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麒]李白“铁杵磨针”传说考



李白“铁杵磨针”传说考


朱玉麒


引  言



唐代诗人李白(701-762)少年时代路遇老媪用铁杵磨针、因此感悟而勤学的传说,是中国古代励志苦学的典型故事。


杰出的童蒙故事需要有醒目的道具引人入胜。在“铁杵磨针”的传说中,缝制衣服的针是人类社会中须臾不离左右的生活用品,因此,用日常的铁针制作来做比喻,引发心智未开的儿童走向勤学这一抽象的精神层面,无疑是最为形象而有效的。而铁针的制作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行当,不为普通的人群所知悉[1];一般的民众可能以人类远古记忆中骨针磨制的方式来想象铁器时代到来后的针具制作,将铁棒通过磨砺而制成细小的缝衣针,似乎也是一种笨拙但不失为可行的途径。以世间不可能出现之事想象为可行之举,坚硬的铁具在由粗变细之间需要积累的功夫,就非常具象地为儿童灌输了不可磨灭的勤学记忆。


杰出的童蒙故事更需要有醒目的人物令人起信。“诗仙”李白在中国的名声称得上是妇孺皆知而家喻户晓,毫无疑问是当之无愧的正能量代表;“铁杵磨针”在学步的儿童所知有限的杰出人物名单中,正是因为李白的大名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这是一个具有启蒙意义但是违背生活常理的虚构故事,不过,它衍生出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成语“铁杵磨针”及其各种变体,活跃在日常语言中,也反过来普及了成语的本事在中国文化中、童蒙教育里的流传。然而,在民间流传的文本中,这个传说的主人公却并非只为李白所专擅。本文下面展开的论述,即基于并不完整的历史文献,来探讨这个传说在后世的成语流传情况,及其故事主人公由丰富多元而单一集中于李白名下的动态过程。

 

一、“铁杵磨针”成语的传播



明清以来,“铁杵磨针”的成语确实已经脱离了具体的传说情节,被提炼为民间谚语,以不同的变体活跃在作家的笔下,成为文学作品用来表达勤学苦练乃至软磨硬泡等一系列褒贬性质不一的常用词汇,体现出这个汉语词组为众所周知的文化意蕴和高度概括能力。生动的例证如:


元末明初罗贯中原著、明末清初冯梦龙改编的《平妖传》:“蛋子和尚似信不信的道:‘一不做,二不休。拼得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再守他一年十二月,好歹要掏摸些儿本事到手。’”[2]明天启年间西湖逸史的《天凑巧·余尔陈》:“江公子道:‘这也不须兄过为忧虑。俗语说得好,只要工夫深,铁杵磨作针。’”[3]清初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当初山东武城县有一个上舍,姓晁,名源……只是读书欠些聪明,性地少些智慧。若肯把他陶熔训诲,这铁杵也可以磨成绣针。”[4]嘉庆年间嫏嬛山樵的《增补红楼梦》:“你既知道这话,就很好。古话有个‘若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也是桑维翰‘磨穿铁砚’的意思。”[5]光绪年间俞达的狭邪小说《青楼梦》:“即素来愚钝的,只须专心致志,亦能渐进修途。倘平时聪敏不肯用功,即百倍聪明,也难有获,古人说得好:‘若要工夫深,铁杵好磨针。’”[6]晚清西泠野樵的艳情小说《绘芳录》:“不妨,不妨,管他书香不书香。俗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难得他老子不在家,有个计策在此,不怕他鱼儿不上我钩。”[7]接续了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的晚清白眼(许伏民)所著《后官场现形记》:“又说:‘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有的是家私,老婆儿女全不要你养。不愁吃,不愁用,今科不中,下科再来,没有不会中的时候。”[8]以上的这些小说,都将“铁杵磨针”与下工夫做事联系在了一起[9]。


“铁杵”这个词,有时也发生变化,如明万历间罗懋登的神魔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中记作“钝铁”:“过了一会,却才拿出主意来,说道:‘求人不如求己。钝铁磨成针,只要工夫深。挨了受这一夜,那里不是。’”[10]冯梦龙所编的《醒世恒言·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又变成了“铁枪”:“金瓶落井全无信,铁枪磨针尚少功。”[11]在清代学者顾张思记载乾嘉时期江浙一带的俗语里,“铁杵”变成了“铁”,即铁桩[12]。晚清汤颐琐反映妇女解放的小说《黄绣球》中,则又将“铁杵”演化成了“铁棒”:“细细想些法子,渐求进步,拼着些坚忍工夫,做到铁棒磨成针的地位,看似发达得迟,实在收效最速。”[13]这个意象,在当代民歌陕北的横山民歌《铁棒磨成针》中也一直被传唱下来:“墙头上种瓜扎不下根,青石板栽葱(你)扎不下根。为人要能费下心,铁棒也能(你)磨成针。”[14]


