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民俗 | 饺子:民俗食品、礼仪食品与“国民食品”(上)


【摘要】饺子是中国饮食文化具有代表性的食品之一,本文探讨了饺子的历史渊源、饺子和馄饨的复杂关系、饺子的民俗称谓、饺子在各种民俗礼仪场合所分别表现的象征意义以及饺子在中国民众饮食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作者认为,饺子实具有多重属性,它既作为民俗食品,往往是构成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乡土饮食风味的要素之一;又作为礼仪食品,屡屡出现在民众生活的节令岁时(以春节期间尤为集中)、人生过渡仪式、社会交际等多种重要场合,成为承担或内涵了多种吉祥寓意的载体。与此同时,近年来,饺子还出现了朝“国民食品”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饺子;馄饨;民俗食品;礼仪食品;国民食品


“饺子”是一种有馅的半月形面食,很多人认为它无疑是中国最典型的传统食品之一。日本各地中餐馆的菜单,常把饺子列为“中国料理”不可或缺的一品。在海外工作、学习或侨居的华人、留学生们忙里偷闲地聚会时,常会一起做的中国饭菜往往就是饺子。当旧历春节来临,因故不能归国和父母、家人团聚的留学生,若能在除夕夜,一边欣赏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相当于日本的“红白歌会”),一边包饺子,一起吃“年夜饭”,就会感到很幸福了。这是因为饺子里蕴涵着“团圆”之类的文化涵义,它多少能给海外学子的思乡、思亲之情带来一些慰藉。我在日本的大学任教,担任“生活文化论”之类的课程,在给日本大学生介绍中国饮食文化时,经常拿饺子来举例,但每当此时,也就深感关于饺子的民俗文化,其实还有很多方面不大为人们所理解、还有待系统的整理和深入的研究。


饺子的缘起和简史



饺子在中国起源甚早。1978年在山东省滕州的薛国故城遗址,考古工作者从一座可能是春秋中晚期的薛国贵族墓葬中发现了一套青铜礼器,其中一件铜簠里摆放着一些食品,它们呈白色,个体为三角形,内包有屑状馅料。研究人员经考察认为,它们可能就是今天饺子和馄饨的祖形。1981年5月,在重庆市忠县一座东汉(或说三国时期)古墓中出土了所谓的“庖厨俑”,据说在其厨案上发现了花边形饺子的模型。


要深入了解饺子的缘起,自然就应关注中国北方地区的“面食文化”。中国北方大约是在秦汉时期,逐渐地从“粒食”发展为“粉食”(亦即“面食”),这从秦汉时代大量出土的石磨似乎可以证明。饺子和馄饨都是北方面食文化谱系中代表性的食品,它们之间的关系悠久而又复杂,自古至今均有将两者的“名”与“实”混淆不分的情形。大约秦汉时便有了馄饨,它以“混沌”之形得名,原本外形就无规则,煮在汤锅里就更加“混沌”了。饺子则可能是从馄饨发展而来,将馄饨包成半月形就成了饺子。北齐颜之推曾在《颜氏家训》里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似乎说明饺子这种偃月形馄饨,在当时已颇为流行与普及。颜之推说的这种食物虽仍有“馄饨”之名,却已具备“饺子”之形,实是非常重要的线索。


现代的馄饨(左)与饺子(右)


