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精粹·理论卷
编者:康丽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2年2月
ISBN:9787520387712
康丽,法学博士(民俗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民俗文化普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与民族音乐学系访问学者(2008-2009),中国民俗学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查机构专家组成员(2015-2017)。近年研究方向为:民间叙事学、社会性别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本卷文集的编选,以概念与历史、非遗保护中的横向问题、非遗语境下的学科思考、中国实践与反思四个板块,呈现了2007-2020年中国学界有关非遗理论思考的阶段性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这28篇文章的结集呈现了非遗与中国民俗学界碰撞出的学理生产过程,从中可以管窥这一陌生语汇给予中国学界的触动,乃至越到晚近越深刻、激烈的学科反思。
概念与历史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
巴莫曲布嫫(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件史考述——基于《建议案》和《“代表作”计划》的双线回溯
朱刚(2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横向问题
一、社区问题 (4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社区:含义、多样性及其与政府力量的关系
安德明(43)
反对社区主义——也从语词层面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吕微(54)
以社区为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政策中社区的地位及其界定
杨利慧(70)
二、商业利用中的经济导向与社区导向 (85)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文化经济学阐释
黄永林(85)
非物质经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叶舒宪(102)
三、性别平等 (11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性别平等——基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相关文书的讨论
康丽(115)
四、可持续发展 (130)
非遗保护的契约精神与可持续发展
宋俊华(130)
五、名录标准 (142)
代表性、政治化与商业开发导向:关于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机制的若干思考
马千里(142)
六、伦理问题 (15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绎读与评骘
朝戈金(155)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记录到消费中的伦理问题
张举文(179)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后现代伦理意识
周福岩(193)
非遗语境下的学科思考
非遗时代民俗学的实践回归
户晓辉(219)
遗产学与遗产运动:表述与制造
彭兆荣(24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下性:时间与民俗传统的遗产化
彭牧(261)
文化本真性:从本质论到建构论——“遗产主义”时代的观念启蒙
刘晓春(283)
思路与出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中的中国民俗学
乌丙安(316)
“遗产化”与后现代生活世界——基于民俗学立场的批判与反思
王杰文(328)
论新文化史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
萧放(35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和中国民俗学——“公共民俗学”在中国的可能性与危险
周星(365)
中国实践与反思
政府非遗与民间非遗新论
董晓萍(385)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构成与中国实践
高丙中(408)
分形全球化与非遗保护的中国标准
高小康(425)
地方与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与当代问题
耿波(439)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刘魁立(459)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体系的建立
王霄冰 胡玉福(479)
非遗话语知识生产的中国语境
宣炳善(498)
后记
后记
康丽(509)
后 记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进入中国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作为国际话语与当下中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需求互动的结果,非遗概念内涵及其背后体系的复杂张力。当我们将这一概念视为理论考量的重心时,是要对概念生产场域的异质性及其内涵边界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只有充分认识到非遗概念的张力关系,才可能在交融实践中发现不同的问题意识,也才能够在与文化、历史、政治等多重权力资本发生密切关联的意义网络中,对所有参与非遗知识生产的主体有深刻认识,并从中发现非遗实践的本质和演变规律。这是从事非遗研究的学者应当具备的自觉意识,也是本卷文集在梳理中国学界的理论贡献过程中带来的深切感受。