在大量的京味小说里,“铁杵”成了更加夸张的“铁(房)梁”,未加修饰的“针”,也变为更纤细的“绣(花)针”,粗细之间的对比更加强烈起来。如康熙年间成书的世情小说《林兰香》:“挨金似金,挨玉似玉,铁打的房梁还可作绣针,何况是个人?”[15]光绪年间文康的《儿女英雄传》:“不想这一磨,正应了俗语说的‘铁打房梁磨绣针’,竟磨出一个儿见识来了。”“便是玉凤姐姐难得说话,俗语说的:‘铁打房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眼前还有大半年的光景,再说还有舅母在那边,大约也没个磨不成的。”[16]在现代小说家老舍(1899—1966)于1932年完成的《猫城记》里,这个谚语也被延续:“铁打房梁磨成绣花针,工到自然成;但是打算在很短的时间用块石片磨断一条金属的脚链,未免过于乐观。”[17]此外,赵树理(1906—1970)在1941年发表的短篇小说《探女》也用了这个谚语作为结尾:“慢慢熬吧!铁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去年冬天我在妇救会受训,领了一本课本。那书上说男男女女,有一分力量要尽一分责任。持久抗战全凭大家齐心,打到最后,咱中国一定要胜,打走了日本,就能太平!”[18]新中国以来,1958年出版的两部红色经典小说也都采用了这一俗语,一是梁斌(1914—1996)的《红旗谱》:“江涛说:‘你今天纺二两,明天纺三两,纺到哪一天才能积攒这么多钱?’春兰说:‘我一天天地纺,铁打房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19]二是冯志(1923—1968)的《敌后武工队》:“这个发现在他说来是个意外,就利用槽腿的棱角来磨捆绑手腕的麻绳。只要功夫深,房梁磨绣针,一会儿就磨断了。”[20]这些谚语式的引用、特别是大多数作为小说人物的对话出现的形式,反映了它在北方地区民间流传的广泛性。


从以上小说对这一俗语的偏爱可知:即使离开原本的传说故事情节,这一成语在单独使用的时候,它所设置的比喻的具象、夸张等等特性,仍然能够形象鲜明而生动地表达出作者的意图,因而为文学创作所乐于采用。上揭由“铁杵磨针”的成语衍变出“铁棒磨成绣花针”、“铁打房梁磨绣针”等等的俗语,也体现了民间对于这一由粗磨细的道具在表述历程艰辛的准确理解。更为重要的是,作者有信心使用这一成语及其变体,就在于“铁杵磨针”传说确实成了中国民众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童蒙故事,而为文学的阅读设定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语意背景——即文学理论中强调的文化语境(context)。作家作品对于“铁杵磨针”词语的引用和改编,是这一传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并影响到作家创作、成为作家书面文学养料的典型个案。


“铁杵磨针”的传说人物是李白吗?具体到这一成语的传说来源探寻,可以发现:主人公虽然以李白最为知闻,却还有着众说纷纭的其他人物。它的衍变流传,体现了这个勤学感悟传说在民间强大的生命力,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重要精神特质。

 

二、“铁杵磨针”丰富的主人公



“铁杵磨针”传说充分体现了民间文学的变异性特质。对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适应性改编,成就了这个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过程中丰富的主人公形态。在被文本记录下来的故事中,“铁杵磨针”出现在很多类型的杰出人物身上。


1
道教人物传说

真武大帝在武当山修行的故事,是宗教传说中引用“铁杵磨针”较早、也较有影响的一则。真武大帝有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等等的不同称谓,北宋真宗时,因避宋圣祖玄朗讳,改称真武。它本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后被道教供奉为玉京尊神,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据道教经典的记载: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的化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是净乐国善胜皇后之子。长成后入武当山修道,历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玉皇有诏,封为太玄,镇于北方。也是从宋代开始,道经将武当山附会成传说中真武神的出生地和飞升处,真武大帝成为武当山供奉的主神[21]。“铁杵磨针”的早年修行故事被附着于武当山的山水风物之上,至今传诵。


目前所见这一故事最早的出处,是元初武当山道士刘道明编撰的《武当福地总真集》,其言武当山“把针峰”、“磨针石”,均与真武大帝早年参悟“磨杵成针”故事有关:


把针峰:在大顶之西。岑小而高,颖秀可敬。传云:玄帝顿悟之后,元君飞铁杵于此[22]。


磨针石:五龙宫北一里许有涧曰磨针涧,其源自五龙顶而下,飞泉怪石,乔木芳草,有灵石横于涧滨,若磨垅痕迹。古今相传云:玄帝炼真之时,久未契玄,似有怠意,因步涧下,见一神女以铁杵磨之,即紫元君神化也。因问曰:“磨欲何为?”应之曰:“家住山中,失姑绣针,磨以偿之。”谓曰:“铁杵成针,巨非容易。”答曰:“工夫未至耳。”玄帝大悟,厥后愈勤修进,克证天真[23]。