虽说饺子是从馄饨衍生而来,但它一直都没能完全取代馄饨,而是在中国饮食史上形成了馄饨、饺子并行发展的局面。这种并行状况一直延续到今天。从多种地方志记载看,甚至以“元旦”吃饺子为例,也经常会有和馄饨分不大清楚的情形。清乾隆二十二年刻本《沙河县志》:元旦,“举家食馄饨(俗名扁食),饮屠苏酒”;清同治七年京都文采斋刻本《盐山县志》:元旦,“食馄饨,名饺子,取交子更新之义”;1916年刻本《交河县志》引《岁谱》注:“馄饨,一名‘不托’,即今扁食也”;1916年铅印本《丰镇厅志》:元旦,“祭天地诸神及祖宗毕,……食‘太平饽饽’,俗名‘扁食’”。1933年铅印本《广宗县志》“是日,……举家食饺子(一名扁食,即馄饨之类,盖取混沌初开义)”。上述都是把饺子、馄饨、扁食、饽饽等相互等同的例子。清嘉庆九年刻本《枣强县志》:元旦,“昧爽,拜天地、祖先,食馄饨”;清光绪二十五年刻本《天津府志》:盐山县,元旦“食馄饨”;1917年石印本《宝坻县志》:“元旦,……举家食馄饨,饮屠苏酒”;1933年铅印本《邱县志》:元旦,“食馄饨”。这些则大都是说过年吃馄饨而非饺子的例证。但考虑到实际上可能存在的“名同实异”或相反“实同名异”的情形,则饺子和馄饨的关系确实还要更复杂一些。清佚名(或曰童岳荐)编撰《调鼎集》中提到馄饨有六品,除“汤馄饨”、“蒸馄饨”、“苏州馄饨”等之外,还有“水明角儿”。“水明角儿”亦见于明高濂撰《饮馔服食牋》和清朱尊彝所撰《食宪鸿秘》,据高濂所说的“水明角儿法”,它乃是一种糖果馅的烫面蒸饺。可见,古往今来,饺子和馄饨确实是经常被混淆的。若是比较而言,饺子重在吃馅,馄饨重在喝汤,这或许正是它们谁也不能替代谁的缘由之一吧。


现存确定无疑的最早的饺子实物,当是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发现的。据说在随葬的一只木碗中摆放了若干饺子,其外形完整,形如半月,与现代饺子几乎完全一样。经专家鉴定,这些饺子的皮为小面粉,馅则难以辨认,吃法似乎也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和现在一样。唐代饺子实物在“西域”屡次被发现,说明当年丝绸之路沿线的面食文化曾非常发达,饺子这种食物通过交流也已扩散到了很边远的地区。



饺子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很多不同的称谓,常因时代、地区、制作方法和馅料之不同,往往叫法上也就各有区别。如“角子”、“角儿”、“粉角”、“扁食”、“馄饨”、“饺饵”、“水煮饽饽”、“水饺儿”等等,其中“角”是饺子的象形,“角”、“交”、“饺”谐音,“饺子”一名便由此而来。“饺”的“交”既是音符,又与“角”相谐;“饣”为义符,可作“饴”解。从训诂学看,“角子”作为“饺子”一词的语源,应无疑问。明人张自烈撰《正字通》:“今俗饺饵,屑米面和饴为之,干湿大小不一,水饺饵即段成式食品汤中牢丸,或谓之粉角。北人读角如矫,因呼饺饵讹为饺儿”。


饺子逐渐有了区别于馄饨的专有名称,大概是在唐宋时期。如唐代的“汤中牢丸”,宋元时的“角儿”、“扁食”等。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追忆北宋汴京的繁盛,其卷二曾提到市场上有“水晶角儿”、“煎角子”,此外,还有“驼峰角子”。宋四水潜夫周密辑《武林旧事》卷六提到,临安的市场上有“市罗角儿”、“诸色角儿”。元忽思慧《饮膳正要》卷一,也记录有“水晶角儿”、“撇列角儿”、“时萝角儿”等,其中水晶角儿是豆粉作皮包馅,撇列角儿是一种羊肉饺子,以白面作皮。据说当时高丽的汉语教科书中也留下了有关“扁食”和“水精角儿”的记录,所谓“水精角儿”应该就是“水晶角儿”。元无名氏撰《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也提到“水晶角儿”、“驼峰角儿”、“烙面角儿”、“(食是食罗)角儿”,此外还有一种“素食角儿”。其中“烙面角儿”是一种用烘烤方法制作的烫面饺子。当时不仅是饺子与馄饨并存,“扁食”和“角儿”的称谓也多有不同。饺子种类已有很多,既有水煮的,也有油煎,还有烙烤的;因使用不同的面粉、馅料及制法,叫法也就各不一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饺子在当时的饮食市场上似乎也已经是很受欢迎的一品小吃。


