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讲述者的口头表演——论孟姜女传说的共时性
倪金艳
原文刊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第2期
摘 要
民间文学中的孟姜女传说通过讲述者(又称表演者)的讲述而遍布国内多个省份。表演者会自觉地沿用民间传说的套路作为开篇,通过“求助传统”与勾连传统相结合,拓展孟姜女传说的内容,并且借助人物行为的“重复”,提升听众的理解。孟姜女传说的“民间性”突出,它代表着民间叙事立场,以平民思维模式歌颂平民道德,对朝野人物进行道德审视,进而宣扬民间信奉的伦理道德。孟姜女传说在表演时,为增强表演效果,采用狂欢化的语言,塑造了带有狂欢色彩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
孟姜女传说;口头表演;
民间性;狂欢化
孟姜女传说是中华民族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因流传时间久远、地域范围广泛而家喻户晓。虽然孟姜女传说可在《左传》《汉书》《列女传》等史述文献中见其踪迹,但人们对它的了解最主要的还是来源于故事、歌谣、戏曲等俗文学艺术。改革开放前,由于传播方式单一,乡村百姓识字率低,讲故事、听歌、唱曲是最主要的传播渠道,也促进了该传说的流传,使其“演成千万言”。孟姜女传说的民间文学形式主要包括故事、歌谣、长篇叙事诗、谚语等。据搜集到的资料来看,关于孟姜女传说的民间故事遍及国内多个省份,而对孟姜女民间故事研究既包含文人、学者搜集整理而成的历时形态的文本,又包括在特定语境中共时性的分析,即讲述者带有自身特性的讲述和表演。本文仅对孟姜女传说的口头表演进行讨论。
一
共时性:讲述者的口头表演
口头讲述传说是一种表演,是一种言说的方式,同时也是讲述者与听众之间的交流方式。“表演存在于表演者对观众承担展示自己交流能力的责任。”表演者的口头言说能力直接关系到听众的接受效果,而且常常是妙趣横生的讲述比具体讲述了什么内容更能吸引听者的注意力。表演者在讲述时会构建起语境,使其每次讲述都是不同的。讲述者为取得更好的效果,往往会采用一些策略,加大表演过程中的交流。那么,表演中具体运用了哪些策略呢?
第一,表演者会自觉地沿用套路,作为传说的开篇。
有的以“从前”“大早先”“古时候”“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拉开讲述序幕,让读者明白这个传说与自己保持遥远的距离,渐渐进入模糊、疏远的语境中。秦皇岛市的《孟姜女》开篇讲道:“大早先,有两户人家住隔壁儿,一家姓孟,一家姓姜。两家都是老两口过日子,都是年过半百了,也没个一男半女。两家到处烧香拜佛,花了不少银子,可屁事不顶。”河南桐柏县的《孟姜女》开篇说:“从前,有两家邻居,住的是前后院。”秦皇岛市的《赶山神鞭》说:“传说,孟姜女千里寻夫来到山海关……”福建的《孟姜女出世》说:“传说秦始皇当年在东京。那年秦始皇爷爷上天游月宫,所以没有与三十六宫妃子相会。”山东的《杞梁和姜女》说:“人说孟姜女本来不姓孟……”
有的是以自传方式介绍孟姜女出生、籍贯、命名,直奔主题,交代故事内容。上海松江县的《孟姜女的传说》说:“孟姜女是华亭人。父亲孟隆德,家里蛮有钱财,人称孟员外。”河南一则异文说:“相传河南杞县许家庄有一对新婚夫妻,男的叫范杞梁,女的叫孟姜女。”吉林榆树市的《孟姜女出世》说:“在松花江北岸,靠江边住着两户人家,都是老两口子,无儿无女。”这种点出女主人公身份的开头,会结合地方特色安排孟姜女、范杞梁的来历,是在地化的表现。
