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习作|杞县的大蒜经济:食材的配角,民生的主角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杞县的大蒜经济:食材的配角,民生的主角


作者 邢冰冰  指导老师 周  波

原文来源于“中原民俗”公众号


众所周知,大蒜作为一种调味品,是中国人饮食生活中必不可少却又不会喧宾夺主的配角。然而就是这个配角带动了我的家乡——杞县的经济发展。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带来舶来品大蒜,到现在大蒜成为杞县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杞县的大蒜种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河南杞县大蒜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均居全国县域第一位。并且杞县大蒜在2009年被农业部批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4年,杞县又被授予“中国大蒜之乡”的荣誉称号。大蒜作为杞县的特色农产品,已经成为杞县对外宣传的一张特色名片。杞县大蒜远销海外,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大蒜是通过杞县发出的,因此在全国大蒜市场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本篇家乡文化调查中,我主要就是以杞县大蒜为主线展开,讲述大蒜在杞县生长的地理环境,从种蒜到卖蒜的全过程,以及杞县大蒜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杞县大蒜种植地理环境


杞县位于东经114.8°,北纬34.5°,地处于豫东平原地区。根据地理学对气候与温度带的划分,可将杞县归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个气候的特点就是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热量充足,还有就是四季分明。温带大陆性气候为种植大蒜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基础。除此之外,杞县有惠济河和淤泥河横贯东西,为大蒜的种植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加之由于黄河水流的冲击,杞县的土壤为黄潮土类,含有一定量的硒元素,更适合农作物的生长。特别对于大蒜的种植来说,这又是一个有利的因素。


由于杞县土壤内部微量元素的差别,我们又可将杞县土壤划分为北、中、南三片土壤。杞县北部主要包括阳固镇、西寨乡、柿园乡、平桥乡、泥沟乡五个乡,该区域的土地平坦,距离河流近,土地灌溉资源丰富,并且光照更充足。除此之外,杞县北部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并且含有一定的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这些都是天然的土壤肥力,另外还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对大蒜的生长更是有利,所以县北经济农作物以大蒜(早熟蒜)和花生为主。


杞县南部有九个乡镇,土壤以潮褐土为主,因与河流地理位置的偏差,土地灌溉以井灌为主。相比于杞县北部来说,杞县南部更适合油料作物的种植,比如油菜花。不过,南部也是可以种植大蒜的,杞县南部大蒜以晚熟蒜为主,也种植有少量的早熟蒜。


杞县中部的土壤以两合土、淤土为主,杞县中部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高于北部,含有的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也高于北部,并且中部的土地是集中连片的。我高中放假回家,大致路线是从杞县县中心往南走,在途中,可以看到大片大片集中的土地农田。杞县中部地区因土壤肥沃,土地集中连片,故而成为种植大蒜的主产区。


种蒜


图1种蒜过程;图片来源于网络


杞县种植大蒜的时间是每年的九月份左右,蒜种就是去年卖蒜剩下的或是农户们在集市采购的。何为蒜种?把一头蒜剥开,剥成一瓣一瓣的就是蒜种了。种蒜需要人工种植,不像小麦、玉米播种有机器代劳。种蒜可是一个累人的活,首先需要端着一小盆的蒜种,然后在犁好的小沟中每隔两个手的距离插进去一个蒜瓣,一定要是头朝下,尾巴朝上才能发芽。不能距离太远,不然来年蒜苗长得稀疏。也不能距离太近,来年会长得稠密,不利于大蒜的生长。种蒜是一个很累人的活,因为在种植大蒜的过程中需要人全程蹲着,如图1所示,对一些体型比较胖的人来说,蹲着是很折磨人的。种半天的蒜,能让人的腿疼至少五天。不过大蒜的生命力很强,听奶奶说,我家有一年种蒜,土地很干燥,蒜种插进土里的部分太少,有的直接就是往那一放,用土一盖,来年还是照样长得很好。


蒜种上之后,要覆盖一层保温膜,等到差不多十月份的时候,蒜就会发芽,这个时候还需要人工帮它把上面那层膜捅破,盖膜和捅破薄膜这两道工序通常也是最累的,第三道工序则是等着籴蒜薹。在第三道工序来临之前,要对蒜地进行灌溉,施肥等。


