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 | 达州“元九登高”节俗探源


专栏


文章


《中国海洋大学报》“田野采风”专栏系列文章之四十八


达州“元九登高”节俗探源

张瑞娇

我的家乡四川省达州市,地处川东北一带,素有“巴人故里”之称。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九,俗称“元九”,是达州民众走出家门登高的节日,2006年6月“元九登高”这一地方性节日在官方文件中被正式确定下来,2009年被评为“四川十大名节”之一。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不同,每当提及登高,达州地区的民众首先会将之与正月初九这个时间点联系在一起,而非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同时,这一节日也与同被称为“元九”的元稹有着极大的渊源关系。


▲图一 元九登高节——四川十大名节之一


达州民众非常重视元九登高。这一天,男女老少都会在一大早出门,走向凤凰山、翠屏山、真佛山等几座当地的名山,一路上激情澎湃,不登山顶绝不回头。凤凰山山腰的元稹纪念馆人声鼎沸,山顶的凤凰楼人山人海,文化广场上,更有群众性赛诗会、民歌演唱、舞龙耍狮等活动。而翠屏山上,唐代诗人元稹组织修建的戛云亭也是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目前,这一节俗活动基本上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流程,多数民众选择上午登高,从达巴路口到凤凰山,一路攀登而上,在凤凰楼所在的广场上休息,然后从元稹纪念馆、巴人文化广场一路下山。登高活动虽然只有正月初九这一天,但是民众对登高的热情却会前后持续很久,达州本地的民众基本上年年都会参加这个节日,外来人口也会在整个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参加,许多需要外出务工或经商的人,也会在过完这个节日之后再远行。一路走,一路看,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在一步步向上攀登的路途之中,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图二 参与元九登高的民众

▲图三 凤凰楼


元九登高活动历史悠久,笔者参与登高活动时采访了几位当地人,大家对于元九登高活动的由来,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元稹和玉皇诞辰。一位文化水平较高的老者听说我在做调查,非常高兴,和我细细地谈起了达州的历史、“元九登高”的由来,还说自己家的孙子也取名为“稹”,每年都会带着孙子去元稹纪念馆的,希望能沾沾这个大诗人的“文气”。


▲图四 沿途标语


达州上古时期属巴地,巴蜀賨民与道教的深刻联系,促动了元九登高早期的活动形态,即在正月初九登高、建庙、祭拜以庆祝玉皇诞辰。如今这些活动已经不存在了。而元稹却成为了当地一个越来越鲜活的文化符号。元稹曾在元和十年(815年)至元和十三年(818年)被贬到此地,在当地引导民众开荒耕种,并组织人们在翠屏山上修建了戛云亭,戛云亭一度成为当地民众对科举乃至日常生活的精神寄托,有“达邑文风所关”的盛名。清嘉庆年间鲁凤辉等编纂的 《达县志》中即记载:“元微之建亭翠屏西岭,常有祥云罩其上,因名戛云亭”。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名人热的带动,纪念元稹被当作元九登高的主题被确立下来。


▲图五 元稹纪念馆

▲图六 戛云亭


当地政府自1978年以来,逐渐将登高的地点从原来的翠屏山迁移到了凤凰山,并且在凤凰山山腰修建了元稹纪念馆、元稹文化广场和元稹诗廊,这些后起的建筑逐渐取代了翠屏山上戛云亭的地位,成为民众元九登高的主要活动场所。


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精粹,是民众历史情感、道德价值观的一种积淀,也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空间的重要窗口。而地方性节日则是了解特定地区的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民众心理等方面的独特渠道。 “元九登高”节是达州地区经久传承的文化宝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成为民众慎终追远、修身明性、追求理想的表达方式,也是国家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当地政府对这一节日的传承与保护日益重视,庆祝活动也日益多样。登高活动一方面折射出了道教的发展在达州地区遗留下来的民间信仰,一方面也表现出了民众对著名文人的历史情感的沉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永恒追求。这一活动以一种健康自然的方式传承至今,并且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2017年,笔者在撰写毕业论文之际,才真正关注到了这一节俗。生活在民俗生活之中的民众,时常会忘记以他者的眼光对自己的生活圈加以反思,直到接受了一定的学术训练之后,才能稍微抽离其中,以陌生化视角审视自己生活的文化语境,这个过程意味着调查者有与被调查对象深入接触的天然优势,但也同样意味着难以保持对民俗事象的敏感性、针对性等劣势。


此次采风,获益之处颇多,尤其是与节俗参与者之间的亲密交流,让人能够深入地理解他们的思想,年节之中的登高不仅是一家团圆共同向上、排除过去一年晦气的最佳举动,更是在文化滋养中把文人崇拜融入生活、教导子孙的实践,节俗、信仰、实践共同构成了他们充满希望的生活世界。



作者简介

张瑞娇,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生。

原文载于:中国海洋大学校报 – 第2038期(2018年11月29日) – 第04版:副刊。

投稿邮箱:

1178718234@qq.com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专栏连载  未完待续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