有的是以问句的方式开始表演。江苏南通市的《孟姜女与银鱼儿》说:“你可晓得银鱼儿怎么是白的,又怎么没有骨头的呢?据说当初……”通过设问的方式把听众拉进思考中,也是常用的互动方式。还有的以俗语开篇。湖南澧县的《范喜郞因祸得福》说:“俗话说:‘男无媒不娶,女无媒不嫁。’范喜郞与孟姜女一无亲戚说合,二无媒妁作伐,却成了一对恩爱小夫妻。”故事表演的开篇方式不止这些,还有以民间风物来起兴,引出要讲述的内容;或进行环境描写,渲染气氛;抑或先进行价值判断。延庆县的《孟姜女和最早的一段长城》说:“兰香女是个孝敬婆婆的好姑娘。”这是先确立情感基调,下文便会讲述她如何孝敬婆婆。
第二,“求助传统”与勾连传统相结合。
“求助传统”也就是将过去的经验和惯例当作参考标准,它标志着承担合乎传统地进行交际行为的责任的方式。通过插入“人家说”“过去人家说”“我听先辈们讲”等类似的话语,来表明自己的讲述是“因循传统”,以此增强权威性。其中的潜台词是,这些并非是我独创,而是从别人那学来的,以传统作掩护,转移听众对自己讲述内容的直接品评。这一点在搜集到的故事文本中不很明显,但笔者进行调研时,此情况经常出现。石家庄耿村的一位讲述者在开讲之前故作推辞,声明“我讲不好”“胡乱讲讲,别当真”“我哪里会讲,只模糊知道点”来否定自己的讲述能力,即“表演的否定”。这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通过示弱、有言在先的方式免除听众在听完讲述后不满意时的指责。然后才进入“正轨”,听“老辈人讲,在秦朝时……”
故事讲述时会勾连其他已经成熟的故事,最常连用的有二妃、斑竹、项羽灭秦、楚汉相争、龙女故事、白龙、梁祝、巫山神女、望夫石、土地公婆、牛郎织女等传统故事。比如,大舜帝的二妃泪洒竹子而成斑竹。孟姜女拄着竹棍在孟姜山上眺望,山长成“望花山”,竹棍在眼泪浸泡下长成茂密的竹林。因为竹叶挡住视线,好心的孟姜女不忍心摘掉,便用绣针划成一条条,透过缝隙来看丈夫是否回来,之后长成了小细条的竹子,称为刺竹。又如,柳毅为龙女传书的故事妇孺皆知,孟姜女传说也将其积极吸纳进来。黑龙江无常县的《孟姜女》讲孟姜女跳海被龙三姐救助,秦始皇使用赶山鞭赶山埋海,孟姜女在龙三姐的劝说下和秦始皇成婚,并怀有身孕。龙三姐盗走赶山鞭,接孟姜女回龙宫。孟姜女把孩子留在凡间,打柴老头救起孩子,并起名项羽。更多的故事将项羽说成是龙女的儿子。辽宁绥中县的《孟姜女》讲秦始皇挥动赶山鞭,威胁到龙宫安全,龙女变化孟姜女模样成为秦始皇妃子。龙女盗走赶山鞭回海,临下海前生下儿子项羽,然后返回龙宫。项羽呼唤母亲,龙三公主赠送代表谋略的绿药丸和代表勇力的红药丸,使之与秦始皇一争天下,最后灭了大秦,为母报仇。由于刘邦偷吃绿药丸,结果项羽有勇无谋,最后在乌江自刎。
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龙居住在海底掌管降水之事。善良的龙会助人为乐、及时降水,确保风调雨顺。但龙也有暴躁、贪婪的一面,亦会兴风作浪,为害一方。孟姜女传说中有的是善龙。上海县的《孟姜女走沙路》讲海龙王帮助孟姜女顺利通过沙路。孟姜女寻夫走到颛桥镇六磊村一带,道路泥泞不堪。她的诚心感动了观音菩萨,遂让龙王用细沙铺满地。龙王一个喷嚏使沙子分成一条路,并命令孟姜女回来后再撤掉。恶龙作恶也非常频繁。澧县的《关于白龙井的传说》讲秦始皇归天后被派到人间造福百姓,他却在澧州为害一方,民不聊生。观音送姜女娘娘赶山鞭,帮她打断龙尾,降服白龙。最后,白龙被观音关在井底,只能在清明时暂离井底,祭扫祖坟。
孟姜女传说还勾连着土地信仰。中国大陆主要是祭拜土地公(土地婆信仰多在中国台湾),视其为地方守护神,寄托了人们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心愿。浙江奉化市的《孟姜女和土地婆》说,孟姜女寻夫哭倒长城,找到夫骨,抱在胸前,泪水滴在骨头上,有骨肉重生的迹象。土地婆婆为了不让死者还生,故意劝孟姜女背着夫骨,结果骨头被颠散,万喜良没能活过来。土地公公为此和土地婆婆大吵,划沟分家。后来土地婆婆漂流而去,大陆上只供奉土地公公。土地公行善,土地婆搞恶作剧,土地婆因此不受欢迎。