籴蒜薹


       图2籴蒜薹工具,图3籴蒜薹示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熟蒜的籴蒜薹工作在4月份就可以陆续开始了,晚熟蒜的籴蒜薹工作要相比于早熟蒜蒜薹要晚两周左右。籴蒜薹也是一个累人的活,需要人半弯着腰一根一根籴,而且一定要籴出来,有时候可能会籴断,断了也要把剩下的一半籴出来。如果不籴出来,根部的大蒜就不会长出来。籴蒜薹不是一个一遍过的工作,一般是籴两遍到三遍才行。第一遍籴的时候是捡蒜薹长的长的籴出来,小的或是中长的,可以先放一放。第二遍就是籴那些中长的,如果小的蒜薹不多,也可能会把小的也籴出来,让它尽快生长。以前籴蒜薹都是手直接籴,很大可能会把蒜薹籴断,现在有一个籴蒜薹神器,如图2所示,只需在蒜苗茎部扎一下(如图3),就能很容易地把一根蒜薹籴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籴蒜薹是个既累人又不能急的活,有些农户家大蒜种的多,自家人籴蒜薹的进度赶不上蒜薹长的进度,为了不耽误大蒜的生长,会雇佣一些没有工作的家庭主妇。籴蒜薹的妇女平均年龄大概就是四五十左右,她们就是在家没有工作又想挣点钱,所以趁着蒜开始忙的时候挣点钱。不管是籴蒜薹的时候,还是出蒜的时候,都能看到她们的身影,可以说她们是出蒜、籴蒜薹的主力军。


籴蒜薹雇佣妇女是常见的事,她们的工钱就是按市场价称自己籴的蒜薹,然后领取工钱。有的收蒜薹的老板就直接在地里收,等她们籴完,直接就按照市场价付钱。高中放假回家的时候,在路上就能看到好多妇女在籴蒜薹,(除了在蒜忙的时候帮人家出蒜挣点钱,她们在其他时间也会去新疆摘棉花,或是去江南地区摘茶叶。手快的妇女两个月挣小一万是没问题的,基本都是挣四五千以上。)晚熟蒜与早蒜的籴蒜薹的时间相差两周左右。大蒜出土也是相差两周左右。如4月上旬正是早蒜籴蒜薹的时间,晚熟蒜的蒜薹还没有完全长好。下面这两张图是晚蒜的照片。


图4、图5 晚蒜照片 拍摄地点:官庄乡王庄村 

拍摄者:邢冰洁  拍摄时间:2022年4月10号


晚蒜的蒜薹是比较便宜的,最便宜的时候甚至只有几毛钱一斤,最贵的的时候是在2017年,因为大蒜价格的上涨,连带着蒜薹的价钱也上涨了,大概是1.1、1.2元一斤左右。对于晚熟蒜的蒜薹来说,这个价钱是很高的。往年晚熟蒜的蒜薹价钱大概就是1.2、1.3元左右一斤,再便宜的就是八九毛一斤了。相比于早蒜的蒜薹来说,晚蒜的蒜薹是便宜的。

 

2022年4月11号,我和家里打电话,家人说现在早蒜的蒜薹4块多一斤,早蒜的蒜薹现在基本已经结束,最早的一批早蒜薹的价钱达到7块多一斤。早蒜的蒜薹刚一出就是价钱很贵,等到收的差不多了,价钱就会降下来。2022年4月29号,家里人又告诉我,现在晚蒜的蒜薹价钱也不低,杞县官庄收1.4一斤,于镇收1.6一斤。当然这只是当天的价格,现在是收晚蒜蒜薹的峰期,价钱是两天一个价,或是一个地方一个价。


籴蒜薹又叫抽蒜薹,杞县是种蒜大县,在这籴蒜薹的峰期,人们还做了两首有关抽蒜薹的打油诗。

 

抽蒜薹(一)

 ——张文博(教育周报杞县站站长)


