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饮食文化与华人身份的跨文化表演性:海外中餐与中餐馆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

饮食文化与华人身份的跨文化表演性:

海外中餐与中餐馆


李  牧

原文刊载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


摘  要


中华饮食文化是一个开放、多维且处于未完成状态的系统,无论华人还是非华人都可以在其日常生活实践中参与和协商。在全球和地方层面上,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实际上形塑了参与主体自身对于华人身份的认识和想象。因此,华人的身份认同便成为在不同文化的互动中逐渐形成和建构的对象,其认同基础是源于不同群体间所共享的相似文化经验。


关键词


海外华人;饮食文化;

跨文化传播;中餐;美食旅行




饮食文化与华人身份认同



在许多民俗学和相关学科的学者看来,饮食是一种在日常经验层面表达认同感和进行身份博弈的有效方式。例如,查尔斯·坎普(Charles Camp)曾说:“食物是最能表现身份认同的标志物之一(如果不是唯一的话)。在移民社会或者多元文化语境下,饮食文化构成了移民生活和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在这个意义上,华人饮食文化在构建、呈现和凝练个体或者集体层面的华人身份认同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文化中国”之外的某些偏远地区或者小城镇中尤为明显(与现今提倡饮食人类学的刘海铭和陈志明等主要关注大城市和华人聚居区不同)。



在不同族群互动的过程中,饮食文化作为一种表演性的民俗活动,从来都不是一个单向度的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多维、开放的交互体系。在过往有关饮食文化的研究中,许多研究者过于重视从局内人的角度考察某一特定族群或地区的饮食传统,其原因在于,当研究涉及诸如本真性等重要问题时,局内人的观点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更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近年来,在饮食文化研究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现象是局外人的视角,无论是从一般食客或者美食家/食品鉴赏家的角度,正逐渐成为学界新的关注点,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诸如饮食旅游、美食旅游和饮食殖民主义等新概念和新理论。基于此,本文将批判性地考察在北美多元语境中纽芬兰华人中餐馆以及在此场域中华人经营者和他们的顾客(或者在更宽泛的意义上说,是华人移民及其后代与当地社区中其他族裔)之间的互动。无疑,在建构和阐释华人饮食文化传统和纽芬兰当地的华人民族性方面,非华人食客或者其他参与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情境的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有助于在华人与非华人之间建构一种具有糅合意味的归属感。在一定意义上说,非华人对于华人饮食文化活动的参与,指向着一条通过跨文化的共享性经验进行跨文化整合的可能路径。


本文所讲述的案例发生在加拿大的纽芬兰,它将折射整个北美的基本状况。纽芬兰岛位于北美大陆的最东端,其首府圣约翰斯是英国和爱尔兰拓荒者在北美最早建设的城市。直至今日,英裔和爱尔兰裔仍是纽芬兰当地人口构成的主要部分,英国文化和爱尔兰文化也因此一直是纽芬兰文化的主流。华人移民纽芬兰的历史最迟可追溯到1895年。这些早期的华人移民全部都是劳工,大多投身于当时全美华人从事最多的洗衣业,这是由当时北美社会存在的、针对华人的制度性歧视和社会性区隔等原因造成的。1906年,继美国(1882年)和加拿大(1903年)先后通过了“排华法案”后,当时还未加入加拿大联邦的纽芬兰政府也通过了针对华人的歧视性法案(The Act Respecting the Immigration of Chinese Persons)。法案规定纽芬兰政府有权向每位进入纽芬兰岛的华人征收三百元当地货币的人头税(以及设置其他方面的限制)。此法案直至纽芬兰1949年加入加拿大联邦后才最终被废止。从华人移民首次登陆纽芬兰开始,华人的饮食文化便随之出现在当地的社会文化空间中。一直以来,有关纽芬兰华人饮食文化的研究较少,且开始较晚。1991年,刘建湘以华人家庭为单位,考察了华人饮食传统何以在缺少传统中国食材和不同族裔共同组成的家庭环境中不断延续和传承的,然而,其研究尚未十分深入。近年来,除了笔者已经发表过的三篇文章之外,叶锬焰和黄茜的论文都十分注重从非华人的视角考量和理解在一种持续不断的互动和协商过程中饮食活动与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


特别需要提及的是,本文将运用露西·隆(Lucy Long)所提出的“美食旅游”概念作为基本操作框架,描述、分析和理解目标群体在特定饮食文化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另外,一种“饮食地理学”的观念也可能从个体在美食旅游的体验中萌发出来,将具体的本地情境与一种全球化的导向相互联结。即是说,一方面,中华饮食文化的流行是一个全球性的文化现象,食用中餐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作为物质实体的中餐馆,不可脱离某一具体的社区、群体和文化空间而存在。因此,本研究将以此探究全球化与地方经验之间的博弈和互动。


从具体研究内容而言,本文首先是基于笔者自2008年开始在纽芬兰及北美各地中餐馆的田野调查,特别是笔者曾在纽芬兰首府圣约翰斯人气最高的中餐馆——苏记食家(Magic Wok Eatery)——历时五年作为服务生的田野经历(2010-2015年),以及笔者从2009年开始对包括华人和非华人在内的各类相关人士一直进行的跟踪式深度访谈。另外,笔者也从当地主要新闻媒体或自媒体处获得有关华人饮食文化的丰富信息,特别是当地著名美食评论家卡尔·威尔斯(Karl Wells)在纽芬兰最重要的报纸《电讯报》(The Telegram)开设的“饮食”(Food and Drink)专栏中撰写的食评文章。《电讯报》的前身为《晚间电讯报》(Evening Telegram)。据笔者的田野调查可知,威尔斯的食评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地主流的公众意志,一直以来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和认同。本文对于威尔斯食评的研究其实反映了目前饮食文化研究中新近出现的一个现象,即考察报纸和其他社交媒体对于普通人饮食观的塑造。此外,笔者基于自身作为服务生经历的自传式民族志书写,其优势是能在活态环境中通过具身经验而获取第一手资料,然而在本研究中,作为华人的笔者也无可避免地带有某些“文化偏见”,并因此有可能造成对跨文化交际的误解。