被纳入孟姜女传说的其他民间故事非常之多,讲述者也通过建构“情境性语境”,巧妙融合了土地公、龙王等民间信仰,增加了情节的曲折性、趣味性。孟姜女传说吸收传统故事固然与表演者的文化积淀、生活经验、道德善恶标准有关,更与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密不可分。试想,如果没有土地信仰,没有龙女龙王传说,没有潇湘二妃的感人神话,又怎么可能插入孟姜女传说中呢?也更不可能被听众接受。这从侧面也说明,故事的讲述是动态流变的过程,“旁征博引”是它的常态。
第三,人物行为的“重复”。
“重复律,是民间故事的叙事规律之一。”孟姜女传说中的句子内部重复,包括名词重复,如孟姜女呼喊:“杞良,杞良,你在哪里?”形容词短语重复,如形容皇后戴上花之后的美态:“脸上红扑扑,眉毛月弯弯,眼睛水灵灵,声音娇滴滴。”动词重复,如:她“哭啊哭啊”“走呀走呀”。
寻夫路上经历的每一次劫难都是一次重复。《孟姜女的传说》讲孟姜女智斗恶仆(孟兴、赶车人,其他贪财的家仆),成功化解了坏人的陷害,这是第一次历险重复。《孟姜女哭唱雁门关》讲孟姜女在路上遇到守门官员的刁难,要么留下买路钱,要么不能过关。好心的士兵了解到孟姜女的苦衷,劝她以唱小曲过关,于是唱了《十二月花名》时调才过了关,这是第二次历险重复。第三次历险是有茫茫洞庭湖挡住前行的道路。《姜女垸》讲孟姜女坐在脚盆里过洞庭湖。《孟姜鲫》讲孟姜女寻夫到了洞庭湖,将人和脚盆翻到水里,生死未卜。孟姜女寻夫途中的历险当然不仅三次,几乎是处处遇难,时时遭劫,类似于唐僧取经途中遇到的“九九八十一难”。
孟姜女走过的地方留下了数不清的风物,对每一处风物来源的阐释便是一次重复。秦寿容、袁震的《苏南地区孟姜女传说的特色——专题采风调查报告》有集中的展现,如《小脚桥上小脚印》,孟姜女右脚狠蹬青石板,留下小脚印,人们将桥称为“小脚桥”;《白龙桥上双膝印》,孟姜女双膝跪在桥上痛斥秦始皇,桥上留下双膝印;《北望亭桥上的坐臀印和包衣印》,孟姜女走到北望亭桥上眺望修长城的丈夫,不小心坐到桥面上,包衣也滑了下来,桥板上留下孟姜女的坐臀印和包衣印,一大一小两个凹洞。《皋桥上的伞洞》《马堰桥上的剪刀印》《横林桥上的男鞋印》等,都是对一种模式的重复,此种模式还能创作出无数类似的故事。
表演者将孟姜女传说的表演与时代语境相结合,借传说为当今的社会生活服务。当表演者置于不同语境讲述时,往往会借助传统情节来增加自己的想象,这就使孟姜女传说处于“传承与变异、延续与创造、集体性传统与个人创造力的不断互动协商的复杂动态过程”中。
二
孟姜女传说的民间性
关于“民间性”问题,朱恒夫在谈论剧作家罗怀臻的戏曲创作时指出:“所谓戏曲的‘民间性’,是指它具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草根阶层的审美意趣,以草根阶层的好恶为好恶。在思想上,赞颂、宣扬草根阶层信奉的经过数千年考验证明能够有利于民族繁盛的传统美德。在形式上,采用长期在民间口耳相传的传奇性故事,或按照民间传说的美学精神编创的新故事;传导出普通百姓认同的能净化心灵的丰富情感;所运用的语言通俗、质朴,并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对于民间传说而言,其“民间性”表现在内容上来自民间、反映民间生活、以民间的思维方式搭建传说结构、站在民间立场进行道德审视、融入民间风俗、表达民间真挚情怀。孟姜女传说自觉地站在民众价值立场上,以平等的观念体察民众的情感,拥抱自由、质朴的民间生命活力,宣扬“草根阶层的审美意趣”,讴歌底层人民信仰的传统美德,做到顺民心、合民情、通民俗,呈现出鲜明的民间叙事立场。
