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4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非物质文化美学研究”开题报告会在南京大学举行。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全国十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二十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就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张雨楠/摄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张雨楠/摄
南京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王月清教授首先致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研究”课题成功申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表示祝贺。王月清指出,研究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不仅有助于在精神形态层面深入研究非遗,而且有助于探索一种与传统美学或经典美学不同的基于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美学。他强调,在全球化背景下,整个课题的研究将围绕作为保护文化多样性实践对象的各种传统民间文化的活态遗产进行,并在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文艺学等学科基础上,对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民间美术等具有审美价值的非遗艺术文化形态进行美学研究。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张雨楠/摄
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徐雁平教授主持研讨会,课题首席专家南京大学高小康教授做主题发言。其后,子课题负责人高小康教授、季中扬教授、彭修银教授、傅谨教授和其他主要参与报告撰写的学者分别就五个子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理论研究”、“传统口头文学的美学特征研究”、“传统社会生产实践”、“日常生活与地方性知识的美学价值研究”、“传统习俗、仪式与节日的美学研究”、“传统民间艺术的美学研究”做了专题报告。与会专家学者结合自身与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当下学术前沿思考,对各个报告及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非遗美学理论的建构问题及其与经典美学之间的关系
高小康指出,本项目在开展之初就注意到了非遗美学的建构问题,这是本课题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以往的美学研究中,学界比较熟悉的是经典美学,或者说和经典的审美经验相关的美学,比如经典的审美经验、认知范畴与研究逻辑等。因此,在具体建构非遗美学时,适当的扩展是很有必要的,要把一些曾经在经典视域中被忽视、甚至有时被遮蔽、被误解的经验场域及美学视域重新打开,在此基础上开展美学研究,这就是所谓的“构建非遗美学”的过程。同时他强调,课题的预期目标并不是为了完成某个理论体系,而是要打开一个研究视域,开放非遗保护的深度及其美学研究的广度。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张雨楠/摄
针对所负责的子课题,傅谨提出课题组在做美学研究时,不应仅仅考虑到造型艺术,还应关注到那些创造非遗文化的“身体”。在他看来,艺术之于创造者,具有身体美学意义,课题组在做美学研究时,不仅需要关心器物被做成之后所呈现出来的造型美或者说视觉效果,还应当把研究目光投向它的创作者创造或制作它的过程中去,在这之中或许就潜藏着新的美学启发。东南大学王廷信教授指出,传统美学或经典美学更多地是在经典艺术基础上或经济哲学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尽管“非遗”是一个新概念,但它本身是老旧之物,如果将“非遗们”看作一个整体,它的资源特征就与传统美学或经典美学所涉及的资料体系显著地区别开来,如果从这个角度思考非遗美学,将有助于丰富现有的美学话语体系。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张雨楠/摄
南京师范大学黄征教授认为,与经典美学不同,非遗美学研究的不是纯理论,不是只需要某个人冥思苦想就能够建构出来的东西。尽管课题的研究重心是理论,而不是某一项具体的非遗,但是如何把戏曲、绘画、雕塑等等这些具体的东西和理论相结合是需要课题组再好好推敲的地方。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张雨楠/摄