华人饮食文化与华人餐馆在纽芬兰的兴起


一般而言,中华饮食文化大体可通过贸易和移民两种方式传入他国。早在18世纪,广东十三行中富足的中国商人便将鱼翅和燕窝等上等中国佳肴介绍给与他们有生意往来的西方伙伴,以此来表现自身的慷慨和财富。在鸦片战争,特别是1844年《望厦条约》的签订正式开启了中美之间大规模(且不平等)的国际贸易之后,许多大型的豪华中餐馆相继开设在加利福尼亚太平洋沿岸的主要城市中(如旧金山),用以满足在美中国商人日常生活和商贸接洽的需要。与上层社会不同,当时普通北美民众,特别是那些生活在北美小城镇和偏僻地区(如纽芬兰)的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接触到上述奢华的中国菜肴,他们有关华人饮食文化的主要观念和亲身尝试,通常来自自身与普通华人移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如上所述,华人移民纽芬兰的历史最迟不晚于1895年,而到了1906年,当地华人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约180人。依据《贸易评论报》(Trade Review)1906年11月24日的报道,新增的华人人口引发了当地的大米短缺。这表明华人饮食文化已在当地出现。1950年,年仅13岁便来到纽芬兰的熊楚亮(Dr. Kim Hong)告诉笔者,据其祖父(1910年来到纽芬兰)介绍,早期华人移民很少食用当地人烹饪好的食物,他们往往从多伦多或者蒙特利尔等地的唐人街预订咸鱼、干菜等食品,或者,他们也会在当地买来肉和蔬菜(如卷心菜和土豆等),用华人的方法进行烹制。 


华人居所之外的中餐,是在稍晚的时期才出现的。1906年,一位不知姓名的华人小贩开始在圣约翰斯附近的矿场贝尔岛(Bell Island)向华人劳工售卖中国食物。据称,第一位正式的华人厨师是1915年来到纽芬兰的唐南豪(Nam How Tong),他在贝尔岛上开设了一家餐馆,但是,其售卖的并非华人菜肴,而是在当地更受欢迎的炸鱼和薯条等餐点。唐厨师的餐馆售卖西餐而非中餐的事实,反映了在许多缺少足够体量的中国商人群体的城镇中华人经营者的商业策略,即迎合那些对中餐缺乏认知或者毫无兴趣的当地食客。据载,纽芬兰第一家华人经营的餐馆,是方慕式(Charlie Fong,又称Moo Sic Fong)于1918年在圣约翰斯市中心沃特尔大街开设的帝王餐厅(King Café)。当时,随着华人人口的增长,一些华人开始在已经饱和的洗衣业之外,寻求新的职业机会,但是,由于当地社会不断出现的反华摩擦和劳动力市场的种族限制,他们中的许多人决定在餐饮业开拓。据1931年移民纽芬兰的司徒育亭(William Ping)统计,至20世纪40年代左右,圣约翰斯华人经营的餐馆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0家,大部分都坐落在市中心,如帝国餐馆、联合国餐厅、银球餐厅、美景饭店、白百合饭店、伦敦餐厅、西部餐厅、大众餐厅、圣约翰斯餐厅和西侧餐厅等。除此以外,许多华人还在市中心的高华街经营着许多炸鱼和薯条店。在此,无论从餐馆名称或者供应的菜肴看,这些餐厅大体只能被定义为华人所有或经营的餐厅,还不可被视为严格意义上的中餐馆。



何谓真正的中餐馆呢?劳瑞尔·图尔戎(Laurier Turgeon)和玛德琳·帕斯蒂内利(Madeleine Pastinelli)认为,要定义一个餐馆是否具有民族性,需要“这个餐馆在招牌上或者其他显眼的地方明确地表明自身主打的菜式是不同于当地主流民族菜肴的民族或者地方饮食”。据此,上述华人经营但却不售卖中餐的餐馆,显然不能算是真正的中餐馆。在北美早期的社会语境中,许多华人经营的餐馆不售卖中餐的原因,在于他们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达到“使用与特定民族、国家或者地区群体在当地所使用的食材相同的食材,并且保证工序完全一致”的标准。在当时的北美大陆,传统的中国食材、专业的厨师甚至炊具和特定的炉灶都很难获得。酱油、海鲜干货(如干贝等)和其他传统中国菜中经常使用的调料和食材,只能依靠华人移民自己从家乡带来或者通过当时的邮政和商贸系统直接从中国进口。其实,直到21世纪初期,在纽芬兰等北美大陆较为偏远的地区,普通华人仍然感到难以方便地购买中国食品。


在纽芬兰,据一家名为玛丽·简的健康食品经营部的前店主詹妮特·马歇尔(Janet Marshall)所述,该店从1971年开业时起,便开始售卖一些中国食材和杂货,这是纽芬兰的第一家,她本人于1975年接手该店的经营。她提道:“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中国食品一直是我们经营的主要部分。每6个月,我们便会从温哥华的批发商那里订购大概1万加元的货物,这样的数额在当时对于我们这样规模的小店而言是非常巨大的。”自那以后,玛丽·简便被戏称为纽芬兰的“唐人街”,因为本埠华人时常会因购买活动而在那里聚集。今天,随着华人人口的增加,“很多本地超市(如开市客Costco)已经开辟了专门的中国食品货架,许多华人经营的小杂货店也相继开设”。不过,纽芬兰境内的很多中餐馆仍然主要依靠每两周一次的物流货车(如越南华侨峰哥等)将中国食材从多伦多运到这里。