五龙宫建筑群附近的磨针石、磨针涧等至今犹在,而且在进入武当山的玄虚门后,更有又名纯阳宫的磨针井所在。除了水井之外,玄武修真的壁画和紫元君化身姥姆以铁杵磨针的塑像,都在加强武当山为玄武大帝“铁杵磨针”的修炼之地。


根据许道龄的研究,真武大帝入武当修行以及尊贵的太子身世,都是宋代以来的附会[24]。从郑思肖(1241—1318)《骊山老姥磨铁杵欲作绣针图》的吟咏中,可知在南宋末年,“铁杵磨针”的故事确实已经成型。其诗云:


欲化龟蛇生圣胎,骊山微意孰能猜。纯钢一块都磨尽,不信纤毫眼不开[25]。


道教传说,以玄武为龟蛇合体,故此诗所云骊山老姥点化的对象正是真武大帝。而骊山老姥,也是道教创造出来的女仙形象。


其后成书于元代中期的《玄天上帝启圣录》也有“悟杵成针”的专条故事:


悟杵成针:玄帝修炼,未契玄元。一日,欲出山,行至一涧,忽见一老媪操铁杵磨石上。帝揖媪曰:“磨杵何为?”媪曰:“为针耳。”帝曰:“不亦难乎?”媪曰:“功至自成。”帝悟其言,即返岩而精修至道。老媪者,乃圣师紫元君感而化焉。涧曰磨针,因斯而名。云麓仙人《磨针涧》诗曰:“淬砺功多粗者精,圣师邀请上天京。我心匪石坚于石,小器成而大道成。”[26]


以上的故事属于描述性的人物传说,而没有像《武当福地总真集》那样作为地方风物传说,被限定于某物某事的解释性故事记载。故事中所引云麓仙人,即罗霆震,号云麓樵翁,元仁宗时道士,《道藏》收录其《武当纪胜集》一卷,《磨针涧》即在其中[27]。


明代以来,一些记载到武当山胜迹的著作,也均沿袭了这一道教传说故事,将“铁杵磨针”依托于真武大帝在武当山修道的生平中[28]。影响较大者,是明末文学家张岱(1597—1679)在其《夜航船》中的概括:


真武:净乐国王太子。遇天神,授以宝剑,入武当山修道。久之,无所得,欲岀山。见一老妪操铁杵磨石上,问:“磨此何为?”曰:“为针耳。”曰:“不亦难乎?”妪曰:“功久自成。”真武悟,遂精修四十二年,白日冲举[29]。


从宋元之际的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已经引用“铁杵磨针”的成语[30],而元明两代的道教著作中也频有引用“铁杵磨针”词语来看[31],将真武大帝认作这一传说的主人的,在道教信徒中已经是一件不争的事实。万历年间,福建的刻书家兼通俗小说家余象斗根据民间神话传说故事编撰并刊刻了神魔小说《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志传》(即《北游记》),堪称是真武大帝武当山修道故事的集大成作品,“铁杵磨针”传说也在小说第九回“太子被戏下武当”中,敷演为当山圣母化身老婆婆感悟真武的情节:


女子见师发怒下山,大惊言曰:“吾有罪矣。其人修行二十余年矣,天书将至,吾今戏了他,倘此人一去,前功废矣。妙乐天尊知之,则我怎了?不如摇身变一老婆子,去路上点化他转,以释前罪。”说罢,口念真言,变一老婆子,将朽木化成一铁杵,驾云抢至前面,在路旁石上,磨来磨去。祖师忿然下山,正行之间,见前面一老婆子,将铁杵石上磨。祖师住立细想,不知作何使用。近前问婆子曰:“贫道见老安人将此铁杵在此琢磨,不知作何使用?”婆子曰:“老身为女孙问我讨花针用,家下无矣。老身只得将此铁杵磨成花针,与孙女用。”祖师闻言笑曰:“铁杵何日成得花针?勿废了神思。”婆子曰:“老身亦知难成,前言既出,许女孙磨成花针,安可半途而废?料耐心磨成必有一日也。”祖师听言,亦不再问,遂行[32]。


《北游记》以《四游记》的合刊本形式传播世间,在明清以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然也包括“铁杵磨针”的励志情节。在北方甘肃的道教名山崆峒山上,也筑有磨针观,当地传说以为就是武当山的无量祖师在崆峒山修行而由观音菩萨磨针点化而来[33]。真武大帝被称为无量祖师并受观音点化,这是清代以来佛道互为影响的民间文化常态。当然,更多关于崆峒山磨针观的传说,还是附会在本山道教人物广成子学仙成道的故事中,前来点化者为骊山老母云云。而陕西长安县库峪的太兴山磨针观,也同样是武当山真武大帝修行的传说故事北上过程中在秦岭留下的痕迹[34]。


