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程健君主编:《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神话·河南卷》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神话·河南卷


编者: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主编:程健君

出版单位:中国文联出版社

ISBN:978-7-5190-4586-9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南大学张振梨教授倡导的对中原民间流传的“活”神话的发掘和研究,使得中原神话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神话体系和较为明晰的“神谱”脉络。中原神话的流传呈现集群式分布的特点,此次《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神话•河南卷》共分三卷,就是依照这一特点划分的。本卷作为第一卷,收录了“盘古”和“三皇”诸神神话,包括伏羲女娲神话、神农神话与有巢氏、燧人氏神话。


中原神话之所以长久流传并为世人瞩目,其原因就是这些产生于原始社会的“口头文学”至今仍“活”在人们的口头上。每一集群神话都与地方风物紧密关联,这些神话人物由高不可攀的“神”进入百姓生活,成为人民的语言民俗和行为民俗。这也许就是中原神话的魅力所在。



作者简介


本卷由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河南省工作领导小组牵头负责,专家委员会主任和编辑委员会主编由程健君担任。


程健君,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主要从事民间文艺、民俗学研究,编辑出版相关书籍,以及民间文艺组织管理工作等。


著有《民间神话》《河南民间故事集》《中原文化大典·民俗典》等,曾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等多种奖项。


主编、编著、合著出版的书籍有:《中原神话专题资料》《河南民间文学集成丛书》(20卷)《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辞典》《神话与民俗》《中州大地的民俗与旅游》《河南文苑英华·民间故事卷》《中原民俗丛书》(15卷)《东方文明的曙光——中原神话论》《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河南卷》《神话中原》《中原民间文化资源与河南文化强省建设》《民间文化新跨越前言对话》《永远的文化记忆:河南“中国民间文化之乡全纪录”》《中国民间剪纸集成•豫西卷》《薪火:河南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传略》《神话 神话》《河南老字号》《中国民间泥彩塑集成•浚县泥咕咕卷》《河南民间工艺十家珍品鉴赏》等30余种百余卷册。


书  摘



神话,是产生于原始社会而世代传承的口头语言艺术,是语言民俗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人类心理历程上的一种特殊情结的语言反映,是一种异常重要的民俗文化现象, 也是原始先民们留给我们的一宗丰厚的精神财富。尽管那些似乎荒诞的带着原始初民天 真幼稚幻想的神话中有许多至今仍未能揭示的谜底,但它仍不失为一种理想、一种信念、 一种世界观、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文学样式。所以,世界上每个民族的民俗、历史、宗 教、科学、语言、文化艺术发生学的研究家们,都要到神话这座古老而又神圣的殿堂去 寻根究底。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中国文化界所形成的“神话热”现象,也正说明了 作为原始口承文学的神话,所蕴藏的深层的民俗文化积淀,它像一个深不可测的海洋, 是一个永远解释不完的世界。每个民族的神话中,都表现了人类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 想的追求。正是这种幻想和追求,给后人奠定了到达理想境界的基石,增强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心和动力。同时,这种幻想和追求,也给后世文人 留下了想象驰骋的空间。


完整的中原神话体系


中国神话早在先秦典籍《山海经》《左传》《国语》和《吕氏春秋》中就有记载。汉代 和三国以后的《淮南子》《史记》《独异志》等古籍中也有许多片断的古典神话。从这些片 段和零星的记载中,我们大体可以窥见中国古代神话的源头和主要内容。但是种种历史原因,造成了我国古代神话在典籍文献中的“零散”状况,甚至连“盘古开辟创世”这类属解释宇宙起源的重大题材的神话故事,在汉以前的文献中也难以找得到。


近几十年来,对中原民间流传的“活”神话的发掘和研究,使得中原神话完整的体系呈现在了世人面前,这弥补了中国汉族神话“零散”的缺憾。在中原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比较完整的神话体系和较为明晰的“神谱”脉络。盘古开天、三皇创世、五帝霸业、大 禹治水,这一“中原神话”体系,从“开天辟地”说起,中间经过了“补天”“造人”等 一系列的曲折故事,直到“禹王治水”和从天体神话中演绎出的“牛郎织女”故事为结束。中原神话中所反映的夏代以前这一段原始社会的历史,是我们研究中原文化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中国神话中的主要内容大都可以在中原神话中找得到,甚至连世界性的同母题神话, 如“创世神话”“洪水神话”“盗火神话”等等,在中原地区也多有流传。


中原神话以盘古创世和女娲造人最为著名。这是反映开天辟地和人类起源的神话,称得上是口传的最古老的人类历史,也是人类文化肇始的源头。在中原神话中,反映人之起源的内容有两种情况 :一是捏泥人,一是兄妹结婚后生儿育女。显然,捏泥人的情节比较早一些,它是人类对生育机能还未完全理解和认识的产物。具体到由谁来捏泥人、谁和谁的兄妹结婚生儿育女问题上,也是比较复杂的。在这类神话中,明显可以看到“开辟创世”神话和“洪水后人类再造”神话产生了融合现象。开天辟地的盘古兄妹、始创八卦文明的伏羲女娲兄妹和洪水后不知姓名的兄妹们都承担了捏泥人和结婚繁衍人类的重任。这种传承过程中无意识的融合,使中原神话显得异彩纷呈。


中原神话中,有许多是对自然现象的解释。这种解释又反映了原始人的宇宙观,如“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羿射十日”等。这类神话所反映的是原始人征服自然的愿望和原始人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毫不妥协的态度,表现出了人类祖先征服自然的意志力和行动力。尽管有些行动是先民们的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但用口头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足以表明原始先民丰富的创造性。神话中所反映出的原始人坚强不屈的气概,又使中原地区流传的这类解释自然的神话充满了幻想和豪情。


比如“女娲补天”的神话,把原始人受到的种种灾难加以集中和夸张 :天塌了,地陷了,山火到处蔓延,洪水遍地泛滥,各种凶禽怪兽成群结队出来伤害人,这时候的自然力显得非常凶恶和强大。在人类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是女娲挺身而出,面对险恶的自然力,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征服自然的措施。她把五色石熔炼成汁用来补天;把巨大的龟足斩下来竖在大地的四方,成为顶天的柱子 ; 杀了黑龙,又用芦草的灰堵住了滔滔洪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女娲身上既集中了原始人类的力量、智慧和勇气,更突出地体现了原始人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在神话中完成伟大的业绩,帮助人们达到征服自然之目的的是一位伟大的女性神,这无疑和母系氏族社会中妇女享有的主宰地位和作用有极为密切的关联。


反映原始人在自然力面前遭到挫折的神话,从另一角度表现了原始人征服自然的愿望和不屈的意志。“夸父追日”神话便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夸父是一个形体高大的巨人。他为了追赶太阳,道渴而死,临死前把手杖抛在荒野之中,长出广阔的桃林,以此表现其不屈的意志。夸父这一悲剧性追日壮举的动机,“显然不在和太阳比快慢和勇力,主要是为了探讨宇宙间太阳运行情况。它反映了原始氏族社会人类的求知愿望……充分表现出夸父探讨知识的心‘志’和因壮志未酬悲愤死去的坚毅、刚强的部族性格”。