另外,在华人开始定居纽芬兰的早期,除了食材等方面的客观原因外,北美地区正宗中餐的缺失极有可能还根源于对中餐污名化导致公众对中餐的恐惧,即认为传统的中式烹饪会使用一些“不洁净”或者“受到玷污”的材料。例如,1914年3月4日,一篇题名为“中国广东”(“Canton, China”)的文章在《晚间电讯报》上发表,其中提道:“广东人民非常热情好客,当你对他们彬彬有礼时,他们便会回馈你如下美食:烤狗肉、炖猫肉、煮猫头鹰、腌老鼠、烟熏大蟒蛇和燕窝汤。考虑到广东人民是如此的热情好客,美国人民可不想那么频繁深入地到广东寻访。” 对于有可能在中国吃到自己无法接受的食物的担心,不仅让许多美国人害怕去中国,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使他们选择刻意回避自己身边的中餐。在北美以及世界的其他地区,有关中餐馆的城市传说广为流传,进一步增加了公众对于中餐的焦虑。对此,迈克尔·欧文·琼斯(Michael Owen Jones)认为有两种方式可以让公众的态度发生改变:一是“掩盖”(disguise),二是“转变”。


美式中餐的出现和兴起



为缓解潜在顾客的焦虑,同时更为了维持生计,许多华人经营的餐馆,特别是那些客流主要依靠当地社区中非华人群体的餐馆,主动选择改变自身菜肴的方式来满足顾客的口味需求。对于前述的唐厨师而言,这种改变即意味着他必须学会如何制作诸如炸鱼和薯条等当地特色菜肴。然而,许多早期的华人餐馆主在北美社会中时常面临的一种两难境地是:如果他们供应正宗的中国菜肴,那么顾客会怀疑他们所使用的食材的安全性,而如果他们售卖的是西餐,那么他们又会被批评为太西化而失却了本真。在此情势下,很多餐馆主为了既保持自身的文化特征,又能实现一定程度上涵化的目的,而尝试将中华饮食传统与美国饮食文化进行整合。这种妥协的成果便是所谓的“美式中餐”,包括炒杂碎、甜酸鸡、酥鸡、蛋卷和馄饨汤等可在包括纽芬兰在内的整个北美的任意一家中餐馆中看到的菜肴。在美式中餐取代正宗中餐(唐人街)和纯粹西餐(小镇和偏僻地方)的过程中,中餐馆转变成为邀请“顾客将自身与在其面前的菜肴进行关联,并对之做出相应的文化阐释,最终可以接纳这种源自外来饮食文化的场所”。依据很多研究者的探讨,通过售卖“美式中餐”,中餐馆逐渐被认为是“安全”的地方,因为“在这里,顾客们可以与其他饮食文化相遇,但是,与此同时,他们又不会离自己熟悉的口味太远”。这使得美式中餐的本真性一直成为各方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许多食评家和中餐馆的厨师们认为不可将之看作纯粹的中餐或者西餐,而应视为一种不同菜式的融合体。



然而,同样有学者指出:“对于一种菜式的保留和传承,并不需要要求它与原来的模式完全一致,而是要看它是否符合该菜式长期以来已经形成的一些最根本的特征,是否与菜肴背后的核心文化观念有关联,以及是否被顾客或者厨师认定为一种非常具有特色的菜式。”在纽芬兰一些中餐馆的厨师,例如纽芬兰圣约翰斯熊氏外卖的熊元衮(Billy Hong),将美式中餐视为中餐发展的一种新菜式。这一点得到了许多非华人顾客(如苏记食家的食客萨默斯一家)的赞同,因为,对于他们而言,即使是美式中餐也完全不同于他们的日常饮食,非常具有异国情调。依据这些非华人食客自身的生命体验和文化经历,他们将这些具有文化异质性的菜肴看作“正宗”的中餐。这表明本真性潜藏于公众对特定现象经验的感知之中。在北美的语境中,中餐的北美化成为一股非常强劲的趋势,许多新菜被创造出来并在北美的中餐馆中通过非华人食客的“筛选”而逐渐流行,最后,这些常见于菜单中的美式中餐,不再是危险的,而是“安全的”。因此,在很多与华人文化相关的场合,如当地华人协会组织的春节庆祝和中秋节聚餐等中外嘉宾均有出席的情况,美式中餐通常会被作为标识华人身份的象征物而呈现给非华人群体。


如此,主打美式中餐的华人餐馆,由于显著标示了自身菜肴的文化独特性,便可被称为前述图尔戎和帕斯蒂内利所谓的“民族餐馆”。在斯图尔特(Susan Stewart)看来,局外人通过饮食活动,实际上是将民族餐馆这一原先属于某一特定族群的空间,转变成为一个对于局外人自身而言具有内在性和个人化的空间。在这一过程中,食客具有异质性和陌生感的跨文化经验转变成为其独特的个人历史和记忆。因此,中餐馆在微观层面上成为允许跨文化接触的、去本土化的场域,在这里食客们可以在自己的家乡看到、触摸甚至消费外来文化。在这个意义上,西方人在西方世界中的中餐馆中就餐的行为,便与露西·隆所定义的“美食旅游”概念相符。当顾客来到一家与自身民族身份和文化背景不同的餐厅就餐时,即使他们仍然居住在自己离餐馆不远的家中,他们实际上化身为异文化的旅行者,开启了通往另一文化的旅程。

 /


中餐在纽芬兰的接受情况


那么,纽芬兰人是如何接受中餐,并愿意在中餐馆中游历旅行的呢?笔者的田野调查表明纽芬兰当地人对于中餐(即使是经过改良的美式中餐)的接受,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十分复杂,其前提在于纽芬兰社会政治语境的变化。


在华人移居纽芬兰的早期历史中,华人一直以来遭受着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社会生活中的制度性和非制度性歧视。这一问题初步改变的契机是1949年3月31日纽芬兰加入加拿大联邦。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联合国极力倡导各国重视人权问题(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加拿大政府已于1947年废止了排华法案。基于联邦法律高于地方法律的原则,在纽芬兰加入加拿大联邦后,其排华法案也随之废止,结束了针对华人的制度性歧视。纽芬兰加入加拿大联邦得到了以下两个直接的结果:第一,包括华人在内的纽芬兰居民可以自由地在纽芬兰和加拿大大陆之内活动,这样使华人增长了见识,为中餐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第二,华人有权申请加拿大永久居留权,并可以申请自己的直系亲属来加与其共同生活,这造成了华人人口数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迫使华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促成华人餐馆数量的增加和广泛的分布,创造了中餐传播的物质基础。


