57
汉代宴饮与国家秩序结构
秦铁柱 65
女为悦己者容:中国古代女性服饰表征与审美取向
宋金英 74
·民间文学·
从感生到帝系:中国古史神话的轴心转折
——兼谈古典神话的层累生产
陈泳超 80
顾颉刚“层累说”的再审视
——以大禹传说研究为中心
马竹君 92
敦煌写本中的人神禁忌
王方晗 102
“大闹”与“伏魔”:《张四姐大闹东京宝卷》的禳灾结构
李永平 112
·民俗观察·
“鬼主”与圣权制
——西南地区历史上的治理文化刍议
张小军 雷李洪 119
演剧与社会动员
——以1944年河北阜平县高街《穷人乐》的编演为中心
韩朝建 129
仪式实践与榉村的社会整合
何 明 杨开院 140
多元螺旋式世俗化、价值重建与文化自觉
——德国巴伐利亚阿柏村天主教徒的实践
谭同学 147
第4期 总第140期
·民间信仰·
当代中国民间信仰的形态建构
金泽 5
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
张志刚 14
西山万寿宫庙会的宗教内涵及文化意义
张泽洪 19
民俗学视域下未成年人葬俗的传播与变异
——以海岱地区史前时期瓮棺葬为例
王清刚 26
·民俗学史·
物质文化研究的格局与民具学在中国的成长
周星 31
中国民俗学转型发展与表演理论的对话关系
毛晓帅 51
他者镜像中的中国近代民间礼俗
——法国传教士禄是遒对中国婚丧、岁时风俗的书写与研究
彭瑞红 62
·学术访谈·
“生世界”:日本民俗学发展的新动向
——日本民俗学者岛村恭则教授访谈录
毕雪飞 日岛村恭泽 71
社会变动、“生世界”与民俗
日岛村恭则 著 王京 译 76
·日本民俗专题·
日本民俗志的立与破
陆薇薇 83
壬辰战争:耳冢历史记忆的再建构、越境与交涉 赵彦民 95
日本战后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习俗的解构与守成
——兼论长谷川町子漫画角色的草根性
韩若冰 102
·民间文学·
从民间故事看中国家族关系
——论“傻女婿”“巧媳妇”的回娘家情节
鹿忆鹿 115
汉魏六朝人神恋小说中女神主导局面形成的原因 董舒心 122
“五鼠闹东京”传说的类型与意义
祝秀丽 蔡世青 138
语言文字类民间游戏的教育功能研究
王丹 146
《世说新语》女性称谓和性别文化
马丽 153
第5期 总第141期
·民俗学史·
民俗学“框架式”语境观的双重向度
惠嘉 5
现代技术、日常生活及民俗学研究思考
张翠霞 14
·民俗史·
两汉儒生关于“陈涉”符号意指分歧析论
聂济冬 23
消费视角下的北宋东京节日生活
董德英 31
道院与财委会:民国时期武夷山的寺产、茶产纠纷
曾旭 41
家国情怀:民国以前南洋华人婚礼的“上头”仪式
王琛发 51
·民间信仰·
田野调查所见华北碧霞元君信仰的几个问题
李俊领 60
“泊船祭祀”与“人神互惠”
——清代漕运旗丁崇祀文化的规制与功效
沈胜群 67
雨水与“灵验”的建构
——对陕北高家峁村庙的历时性考察
陈小锋 80
山东财神会习俗研究
——以潍坊地区为主的分析
吕树明 黄景春 89
·民间文学·
顺服与反抗:关于“天子地”故事的文化分析
陈进国 98
口头传统与图像叙事的交互指涉
——以浙南畲族长联和“功德歌”演述为例
孟令法 108
·田野报告·
现代性的两面性与民俗艺术的传承困境、机遇及其应对
——以湖州石淙蚕花为例
季中扬 118
礼物的竞争:民间信仰活动自我扩张的社会机制
——以浙东福村例
袁松 125
一座移民村落对传统的再生与利用
——以广州市沙坑村及其龙狮团为中心
彭伟文 135
从“做香花”到“打斋”
——马来西亚居銮客家丧葬法事功能探析
冷剑波 147
第6期 总第142期
·学术前沿·
两种自由意志的实践民俗学
——民俗学的知识谱系与概念间逻辑
吕微 5
边界视角:新时期中国民俗学发展脉络考察
李海云 14
中产阶层“不可统计”的生活经验
——民族志书写城市的新路径和可能性
马丹丹 刘思汝 30
西班牙语美洲中的民俗概念
[阿根廷]玛莎·布兰奇(Martha Blache)著
杨慧云、张青仁译 41
城市,一个硕大的自拍照?
——在舞台与舶来品之间游弋的城市性
[德] 沃尔夫冈·卡舒巴 著
包汉毅 译 50
·神话与灾害专题·
世界的毁灭与重生:中国神话中的自然灾害
杨利慧 57
灾害的神话表征
——“大禹治水”的景观分布及减灾表述
张多 67
蟹与蛇:日本、东南亚和东亚之洪水和地震的神话与传说
[日]山田仁史 著
王立雪 译 75
·民俗史·
以《仪礼·丧服》论周代亲属称谓的几个问题
王小健 85
冀鲁豫火神节之渊源考
赵洪娟 92
明代中后期山东婚丧礼俗管窥
李俞霏 梁惠娥 102
科班的营利性及其对戏曲传承活动的影响
吕珍珍 109
·民间信仰·
中国的行业神崇拜:民间信仰、行业组织与区域社会
邓庆平 王崇锐 119
仪式中的礼物流动
——以苏州上方山庙会为例
苏静 133
东亚视域下的琉球石敢当文化
刘晓峰 140
作为传统信仰文化载体的京都祇园祭
——日本京都祇园祭考察札记
叶涛 148
2018年总目录 154
文章来源:《民俗研究》编辑部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