第一,以平民思维模式歌颂平民道德。孟姜女传说有的赞扬孟姜女的孝敬父母。如青州的《孟姜女哭甜瓜》讲孟姜女的娘病重想吃甜瓜,孟姜女买不到,边哭边把瓜种埋进土里,最终结出了甜瓜。孟母吃了瓜,病很快好了。有的赞扬了比邻而居的姜老汉和孟老汉互相帮助、和乐相处的人际关系。如铜川的《孟姜女和范喜良》讲孟家塬两个相邻孤寡老汉孟老汉、姜老汉互帮互助,处得和一家人一样,共同抚养可爱的孟姜女,以慰藉孤独的晚年生活。有的歌颂了孟姜女宽容、友爱的美好品质。如澧县的《孟姜女传说》讲孟姜女对无意中窥视自己身体的范喜良选择包容,并对万喜良的凄苦遭遇给予极大同情。绥中县的《孟姜女异文》讲穷秀才进京赶考,没有盘缠,饥渴难耐,孟姜女好心帮助,突出了孟姜女的善良本性。还有的讴歌了民间智慧。如孟姜女凭借聪慧,屡次经受考验,找到夫骨。河北秦皇岛的孟姜女传说中也有神仙婆婆测试孟姜女是否真心的情节,说:“闺女呵,你要想找到万喜良,等平地长出石来,上山一百单八步,下山一百单八步,爬山七七四十九天,就能找到你丈夫啦!”孟姜女寻夫心切,不分黑夜白日,捡石堆山,并足足爬了四十九天。当她找不到骨骸时,老婆婆又让她把“胁下的肉割下一块”。一系列考验丝毫不能动摇孟姜女对丈夫的真心,最后在神仙婆婆的帮助下,终于捡拾了丈夫的尸骸。也有的肯定了善恶有报的传统价值观念,惩罚了坏人。如孟姜女智斗恶奴孟兴,使其葬身悬崖。诸如此类,都是立足于百姓的生存现状和价值观念做出的安排。
第二,站在民间立场,对朝野人物进行道德审视,反叛意识鲜明。这一点在智斗秦始皇的情节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宜君县的《秦始皇吊孝》讲孟姜女哭夫崩城,被抓到咸阳,君王迷恋孟姜女的美色,孟姜女遂提三条件,其中一条要求秦始皇披麻戴孝为万喜良送葬。秦始满口答应,一一完成孟姜女心愿。最后孟姜女碰碑殉死,以守贞节,秦始皇被嘲弄后却一无所得。澧县的《恨石》讲李斯建议暴君秦始皇修长城,范喜良被迫服役。孟姜女在嘉山高峰上望夫,偶然仿佛在石头上看到秦始皇和李斯,于是用手抠打石头,宣泄愤怒憎恨。以至石头上留下指甲印,称为恨石。桐乡县的《婆娘生银鱼》讲秦始皇修长城,抓走万杞良。孟姜女不顾身怀六甲来寻夫,发现夫已死,恸哭崩城。秦始皇派兵追赶,孟姜女跳入湖中。秦始皇命令士兵打捞,孟姜女尸体被钩烂,肚里胎儿也被划成一条条肉丝,变成无数洁白的小银鱼。小鱼是破了娘肚皮才出来,因此成为“破娘生银鱼”。此传说鞭笞了秦始皇、蒙恬、李斯等位高权重者贪婪、愚蠢的品性,他们被一介女子羞辱,留下千古骂名,也更批判了秦始皇的残暴不仁。
第三,自由丰富的想象。民间传说强调的是情感的真实,即便内容违背客观真实的原则,但只要合乎百姓情感就能被接受。《太湖的孟姜女·神鸦》讲孟姜女寻夫送寒衣,一路经历艰难险阻,幸有乌鸦领路。孟姜女捡拾夫骸,哭崩城墙。始皇垂涎美色,她假意答应,在心愿完成后跳进太湖,变为自由自在的银鱼。其中,神鸦指路、哭崩城墙、死后变银鱼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能发生,都是民众想象的产物。《姜石》说孟姜女把家里仅有的一点面做成疙瘩汤,盛在瓦罐里去寻夫。获知喜良已死,人晕倒,罐子摔碎,汤洒在地上,汤里的疙瘩变成了石头。这也是丰富想象的结果。因为,对民间传说而言,它所追求的不是细节描摹的客观真实,而是制造“耸人听闻”的效果,以引起听者的兴趣。
第四,宣扬民间信奉的伦理道德。人们歌颂孟姜女誓死不嫁二夫的贞烈品性,认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思想,实际上是对自己信奉的道德的肯定。试想,促使孟姜女寻夫的动力,是她对丈夫的思念?还是对他的关爱?孟姜女与万喜良从相识到分离共处的时间,有的说是一天,有的说是三天。不管是一天,还是三天,都没有培养深厚感情的时间,很难说送寒衣是“爱之深”的表现。如果不是因为爱情,那她寻夫的动力又是什么?最有可能的解释是古代社会“出嫁从夫”的理念使然。女性出嫁后依附于丈夫,夫在人在,夫没人亦没,表达的是对婚姻(哪怕是不幸婚姻)的顺从和执着,即“致其贞淑,不贰其操”。对封建伦理的恪守促使她踏上远行之路,也促使她壮烈殉夫。