熊楚亮回忆说,纽芬兰第一家销售炒杂碎等美式中餐的餐馆,是1954年由广东移民区荣鼎(Wing Ding Au)经营的“华美餐厅”。区荣鼎1946年来到纽芬兰,在纽芬兰加入加拿大联邦后,由于旅行不再受限,他便身赴多伦多(据称是当地的荔枝园餐厅Litchi Garden)学习当时已经非常流行的“新中餐”(美式中餐)的烹饪技术,学成之后重新回到圣约翰斯接手其父亲的生意。 不过,熊医生告诉笔者,区荣鼎曾以笑谈的方式讲过在餐馆开业之初,纽芬兰当地的英裔和爱尔兰裔民众极少光顾,“这些群体更喜欢在早期华人经营的西餐馆中享用烤牛肉、炸猪排、炸鱼和薯条以及辣火鸡三明治等餐点”,而华美餐厅的主要顾客是当时在纽芬兰避难的大批犹太人,这是因为“犹太人是做生意的,到处跑,见过世面”,而且“在二战期间来到纽芬兰之前,他们就在纽约等大城市中吃过中餐”。这一情况的转变大致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初期。1956年从广东到纽芬兰与丈夫谭奕桓(Tom Chow)团聚的谢亚韫(Yvonne Chow)回忆:“在1960年前后,本地白人突然开始来到华人经营的餐馆主动点中餐,我们很奇怪,他们说,在开放后的这几年,纽芬兰经济情况不好,很多人都到加拿大本土打工,看到中餐在大城市很流行,而且非常便宜,他们经常去吃,逐渐喜欢上了中餐。”从这一点来看,纽芬兰人对于中餐的接受程度要滞后于北美许多地区,特别是拥有较大华人体量的大都会。


实际上,普通民众对于中餐的认识和接受,尤其是在中餐进入北美的早期,通常都与个人经历和个体记忆有关。一位纽芬兰商人查理·思努克(Charlie Snook)告诉笔者,他第一次接触中餐是在一场1943年左右在其家乡——纽芬兰的格兰德班克镇(Grand Bank)举行的葬礼上:


我的一个远房表姐芙洛尼·马修斯(Fronie Matthews)嫁给了一位圣约翰斯的餐馆老板熊查理(Charlie Hong)。他们婚后住在圣约翰斯,芙洛尼的父亲雅各布也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后来在1943年前后,雅各布去世了,他们将他的遗体送回老家安葬。在葬礼上,当时是一家名为阿瓦隆烧烤酒吧的老板查理为所有参加仪式的人准备了午餐。我虽然也不记得菜的名字,但是我对它的颜色印象深刻,它是红色的,可能放了很多的西红柿。它真的是太好吃了。查理还为我们配了米饭,米是从圣约翰斯带到格兰德班克来的。那是我第一次吃中餐和遇到华人。


从那时开始,思努克便喜欢上了中餐,但是对于其他普通的纽芬兰人而言,他们或许并不像思努克一样在年轻时代便有机会接触华人和品尝中餐,更勿论对之产生喜爱之情。蕾妮·芬莱森(Renee Finlayson)是前述的玛丽·简商店的常客,她的日常购物清单中从未包含该店中的特色商品——中国食品,其中的原因在于居住在纽芬兰西部小镇的她和家人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中餐。由此可以推论,只有当华人与其他非华人的纽芬兰居民之间增加互动和增进相互间理解之后,公众排斥中餐的情况才可能有所改变。


而中餐馆数量的增加和日益广泛的分布,正为纽芬兰公众与华人互动的增加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排华法案在纽芬兰被废除以后,原先未打算在当地长期居留的华人开始将他们远在中国的配偶、子女和其他直系亲属接到纽芬兰定居,这直接导致了当地华人人口数量的激增。当时,传统的华人洗衣店行业由于洗衣机逐渐进入普通家庭而式微,许多华人开始转向已有华人长期介入的餐饮业。在1970年以后,华人餐馆在纽芬兰的分布已经十分广泛,每一个城镇甚至村庄都至少拥有一家中餐馆,这些餐馆基本上是以家庭作为单位进行经营。当时,由于人手短缺,许多华人餐馆都无一例外地将华人安排在内厨,而雇佣数名当地人(特别是女性)作为侍应。例如,据谭惠美(May Soo)及其母谢亚韫介绍,其家族1963年在纽芬兰中部城镇格兰德弗斯-温莎开设的台湾酒家,除华人厨师外,还雇用了14名当地女性(有时人数会少一些)。中餐馆为这些当地女性提供了为数不多的就业机会,而后者又成为中华餐饮文化最早的当地接受者群体之一。来自格兰德弗斯-温莎东北方向小镇毕肖弗斯(Bishop Falls)的玛丽·帕森斯(Mary Parsons)自1970年高中毕业后便在台湾酒家工作至今,是该餐厅工作时间最长的女侍应。她说道:“纽芬兰经济环境很差,工作机会少,男性往往离开纽芬兰到加拿大本土或者美国工作,女性很少外出打工,中餐馆为我们提供了在本地工作的机会。”在中餐馆工作的岁月中,玛丽逐渐认识、了解和喜欢上了中餐,并向家人、亲戚和身边的朋友推荐中餐。“台湾酒家为我们员工提供免费伙食,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中餐,我觉得口味很不错,从那时起,我就经常给家人外带餐馆里的食物,无论是我还是周围的人,都慢慢喜欢上了中餐。”与玛丽一样,许多白人女侍应都来自较小的城镇和社区,她们实际上承担了将中餐传播至纽芬兰各个角落的作用和功能。