而以下两则传说故事,则将“铁杵磨针”安排在了说故事人自己的家乡风物之上,其表达坚定主人公求仙学道毅力的情节,仍然是从真武大帝而来。


尹沙罐·铁棒磨成针不负苦心人

几个三年,几经周折,尹真道士历经人间坎坷。……他渐渐开始对步入天庭的愿望有些心灰意冷,便提着沙罐离开岩泉寺,到其他地方另谋生路去了。他下完伏狮山的长坡,走到西山营村口时,见一个八十老妇在门前的磨石上磨一根锄把粗、五寸长的铁棒,便好奇地问:“老大妈,你老人家磨这铁棒做什么?”这老妇人语重心长地讲:“家有一个女儿,再过两年就要出嫁了,我没有什么送的,只有把这铁棒磨成几根绣花针送她。”尹真道士惋惜道:“你这样做可是事倍功半、劳民伤财啊!”老妇人坚定地说:“只要功夫修得深,铁棒就能磨成绣花针。我送给女儿的不仅是几根针,更重要的是恒心和意志。”一席话,字字句句刺在他心上。尹真想:八十老妇有决心将铁棒磨成绣花针,我这五十而知天命的人,也应该有决心修炼成正果啊!在老妇人的启发下,他又返回岩泉寺静心修道去了。……[35]


绣针河的传说

在日照市汾水镇汾水村南,有一条与江苏分界的河,名叫“绣针河”。说起这绣针河来,当地还流传着一个郑公老爷潜心修炼的故事呢。传说,郑公听说仙境要比凡间美妙得多,于是就一心想得道成仙。成仙没有别的法子,只有到深山古庙里去修炼。……终于郑公受不了这煎熬,从山上下来了。当他走到如今绣针河的时候,遇到一位老太太,正在河沙上磨一根钢梁,他感到非常纳闷,于是上前问道:“老人家,您这是磨什么呢?”老太太回答说:“闺女要出嫁,我为娘的别无陪送,给磨一只绣花针当嫁妆。”郑公一听觉得好笑,说道:“这么粗的钢梁,您能磨成绣花针吗!”老太太微微一笑,说:“钢梁磨成针,功到自然成。”说罢,自顾磨她的绣针,不再顾及郑公。郑公却牢牢记住了这句“钢梁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念叨着,念叨着,他猛然醒悟过来,于是他调转回身,又回到深山古庙继续修炼……[36]。


《尹沙罐》里的岩泉寺在云南宜良,《绣针河的传说》里的绣针河在山东日照,相差不可以道里计,两位主人公也从武当山的真武大帝变成为当地求仙学道的成功人士。但是,故事未曾改变的内核,除了考验情节之外,就是从真武大帝演变而来的道教基因。

 

2
佛教人物传说

“铁杵磨针”传说与佛教人物联系在一起,目前从文献所见的资料来看,似乎晚于道教故事。譬如“昙翼成佛”的传说,笔者是在清人王昙(1760—1817)的诗歌中看到的记载:


磨针石歌

石在法华山寺,晋昙翼逢老妮磨针感悟处也。歌曰:

磨砖作镜镜无光,磨杵成针针有芒。

他人磨砖不鉴物,衲子磨针便成佛。

昙翼山中老妮子,磨得针成口无齿。

君不见尼连河魔舞,戈芦穿膝骨,髻鸟巢青螺[37]。


法华山寺在浙江绍兴,唐李邕(678—747)撰书有《秦望山法华寺碑》,云:“法华者,晋义熙十二年释昙翼法师之所建也。”[38]昙翼为佛教史上的高僧,曾以持诵《法华经》三十多年的苦行感普贤菩萨现前的灵瑞事迹,成为法华信仰中土传播的重要开端。洎至唐代,关于其修行,流传有普贤菩萨以女身示化考验的传说[39]。以“铁杵磨针”的方式来坚定昙翼的信心,也是这种箭垛效应在其佛教修持中的踵事增华。据何剑平的研究,“普贤女身示化考验”在昙翼传说中的形成,受到古印度有关信仰考验文化的影响,因此在中土出现的这个情节应该是佛教的原创;“铁杵磨针”虽然尚未能找寻到其更早的源头,但它和“女身示化”一样被余象斗《北游记》移植为真武大帝的考验故事,也有可能是先有佛教的考验传说,继而为道教故事所采用。


佛教世界对于铁杵磨针磨砺信念的认可,在后世僧人的文字中也不乏征引。如元代高僧清珙禅师(1272—1352)的《山居诗》:


尽道凡心非佛性,我言佛性即凡心。工夫只怕无人做,铁杵磨教作线针[40]。


即使是普通的士人,在撰写与佛教相关的文章时,也会自觉地使用这一典故,表明了佛教对于这一典故的认同。如明代文人宋濂(1310—1381)在其《四明佛陇禅寺兴修记》中,就有“是宜精进策励,如上水舟单篙直进,如磨铁杵必欲成针,不至于成功不止可也”的句子[41]。明万历年间,郑之珍(1518—1595)编撰的佛教戏文《目连救母》也有尼姑劝善的唱词:“只在自家警省,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莫惜区区岁月深。”[42]从中也可见作为佛教的“铁杵磨针”故事,确实具有了深入的影响。以致于当代传说中,“铁棒磨成针”也有附会在其他佛教人物身上者,如张所文《“铁棒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小考》:


达摩面壁十年,后来成了正果。原先他在当和尚时,念经打坐,常常心不在意。师父不在跟前,就偷偷溜出庙门,拾松籽、斗山猴。西天佛祖有意点化他,问他:“想成正果不?”达摩当然说愿意。佛祖说:“只要有真心就可。我有一神鸟,想在你头上抱窝,啥时孵出小鸟,你也成功了。”达摩答应了。一对神鸟在达摩头上筑窝、产蛋。达摩日夜不敢躺下,只好坐在蒲团上,双手合十,念经求佛。一晃就是三年,达摩实在忍不住了,一着急,把鸟窝从头上拿下来,放在地上,就自由自在下山玩耍去了。达摩来到河边,看见一个老妈妈正在磨一根铁棒,达摩好奇地走向前去问道:“老人家,你磨铁棒有啥用?”老妈妈说:“我磨一根绣花针。”达摩又问:“哎哟,这么粗的铁棒,啥时能磨成个绣花针呢?”老妈妈哈哈大笑说:“只要有恒心,功到自然成嘛!”达摩一听,顿觉有道理。转身回到山上,把鸟窝又放到头上,一直等到小鸟出窝。达摩也修成正果,成了东土佛教创始人[43]。


达摩即菩提达摩,南北朝时的僧人,被推尊为中国禅宗的始祖,在民间有达摩祖师的尊称。关于他面壁十年参禅修行的传说,其中也体现了坚韧不拔拔的参佛意志,是人们将“铁杵磨针”故事附会在他身上的共同因素。这个传说,在河南南阳地区的方城县,直接附会在了当地风物“小顶山的传说”[44]。


此外,玄奘西天取经的民间传唱中,江淮之间属于江苏、安徽地方的傩歌“神书”《唐僧取经》,也有南海观世音化为老妪磨针而测试唐僧的情节[45]。


3
英雄人物传说

“铁杵磨针”表现出的坚韧不拔、磨炼意志的喻义,也被传说故事赋予在了诸多创造历史奇迹的英雄志士身上。如明末吴门啸客编撰的《孙庞演义》提及孙膑学艺的反复,即用了“铁錾磨针”的情节:


次早,孙膑、庞涓拜辞鬼谷下山,行至半山,见一老婆手拿铁錾磨于石上。孙膑问道:“婆子,手磨何物?”婆子答道:“小主母在家做针指,无处觅针,叫我把铁錾磨做绣花针儿。”孙膑笑道:“奶奶差矣,老大铁錾,怎么磨得成绣花针。”婆子道:“先生岂不闻俗语云:‘只要工夫深,铁錾磨做针。’”孙膑闻言大悟,自想:“婆子之言其实深奥,凡事只要工夫精到,毕竟可成,所以师父说我驽钝,还欠攻书,即此可喻。”……孙膑复上山回水帘洞拜见师父。鬼谷道:“你去了,为何复来?”孙膑道:“弟子下山,见一老婆铁錾磨针,又一大汉凿山通海,弟子一时省悟,想起师父金石之言,说我攻书未深,因此别了庞涓,又上山来,望乞指示愚顽。”鬼谷道:“那婆子、大汉俱是神将,我特差他点化你的。……”[46]


以上故事设置的“铁錾磨针”、“大汉凿山”考验情节,与余象斗《北游记》的情节是一致的,可见是作家在进行世俗英雄事迹创作时,借鉴了宗教人物的传说故事。


另一个故事《牟伽陀开辟鹤庆》,则将这个考验附会在了云南鹤庆的开辟英雄身上:


观音怕牟伽陀灰心,化身成一个老婆婆,来到金斗山下。……隔几天,牟伽陀又来到小河边,又碰上老婆婆在水边石头上磨大铁棒。牟伽陀问:“这么粗的铁棒,磨它干什么?”老婆婆说:“磨成绣花针。”牟伽陀说:“咋个磨得成?”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牟伽陀想了想:这是要自己不灰心啊!他就决定从金斗山迁到石宝山去,再苦练十年,修好道法,再来开凿南山,排干海水[47]!