可以说,孟姜女传说是官方教化意志与民间反压迫意识博弈与融合的产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贫民百姓,都乐于歌颂孟姜女的事迹。前者歌颂是因为孟姜女蕴含着“三从四德”的思想,合乎封建教化的宗旨;后者却是有感于她那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因此,各种艺术形式演绎的孟姜女传说在古代社会从未被列入禁毁行列。但相较于官方记载传承的孟姜女传说,民间流传的孟姜女传说承载了中华民族精神中更多的“情”,将爱情、反压迫精神一遍遍强化。孟姜女传说遍布大江南北的现状,使我们不得不追问原因。首先,除了众所周知的符合华夏族群的情感需要外,还与民间文学的传播方式息息相关。孟姜女传说具有“时空的广延性、结构的开放性、内涵的多重性、思想的人民性、风骨的民族性五个方面”。它的广延性、开放性、多重性、人民性和民族性保证了传说能常演常新,且能积极融入新内容,反映新时代思想,不至于因落伍而被抛弃。孟姜女哭长城隐藏的反抗暴政、徭役的主旨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人们自然也乐于聆听传播。其次,它在两千余年的传播中成为人们的“共同知识”,大家都知道传说内容,也知道他人知道,民众共通的知识结构推动传播扩展。讲述者机智地用听众熟悉的知识代替陌生的地名、人名、物件,这样就推动了传播跨越地域界限。再次,民间叙事的娱乐目的鲜明,口头讲述或演唱形式多样,营造出轻松活泼的语境,吸引听众参与其中,这些都促进了孟姜女传说的传播。
三
狂欢化的叙事方式
巴赫金将民间文化特质归纳成底层的、集市的和广场性的,抛弃等级、秩序、伪装,代之以僭越、无礼、俗语、讽刺。民间流传的孟姜女传说打破了约定俗成的规范,敢于当面咒骂秦始皇等行为都是颠倒现实原则的狂欢化表现,它越出了生活常轨,把本质中潜在的特性以具体感性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一,“加冕”与“脱冕”的双向转化。孟姜女传说中急剧的场面转化包括从高贵威严转化为低俗猥琐,从幸福转化为悲痛,从夸赞沦为责骂,从期待变为绝望的瞬间。急剧的变化为听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万喜良本是一介书生,听闻秦始皇抓壮丁(有的地方是为了抓他奠城脚而重金悬赏),仓皇之中狼狈逃窜。万喜良由文质彬彬的儒雅少年转为衣不蔽体的逃犯,这是第一次脱冕与加冕。因窥浴而与孟姜女结成百年好合,由落难之人转为披红挂绿的新郎,而成亲拜堂之际被官兵抓捕,这是第二次加冕与脱冕。加冕时的华光异彩与逮捕时的悲号绝望形成对比,悲剧效果也更显著。
当下的加冕意味着日后的脱冕,喜剧与悲剧猝不及防地转换,造成巨大冲击。筋疲力尽的孟姜女满怀希望抵达长城,即将见到万喜良,激动不已,然而却被告知丈夫已死并筑进城墙里。万喜良的死讯犹如晴天霹雳,把沉浸在希望中的孟姜女推向绝望的深渊。如果说抵达长城是心理层面的加冕,那么获知死讯则是情感的脱冕,两者之间的转化是该传说的第三次加冕、脱冕。对于秦始皇,也同样存在加冕的喜悦与脱冕的尴尬。当他完成三个刁难条件时,本以为能满足淫欲,结果却等来了孟姜女的羞辱、咒骂与跳海而亡,竹篮打水一场空。秦始皇率百官披麻戴孝及哭丧是除去皇帝威仪的脱冕,他颜面全无地献媚讨好与高高在上的帝王形象成为对照,这是第四次加冕与脱冕。万喜良作为无名小卒被埋在城墙角,死后却被封为长城神,从人格升华到神格,此为第五次加冕与脱冕。
在数次加冕与脱冕的转化中,低微的荣升至崇高,神圣严肃的转为滑稽,高雅的和粗俗的渐趋逼近。孟姜女传说中的加冕与脱冕背后隐藏着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哲学思维,“不把任何东西看成是绝对的”,在转化中打破界限。