不过,玛丽说道她最初在餐馆中所见和外带给家人的中餐,通常都是甜酸炸鸡球和柠檬酥鸡等油炸食品,这些食品也是最早出现在中餐馆菜单中为数不多的中餐。从中餐在北美地区的发展历程看,中餐馆的经营者对于中餐的推广经历了一个从完全西化、菜单中出现少量中餐、美式中餐的兴起到介绍正宗中餐的过程。从20世纪50年代便开始在纽芬兰经营餐馆的熊氏家族成员、金门酒家的经营者之一熊华耀(Wallace Hong)曾说:“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菜单中只有很少的中餐,因为很多纽芬兰人不吃中餐,他们来到餐馆时,我们希望他们也能吃上自己想吃的东西。虽然我们很想像大城市那样做中餐,我的侄子熊光楫(Ted Hong)也去多伦多等地学了怎么做中餐(美式中餐),但是我们也只能慢慢推广。”



在中餐馆由华人经营的餐馆向售卖中餐的餐馆的转变过程中,中餐馆的经营者们采用了非常灵活的销售策略,其基本原则就是尽量满足客人的需要。上文提到的圣约翰斯熊氏外卖的厨师熊元衮最初于1953年在贝尔岛经营一家名为“太阳餐厅”的西式餐馆,1966年该地铁矿开采关闭后,他便来到圣约翰斯开设中餐馆。对于中餐的开放性和可塑性,他曾说:“与法餐或者意餐等西餐讲究固定的配比不同,中餐的灵活性非常大,我们可以根据客人的需要改变口味和食材,甜一点、酸一点、咸一点、淡一点都可以,改换肉类或者蔬菜都可以,不存在任何一成不变的精准操作。”退休高中物理教师德里克·史密斯(Derek Smith)曾说:“50多年前,我在圣约翰斯上大学,当时是节日,很多地方都满了,我们十几个人只好去了中餐馆。那是我第一次到中餐馆吃饭,我记得自己点的是鸡肉炒饭,但是我提出希望不要青豆,少点盐和酱油等好几个要求,随行的其他人也有各种各样的要求,中餐馆都一一满足了。我想他们真的非常认真地聆听了我们的需求,是可以信赖的。后来我和太太的约会也放在了中餐馆里。”后来,史密斯还将中餐推介给了自己的母亲——一位非常保守的纽芬兰妇人,后者在高龄时仍然经常食用馄饨汤的中餐菜肴。由此,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中餐馆逐渐从一个“危险”的空间转变成为一个“安全”的场所,其根本原因在于中餐馆的从业者从未试图强行改变顾客的饮食习惯,而是旨在通过平等“对话”塑造后者新的就餐体验和口味选择。笔者发现中餐已成为许多非华裔纽芬兰人日常饮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乔(Joe)和伊莎贝尔(Isabel)每周都会到苏记食家享用一份包括鸡肉炒饭、牛肉炒西兰花和炸蛋卷的套餐。他们每一次都会将原来套餐中的一份甜酸炸鸡球换成另一份牛肉炒西兰花,而且还会要求厨师额外配送一份牛肉炒西兰花的酱汁。很显然,享用中餐已经成为纽芬兰公众广为接受且表现形态不一的生活方式。更有趣的是,这些顾客并不仅仅是给定菜单的被动接受者,而更是非常有创造性地调整适合自己的餐点、就餐方式和形式的能动主体,使自身积极参与到纽芬兰本土中餐意义的建构进程中。


纽芬兰社会接受中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华人专业人士与留学生的增加,扩大了华人社区与当地社会的接触范围,增进了双方之间的相互理解。在纽芬兰加入加拿大联邦以后,华人数量增加,家庭结构由原先以单身男子为主逐渐转为正常核心家庭架构,使得本地出生或者在本地长大的华人二代人口增长迅速。这些新生代华人通常都接受了正规的学校教育,而逐渐获得了传统华人职业领域之外的其他就业机会,如熊楚亮成为肿瘤科医生,司徒育亭之子司徒比尔成为加拿大海岸警卫队工程师,方慕式之孙方大卫(1949年之后出生的第一位华人)成为工程师并开办了啤酒厂等。同时,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由于纽芬兰当地对于医护人员的需要,来自中国澳门地区的何谓鉴(Cosmos Ho)和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曾永志(E. T. Tjan)医生等,都分别移居纽芬兰。在加拿大1967年新移民法颁布之后,种族标准被废除,许多满足条件的华人医生、工程师和当地纽芬兰纪念大学各专业教学科研人员等专业人士可以获得永久居留权。在有关华人饮食文化的访谈中,这些专业人士认为他们的到来产生了两个直接后果:第一,华人专业人士数量的增加,引发了市场对于不同于美式中餐的正宗中国菜的需求。第二,华人专业人士与本地非华人群体在工作等各个方面接触频繁,逐渐改变了后者对于前者的刻板印象并增强了相互之间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作为华人文化一部分的中餐更容易被非华人群体接受。加菲尔德·费扎德(Garfield Fizzard)原为纽芬兰纪念大学教育系教授,退休后任职圣约翰斯高华街联合教会档案馆馆员,曾说:“虞崇贞博士(Dr.Miriam Yu)曾是我们教育学系的主任,和我们关系很好,在各种聚会或者年末聚餐时,她总是向我们强力推荐中餐馆,我是因为她才逐渐喜欢上中餐的。”如今,华人仍然不断实践着基于工作以及朋友关系的饮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活动。在笔者做服务生的五年时光中,几乎在每一个周五晚上的九点左右,方大卫都会带领自己的家人(其配偶为当地白人)、亲密友人和工作伙伴一行十余人,在苏记食家就餐。他每次都会点那些菜单上标注为正宗中餐的菜肴,如“脆皮烧鸭”等,与大家分享。在一次交谈中,方大卫告诉笔者:“我就是喜欢吃中餐,这是小时候家里的味道,我也希望别人,特别是家人和朋友,能喜欢上中餐,了解我们的文化。”