“羿射十日”的神话,也是原始人同自然力抗争的一种表现。原始人认为干旱是十日并出造成的。他们把除去多余太阳的希望,寄托在弓箭和射箭能手身上。这就必须把弓箭和人的作用通过幻想大大加以夸张,只有射掉太阳,才能解除旱象。这种想象,是和现实联系在一起的。射日神话中所使用的是低级的工具 ( 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了 ),但所表现出的却是宏伟的气魄。在中原神话中,还有“担山赶太阳”的神话等,所表现的也都是原始人的一种抗争意识。


除此之外,中原地区还流传有大量的关于文化创造的神话,像《伏羲画卦》《阏伯管火》《神农播五谷》《仓颉造字》《嫘祖养蚕》《葛天氏舞》等都属此类。在这些神话里,反映的都是原始先民们的聪明才智,也表现了原始人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自然环境中求生存、图发展的欲望和毅力。


在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部落之间的战争日趋频繁,而作为反映原始社会生活的神话,自然也记录了这一段的历史,如黄帝底定中原的《炎黄之战》《黄帝战蚩尤》等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之作。反映部族战争的神话,大都描述了原始社会中战争的残酷与险恶,描述了战争场面的恢宏。从某种意义上讲,战争也促进了原始科技的进步,譬如神话中所讲的黄帝发明了指南车,其主要用途是不至于在战争中迷失方向。


中原神话的集群式分布


中原神话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呈集群式分布的显著特点,即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围绕一个神话人物,派生出许许多多神话故事。一个神话集群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除了自古而今的文化传承的基本因素外,还受到社会的、地理的以及世俗文化的影响,一旦诸种因素聚结起来形成一种小氛围,创造出了一种适合此种神话繁衍滋生的土壤,一个以适应民间信仰需要的神话集群就会产生,一位神话集群的中心人物—庇佑一方的神的形象也就被创造出来。被创造出来的这位“神”的神职,也为了适应当地人们的需要而不断地扩大或发生变化。如“盘古”,他的神职就不仅仅是开天辟地,他还要造人,还要负责人们日常生活中良好愿望的实现。神话在流传过程中,一些符合人们意愿的内容被保留下来,围绕神话人物继续传承;一些原始神话中原有的内容,而在此“氛围”中看来是次要的或是不亟待解决的或是已经解决的问题就会自然地削弱甚至在传承过程中泯灭。中原神话,大体呈如下集群式分布:


(一)盘古神话群


作为开天辟地的大神盘古,在中原神话中有两个重要的活动区域,形成两大神话集群。一是河南南部桐柏县和泌阳县交界的盘古山地区,一是河南西北部的太行山地区,其中以盘古山地区最为典型。盘古山盘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盘古出世,开天辟地;补天、战洪水、除猛兽;发明衣服、滚磨;与盘古奶成亲、生子;与八子分掌九州;发明文字;最终肢体化作盘古山等世间万物。太行山的盘古神话,主要是记录盘古出世化为万物的故事。


盘古山北为泌阳县,山南为桐柏县。北朝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的《水经注》卷二十九记载:“比阳县故城,城南有蔡水,出南磐石山,故亦曰磐石川。”比阳县即今泌阳县,磐石山俗称盘古山。此山何以以盘古命名,史书无考,我们只有在当地盛传的神话故事中寻找其答案。


这里流传的神话大体是:早在天地没分开的时候,盘古大神砍开了一个飘来飘去的大气包。气包漏了气,直往下落,盘古追下来站在上面,这气包里的东西就变成了今天的桐柏山。盘古也就在盘古山上休息。就在这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走来了一位俊俏漂亮的姑娘,自称是老天爷的三女儿。她看盘古开天辟地太劳累,又太孤单,就从天宫下凡,来认盘古当哥哥。盘古和三仙女结为兄妹后,老天爷令风婆刮了一阵大风,吹走了他俩身上的仙气,于是盘古兄妹便开始了人间的生活。兄妹俩穿树叶,采野果,捕鱼打猎,构木为巢,生活过得倒也快乐。后来,天地间忽然洪水泛滥,天塌地陷,人类毁灭,盘古兄妹依靠石狮子的搭救得以生存。事后兄妹俩补好了天上的漏洞,又滚石磨验婚结为夫妻,天底下才又有了人烟。


传说盘古兄妹结婚后,先后生了八个儿子,取名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这八个儿子长大后,盘古叫他们分别到八个方向去生活。八个儿子去八方,盘古在中间,故而天下划为九州。


后来,这八个儿子都死了,盘古夫妇自然是很伤心,想办法抬回了他们的灵魂,埋在了自己的眼前。盘古山南十里许有一字排开的八个山头,据说是盘古夫妇八个儿子的墓地,号称“八子山”。盘古的儿子们死了以后,夫妻俩就捏起了泥人。这些泥人跟着盘古夫妻学了好多好多的本领,他们有的到平地种田,有的去深山打猎,有的到河边捉鱼。年长日久,盘古生活居住的地方就叫盘古山了。


盘古山盘古神话在内容上较三国徐整《三五历纪》中的记录更丰富而且颇有情趣。盘古山一带的人们,没有谁不知道盘古爷、盘古奶是“人根之祖”的。盘古山主峰有盘古庙,或曰盘古寺。在这里,寺庙混称,佛道同存。盘古庙建于何时,尚无确考。盘古庙大殿周围有不少残碑,大都是记载盘古氏为夫妻、繁衍人类或盘古逢旱行私雨,福佑一方百姓的恩德。盘古神话的内容,已经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盘古从一个至高无上的开天大神,走向了人间,成了人类的保护神。


豫西北太行山的盘古寺则是盘古神话的又一个圣地。太行山盘古寺也称“盘谷寺”。唐代大文豪韩愈在《送李愿归盘谷序》中,对太行山的“盘谷”曾这样记述:“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自此,太行山盘古寺因韩愈之文而闻名海内。然而,与盘古寺相关联的盘古神话,使这座“宅幽”“势阻”“泉甘”“土肥”的寺院,蒙上了一层更加神秘而神圣的色彩。


在盘古寺周围流传的神话大体是:开天辟地的盘古,在一个混混沌沌的大鸡蛋里孕育成人。十万八千年以后,盘古用脚蹬烂了鸡蛋壳。他出世以后,开天辟地,创造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风雨雷电、六畜树木、花草虫鱼、人类牲灵等等。盘古出世时挣破的鸡蛋壳,埋在太行山下,慢慢变成了一层层细腻光滑的石头。后来,人们用这种石头制成了砚台,这就是著名的“盘砚”。后人为了纪念盘古开天辟地的功绩,就在盘古出世的太行山上修了盘古寺。这个民间的神话传说很接近徐整的《三五历纪》《五运历年纪》等文献中的记述,基本上保留了盘古创世原生神话形态的“核”。