第二,狂欢化的广场语言。人们在讲述孟姜女传说时会不自觉地加入一些荤话和低俗的口语词汇来调节气氛,如“娘个腿的”“屁事不顶”等;也会使用大量的方言词汇,如《孟姜女传说》中的“伊”“囡囡”“阿囡”“白小囡”“女小囡”是典型的吴方言,以及《扒长城》里的“秦始皇修长城,命令一下,弄得鸡飞狗上墙,可把老百姓整日塌啦”。除方言外,俚语、谚语、歇后语等广场语言也非常多,组成杂语现象,营造出混乱无序、怪诞、滑稽、反讽的叙事效果。此外,运用广场语言还能在嬉笑怒骂中淡化传说的悲情色彩,于插科打诨时释放压抑。
第三,摘除人格面具之后的“狂欢”形象。 现代文明下,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佩戴上人格面具,用来描绘个人公布于众的自我。但狂欢活动中却可以拂去人格面具,将接近动物性的一面毫不遮掩地表现出来,使之呈现出“痴傻疯癫”“匪夷所思”。孟姜女传说中虽不是直接地呈现疯癫状态,但我们仍能感受到创伤后的“狂欢”。
先看孟姜女的“狂欢”形象。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和苦苦劝说,抱着有去无回的决心去寻夫,这是狂欢行为之一。孟姜女得知丈夫已死,便开始歇斯底里地哭泣,完全丢开了封建女子端庄、持重的一面。她肆无忌惮地哭号,以致崩塌了八百里长城。摘除人格面具的孟姜女,野性的一面开始凸显,她以最“恶毒”的语言诅咒秦始皇,宣泄憎恨,捍卫生命与婚姻的权利。再看被贪欲蒙蔽心性的秦始皇,他要永固江山,要尽享世间美好事物,要占有人间美女。他不惜一切代价来霸占美女的行径与正统史传中的帝王形象大为迥异。在孟姜女自尽后,又恶狠狠地下令打捞尸体,将其千刀万剐、挫骨成灰、抛洒喂鱼,还狂甩赶山鞭,填海镇压,等等,狰狞残暴的本性一览无余。孟姜女和秦始皇的行为在普通的“正常”的生活中都不合时宜、太难想象,只有摘掉了人格面具方能表露出来。
孟姜女传说蕴含的狂欢化方式,是民众释放情绪的途径,使讲述者与聆听者均获益。总体而言,孟姜女传说的民间口头讲述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有讲述者也有听众,两者缺一不可。听众的缺席无法使表演继续,听众获得的信息也是衡量讲述效果的标准。因此,讲述者调动表演才能,对掌握的信息进行增删,尽量使孟姜女传说曲折动听,以满足接受者的期待。接受者在聆听时也会对其进行吸收——重组——转化,再讲给其他听众,促进传说的持续传承。
结 语
孟姜女传说以民间故事的方式传播隶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这与史述、诗词叙事不同。如果史述与诗词叙事是文士、官员为孟姜女“树碑立传”,那么民间文学则是“有口皆碑”,民间文学以声音为叙事媒介,其“传播门槛”远低于以文字为载体的史述和诗词叙事,故而普及性、影响力都大于前者;而且民间文学较之前者增加了地域性特点,是“在地化”传承孟姜女传说。民间文学视阈中的孟姜女传说重在歌咏爱情,颂扬其反抗精神。但民间文学与生俱来的变异性、吸附性,使孟姜女传说常常出现“郢书燕说”的情形。但当我们认真思索这些“变异”时会发现,异文乃是民众在无意识心理支配下的一次次可爱的“误读”,自有言说的合理性。孟姜女传说借助故事、歌谣、长篇叙事诗的形式传播,此三种方式“互文”互补,组成孟姜女传说的民间文学面貌。正如汉学家李福清所言:“民间文学中某一观念常常不是通过一种题材反映出来,而是贯穿于同时存在的几种题材之中。”至于孟姜女歌谣、长篇叙事诗的探讨,留待日后。
(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06-09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