非常巧合的是,与中餐在纽芬兰的接受几乎同时,1971年时任加拿大总理皮埃尔·特鲁多(Pierre Elliot Trudeau)在演讲中提倡“多元文化”,并最终使之成为加拿大国策并顺利立法。政治环境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也引导了公众对于中餐刻板印象的改观。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纽芬兰当地居民逐渐认识和接受了与其传统饮食文化极为不同的中餐,当然,这一接受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时长久、循序渐进的过程。


卡尔·威尔斯的“饮食”之旅


在所有纽芬兰中餐馆的食客中,圣约翰斯的食评家卡尔·威尔斯最具影响力,因为他从2006年至2018年期间,在《电讯报》每周发行的“饮食”专栏上发表了大量有关中餐馆的食评文章。2012年的一天,笔者和威尔斯在苏记食家有过非常简短的对话。威尔斯告诉笔者:“我非常喜欢食物,我在全世界四处寻找美食。我希望告诉公众可以去哪里就餐以及食用什么。这就是我写作食评的主要目的。”在这个意义上,威尔斯并不是一位普通的游客,而是“美食旅游”意义上的导游。


总体而言,威尔斯的食评包括以下部分:自身的就餐经历、餐厅评分、餐饮价格,对于服务、氛围、嘈杂程度的评论,开餐时间、如何预订、付款方式、停车服务、饮品供应、无麸质餐饮的选项、是否有残疾人通道等信息,最重要的是推荐菜肴等。从2006年开始,在威尔斯的食评文章中,有多篇是关于圣约翰斯及附近地区的中餐馆,这些文章以一种非常细腻的笔触记录了威尔斯所造访的餐馆的不同侧面,为笔者考察纽芬兰顾客在遭遇中餐和中餐馆时的态度和意图,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案。威尔斯的食评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可和接受。例如,当地小学教师艾米·史密斯(Amy Smith Tam,中文名:谭美美)评论说:“对于我们所有人而言,威尔斯的写作的确让食物变得非常的诱人,而且使得在一家好的中餐馆就餐的经历变得非常令人兴奋和向往。”


在2006年的一个夏天,威尔斯来到了圣约翰斯的金门酒家,他首先发现了这里斑驳的外墙:


这座有着尖塔式屋顶的砖结构建筑看起来似乎需要翻新了。屋檐下的破损非常明显,需要一些修缮和重新喷漆。在建筑的内部,除了四处多多少少有些褪色以外,金门酒家看起来和三十年前没有什么不同。在餐馆大厅的玄关处,那座漂亮的、装饰着传统中国图案和文字的精心雕造的拱门,仍然让人感觉震撼。它使用的是诸如红色、金色、蓝色、绿色和橙色等非常明亮的颜色进行涂绘。拱门的一边雕刻的是一条张牙舞爪的巨龙,而另一边装饰的则是一只雍容华贵的禽鸟。


从外观上看,金门酒家的装潢极具中国传统装饰特色。很多人在阐释这些餐馆展示和强化中国风格的原因时,通常会强调所有者经济上的成功和财富上的充足,或者,如熊楚亮所言,是餐馆主希望通过营造一种中国氛围来吸引顾客。在纽芬兰省府圣约翰斯之外的小城镇,许多中餐馆,如科纳布鲁克市的谭氏餐厅、龙餐馆和李氏餐厅,甘德市的东海餐厅和远东酒家以及克莱伦维尔镇的大同酒家等,在内部装饰上都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中华特色。但是,在这些表面因素之下,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是,老一辈华侨华人希望把这些巨型结构的、象征中国和中华文化的符号标记,放置于留下了自我移民记忆的特定文化地理空间中。在这些华人餐馆主的记忆中,华人在过去受到了压迫和歧视性的对待,而如今,他们希望通过这些标志自我商业成功的建筑彰显自身与其他族裔平等的文化和族裔身份 。在这个意义上,建筑成为一种铭记族群历史的方式。


赵莉莉(Lily Cho,音译)说道:“中餐馆……是华人与非华人社区之间发生互动的场所。”图尔戎和帕斯蒂内利非常强调民族餐馆所具有的模糊性和多义性,他们以此将民族餐馆定义为萌发跨文化交流与挪用的“居中空间”:“民族餐馆处在本民族与全社会互动的边界上,既是私密的,又面向所有人开放。”即是说,民族餐馆的私密性表现在它往往是在一个自足的空间中向本民族民众或者那些知晓并尊重该文化的族外人展现自身文化的;同时,对于那些对民族文化语境缺乏了解的局外人而言,民族餐馆内部的种种装置构成了一次充满异域风情的公共展示事件。


2010年,当威尔斯光临香港餐厅,他做出了以下评论:“它看起来与那些数以千计的开了很长时间的家庭式中餐馆并无二致。在这里,你会看到与别处相同的金鱼缸、中国画、用了很长时间的地毯、金属椅子,以及安装了玻璃转盘的大圆桌。”在这个意义上,香港餐厅等中餐馆由于装修风格的相似,本身也成为一种中餐馆展现自我文化身份的传统。为了深入认识和理解这一传统,蒙特利尔出生的加拿大华裔艺术家谭凯伦(Karen Tam)启动了一项名为“金山餐馆”(2012-2017年)的装置艺术项目,向观众展示传统北美(加拿大)中餐馆的内部空间摆设和软装。谭凯伦认为每一个中餐馆都是“一个对于想象的中国的隐喻,这个中国是由西方想象的,同时又是华人在西方世界中重构出来的地方”。在这些装置作品中,谭凯伦关注的重点并不在于“食物”,而是中餐馆实在的物理空间布局和可触摸的实物,如家具和餐具等,所有的展品都来自展览地当地的华人社区。赵莉莉评论道,“金山餐馆”类似于她研究的加拿大西部的中餐馆,“相较于21世纪忙碌繁荣的温哥华和多伦多的大都市唐人街,看起来是那么的老派和过时,它们根本跟不上由于新移民的到来所引起的巨大变革的步伐”。