(二)伏羲女娲神话群



伏羲女娲神话流传甚广,形成了多个神话集群,以淮阳、西华、新密、孟津尤为突出。


淮阳(陈州)今有太昊陵,太昊陵附近有伏羲画卦台(坛)。史载:“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古今图书集成》载:“八卦台,在陈州北一里,昔伏羲于蔡水得神龟,因画八卦于此坛。”今存画卦台位于淮阳太昊伏羲陵东南隅城湖之中,台高六七尺,方圆约十亩,环台皆湖水,唯台西南有路可通行人。据说古时台上有庙宇,内有太昊伏羲像、八卦亭、先天图等,传为太昊伏羲氏生前画八卦的圣地。


在淮阳一带,除上述画卦神话以外,还流传有《伏羲的来历》《伏羲教民》《伏羲降龙》等一些不见于典籍的有关人类始祖伏羲的神话故事。


太昊陵有盛大的庙会,起于何时,史无详载,但至今仍兴盛不衰,其声势之大、会期之长为中原庙会所罕见。每年自农历二月初二始,至三月三日止,会期一个月。届时,河南、河北、安徽、山东、湖北等数省的善男信女们从四面八方潮水般涌进淮阳太昊伏羲陵朝祖进香,每天竟达二三十万人。常年进香朝祖者,则有严密的组织,往往由会首扛着“××进香会”“××朝祖会”的会旗会标,一路吹吹打打,进入陵区。太昊伏羲墓前整日香烟蔽日,气氛肃然。进香的人们或求子祈福,或除灾祛病,虽心理各异,但都虔诚至极。


庙会期间除物资交流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民间娱乐活动,其中尤以狮子、龙灯、竹马、旱船等民间杂耍为多。从娱乐角度来看,这个庙会同时也是一个民间游艺的展示会。与其他庙会相比,太昊陵庙会习俗有两点独特的地方。


一是担经挑俗。担经挑也称“担花篮”,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祭祖娱神的舞蹈形式。庙会期间,每天都有“经挑班子”来进香祭祖,娱神求福。舞蹈时每班四人,三个担花篮,一人打竹板,以数唱形式伴舞,三副经挑,六种花篮,边舞边唱。舞者皆服饰黑衣,黑大腰裤,扎裹腿,黑绣花鞋,头上裹五尺长黑纱包头,下有二寸长穗。舞者大多是老年妇女。


担花篮舞源于何时不详,此舞传女不传男。“担花篮”舞到兴处,舞者走到中间背靠背而过,两尾相碰,象征伏羲女娲相交之状。其唱词也多与伏羲女娲有关。


二是泥泥狗俗。泥泥狗也称“太昊陵狗”。“陵狗”是庙会上出售的一种泥玩具,吹之有声。每年的太昊陵庙会上,都挤满了琳琅满目的泥泥狗的摊点。这些泥捏的玩具,造型有斑鸠、蛇、蛙、独角兽、双头狗、人面猴、抱桃猴、草帽老虎、龟、燕等几十种之多。其形象夸张、神态各异,于古拙中见寓意。据考,这些泥玩具,是流传至今的原始社会后期的活文物。有人认为这些泥泥狗的造型反映了伏羲时代的生殖崇拜,也有人认为这些泥玩具是伏羲女娲兄妹结婚后“捏泥人”留下来的习俗。


河南省西华县城东北十余里的聂堆镇(原聂堆乡),有一村名叫思都岗。据旧志记载:思都岗是因女娲氏遗民思念女娲在此建都而得名的。思都岗村外有一大“岗”,岗高丈余,上建有寺院,曰“龙泉寺”。寺院建于何时无详考,20世纪80年代初还存有院门、正殿和东西配殿数间。思都岗龙泉寺大殿内,过去曾供奉有身披槲叶的女娲神像。思都岗附近有女娲城,每年的正月十二日到二十日,女娲城都有盛大的庙会。女娲城庙会主要的活动是祭祀女娲神。担着花篮(经挑)的妇女在女娲坟前载歌载舞,以娱女娲神,使其降福人间。女娲坟前竖立的大旗上,书有“天地全神女娲氏”字样。可见,女娲的神职也随着人们的需要而扩大了,成了万能的“天地全神”。


河南省中南部遂平县境内有座号称中原盆景的嵖岈山,风光旖旎秀丽,是女娲神话的又一集中流传地。遂平有大量有关“风”的地名,与女娲的姓氏有关。《史记·补三皇本纪》说:“大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遂平西部有“风山”“千风躲”“风陵”“阳丰寺”“黄脸场”“凤凰山”“娘娘河”等地名,说明这里曾是当初风姓人(女娲部族)活动的场所。嵖岈山的天磨峰和天磨湖相传就是女娲伏羲兄妹滚石磨验婚成亲的地方。


遂平女娲神话大都黏附着当地的一个胜景或风物,“母祖峡”“阳风寺”“风陵”“千风寺”“百泉寺”“姨娘庙”“娘娘庙”等等都有关于女娲的神话故事。“千风躲”山峰,传说是千余风姓人躲避灾难的地方。“千风躲”是女娲部族活动中心的区域,围绕这一中心,向周边衍生开去,有着众多的女娲文化遗存,并且伴随着大量的女娲文化传说,在民间广泛地流传着。


王屋山天坛顶西侧豫晋交界处是中州名镇邵原镇,该地区也是女娲神话流传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除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神话外,盘古开天,伏羲画八卦,神农尝百草、播五谷,轩辕祭天、战蚩尤,颛顼与共工争帝,大禹治洪水等神话也流传甚广,与这些创世神话相契合的自然遗存也十分丰富,实为罕见。这些神话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情,基本上保留着原始神话的状态。


新密浮戏山一带伏羲女娲神话传说比较丰富。洪水传说、滚磨成亲、抟土造人传说,其密集性足以说明伏羲女娲在此深入民心。新密市浮戏山向东约15公里,隆起一小山,名叫浮山岭,又叫娘娘庙岭。山上有重修于明成化和万历年间的“伏羲女娲祠”,俗称娘娘庙,祠中伏羲女娲是以夫妻身份并坐享祀。娘娘庙中伏羲女娲同坐受祀的情况,在新密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其他地方大都是伏羲女娲单身享祀。在新密,与伏羲女娲这两位圣人相关的村落及文物古迹的名字有很多。新密平陌、牛店、来集、周家寨等地的伏羲女娲庙、天爷洞、始祖庙、娘娘庙等都是伏羲女娲民间神话遗迹遗存。在新密农村,每年的二月十八日都有民间祭祀伏羲女娲活动,娘娘庙庙会活动很多,可见伏羲女娲神话在当地的影响之深。