手拿钢钩腰包挎,下扎上揪用力拔。

快似流星赶明月,又如苍鹰把兔抓。

一根一根装进包,整整齐齐捆成把。

中午太阳似火烤,汗水好比雨水下。

早出晚归一天整,累得腰酸腿背麻。

只盼价钱往上涨,客商反把价格压。

万般苦头皆尝尽,年年黑发变白发。

 

抽蒜薹(二)

——彭立启(杞县人)


手拿钢钩腰包挎,不怕风刮和雨下。

吃饭忙的不回家,一根一根往下扎。

手指辛辣水泡打,汗水迎来阳光霞。

绿坡田野鸟叫嘎,微微笑笑蒜膨大。

劳动人民气质佳,美丽杞县美如画。

 

第一首打油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农民籴蒜薹的艰辛以及因客商压价而不能卖出好价钱的无奈,反映出蒜农的不易。第二首打油诗也写出了蒜农籴蒜薹的艰辛,此外,蒜农的辛勤劳作与晚霞、田野、绿坡、鸟等联系起来,构筑了一幅美丽的季节画卷,也为4月份的杞县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籴蒜薹这活确实很累人,我高中的时候帮忙籴过蒜薹,从一开始的新鲜好奇到厌烦不想干,以至于越来越没耐心,但籴蒜薹又是不能急的活儿。我记得我籴蒜薹的时候,没耐心就直接抽,直接抽断了!


籴蒜薹的半弯着腰,不大一会就会腰酸,对于我们这些小孩来说,歇歇就能恢复,但是对于蒜农来说他们是长期的劳作,不止种蒜,还有其他农活,所以说农民不好当,农民们有腰疼、腿疼等不适,是他们长期劳作的结果,然而大蒜的价钱却是不尽如人意,“年年黑发变白发”这句诗不止蕴含了蒜农辛勤劳作的艰辛,更多的是大蒜卖不上好价钱的无奈。



图6、图7、图8 辛苦的籴蒜薹人 

图片来源:公众号“杞县家园”、“魅力杞县”


出蒜


五一前后是晚蒜籴蒜薹的时候,正是早蒜出土的时候。这个时候一般就会雇佣一些妇女、家庭主妇来帮忙。价钱就是按亩收费。因为地域差别,所以价钱也是不一样的,一亩地通常是包给三四个人去出蒜,价钱最高的时候就是一亩地1200,由出蒜的人均分,价钱低的有600到800一亩的。四月末是中熟蒜出土的时间,早熟蒜地块750-800元左右每亩,中熟蒜地块挖蒜价格900元左右一亩。晚蒜的价格不太理想,预估就是一块一到一块二,现在才五月初,晚蒜还没大量出土,所以价钱可能还会有些许上升空间。

 

出蒜人员在雇主地里出蒜,一般是管中午一顿饭,由雇主在家里做好,拿到地里。饭菜的好坏,也会影响出蒜人员的速度,有的雇主家会做带肉的饭菜,这就会使出蒜人员很开心,自然就会效率高点。有的雇主家,就只是简单地馒头和菜。可能就会使出蒜人不开心,帮你家干完活,也会在背后吐槽你两句。

 

出蒜还有用机器收的,这是从2020年开始的情况,2020年在我们那儿,用机器出蒜是一亩地200元。虽说机器出蒜比较快,不过也需要人力在后面跟拾。出蒜这个活又是一个累人的活,需要一直蹲着刨,前面有人刨,后面还需要有人帮忙把蒜土甩掉,摆整齐好装车。前年我家出蒜,我也去帮忙了一下午,累的我腿疼了一星期,算是“劳改”吧!让我们尝尝干活的苦,通常干活的时候,家长就会来一句:是坐在教室里舒服,还是在地里干活舒服?这样的话,农家子弟应该都听过,不过是想让我们好好学习,莫要在家种地。




图9、图10、图11  拍摄地杞县坂木乡杨庄村

拍摄人:锐变(杞县蒜农)拍摄时间:2022年4月28号


卖蒜


等到晚蒜的出土工作都结束了,人们就会四处打听哪个地方蒜价高,也有的人家,蒜一出土就直接卖了,有的人家会先晒干,装起来,等一段时间,看看蒜价是不是还有提升空间。一般我们村里卖蒜,都是等到有商贩下乡来收,好好说说价钱,然后就直接卖了,或者是有的农户,自己装车卖到附近的小型大蒜收购市场。这些商贩收的蒜和小型收购市场收的蒜,最终都是统一卖到杞县大蒜收购市场。