牟伽陀或者赞陀倔哆,是白族民间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很明显,“铁杵磨针”传说不仅附会在了鹤庆地方的历史书写过程中,还从汉族民间迁移到了白族群体中,是民族文化交融的典型。


以上的各种传说具有不同的区域和群体特点,多样的主人公体现的“铁杵磨针”情节为民众所喜闻乐见,因此就各自生活的精神领域和自然区域对其做出了适应性改编。它也充分反映了这一传说作为民间文学而具有的变异性特征。


三、李白是“铁杵磨针”最大的公约数



然而,更多关于“铁杵磨针”传说的主人公,却附会在了诗人李白少年时代励志勤学的生平中。


1
李白作为主人公的历代记载

目前能够追溯到“铁杵磨针”传说以李白作为主人公的最早文献,出现在南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前后由祝穆(?—1255)编纂的地理志《方舆胜览》中。在眉州的象耳山外,磨针溪承担了这个传说的真实场景:


象耳山:在彭山县。有杨祐甫《十事记》,……五曰太白书台,有石刻太白留题,云:“夜来月下卧醒,花影零乱,满人襟袖,疑如濯魄于冰壶也。”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妪自言武姓,今溪旁有武氏岩[48]。


象耳山和磨针溪都在四川眉山市彭山区境内,与我们熟知的李白少年时代生活的四川绵阳市辖的江油市相去尚远。如果上引杨祐甫记载的太白读书台及其留题是真实的记录的话,那有可能是李白青少年时代曾经游历彭山的象耳山,民间遂据此题刻而想象李白曾长期读书其间,“铁杵磨针”的传说因以附会流传。如今,磨针溪及其“铁杵磨针”的传说又因为李白故里的原因,搬迁到了四川江油,在那里出现了类似的遗址和故事流传[49]。


这个故事在明代曹学佺(1574-1646)的《蜀中广记》记载中,讹变为李白友人窦子明的传说:


按,子明江油人,李太白之友,为彰明县主簿。后弃官入圌山学道,故名窦圌山焉。初,子明学仙未几,辄下山。至桥侧,见一女磨铁杵,问之。答曰:“铁杵磨绣针,功久自然成。”遂感悟,复归。修炼三载,白日升天[50]。


不过,曹学佺的《蜀中名胜记》叙述彭山县磨针溪的情形时,仍然沿用了与《方舆胜览》相同的记载,而将主人定为李白:


(彭山)县东北二十五里有磨针溪,在象耳山下。相传李白读书山中,学未成,弃去。适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何为,曰:“欲作针耳。”白感其言,遂还卒业。媪自言武姓,傍有武氏崖[51]。


主人公一书两属的情形,在张岱的《夜航船》记载中也一样发生过。如前揭在该书“九流部”中叙述真武大帝的早年修行中,就引用了这个故事;但在卷二的“山川部”中,故事的主人公又转移为李白:


磨针溪:彭山象耳山下,相传李白读书山中,学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问故,媪曰:“欲作针耳。”白感其言,遂卒业[52]。


《方舆胜览》是了解南宋时期江南各地的经济、文化、风俗、民情、山川、土产的重要地理志书,特别是关于各地名胜古迹及有关的诗赋序记,记载尤其详细,因此《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大抵于建置沿革、疆域道里、田赋户口、关塞险要,他志乘所详者,皆在所略。惟于名胜古迹多所胪列,而诗赋序记、所载独备。盖为登临题咏而设,不为考证而设,名为地记,实则类书也。然采摭颇富、虽无裨于掌故、而有益于文章。摛藻掞华、恒所引用。故自宋元以来、操觚家不废其书焉”[53]。正是这个原因,曹学佺和张岱虽然从其他的文献中获得铁杵磨针不同的传说故事,但都还是受到了传播广泛的《方舆胜览》的影响,而将李白作为故事的主人公之一,记录在案。


《方舆胜览》的记载在清代依旧影响深广。王琦(1696—1774)注《李太白文集》三十六卷是清代及其以前关于李白诗文合注最完备的本子,其中最后一卷附录的“外记·遗迹”中,就收录了“磨针溪”的传说[54]。前引顾张思编辑俗语研究的专著《土风录》,也一样在“铁

磨如鍼”条下,引用了《方舆胜览》的内容[55]。


李白的铁杵磨针传说在宋元之际的通俗日用类书中也被记载,如其时建安人虞韶辑录历史人物故事的《小学日记切要故事》(后世简称《日记故事》),即记载了李白作为主人公的“感针卒业”故事:


唐李白字太白(蜀人),少年学业未成,弃归。道逢一妪(老妇人也),磨铁杵。白问之,妪曰:“欲作针。”白感其言(俗言:“工夫深,铁杵磨成针。”),遂还卒业[56]。


《日记故事》图文并茂、寓教于乐的蒙学类型在当时的市井文化中带来了巨大的反响,因此该书不同名称的翻刻、重编本不绝于时[57]。此后,盛行于明清时期雅俗共赏的各种类书,也多受到其编辑分类的影响,包括铁杵磨针这一故事,也得到延续,连李白的主人公形象都不曾改变。如晚明陈仁锡(1581—1636)所编《潜确居类书》“耽学·磨杵”条:


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58]。


同时人彭大翼(1552—1643)的《山堂肆考》也有“老妇磨针”一条:


唐李白幼时从师读书,未成而归。中途见一老妇磨铁杵,白问之。妇答曰:“将欲作针。”白曰:“怎得成针?”妇曰:“铁杵磨成针,只要工夫深。”盖以此感发白之心也。白乃回读书,遂成业[59]。


从以上情节的记录情况来看,《日记故事》及其后来的各种类书仍然是受到了《方舆胜览》记载的影响。不过作为类书编纂的故事,它们删汰了依托于地方风物的区域局限,而作为普遍性的知识,传播给了大众。这种传播方式,迅速扩大了李白作为“铁杵磨针”主人公的影响力,成就了他在这个传说中全方位的接受程度。


2
工具书与童蒙教材的当代定型

当代关于“铁杵磨针”的故事传说定型,也一样是通过工具书和童蒙教材编纂者的选择,而定型了李白广为人知的主人公形象。几种重要的工具书如:


《中文大辞典》列“磨杵作针”条为正条,“铁杵成针”为参见条。前者下云:


勉人耐苦精进之辞也。今谚亦有‘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之语。《潜确类书》: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60]。


《现代汉语词典》“铁杵磨成针”条:


传说李白幼年时,在路上碰见一个老大娘,正在磨一根铁杵,说要把它磨成一根针。李白很感动,改变了中途辍学的念头,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见于宋代祝穆《方舆胜览·五十三·磨针溪》)。比喻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61]。


《新华词典》“铁杵磨成针”条:


宋祝穆《方舆胜览》中记载,传说李白小时读书不用功,想中途不念。有一天,在路上碰见一位老奶奶正在把一根铁棒磨成针。李白因受感动,从此发奋学习,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后用“铁杵磨成针”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工夫,任何难办的事情都能取得成功。杵:舂米或捶衣的棒[62]。


《辞海》“铁杵成针”条:


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感其意,遂卒业。见《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谚语“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本此。后常以此勉励人刻苦用功,以求有所成就[63]。


《辞源》“铁杵磨针”条:


传说唐李白少读书眉州象耳山,未成弃去。过小溪,逢一老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鍼。白感其意,因还卒业。见宋祝穆《方舆胜览》五三“眉州磨针溪”。明郑之珍《目连救母》传奇四《刘氏斋尼》:“只在自家警省,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磨针日,莫惜区区岁月深。”今语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作针”。参阅清顾张思《土风录》十三“铁孔磨如鍼”、俞樾《茶香室丛钞》十“磨杵作鍼”[64]。


《成语大词典》“铁杵磨成针”条: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圆木棍,一头粗一头细。比喻只要有毅力,坚持不懈地努力干下去,再难办的事也能办成。[出处] 明张岱《夜航船·磨针溪》:“彭山象耳山下,相传李白读书山中,学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问故,媪曰:欲作针耳。’白感其言,还,卒业。”|清·颐琐《黄绣球》第一〇回:“拼着这些坚忍工夫,做到铁杵磨成针的地位,看似发达得迟,实在收效最速。”[例句] 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二:“他虽然没能一拳头砸出一眼井,却偏要铁杵磨成针。”[65]


此外,收罗俗语宏富的集中工具书,在引用“铁杵磨针”的大量变体时,也都会以较早的李白典故作为开篇,体现了民间俗语词选择这个词语时李白作为主人公的必然性[66]。


至于当代童蒙类教材在讲述“铁杵磨针”故事中,几乎都引用了“李白与老奶奶”这样的对话场景。据笔者在“读秀学术搜索”网站上以“铁杵磨针”、“铁棒成针”、“铁棒磨成针”的字段进行的图书搜索[67],仅2015年度,就有以下35种图书均记录了李白的“铁杵磨针”故事。



以上这些图书中讲述“铁杵磨针”的故事,大部分属于少儿教育的启蒙读物,其中多以绘图、注音、汉英对照等等方式,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灌输其励志勤学的正能量,正是古代《日记故事》的当代翻版。