洛阳孟津等地,也流传有伏羲女娲神话故事。孟津县雷河村有座负图寺,据《孟津县志》记载:“伏羲时,河图出于孟津。……伏羲德洽上下,天应以鸟兽草木,地应以河图。”孟津县老城和负图寺一带,流传有伏羲观《龙马负图》治理天下的神话。


(三)神农神话群



神农神话,主要集中在淮阳五谷台和沁阳神农山。


神农五谷台在淮阳城北五公里处,传说是炎帝神农教天下万民播种五谷的地方。五谷台和太昊伏羲陵相邻,附近不少百姓也常来此台朝祭神农。民间传说,神农时期人越来越多,食物也随之越来越紧张,人们不得不到很远的地方去寻觅食物。忽然有一天,一只神鸟为神农衔来了稻、黍、稷、麦、菽五谷的种子。自此,神农便在此地教人们如何耕种、如何食用,解决了食物紧缺的困难。


在五谷台周围地区,流传着许多关于神农的神话传说,而这些神话传说又大多同炎帝神农教民耕种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大概是因为处于农耕地区的人们特别关心“农事”吧。比如流传很广的《龙·虎·凤凰》这则神话,既有生动形象的比喻,又有幽默风趣的语言。当地至今还流传着麦子的演变歌谣:“一龙一虎一凤凰,天帝叫它下天堂,亏得神农收留它,为人造福远流长。”这则传说和如今麦子中的害虫联系了起来,让人们有真实可信的感觉,从而增强了人们对神农氏的崇敬之情。


在淮阳,还有其他一些与神农有关的传说。如当地盛产的七芯黄花菜,传说也和神农的女儿有一些联系。


神农坛位于沁阳市西北部赵寨村北,这里有雄山奇峰、陡崖峻岭,有茂林古藤、珍禽异兽,有朔风松涛、清泉溪流,有险阶曲径、古刹禅林……神农坛是伏羲、女娲、神农“三皇”神话集中流传的地区。与神话有关的众多的遗址名胜,使神农坛更加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也巩固了伏羲、女娲、神农“三皇”神话在中原神话中的主导地位。


传说中神农尝百草播五谷的地方称百草洼,位于神农坛一天门的西侧,三面环山,花草繁茂,苍翠葱郁。这里生长着八百多种中草药,如山参、桔梗、柴胡、冬凌、狼毒、山药、地黄、菊花、灵芝等,故此得名百草洼。附近有山药沟、菊花岭、地黄坡、牛膝掌,著名的四大怀药都产于此。由于此地草药品种多、疗效神,曾吸引许多神医和药农。传说太上老君也在此筑炉炼丹,药仙刘自然、药王孙思邈、元代科学家许衡都在此栖留过。当地人至今还保留着在此种药、采药的习惯。


神农坛还有传说是当年神农开荒种地时修筑的房屋神农居和神农窟,神农尝百草误食“断肠草”后的化身神农石等等。神农氏为中国医药先圣,在中医界也流传有不少关于神农氏与医药的传说。流传在河南沁阳的《神农十二经脉》就是比较有特点的神话故事。


(四)黄帝神话群


黄帝神话主要集中在新郑、新密和豫西灵宝。


新郑市位于河南中部,是传说中轩辕黄帝的出生地。考古资料表明,早在八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至今,在这里仍可以看到许多与轩辕黄帝有关的遗迹,还可以听到许多赞扬黄帝功业的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


因轩辕黄帝出生在新郑,所以俗称新郑为“轩辕故里”,文献中也有不少文字记载。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新郑县城北关的祖师爷庙前曾立有高约六尺的石碑一通,上刻“轩辕故里”四个大字。据说此碑为清代刻立,具体年月不详。因此碑为一古槐所抱,故而俗称“槐抱碑”,后来下落不明。关于黄帝的神话故事,异彩纷呈,遍传乡里。


新郑流传有《黄帝出世》等许多神话故事。新郑一带的一些山名、地名,有不少是与黄帝神话传说有关的,风后岭就是其中之一。风后岭在新郑西南的千户寨乡,其山势陡峰俊,为游览观光的理想去处。风后,传为黄帝大臣。《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新密今有力牧台,新郑、禹州、新密交界处为大鸿山。相传,当年黄帝为求贤臣以治国安邦,不辞辛苦,在东海边上找到了风后、力牧二将。后来,风后、力牧帮助黄帝战胜蚩尤,平定天下,黄帝便把一座山封给了风后,山名由此而来。


河南新密与新郑毗邻,同属一个黄帝文化圈。黄帝访贤求道的具茨山就在新密和新郑两市境内。新密境内的大鸿山、力牧台、大隗镇均是以黄帝大臣的名字命名的。


云岩宫在新郑县西四十余里的新密境内,为中州名胜风景区之一。这里山重水复,岩壑幽深,水平波静,松柏成荫,云雾缭绕,一派仙境风光。据说,黄帝在战蚩尤前后,就曾经选择这块风水宝地建都。


云岩宫一带流传的黄帝神话传说,主要内容是讲黄帝战蚩尤的。相传,黄帝蚩尤之战的初期,蚩尤是将骁兵勇,战得黄帝连连败退。黄帝无奈,只得暂时休战,在云岩宫屯粮养兵,和大臣风后、力牧一起研究“奇门遁”(八卦阵)兵法。现如今,云岩宫中仍立有唐代作家独孤及的《云岩宫风后八阵图记》石碑。从碑记上看,黄帝和风后在此研制《八阵图》,主要是为了修整戎行,使师律严明,把握时机,以利克敌制胜。云岩宫是黄帝休养生息的军事大本营。黄帝在风后、力牧的协助下,经过对战法的深入研究和对军队的严格训练,亲自率兵出阵,一举打败了蚩尤,平定了战乱,从而完成了平定中原的大业。


除了上述传说以外,在云岩宫附近流传的还有关于黄帝访贤求道的神话。如黄帝访大隗,《南华真经》说:“黄帝将见大隗于具茨山。”如今,在云岩宫附近有一重镇叫大隗镇,镇上的“修德宫”内,有一通明万历四年刻立的《敕建重修修德宫记》,从残损的碑文中还可以看到如下的内容:“……黄帝问道于是,而修德以为治平之本……广成子曾隐于大隗之山……广成子与黄帝有问答之书传于世……”可见,黄帝向广成子问道的故事,在此地的流传是比较广泛的。


总之,新密云岩宫和新郑轩辕故里构成了一个点线相连的黄帝神话系列,丰富的神话内容和众多的遗迹碑文为黄帝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河南也有一座黄帝陵,但已鲜为人知。这座早年也曾香火极旺的先祖陵墓,坐落在今灵宝市阌乡东南十里的荆山铸鼎塬上。铸鼎塬也称黄帝岭,传说黄帝当年曾在此铸鼎炼丹,因而得名。铸鼎塬中间有黄帝庙旧址,旧址西北方五十米处有一很高的土冢,传为黄帝陵,也叫“葬靴冢”。