图12、图13、图14

来源于公众号新华网、央广网、中原楼市


大蒜并不是完全卖完,一般家里会留一些来年的蒜种,或者留一些,长相不太好的自己吃。也会选择一些好的,用来做绿蒜吃。绿蒜在我们那属于一种酱菜,中午吃面条的时候,配点绿蒜,当真极好。绿蒜还可做成腌绿蒜、糖蒜,是可以一直存放到过年的。过年调凉菜的时候,浇一些绿蒜汁,味道是很好的。绿蒜又叫腊八蒜,我们那不经常说腊八蒜,直接就说绿蒜。


图15、图16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今大蒜行情


大蒜价钱似乎从疫情开始就不那么尽如人意。在疫情严重的2020年,大蒜的销路成了问题。一些能人虽说是把大蒜的销路与互联网融合,进行直播带货和网上销售,但也只是解了一时的燃眉之急。疫情还没结束,大蒜的销售多少还是受到了影响,今年杞县冷库里屯的大蒜还有100多万吨,大蒜的滞销严重影响了来年大蒜的行情。大蒜的销售经历了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之后,虽说销路不成问题,但是价格却让蒜农无奈又无奈。


本以为疫情之下,各种物价都会上涨,今年就连晚蒜的蒜薹价钱都很好,但是大蒜的价格却让蒜农只说了一句话:“没有更低,只有最低。”这句话是今年4月29号我加的一个微信群(杞县蒜商、蒜农交易群)里一位蒜农说的,他说的这句话,让我也很迷惑:今年蒜薹价钱都高了,大蒜怎么价钱不高呢?我不知道在蒜农眼里,大蒜的价钱怎样才算高,或怎样才算满意。或许只有大蒜的价钱能对得上蒜农一年的付出才算好吧。


自4月份以来,微信公众号“杞县家园”每天都在更新大蒜的价格,不过大部分都是库存里的大蒜价格和早蒜价格。自4月以来,杞县冷库的大蒜价格虽说浮动不大,但趋势是一直回落。4月初杂交红蒜大混级的价格是1.98元左右一斤,但到4月末,大混级大蒜的价格就只有1.73左右一斤。价格回落明显,其他两类蒜米料(1.23左右一斤)和印尼货(1.50左右一斤)也在同步回落。4月这一个月中也报有早蒜的价格,刚开始上鲜蒜的时候价格是1.05-1.2元一斤,到现在早蒜基本快结束,价格报道只有0.8-1.00元一斤,也是在回落。虽说落的不多,但对于蒜农来说蒜价回落几毛钱,蒜农能损失几千元,因为蒜农卖的大蒜不是很少的几百斤,是以几千斤起步。2022年4月30日,早熟蒜的主流价格是0.6-0.9元每斤,这是因为早蒜基本都快结束了,价钱自然就回落很多,不过这个时候基本没有蒜农卖早蒜了,蒜农虽说对市场理论懂得不多,单是卖蒜这个事再怎么拖,也很少有人拖到最便宜的时候卖,就算有蒜农等到了便宜的时候,或许就选择不卖了,囤起来来年卖,这样也不至于亏损过多。


表1 杞县大蒜价格表

(根据“杞县家园”公布的资料进行总结)


以上有关大蒜价格的数据都来自公众号“杞县家园”,跟实地的价格或许会有一些差别,但是据我咨询蒜农后所知,早蒜刚上市的时候价格是1.6到1.7元左右。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大蒜价格不是很乐观,蒜农的心情也不是很乐观。我不知道大蒜相关政策如何制定,我只是感受到了蒜农的无奈与心酸。不管大蒜收购有怎样的政策,能帮助蒜农把损失降到最低,稳住民心,稳住经济发展的政策就是好政策。蒜农累死累活,忙活这么长时间,风吹日晒,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卖一个好价钱吗?!