浙江师范大学张法教授认为,如果想要在现有的理论中找出一种非遗理论,那是比较困难的,而最接近“非遗美学”的或许是人的特性的审美人类学,又名艺术人类学。对于西方美学而言,只有艺术是专门为美而生产出来的,因此美学又叫做艺术哲学,而其它的美则是有杂质的。因为人们容易在那些美中滑向功利的部分。课题组可以试着把人类学和中国美学,甚至是西方美学结合在一起,或许可以得出一种比较理想的理论。
东南大学凌继尧教授认为,非遗美学毫无疑问是需要经典美学指导的,如果课题组能够在建构非遗美学时,提出几个经典关键的问题,就像经典美学中的几个必须要回应的经典问题一样,使之后的学者在研究非遗美学时也不可回避,那么整个项目就可以达到一个高水准。
南京大学赵宪章教授则强调,在思考从经典美学向非遗美学的转换问题时,课题组要注意到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从经典美学到非遗美学,它也是从民间的世俗的到庙堂的精英的过程。这种互动也应当成为课题组的研究对象。
非遗美学理论的自洽性问题
非遗美学如何以较为严密的逻辑贯穿于各子课题之间?高小康在研讨会开场白中坦言,课题在理论建设方面面临着两重困难。一是理论建构本身的困难,原因在于“美学”本就要求一种具有体系性与自洽性的理论。另一方面,课题的研究对象即非遗的美学理念和美学实践并不是开放和多元的。然而,真正复杂的地方在于,这两重难点实际上是自相矛盾的。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也是非遗美学理论建设创新的关键之处。王廷信指出,在进行具体的美学研究时,应当凝练出一套概念或范畴,使五个子课题之间产生呼应关系,避免一种自说自话。当一个概念在子课题中出现时,它就应当保持它在另一个子课题中的同一性,否则这个课题就会变得零散混乱。凌继尧指出,无论是中国美学还是西方美学,或者现代艺术美学,它们的理论自洽性都非常强。那么,课题的五个子课题是按照什么样的逻辑提出来的?是什么样的逻辑使得目前只能是这五个子课题,而不能是其他的课题呢?毕竟理论自洽性意味着唯一,这一点需要课题组再商榷思考。
普遍性研究与发挥各子课题个性的个案研究之间的关系
彭修银针对自己的子课题表示,在目前的研究中,存在着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即哪些非遗是研究对象的问题。他认为,研究的第一步应当是纯化研究对象,撇除那些与美学完全无关的东西,更要避免运用西方文论话语或经典美学话语对与美学无关的东西再阐释的研究方法。
中山大学康保成教授也认为,有必要对非遗做一些筛选。在他看来,仅就我国国务院所公布的国家级非遗名录而言,内容过于复杂,而从目前的五个子课题标题来看,似乎也是想把所有东西都囊括进去,但是却没有考虑到有许多东西与审美或美学并没有明显联系,甚至在部分子课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交叉和重复。比如分属两个子课题的口传文学与民间艺术,二者毫无疑问是有关联的。考虑到最终成果的总字数,康保成指出,一个美学课题应当侧重形而上的研究,他建议课题组在绪论中将一些与审美无关的非遗,比如中医、针灸、推拿等排除出去,防止研究过程中的泛非遗化。总之,目前的子课题仍需要瘦身,应当在有限的资源内挑选一些和美学关系最密切的非遗项目来做。
张法强调,学术研究之区别于普通的民间研究,就在于专家们能够以学术科研的方式深入其中,将非遗背后的具有人类特性的东西挖掘出来。此外,由于从不同的非遗项目中提炼出的美学理论可能是不一样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应当允许各个子课题根据自己的项目,寻找自己的美学问题和美学内涵,例如第二子课题的口传文学研究,应该在总体研究的基础上再集中到个案研究。因此他认为,五个子课题应当从个案研究入手。
凌继尧认为,一种普遍性研究是比较困难的。在他看来,传统艺术的整体特点是无法统一概括的,也是很难总结的。针对第五子课题的“器物美学”,他指出,在《中国古代器物研究》这本百科全书里,其中有关于民间器物、少数民族器物的图片和解释,从中挑选一些器物来做美学研究,应该是不难的。
非遗美学研究的历史问题与媒介研究
赵宪章提醒课题组要注意历史问题,在他看来,课题组对这个问题的忽视使得课题缺乏了一种历史纵深感。他认为,但凡人文学术,在张口说话之前,首先要讲历史。一个概念,应当是在梳理历史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生成的。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都有那个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那个时代的保护措施。比如,乾隆做的书画目录,本身就是一种有意识的保护,当然这种服务于个人的保护与现在的不同。因此他认为,有必要首先回顾历史上的非遗现象与非遗保护,需要注意甄别的是,其中有一些不是保护,而只是自然的流传,因为那个时代需要它,所以就自然地保存流传下来。他建议,文章应当在第一部分梳理历史上的非遗及其保护或流传情况,这样才可以使整个研究建立在一个比较牢固的基础之上。另外,他建议课题组在研究非遗传承时要关注媒介研究,他认为,正是媒介的变化,才使得非遗向产业化发展。
图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公众号授权转载 2019-02-22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