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文沙龙|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主体反思——第36期“敬文民俗学沙龙”回顾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2022年3月20日星期日上午,第36期“敬文民俗学沙龙”在线上如约举办。本期沙龙以“山间铃响马帮来——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主体反思”为主题,分为上下两个半场,分别邀请到高健和张多两位云南大学文学院的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新秀进行主题演讲,他们结合对历史的考察和自身的田野经历,对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刻的探讨与分享。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主办,敬文民俗学沙龙承办,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百余名师生积极参与。




上半场:高健主讲

本民族精英的民族文学

搜集整理和翻译




会议的上半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祝鹏程主持,他对所有与会师生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和感谢,解释了本期敬文沙龙的主题“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含义,介绍了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研究的学术背景。由于多民族的长期相互交融,以及近代化以来日益频繁的内外部交流,云南省的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呈现出具有代表性的复杂生态,其中的诸多问题都值得学者们进行深入的探索。


主持人祝鹏程


接着,上半场的主讲人云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高健开始了题为“本民族精英的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和翻译”的演讲。他从主体的角度对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高健指出,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者长期处于学术的边缘地位,并且往往具有多元的身份,主要表现为职业的多元和自我定位的多元。接着,他从自身的田野经历出发,提供了四个不同主体的搜集整理者的个案,分别是:作为作家的搜集整理者王学兵、作为演述人的搜集整理者隋嘎、作为研究者的搜集整理者史军超,以及文化持有者的自我文本化,体现了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多元主体的复杂生态。最后,高健针对这些田野个案进行了总结性的思考,提出“作为一个共同体的民间文学搜集整理者”,表达了从主体视角对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关切,同时他也从田野研究中注意到了在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中,多元主体浪漫主义的民族想象和诗学建构。


主讲人高健


在主讲人高健副教授的发言结束之后,评议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高荷红与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交流和探讨。高荷红结合自身的田野经历,对高健的主体视角表示了肯定。同时,她也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期待与建议,希望能够在关注主体的同时融入历史的维度,并且期待着除了搜集整理之外,对民族民间文学的翻译也能做出更多的阐释。高荷红老师还指出,在云南以外的更多地区,本民族精英的研究主体实际上占少数,因此由衷地希望高健能够在未来的研究中总结出更为普适的规律。


与谈人高荷红




下半场:张多主讲

学院派和社团的少数民族

民间文学调查




下半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王尧主持,她发表了对高健主题演讲的感想,用一个“腰鼓”的形状来形象地比喻主体之间的关系。外来研究者与民族民间内部正如腰鼓的两端,而本民族精英就是连接二者的中间部分,外部在进入内部时往往需要经过本民族精英主体“滤镜”的折射,因此这一主体在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中是十分关键的。


主持人王尧


之后,下半场的主讲人云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多开始进行主题演讲,题目为“学院派和社团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调查”。同样是从主体的视角关注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张多选择了外部的主体——学院派和社团作为研究对象,他以学术史的形式详细地梳理和分析了外部的学术界对云南民族民间文学进行调查和搜集整理的历史。


从20世纪早期开始,学院派便开始进入云南,进行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其中既有杨成志等最早的一批中国的田野调查学者,也有邓明德等来自外国的传教士。1940年代,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和国立云南大学等在滇的学者群为云南民间文学带来了新的高度。1949年以后,一批受过专业训练的民间文学工作者出现。在社团方面,历史上曾有昆潮文艺社、北门书屋等云南的民间文学社团,1949年之后,各种官方、半官方以及民间的民间文学研究团体相继出现,蔚然成风。从早期杨成志的千里走单骑到国家力量介入之后的三套集成等大规模的调查活动,学院派的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调查搜集经历了从个人模式到集体模式的转变。在梳理了学术史之后,张多还对学院派的民间文学研究史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他也注意到了学者们进入民族民间文学的浪漫主义动机,以及在大规模搜集整理运动中发展出的科学调查方法。最后,张多提出了“谁的民间文学”的主体反思,总结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几种主体以及他们之间的共谋关系。张多提出民间文学不属于民间,它是一种知识生产的结果,是多元主体共谋的产物,而多元主体的复杂互动是民间文学生命力、存续力的所在,因此民间文学研究应该重视“主体”研究。


主讲人张多


演讲结束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斯颖对其进行了评议,她结合自身感受与张多深入探讨了多元主体的复杂性、国家力量与学术之间的关系、学院派与本民族精英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就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研究进行了深入的经验交流。


演讲和评议也引起了诸位老师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就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多元主体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热烈的会议氛围也延续至提问环节,高健和张多两位主讲人回答了其他参会者的诸多问题,包括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汉化”与“互化”、民间文学的经典化,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等问题。


最后,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丽教授进行了总结致辞。她由衷地感谢了各位学者的参与和讨论,充分肯定了高健和张多两位主讲人的学术工作,并回顾了“敬文民俗学沙龙”的发展历程,希望这种有益的学术交流和讨论能在沙龙的平台上长久地进行。第36期“敬文民俗学沙龙”在与会者对钟敬文先生的怀念和对学科发展的美好祝愿中圆满结束。


北京师范大学康丽教授总结发言




    图文整理:王志琳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