轩辕黄帝铸鼎之事,始载于《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鼎湖,就是今天的铸鼎塬一带(旧有湖县之称)。当地传说,轩辕黄帝之所以从昆仑山来到荆山一带,目的是为了察看这里的灾情。他不辞辛苦采铜铸鼎,是为了炼出仙丹给老百姓治病。黄帝为人们办了许多好事,所以人们爱戴他、崇敬他。当黄龙来迎黄帝升天时,人们死活不让他走,这才脱下他的金靴,扒下了龙皮,拔掉了龙须。人们把黄帝的靴子埋在他铸鼎的地方,故而这里也就成了黄帝陵了。现存唐代的《轩辕黄帝铸鼎碑铭》,是我们能看到的荆山黄帝陵最早的一通石碑,是研究荆山黄陵的重要物证。


(五)嫘祖神话群



嫘祖,中华民族远古时期的一位伟大女性。她发明了人工植桑养蚕,缫丝制衣,辅助黄帝统一天下,肇造了中华民族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为人类步入文明社会做出了卓越贡献。对于黄帝正妃嫘祖的历史功绩,诸多史籍的记述是一致的。淮南王《蚕经》云:“黄帝元妃西陵氏始蚕,盖黄帝制作衣裳因此始也。”《通鉴外纪》云:“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蚕桑,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等等。嫘祖追随黄帝,足迹遍及华夏大地,全国自言是嫘祖故里的地方就有十余处。河南的西平县和荥阳市是流传嫘祖神话十分集中的两个地区。


西平县在河南中部,古为西陵,周封柏国,汉初置县,相沿至今。传说,西平董桥遗址(吕墟),是当年西陵氏族的聚落中心。传说嫘祖在西平蜘蛛山受蜘蛛结网的启示,发明了养蚕、缫丝、制衣。西平至今还保留着嫘祖当年活动的遗迹,这些保留下来的胜迹,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地嫘祖神话的可信性增色添彩,为嫘祖神话的代代传承提供了物的支撑。嫘祖陵、嫘祖庙、蜘蛛山、始祖峰、盘丝洞、天池等等都依附着嫘祖的神话传说。


嫘祖神话的另一个集中地是荥阳。荥阳地处河南省中部黄河中下游分界处,距人文始祖黄帝故里新郑不足百里,距新密的黄帝行宫—云岩宫(今称黄帝宫)仅二三十公里。荥阳市域西部和南部属伏牛山余脉的浮戏山中遗存有大量的有关嫘祖养蚕缫丝的地名与传说。在距荥阳桑梓峪十多公里的浮戏山北麓,有宋、明时期古建庙宇玉仙庙,域内还有青台遗址、织机(绩)洞等古文化遗址。青台古文化遗址,出土了距今五千多年的古丝织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丝织品,已载入《中国历史》教科书。这在时间上与轩辕时期相符,它的出土证实了黄帝嫘祖之时确已养蚕缫丝。当地流传的许多有关嫘祖的神话传说,也证明了这一点。


(六)仓颉神话群


仓颉造字神话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仅河南境内就有南乐仓颉陵、虞城仓颉墓、开封仓颉墓、鲁山仓颉祠、新郑和洛宁造字台及原阳仓颉帝都等多处仓颉神话遗迹。


传说,仓颉是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梁村乡吴村人。仓颉陵在吴村西侧,是豫北地区著名的名胜古迹。陵前有翁仲、石狮,并建有石坊,上书“仓颉”二字。新中国成立后保存的建筑系明清两代重建,占地七十多亩。陵内碑刻林立,松柏苍翠、杨柳依依,楼台亭阁鳞次栉比,整个建筑群雄伟壮观。仓颉陵周围是仰韶、龙山及商周的古文化遗址。陵侧有始建于东汉的仓颉庙。现存仓颉陵为圆锥形,有砖墙围绕。当地有一习俗,人们拜谒仓陵,必绕陵三周,传说是可保不腰酸腿疼,身体康健。陵上青草葱郁,人们称为儿女草。当地有“薅个草儿,生个小儿;刨个根儿,生个妮儿”的传说。谁家想生男生女,到仓陵取草,用红绳系牢,放入怀中,取一名字,一路呼唤至家,把草或根压入床上被褥之下,保准日后生下如意儿女。习俗如此,灵验与否,没人考究。


虞城仓颉墓位于虞城县王集乡堌堆坡村,始建于汉代,唐开元年间及清康熙年间曾几次重建。现存有康熙九年重修大殿一座,为三门出厦,明柱木雕装饰,座梁嵌檩,八砖扣顶。殿前两棵千年古柏,至今仍然生机盎然,郁郁葱葱。殿内塑有仓颉坐像,孔子拜坐身前。明柱上书“天下文章祖,古今翰墨师”,殿两端各设配房,大殿后面是高五米周长约八十米的墓,墓前有一石碑曰:古仓颉墓。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山仓颉冢位于现仓头乡乡政府后院,冢上有仓颉祠。祠内有一棵五百年的皂角树。传说,仓颉死后,葬于鲁山仓头,黄帝赐名仓子头。


开封仓颉墓在今城东北约十公里的黄河大堤外刘庄村北侧。明《汴京遗迹志》载:“仓颉墓在城北时和保,俗呼为仓王冢是也。”《水经注》及宋《太平寰宇记》、东汉《陈留风俗传》等著作也有关于仓颉城和仓颉陵墓的记载。所谓仓颉城实际是座包括陵墓在内的大庙院。今仓颉墓,呈椭圆形,墓东南约三百余米处有一方形土丘,传为仓颉造字台。旧时台上有石牌坊、仓颉庙。开封城西二十五公里有仓家寨,简称仓寨(现划归中牟县),村中仓姓人自称系仓颉后裔,早年他们曾多次到仓颉墓祭祖。


新郑流传着这样的神话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黄帝统一华夏之后,感到用结绳的方法记事远远满足不了要求,就命他的史官仓颉想办法造字。仓颉把他比着动物造的字献给黄帝,黄帝非常高兴,立即召集九州酋长,让仓颉把造的这些字传授给他们,于是,这些象形字便开始应用起来。为了纪念仓颉造字之功,后人把河南新郑城南仓颉造字的地方称作“凤凰衔书台”,宋朝时还在这里建了一座庙,取名“凤台寺”。


洛宁仓颉造字台位于洛宁县底张乡阳峪河滩,南至七亩方地,北至下阳峪河。传说上古黄帝派仓颉南巡,行至洛宁西长水玄沪河,南渡洛河时,发现一灵龟负书,过河后在阳峪河东择地造字,即现在的仓颉造字台。


仓颉的都城、出生地、墓地以及造字地域在原阳境内均可以找到传说中的遗迹。传说仓颉治理一百一十载,最终墓葬于原阳利乡亭。历代阳武(今原阳)县志都把仓颉列入上古名贤。


总之,仓颉的神话传说在中原地区这么密集地流传,说明黄帝时代作为史官的仓颉在这里活动频繁。神话传说记载了仓颉造字的艰辛与为人类文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其意义在于阐明仓颉造字使人类告别了“结绳记事”的年代,文字的出现和使用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不断创造的结果。