谭凯伦的装置艺术虽然通过呈现中餐馆的物理空间而唤起了一种将中餐馆的建筑和空间布局视为一项传统的意识,但是,她同样为后来的艺术家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她并没有为我们展现菜单上的空间与布局。对此,赵莉莉认为加拿大西部的中餐馆在菜单上“创造”了一种特殊的语言和修辞,使之成为在加拿大文化内部流传广泛的一种特殊文本结构方式。她也说:“看着这些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存在着的菜单,你很容易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是如此相似。它们使用相同的方式排版,它们在内容上包含着相同的食物分类方式。它们完全是按照相似的食客的餐饮预期而结构的。”在她看来,对于非华人顾客而言,中餐馆菜单的标准化使得中餐甚至华人的民族特色,都是可以预期且因此而令人感到愉悦的。当我们以相似的眼光去细致地看待纽芬兰中餐馆的菜单时,可以发现,菜单上列出的菜肴的顺序,不仅表现出是为了安抚非华人顾客对于中餐的焦虑,而且,有意或者无意地,这一顺序似乎很明显地将当地人的需求优先考量。在这些菜单中,诸如馄饨汤、炸馄饨皮、炒饭和炒杂碎等美式中餐,无一例外地全被列在首页,随后才是那些更“正宗”的中式菜肴。这样的安排当然是出于经济效益和实际操作方便的考虑,但是,这样的形式实际上并不利于推广中华饮食文化。


在北美小城镇中,中餐馆的这种以非华人食客/美食旅游者为中心的特性,也表现在其菜肴缺乏发展变化这一特点上。安德鲁·克伊(Andrew Coe)说道:“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中餐馆的菜单便固定下来了,菜肴变化很少。它们的菜肴止步于那些平淡无奇的东西……魔法和激情从中餐中消失了。”这一描述与纽芬兰中餐的历史与现实大体是吻合的。因此,克伊评论道:“除非是发生改变,不然中餐馆就会因为缺乏特色而面临生存的危机。”然而,中餐菜肴演进的停止,极有可能是华人移民和北美当地主流社群在文化涵化过程中相互协商和博弈的结果。可以想见,诸如馄饨汤和炒杂碎等流行的美式中餐菜肴,并不是早期华人移民研发出来的全部新菜,它们无疑经过了多次筛选和淘汰而剩下的精品。在这些成功保留下来的美式中餐菜肴中,一些菜肴会因为选用的食材和烹饪的方式而被认为更像中餐。美式中餐中的菜肴,无论是那些因为选用了传统的中国食材或者烹饪方式而更像中餐的餐点,还是那些更受西方菜式影响的餐点,在北美的语境中,对于大多数食客而言,都是中餐,而且通常都可以在所有中餐馆的菜单上看到。与那些在传统的民族国家边界中被定义的传统佳肴不同,美式中餐超越了民族国家甚至中华文化圈的边界,它们是在跨文化交流的语境中被创造出来的海外民族饮食文化符号。


除了族裔和地理空间的延展性,作为文化符号的美式中餐在代际和年龄上同样具有张力。例如,一位名叫艾拉(Ella)的小女孩,陪同威尔斯到中国楼餐厅点外卖,她评价说中国楼的甜酸炸鸡球是“最棒的”,其中的亮点是秘制的甜酸酱。可以说,通过品鉴中餐,一位六岁的当地小姑娘也参与了关于中餐的讨论。可见,餐饮活动为华人与非华人之间在不同场合交流与协商华人及其文化的属性,提供了条件和场域。在这一过程中,中餐馆成为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意义上的公共领域的具体场所。在公共领域中,人们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公众群体,共同对所关心的问题进行辨析、讨论甚至激烈的交锋。依据哈贝马斯的观点,中餐馆首先为华人提供了一个私密的、仅属于本族群的空间,这对于小城镇的中餐馆而言尤其如此:“小镇上的中国餐馆并不是一个象征同化和融合的符号,而是一个反同化的标志。”在纽芬兰东部市镇克莱伦维尔的大同酒家,威尔斯就餐时,发现餐馆老板辛迪(Cindy)和家人正在餐厅的一个安静的角落吃晚饭,于是他出于好奇,询问餐馆老板他们正在享用的是什么菜肴。辛迪告诉他,那是正宗的中餐,是用一种根茎类的蔬菜炒肥牛,中国人都非常喜爱这道菜,但似乎并不符合当地客人的口味。辛迪有关本真性的定义,代表了一种将华人与本地非华人顾客相分离的倾向。在这里,本真性变成了区分“自我”与“他人”的有效策略,从更深的意义上来说,对于中餐本真性的探讨本身也成为一个华人的自留地,他们可以通过对于中餐本真性的评判来获取协商华人民族性的权力。另外,餐馆内安静角落的桌子就如同一个作为旅游目的地后台的族裔空间。这一空间并不允许局外人或者美食旅游者随意进入、触摸或者品味,但是可以同意他们从远距离进行观看,就如同隔着展柜或者展台的玻璃欣赏博物馆中珍贵的藏品一样。


作为逆公共领域的中餐馆



大同酒家餐馆主所落座的那个安静角落的桌子,让笔者想起了从前每一天用餐高峰结束之后自己与其他服务生一同坐在苏记食家大厅角落或者边上的餐桌旁用员工餐的场景。苏记食家的员工餐与威尔斯所描写的大同酒家的辛迪及其丈夫所食用的晚餐非常相似。在很多情况下,苏记食家的员工餐所用的也是那些“不是太好”的、因此无法供应给顾客的食材。员工餐的餐桌上通常会摆放筷子、碗和白米饭,而不是一般摆放在顾客餐桌上的刀叉、盘子和炒饭。在苏记食家,员工餐桌与客人餐桌最大的区别在于,员工餐桌上并没有铺上桌布和摆放餐巾。这一区别使得员工餐桌在整个餐馆大厅中构成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开放空间。一些顾客,特别是那些与餐馆主关系不错的常客,如餐馆主的音乐老师鲍勃(Bob)和餐馆主的代表律师汤姆(Tom),通常会对员工餐桌上的食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很多时候,当他们看到员工餐时会非常失望,因为餐桌上的食物并无特别之处,有时它们还不是“正宗”的中餐,而是与客人们所食用的食材相同的食品的“边角料”。然而,即使没有正宗的中餐,无论餐馆的员工或者客人都将苏记食家的这张桌子认作“中国桌子”,它被看成塑造和彰显华人身份的场域。