3
李白作为传说主人公的内外动因

铁杵磨针传说选择李白作为幡然悔悟而励志勤学的主人公,无疑是作为历史人物的李白,其精神特质的某些方面展现出了民间文学理论中的某种“箭垛效应”,使他成为了勤学苦练的“箭垛式人物”[69]。


作为传说的箭垛内因,是李白本人的自述及唐人的记载中,确实有着少年时代苦学的经历描述。如李白在安陆干谒当地长官的《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提及自己的早年学习经历时云:“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迄于今三十春矣。”[70]这一在而立之年回顾自己学习历程的论述,体现了他从五岁即学干支计数,十岁已经开始读诸子百家之书,直到三十岁仍然枕经籍书而制作不倦,可见勤学的程度。他人的记载,以晚唐文学家段成式(803—863)在《酉阳杂俎》的记载最为典型:“白前后三拟《文选》,不如意,悉焚之。惟留恨、别赋。”[71]南朝梁时期的萧统所编《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诗文总集,在以诗赋取士的唐代社会,一直是士人必读的教材。在煌煌三十卷的篇幅中,共收录作家130家、作品514题,分列赋、诗、骚、七、诏、册、令、教等38类文体,李白对于如此繁复的篇幅和文体,竟然前后拟作三遍,也是少见的勤奋。这个记载或许也是后世的传闻,但是它也体现了即使是天才的诗人也必须通过勤学苦练才能进入到文学殿堂的大众心理期许。


作为传说的箭垛外因,是李白天才纵逸的诗歌带来了毫无负面影响的楷模形象。李白诗歌以《静夜思》《望天门山》《赠汪伦》等为代表的清新明快、琅琅上口的作品,也是很早就进入到儿童记诵之中的诗作,它们为李白奠定了童蒙故事人物耳熟能详的外因[72]。而在中国古代诗人的长廊中,李白无疑也是一个生平传说最为丰富的人物。与其浪漫主义的诗歌风格相呼应,李白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追求自由、热爱生命、傲岸不群的人生态度,带来了他身后很快就形成的从诞生到临终的一系列传说故事,而且越来越丰富[73]。以这样一个传说中的天才诗人作为勤学的例证,“铁杵磨针”自然就进入了李白生平传说的系列之中,而代代相传开来。


相比而言,宗教人物的“铁杵磨针”传说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儒家思想立国、在今天则以无神论的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度,自然会在政治教化中构成一定的宣传障碍和受众限制。因此,无论是佛教、道教还是地方英雄人物,就丧失了李白所具有的世俗社会全方位的影响力,从而只能在宗教和地方性的领域内获得较小的接受影响。虽然李白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也曾经接受道箓[74],但总体而言,他是中国文化在诗歌领域的代言人,龚自珍(1792—1841)所谓:“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75]正体现出李白及其诗歌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思想。


余  论



李白的“铁杵磨针”作为一个传说故事,在《日记故事》等中国古代的类书中,就已经将其归结为勤学类型而传播着。当民间故事作为一种文体被研究时,20世纪也出现了国际上通用的故事情节类型分析法——AT(阿尔奈-汤普森体系)分类法,中国民间故事也普遍采用了这一比较简明的分类法及其变体。“铁杵磨针”在比较晚近的年代里,被学者们接收到了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的类型中。


据笔者的检索,祁连休是最早在将“铁杵磨针型”作为一个在宋元时期成型的故事而记录下来的[76]。不过,他没有注意到“铁杵磨针”故事主人公在李白之外有过变化,反而是把它作为“在后世流传时,人物传说类型的故事主人公一般均无变化”的例证来作叙述,这一点与其搜集例证不足有关;但同时,他也把这个故事作为同相关地方的山川名胜密不可分,在流布过程中往往在人物传说与地方传说之间相互转换的典型,是比较准确的[77]。稍后,顾希佳将“铁杵磨针型”归结为“一般民间故事”大类下的“生活故事·其他生活故事”中,并且注意到了主人公在李白之外的其他人物替换情况[78]。这是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中“铁杵磨针”最新的动态。


李白作为“铁杵磨针”传说的主人公,是目前所知传说记载中流传最早、传播最广的文本。虽然我们并不能以此认定他就是这个虚构的故事中最早的主人公,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即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作为杰出的诗人,李白没有任何负面影响的社会身份,使他成为故事主人公中最大的公约数。


由诗歌出发而广为人知的诗人李白,在“铁杵磨针”的传说故事中,又被推举为勤奋好学的代表,带来了诗歌之外更为杰出的道德影响力。传说与诗歌在文学传播中的互为呼应,使李白的影响如涟漪一般,在汉语文学圈中风生水起,经久不息。


本文经“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公众号授权转载 2019-02-24


    文章来源:《明月天山——“李白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年,59—81页。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