(七)颛顼帝喾神话群


颛顼和帝喾是继黄帝之后的两位较有影响的神话人物,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由天帝向人间帝王过渡的人物。也就是说,他们既是天神,也是人神。关于颛顼和帝喾二帝的神话传说,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与此相关联的圣迹遗址则更少。濮阳、内黄一带,是颛顼和帝喾活动的中心,也是他们的安葬之地。


今内黄县梁庄乡三杨庄村西北三里许的硝河西岸,有一座气势恢宏的颛顼、帝喾陵墓及庙宇,俗称二帝陵,或称高王庙,即高阳氏、高辛氏二帝王之庙。《史记·五帝本纪·集解》说:“颛顼冢在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水经注》云:“淇水东北经帝喾冢西,又东历广阳里,经颛顼冢西。”二帝陵建筑宏伟,碑碣林立,松柏丛郁。唐宋以来,历代皇帝都曾遣官来此祭告颛顼。群众性的祭祀则更为频繁。


二帝陵因年代久远,又临黄河故道,至清同治时期,已渐渐为飞沙掩埋。后人在一座土山上设庙同祭二帝(庙中发现有祭颛顼、帝喾的两种碑文),加之二帝时代相近,功德相彰,所葬之所因年代久远难分彼此,故而俗称二帝陵。流传在此地的《二帝陵与硝河的传说》等,就是活在群众口头上的怀念先祖功德的神话故事。


在豫东地区流传的《帝喾登天辩理》神话中,又说帝喾陵在豫东商丘。在商丘古城南二十余公里,有一个以帝喾王高辛氏的名字命名的小集镇高辛集,镇西北约一里处有一个高大的陵墓,传为帝喾王高辛氏墓。


(八)大禹神话群


在中原地区,大禹治水神话呈三个神话集群分布:黄河区,以三门峡禹开三门传说为中心,兼及授图传说,其中以《大禹导黄河》神话为代表;嵩岳伊洛区,以嵩山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具有代表性的是《启母石》和《禹王锁蛟》神话;桐柏淮源区,以禹王治水怪蛟龙和无支祁的神话为多,有代表性的是《玉井龙渊》神话。


“禹治水之功,莫大于河”。禹治河神话最为集中的地区是三门峡。在许许多多的民间神话中,都反映了大禹治水所显示出来的超人神力。


民间流传的神话传说表明,大禹治黄河来过三门峡。他在这儿疏导了黄河,留下了许多治水的遗迹。黄河东流至此,折向东南,有两石岛,将河道一分为三,状若三门,南曰鬼门,中曰神门,北为人门。在三门峡一带的群众中,曾流传有这样的俗语:“张店塬开船,魏德岭揽船。”相传很早以前,这里曾是一片白茫茫的大湖,没有出口,张店塬和魏德岭是当时的南北两个大码头。后来,这湖中常常有水妖作怪,老百姓饱受水灾之苦。大禹治水来到这里后,抡起开山斧,把大山劈开了三个豁口,引水东流,解除了水患。这三个豁口就是今天的三门。《大禹导黄河》说:三门峡原来是一个大湖,大禹在山上劈开豁口后,还要在下面开一条河,好让河水顺着河走。大禹临走时对妻子说:“等到河开了,湖水流尽时再给我送饭。”大禹变成一头黑猪拱河,湖水顺着河往东流。后来,妻子见湖水下去了,便去送饭。她看见一头黑猪在拱河道引水,便大叫:“黑猪拱河哩!黑猪拱河哩!”大禹的原形被妻子发现了,他一怒之下,便把妻子的头打掉在河水里,变成了一块巨石。她的身子还立在河岸上,后来化成娘娘山,也叫梳妆台。《米汤沟》《大禹造桥》《马蹄窝》等都是当地流传很广的大禹治水神话传说。


在大禹的祖居地,也就是嵩山四周黄河两岸,也有许多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或美丽动人或气壮山河。最早的时候,大禹建都在登封阳城,夏朝的开国帝王夏启的国都也建在距阳城不远的禹州。这样就使许多禹治水的神话在这一地区流传。《启母石》是登封流传最广的一则神话。在登封嵩山脚下,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相传这就是“启母石”。在离“启母石”不远的地方,还立着两根由大块方石头垒成的门柱,上边刻着打猎、农耕的浮雕画。这就是当时大禹的家门口,后人叫“启母阙”。传说大禹为了很快开通河道,在凿山时,就变成一只巨大的黑熊。妻子涂山氏给大禹送饭时看见大禹化作一头大黑熊在用力凿石推土、开挖河道,又羞又急,就变成了一块石头。大禹知道妻子已变成岩石后,走到巨石面前大声喊道:“孩子他娘啊!你就这样离开我了吗?你要把儿子交给我呀!”突然,轰隆一声响,这块巨大的岩石裂开了,跳出了他的儿子。大禹急忙把儿子抱了起来。后来,这孩子长大了,大禹就给他起名叫“启”。所以,那块巨石就叫“启母石”。


还有《涂山姚代姐育婴》和《五指岭》等神话传说,禹娶涂山娇后,涂山姚情愿同姐姐一起走。姐姐犯禁化石生子以后,妹妹就自然地担当起妻子的重任,为姐姐养育儿子。《还阳镇》和《迎春花》等神话,则是歌颂禹妻涂山氏的功德的。


禹州在嵩岳东南,与登封山水相连,传说因大禹治水有功受封此地而得名。所以,在禹州市境内,也流传有许多治水降妖的神话。至今,我们仍可以在禹州城内神禹庙前方的古钧台街看到传说中的“禹王锁蛟井”。锁蛟井以砖券成,井口覆以大石井券。井侧立一石柱,锁蛟的大铁链一端系于石柱,一端垂于井下。俯视井内,被锁的“蛟龙”隐约可见。井上有亭榭式建筑一座,雕梁画栋,斗拱飞檐。亭壁绘有大禹治水神话图。亭内塑有手拉铁索、怒视蛟龙的神像一尊。


除前面我们谈到的三门峡和嵩岳两大神话集群之外,在中原的大禹治水神话系列中,大禹在河南南部桐柏山导淮河的神话也占有同样重要的位置。《禹贡》记载:“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桐柏山在今河南桐柏县西南三十里,一名胎簪山,一名大复山,东接随州,西接枣阳,峰峦极为奇秀。


桐柏山有不少同大禹治淮神话有关的胜迹,《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四百四十九卷《桐柏县志》中记有:“石柱山,在县西南五十里许山有石柱,柱有铁环,莫考其故。相传石笋如柱,高数寻。有‘大禹系舟处’五字。”“淮井,在县西三十里,有池方七尺许。池上旧亭,成化二年火烧,有泉三处,涌出於池边,伏流地中,经六七里成河。知县高士铎复建淮井亭一座,牌楼一座。”今县西固庙镇有“淮源”碑和锁蛟井,也称“玉井龙渊”。