大蒜的发展与机遇


杞县虽然大蒜种植面积大,但它并没有成为杞县的主导产业。至少在杞县下辖的各个乡镇,并没有把大蒜种植产业化或是规模化。杞县的主要农作物还是小麦和玉米为主,其次才是大蒜。杞县大蒜没有形成产业化和专业化,跟政策有一定的关系。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比如大蒜生产成本增加、大蒜种子资源少、品种单一、缺乏科技含量(种植大蒜的农民得不到科学的指导)、政府职能欠缺和市场管理粗放(大蒜交易市场存在严重不足,市场交易信息不对称)、有机大蒜产业不足等因素有关。


杞县虽然种植大蒜的面积大,但是缺乏一定的科技含量。政府政策的安排不到位,以及市场价格不稳定,蒜农利益受损等原因也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杞县大蒜的发展。如果蒜价每年都往下落,那么难保蒜农不会减少种植,转而种植能带来好的经济利益的作物,这样一来杞县大蒜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


当然,杞县大蒜的发展也面临着机遇,国际内外对大蒜的需求量都很大,杞县大蒜在出口量中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可以说杞县大蒜的销路不成问题,就是价钱有待提高,当然也要提高杞县大蒜的科技含量,进而提高市场上的竞争力;郑汴一体化的辐射带动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影响都有利于杞县大蒜的走出去,提升大蒜的知名度的同时有利于带动杞县的经济发展。


这些机遇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的,当下对于蒜农来说,应该加大科技的投入,帮助蒜农生产处高质量的大蒜,实现大蒜的稳产高产。不过在蒜农那里有这样一句话说:“好大蒜不如好行情”。这句话也是直接地反映出蒜农对大蒜价格的不满意,毕竟蒜农就是靠蒜来制造经济收入,如果大蒜行情一直不乐观,那么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就是蒜农的经济收益。


结  语


以上是关于大蒜的调查,由于种种原因不是十分深入。因为我在学校不能实地调查,自然就少了些自然流畅的感觉。为了了解现在大蒜的行情,我进了一个杞县蒜农交易群,在里面问一些关于大蒜的价格和刨蒜的图片等问题。面临的有些许的“嘲讽”,有人说没实地拍摄,没实地调查就敢写大蒜论文?当然也有热心蒜农给我说行情,发图片。但是他们的有一句话让我感觉很心酸,一位叔叔说:“若你真能写出好文章,带动大蒜行情,也算造福杞县了。”

 

实地拍摄的大蒜模样很是喜人,但是就是这模样喜人的大蒜,却卖不上好价钱,让劳累一季的蒜农内心可谓五味杂陈。我只是写一个小小的大蒜调查,他们就有想到能不能带动行情,这让我真的心酸,杞县是种蒜大县,几乎只要是家在农村的都种有大蒜,大蒜的经济收入或许就是这家人供孩子上学的费用。

 

大蒜确实是有发展机遇,但是我想说机遇是机遇,眼下蒜农的大蒜能不能卖上好价钱才是根本。一味地说机遇,只会让蒜农受损更多。今年杞县大蒜的种植面积又扩大了,大蒜产量增多,但是冷库里的大蒜还有100万吨左右,很明显,杞县大蒜的供给是小于需求的。另一位叔叔说今年老百姓要赔钱了,这句话又是蕴含了无尽心酸,蒜农劳累这么久,把自己的农作物照顾的这么好,不就是为了多卖点钱有个好收成。但是看到自己辛苦的成果得不到好的回报,心里是什么滋味呢!

 

我的家乡是杞县,我的家乡有特色农产品——大蒜。身为一方游子,我只希望我家乡的大蒜价格能够再高一点,把蒜农的损失降的再低一点,别让蒜农寒了心,别把蒜农的辛勤劳累换成心酸与无奈,别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的黑丝变白发。


(注释从略,详见原文)



作者简介

邢冰冰,河南省杞县人,出生于2002年,信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学院2021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目前为止,已阅读过《乡土中国》《黄河边上的中国》《中国古代的家》《圆圈正义》等书籍。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原民俗” 2022-05-05

    图片来源:原文&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