华人身份会在这样的场合中萌发出来,首先是因为民族餐馆的员工们在此处聚集而创造了一个华人空间。当员工们开始用餐时,餐馆中的表演形式和场景呈现方式,便由原先如博物馆般静止的展示,转变为现场剧场化的表演,而表演的内容便是华人的族裔身份。在此,表演的核心并不是表演的内容以及表演的具体形式,而是表演的主体以及表演进行的场域。当员工餐桌上摆放着与顾客相似或者从品质上而言“更差”的菜肴时,顾客们会倾向于认为自己所食用的餐点是更为正宗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便可不再把自己视为仅仅接受美式中餐的思想保守和墨守成规的老派食客,而将自己看作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其他文化的思想开放和具有世界眼光的“城里人”。当非华人顾客看到自己所点的菜肴,同样也是华人食客所钟爱的菜肴时,他们的上述观点便会得到进一步强化。通过这种看和被看的互动过程,苏记食家的许多顾客认为自己在饮食习惯上更接近华人,而非自己本族人,因为后者更喜欢食用甜酸炸鸡球和杏仁酥鸡。而且,很多非华人食客也逐渐接受了使用筷子和碗等餐饮用具以及其他用餐习惯。例如,当笔者准备为苏记食家的常客——杰瑞(Jerry)和安娜(Anna)夫妇提供刀叉的时候,他们很快止住笔者说:“请给我们拿双筷子吧!”在此可见,来自当地主流社会和主体民族的顾客会转而依照华人的饮食行为和口味行事。



非华人顾客对于华人习性的遵从,有时会造成对于“华人”标签运用的排他性,即在将某些菜式定义为中餐的同时,又会将某些菜式排除在“中餐”的范畴之外。根据笔者的田野调查,许多华人顾客不情愿尝试美式中餐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并不是源于中国,而且创造它们的目的是迎合非华人食客的口味需求,表现了华人对主流文化的屈从。在更深的程度上而言,华人对于美式中餐的拒绝,根源或许在于美式中餐从起源上来说是华人屈从于主流文化的产物。因此,要评判某一特定的菜肴是否属于正宗的中餐,并不是依据口味或者烹饪方式,而是基于一些预先设定的与本真性和权力结构相关联的概念。这些概念是在不同文化群体为了争夺定义本真性的权力的互动过程中被建构的。


根据《纽约时报》华裔专栏作家詹妮弗·李(Jennifer Lee)的说法,最好的和最正宗的中餐馆都应是仅以华人食客的口味和需求为导向的,在这一类型的餐馆中,非华人顾客的预期通常是被忽略的。在这种情况下,非华人顾客不得不接受传统中国的食材处理方式和用餐规矩,致使一个本应作为公共空间的餐馆,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华人主导的逆公共空间。这似乎预示着许多华人餐馆“已经开启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并开始进入中餐发展历史的新篇章”。这种对华人及其文化进行赋权(empowerment)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常见的东方对于西方的妥协和服从,中餐馆及其所标榜的华人文化的成功得益于北美,特别是加拿大所奉行的多元文化政策,这一政策至少从制度上确保了文化平等的基本态度。当然,多元文化政策是主导民族对于其他民族的让步,目的是缓和自身内部的种族冲突与文化对抗。因此,在多元文化的权力话语中,对于华人群体的文化赋权,很大程度上仍然根植于依旧十分稳定的、以非华人为中心的权力结构,但是,无论如何,在迎合和满足美食旅游的过程中,无论是华人还是非华人都有机会重新定义和阐释华人性以及华人身份。


结  语


本文至此已经探讨了华人文化是如何通过对华人饮食文化的表演、协商和阐释而建构和呈现的。在北美多元文化的语境中,由于不同族裔之间构成的权力结构一直处于不断变动的过程之中,个体关于华人性的理解从来都不是固定或者同一的。纽芬兰华人饮食文化的案例具有历史和社会的独特性,但是,地方性的问题只有放在更为宏大的地区、民族国家或者国际视阈下,才能被更为充分和深刻地理解。在加拿大偏远和乡村地区发生的故事和获取的经验,实际上与华人移民的全球流动及民族文化的跨境和跨文化传播紧密相关。


在许多具有非华人背景的中餐馆食客看来,大多数的中国厨师通常都是隐藏在厨房中且不愿向外界透露姓名的,但是食物与他们具有实体存在性的餐馆建筑,往往作为文化使者跨越了族裔和文化边界,使得包括饮食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得以被认知和欣赏。正如文中运用的“美食旅游”视角所提示的,华人身份认同首先是通过饮食文化来建构的,饮食文化通常也是非华人个体或群体认识、理解和尊重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的切入点。事实上,作为一项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名胜”,中餐并不单是传递那些预先设定的固定的文化意涵,而同样承载着非华人顾客群体对于在跨境和跨文化语境中,华人饮食文化的本真性、华人身份认同等问题的理解和阐释。基于华人与非华人在纽芬兰地区所共享的饮食经验,一种特殊的饮食文化记忆将被塑造和凝练成为构建双方之间更强有力的纽带和归属感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华人与非华人不再分别属于原先相互分离的群体,而是结合成为一个以地方性经验为基础的新社群,并具有相同的、糅合了中国经验和北美经验的文化身份。


(注释从略,详见原文)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4-26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