大禹治水神话中,有相当多的治水妖水怪的情节,大禹治淮神话中也是如此,降水妖似乎是大禹治淮的主要任务。《淮河的来历》《玉井龙渊》等都是说大禹如何降伏水怪的。大禹治水决淮渎的神话故事,文献中的记录是比较简单的。


除上述神话集群外,像河南西华的盘古神话,淇县、荥阳、汝州的伏羲女娲神话,也都呈现出集群式分布的特点。


中原神话与地方风物


中原神话能够这么长久地在民间流传,有一个主要的因素是与地方风物的黏连,地方化的特征比较明显。中原神话的地方化,其主要的表现是,凡是著名的神话,大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和这些神话相联系的“遗迹”,或是名胜或是风俗习惯等等。如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在桐柏、泌阳交界处不仅有盘古山、盘古庙,而且还有十多处与盘古神话有关系的遗迹,甚至附会出了当年盘古兄妹成亲时所滚的大磨。女娲神话也是如此,河南西华县今有女娲城、女娲坟,以此为中心,形成了女娲神话集群。豫西太行山也有女娲祠和女娲炼石补天的遗石。在古典神话中,伏羲和女娲是一对兄妹,后结为夫妻,因繁衍人类有功,被后世称为“人祖爷”“人祖奶”。河南淮阳传为伏羲故都,今有太昊伏羲陵、伏羲画卦台、五谷台、女娲阁等与伏羲女娲神话有关的名胜古迹。豫西孟津有以纪念伏羲降龙马、观龙马之图以画八卦的负图寺。温县有神农涧,商丘有阏伯台,内黄有颛顼帝喾二帝陵, 灵宝有夸父山,等等。这些与古典神话相黏连的地方名胜,在很大程度上为古神话的长传不衰奠定了基础,为人们信奉、传讲神话提供了一个参照物。


新郑为轩辕故里,与黄帝神话有关的地名很多,如风后岭、黄路口等,还有附宝感光生黄帝处,旧有“天心石”一块。新密和新郑相邻,也是黄帝活动的重要地区,云岩宫便是黄帝当年屯粮练兵之所。至今仍能叫得出名的与黄帝有关的地名多达十余处。灵宝荆山为黄帝采铜铸鼎之所,今黄帝岭上有葬靴冢、黄帝庙,传为黄帝骑龙升天之地。因为黄帝主要活动在中原地区,在这里完成了华夏民族的统一大业,因而也就留下了许多与此有关的胜迹。


大禹治水神话在中原地区也是神话中的“重点作品”,其活动地域主要在黄、淮水域,因此留下的痕迹也很多。如黄河三门峡,洛阳伊阙,嵩山启母石,禹州、商丘和桐柏的大禹锁蛟井等等。每一处遗迹,都有一串关于大禹王治水的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


神话与地方名胜古迹黏连,只不过是神话地方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重要的是,这些神话与地方风物结合以后,使人们从感情上或从直观的感受上都认为这个神话故事就是在这里发生的,是真切可信的,这才是神话地方化的内核。有些神话则是与当地的社会生活相结合,更让人们觉得亲近、可信。比如“牛郎织女”神话,本来是一则关于天体星相的解释性神话,但是后来在流传过程中就生活化了。牛郎成了某村有名有姓的人物,于是也就有了“牛郎洞”、九仙女洗澡的“九女潭”等等,就连养蚕、缫丝和织绸技术也被认为是灵巧的织女所传。

神话地方化以后,不仅会使受众 ( 听众 ) 产生一种真实感,同时又以其幻想的手段增强了感人的艺术力量,从而可以激发人民群众爱乡土、爱祖国的崇高感情,也为人们提供了艺术的享受和重要的精神食粮。


神话本身是一种以口头语言为主要传播载体的民俗事象,故又被称为语言民俗。任何一种民俗事象都不会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中,它必定要关联着社会上其他一些事物。在中原地区,与神话相关联的其他民俗事象很多,但主要的是那些依附着神话的信仰民俗和由信仰民俗派生出来的行为民俗。


中原民俗中的许多神话人物都是人们信仰的“神”,而且是庇佑一方的保护神,不少地方都建有祠庙,并有较大规模的祭祀活动。这种将神话人物转化为“神”的过程,也就是语言民俗转化为信仰民俗的过程,对这一位“神”的祭祀活动当然就是行为的民俗了。如关于盘古,他是一位开天辟地的神话人物,后来因为尚祖心理的需求而成了“人根之祖”,所以也就有了盘古山上的盘古庙,有了三月初三开始的为期七天的祭祀活动。太昊伏羲陵每年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有长达一个月的祭祀人祖伏羲的庙会活动。女娲城、阏伯台、黄帝岭、夸父山、禹王庙等等都是与祭祀相关的神灵的场所,而且有固定的祭祀时间。这种祭祀活动推动着关于被祭祀的这位大神的神话传说的广泛传播,也可以说是神话依附于这些祭祀活动而得以广泛流传。反过来,神话传说又使这些祭祀活动更充满神秘感。


嵖岈山的民间习俗,也有不少关联着女娲神话。特别是在遂平县风山一带的民俗中,体现更为充分。遂平县流传的女娲神话大体是 :洪水过后,女娲受玉皇大帝派遣来到人间,用黄土造人,吹口气就活了。后来恶龙降灾,天塌了个窟窿,大雨倾盆,女娲先是用石头补天,后用身体补天,又用衣服补了九九八十一天,把天补住了。这个故事里有了两个核心的情节,即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据说现在遂平人烙烙馍用的鏊子,就是缘于女娲补天的故事。相传女娲补天曾用白鳌的鳌壳炼石,完工后,女娲兑现当初的承诺归还鳌壳,善良的白鳌并未因鳌壳熏黑拒收,而是披上黑色的鳌壳愉快地游回水中。女娲为纪念白鳌的恩德,按照鳌壳的样子做成了经久耐用的炊具—鏊子,供人们炊事之用。遂平乃至整个驻马店地区至今仍保留着用鏊子烙烙馍和做菜馍的习俗,尤以红石崖、风山一带为甚,用鏊子烙出来的烙馍被视为上品佳肴以招待客人。


再如小孩戴风帽穿披风的习俗。遂平的小孩在很小的时候到五六岁时,都要戴虎头风帽,穿红披风。正如民谣所说 :“不刮风,戴风帽。”据传一为纪念风姓女娲,二为求娲娘保佑平安之意。又如扎“扫天娘娘”。当雨水不止、天难以放晴时,遂平人家家户户都会扎“扫天娘娘”,挂在门楣上,并口中念念有词 :“一扫风住,二扫雨停,三扫日出,四扫太平。”这显然与女娲文化中的祈晴习俗有关。