追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平台上,非遗是从诸多传统文化概念中被抽绎出来,纳入教科文组织内部制度的工作概念。2003年《公约》以它为中心延展出一个包含九项措施、两个名录、一个名册和一种筹备性援助在内的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的搭建是为了应对由全球化资本运行带来的现代性难题,即文化均质化对文化多样性的伤害,而其内部的工作流程、理念执行、标准核验等环节的运作也都为了支持文化多样性保护的目的被统筹在非遗这一工作概念之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非遗是以项目形式被纳入名录机制的社区、群体及个人的传统文化实践。在实施2003年《公约》的过程中,项目是以中立和区别的方式对非遗具体表现形式(specific manifestation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指代。因此,作为项目的非遗,在经历确认、申报、列入、履约等环节的遗产化进程后,是有别于生活文化中的口头传统、表演艺术与社会实践的。
随着保护实践的开展,非遗通过教科文组织与各缔约国共同参与的国际化运作,被迅速地普及为世界范围内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概念。作为保护概念,非遗呈现的是文化现实得以生产、维系和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非遗不只是非物质形态与文化遗产的合并物,而是成为人们从历史建构中发现并定义自己的重要媒介,是文化主体为获得认同感与持续感而“在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不断进行的文化创造。这样的过程性立场与主体赋权认识,使得当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呈现出新的样貌,即世界遗产的保护实践中对非物质文化形态与内涵的关注日益增多,而非遗保护实践中对适应当代文化语境需求的态度也日益积极。
在世界范围内的保护和研究实践中,我们能看到非遗在考古学、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学者的共同关注下,成为炙手可热的研究焦点。当它从研究对象变为分析工具时,作为学术概念的非遗,便成为学界理解文化传统在当代进行知识与意义生产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和不同学科既有方法体系发生碰撞后,既带来消解学科边界的挑战,也带来多学科进行临界讨论与跨界合作的契机。
本卷文集的编选,以概念与历史、非遗保护中的横向问题、非遗语境下的学科思考,中国实践与反思四个板块,呈现了2007—2020年中国学界有关非遗理论思考的阶段性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这28篇文章的结集呈现了非遗与中国民俗学界碰撞出的学理生产过程,从中可以管窥这一陌生语汇给予中国学界的触动,乃至越到晚近越深刻、激烈的学科反思。
具体来说,当国际理念在缔约国实践中被内化并与国家、地方文化原有运行体系发生磋磨,产生包括社区中心作用、商业利用中的经济导向与社区导向、性别平等、可持续发展、名录标准与伦理原则等横向问题(transversal issues)时,厘清作为工作概念的非遗发展史、保护体系建立的事件史,才能令人理解非遗对推进国际层面的文化交流与多边合作的意义,进而发现对基于既有工作原则和过程性保护视角而运行的机制进行反思的必要性。在这一前提下,应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适应性症候,结合中国地方文化特质制定兼具实效性与针对性的文化政策,从学科归属与本位问题出发的批判性研究以及中国实践范型的建构,才会成为以非遗为中心的研究实践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与非遗相关的文化事象是包罗万象的,参与其中的文化主体是复杂异质的。随之产生的问题想要得以解决,需要学者具有充分的研究自觉,在微观学科认知与宏观体系需求之间“跳进跳出”、逡巡反复,才有发现答案的可能。这种被赖特·米尔斯所强调的社会学的想象力,从本卷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中均可窥见。
目前看,中国学界关于非遗的研究大致分为三类,即聚焦于非遗概念、发展历史等本体问题的基础性研究,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性研究与反映学科思考的批判性研究。在既往的学术和社会实践中,我们能看到前辈与同仁在上述三种路径上的努力和成果,但今天我们日盛的学术焦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尚未有令人满意的答卷出现。基于当前的情形,我们发现学界从事为公共展职而进行的应用性研究、从各自学科归属出发进行的批判性研究居多,而探索基础问题的研究偏少。因此,非常期待本卷文集的结集出版能引发更多的“三位一体”的研究,通过学界从事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与批判性研究的同仁们的临界讨论与跨界合作,让我们能将包容万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成为常规学术范畴并形成真正的学术共同体。
本卷文集最终呈现于人前,是多方精诚合作的成果。文章作者的欣然允诺、北京市高校高精尖学科“文化遗产与文化传播”建设项目的慷慨资助,令文集得以成形,在此要向诸位师长同仁、文章原刊发期刊与资助方表示诚挚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团队的专业态度,尤其是本卷责任编辑张林女士对学术出版的热诚与耐心,为文集的顺利出版提供了有利保障,感动之余一并致以真诚的谢意。此外,还要感谢门下诸位年轻女将丁思瑶、林嘉琦、王心怡、刘薇薇、康正悦、苑中慧。她们在文集编选过程中的细致工作,让我们又一次以众智携手共赢。
最后需要说明,本卷文集碍于篇幅与编者视角所限,文章选编挂一漏万,但望读者海涵。学理探究之路无穷尽,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论辩、反思也将伴随文化生产的演进继续前行,不断生成学界能够反哺社会需求的洞察力与想象力。
康丽
2021年12月12日于西山寓居
图文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