另外,在遂平县境内,至今仍流传着为退避毒蛇猛兽新婚女子头上披红盖头的习俗,与此相同的,幼稚孩童玩耍中的“补娲屋”游戏也带有女娲补天色彩……这些都与当地流传的女娲故事有关。


有一些民俗事象虽然也和神话有联系,但并不是像上述情况那样将神话人物祭奉为神,因而所表现出来的就不是那么严肃和虔诚的民俗事象。比如与牛郎织女神话相联系的“七夕乞巧”习俗,实际上就是少女少妇们取乐的一种游戏活动。由嫦娥奔月神话而衍化出来的娘瞧闺女习俗,则是母女相思情感的一种表现方式。每年的三月十五人们纷纷登嵖岈山,到山上的“娘娘庙”朝拜,则又是祈求生子,祈求多子多福。


中原神话学的提出和研究


中原是中国汉族神话产生和流传的典型地区,因而中原神话便成为汉族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切地讲,中原神话是指在中国古文献中已有零星记载,至今仍流传在中原民间口头上的活态神话。中原神话学就是近年来兴起的专门研究这些“活”神话的流变规律及其文化价值的学问。


中原神话的系统调查和研究工作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倡导者是河南大学的张振犁教授。张教授和他的学生们曾多次深入山乡村野,历尽艰辛调查中原神话和与此有关的民俗活动,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科学资料,编印了《中原神话专题资料》,写出了多篇调查报告,取得了令中国神话学界和世界神话学界赞叹的成果。学术界认为 :“在中原地区发现的若干古典神话的延续,推翻了过去中国神话贫乏、仅有断简残篇的片面结论,大大地丰富了中国和世界神话学。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大量有关开天辟地、宇宙创造的神话材料的发现,填补了这类神话材料缺乏的空白,纠正了史学家们关于中国神话中仅有圣贤英雄人物的史迹材料的传统观点。”国外学者也认为,中原神话对于重新构建古神话,以及了 解神话在封建时代演变的规律,都提供了有益的资料。1990 年,介绍中原神话第一批研究成果的《神话与民俗》出版,同年,大型工具书《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出版,“中原神话”作为独立的神话体系在此书中出现。1991 年,第一部研究中原神话的专著《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出版,该书是张振犁先生潜心研究八年的学术成果。张先生的论著中,以科学考察得来的大量中原活神话资料为基础,结合民俗和古文献的比较、分析,探讨我国著名古典神话的流变特点、规律及文化史价值,是中国神话学史上的一次突破性尝试。1997 年,程健君的《民间神话》出版,该书是作者历时十数载进行中原神话田野调查的成果,书中将“活”神话和古典文献记录的神话相对照,结合中原民俗,阐述了这些神话之所以盛传不衰的原因。书中所涉及的几乎都是中国神话学中的重要问题或是神话学界所关注的“大神”,如盘古、女娲、伏羲、黄帝、大禹等。1999 年,张振犁教授和他的学生陈江风、程健君、高有鹏、吴效群等多位中原神话研究者携手,出版了《东方文明的曙光—中原神话论》。该书以系列性专题研究的方式,从哲学、史学、民俗学、文化学、宗教学等诸多角度,努力挖掘中原神话的深层内涵和典型意义,从而构筑起东方原型文化的模式,为中国神话学规范化的学科建设和中原神话学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形成了以张振犁教授为旗手的“中原神话学派”。这个学派将整个社会活生生的生活事项作为一部大书,从民间文化、民间生活、民间社会的角度来观神话。这种方法已被学界广泛接受。2009 年,张振犁先生的论著《中原神话研究》出版。2017 年,张振犁先生数十年的心血倾注而成的《中原神话通鉴》一书出版。该书全四册计 174 万字,393 幅图片,收录 800 多篇民间神话传说。书中内容以神话点评的形式,集中展现了数千年来中原神话的丰富性。这部中原神话集大成的皇皇巨著,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乃至世界神话学研究,彰显了中国民间文化的巨大价值与魅力。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张振犁先生在河南大学中文系开设“中原神话研究”课程,到目前中原神话学体系已基本构成,四十年来,国内外一批学者聚焦中原神话,推出了一大批中原神话研究的学术成果。1987年10 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神话学会、河南大学、民协河南分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神话学会首届学术研讨会在郑州举行。袁珂、刘锡诚、秋浦、鲁刚、王玢玲、张振犁等知名专家和叶舒宪、陈江风、程健君等一批年轻学者聚集一堂,围绕中国各族神话的民族特点、中国神话与民族文化两个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这次研讨会是中原神话进入学界视野的开端。二十年后,为期七天的中国神话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11日在河南省周口市隆重开幕。本次会议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河南省文联联合主办,中共周口市委、市政府等单位承办,并得到了河南大学,驻马店、南阳等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来自中国香港、澳门和芬兰、比利时、德国、美国、墨西哥、日本、韩国等地区和国家的专家学者16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这次会议是迄今为止中国神话学研究史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会议期间,与会学者“千里走中原”,实地考察了淮阳、桐柏、新郑等中原神话的密集流传地。颇具影响的《神话中原》一书,就是这次盛会的研究成果。这期间出版的研究中原神 话的论文集还有程健君、高有鹏主编的《神话 神话》,常松木主编的《禹里禹都研究文集》,陈玮、赵雪梅主编的《荥阳嫘祖及古丝绸文化》,等等。一批研究中原神话的专著陆续出版发行,如马卉欣的《盘古之神》《盘古学启论》,陈江风的《天国的灵光》《天文崇拜与文化交融》,高有鹏的《民间百神》(与张广智合著)、《民间庙会》,等等。杨利慧的《女娲的神话与信仰》中的许多神话例证,来自于她在中原特别是河南地区进行神话田野考察的成果。


中原神话的发掘和研究之所以能为世人所瞩目,其原因是那些产生在原始社会的“口头文学”至今仍能“活”在群众的口头上。像希腊、印度这些曾经产生过许多神话的国家,他们的国民已经丢失了“活”的“口头文学”,但仍有大量古典神话“活”着。那些有幸保留下来的、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的神话,主要是凭借文字的记录。“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原人民口头遗存下来的许多古典神话,便是一种文化史上的奇迹,是十分值得重视的珍宝。”中原“活”神话“更重要的意义,则不仅在于大量古典神话口头遗存的本身,而且在于这些历史文化遗物可以大大裨益于我们今天神话科学的建设和繁荣”。


从“中原神话学”的提出到目前初具规模的中原神话学体系,两代学人历经了四十年的努力。“中原神话”和“中原神话学”为什么能跻身于民俗学研究的焦点,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原这块古老的大地,蕴藏了丰厚的文化宝藏。“活”在中原人民口头上的神话故事,为我们今天人文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神话,是一宗丰厚的民族文化遗产。


中原神话,是一块难得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程健君

2019年3月17日 星期日 改定


(注释从略,详见原文)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2022-06-02,天猫中国文联出版社旗舰店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