大约到明清时,饺子在整个中国北方便已成为定俗。明清时,饺子的称谓更加多样化,除“角子”、“扁食”、“饺儿”等前代既有称谓外,还有“水角儿”、“水点心”、“水点儿”、“汤角”等,也是因地域和不同制作方法而名称各异。明刘基《多能鄙事·饼饵米面食法》曾提到“烙面角儿”和“食是食罗角儿”,前者是一种用烫面做的烙饺子,后者是用烫面做成的油炸饺子。所谓“食是食罗角儿”,即宋元文献里的“市罗角儿”和“时萝角儿”,其传承脉络颇为清楚。小说《金瓶梅》曾提到的市井小吃或富人家美食,有“水角儿”、“蒸角儿”、“葱花羊肉角儿”、“匏馅肉角”(可能是一种瓠瓜肉馅饺子)。明宋诩撰《宋氏养生部》有“角”、“蜜透角儿”、“酥皮角儿”,“蜜透角儿”是一种以去皮胡桃、榛、松仁或糖蜜、豆沙为馅的油煎饺子。《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曾提到螃蟹馅的油炸饺子。清朝宫内据说在五月要吃一种“椵木铰”,亦即以“木槿”入馅的饺子,据说这可能是来自关外的旧俗。嘉庆辛酉仲春《满洲四礼集》有“九月炸角子祭神仪注”,所谓“炸角子”应该是油炸饺子之类,但它也被认为是“满洲饽饽”。清夏曾传撰《隋园食单补正》提到,广东官镇台有一种叫“颠不棱”的肉饺,京师有叫做“扁食”的水饺(元旦则曰“子孙博博”),苏州有一种以油酥和面的“文饺”(杭俗曰“蛾眉饺”)。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皇都品汇》:“孙胡子,扁食包细馅,马思远,糯米滚元宵”。富察敦崇撰《燕京岁时记》把水饺称为“煮饽饽”。至于“水饺”一名,大概是较早地见于《调鼎集•西人面食》,该书除水饺外,还提到“烫面饺”、“豆腐饺”、“肉馅粉饺”、“蛋饺”、“鸽蛋饺”。《调鼎集》还记录了一种特殊、有趣的“炒烧饺皮”,这是从“饺店”论斤买回饺子皮,然后用肉汤或鸡汤,或煮或烧,加肉片、葱、蒜等物,然后“可以供客”。清人汪日桢《湖雅》曾提到有“粉饺”(亦名肉饺)、“面饺”(一水饺,亦呼扁食)、“烫面饺”、和“酥饺”(用面起油酥为之),可知当时的饺子皮主要有两类,亦即米粉皮和面粉皮;面粉皮又有三种,亦即冷水面皮、烫面皮和油酥面皮。在南方,清人顾禄《桐桥倚棹录》讲到苏州市食有“水饺”和“油饺”;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扬州名店,有品陆轩以“淮饺”著名,小方壶以“菜饺”著名,可谓各极其盛。《广东新语》有“粉角”(亦曰“粉果”),而在济南,甚至还有专营饺子生意的“扁食楼”。


粉角


至于除夕之夜或大年初一吃饺子的习俗,据有关史料,早在明代便已开始流行,清代则盛极一时,大面积地普及,“其俗千里不易”。光绪二十八年重印本《顺天府志》引《明宫史》:正月初一,“五更起,……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清朝宫廷过年时,正月初一吃“煮饽饽”,如乾隆就曾在弘德殿举行过“进煮饽饽仪式”,他在早膳前进煮饽饽一品四个,内有“通宝”,盛进时要特意让皇帝食得,以示终岁大吉。据说在乾隆的除夕宴上,也有一品“鸭子馅临清饺子”。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除夕为尊亲师长辞岁归而盥沐,祀祖祀神接灶,早贴春联挂钱,悬门神屏对。……阖家吃荤素细馅水饺儿”。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京师谓元旦为大年初一。……是日,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作角而食之,谓之煮饽饽,与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及宝石等藏之饽饽之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有人认为,过年吃饺子“举国皆然”似应改为“北国皆然”为妥。康熙十三年本《天津卫志》:“正月元旦昧爽,……各食角子,取更新交子之义”。乾隆四年刻本《天津县志》:“元旦,……同食饺子,取更新交子之义”。乾隆十二年刻本《曲周县志》:元旦,“以菜食面,煮食之,曰扁食”。乾隆二十一年刻本《肃宁县志》:元旦,“饮屠苏酒,食面饺子,取更岁交子之义”。乾隆五十四年刻本《大名县志》:元旦,“食设水饺,俗名扁食”。1941年铅印本《潍县志》:元旦,“无贫富均食饺子,俗呼曰扁食,殆取更新饺子之义。”由上述诸多的文献片段可知,饺子内涵的“更岁交子”之意、有关“卜岁”之俗,至晚在明清时已基本形成,且无论贫富贵贱,是北方超越各社会阶层的全民性习俗。清末和民国年间曾广泛流传于北方和东北农村的木版年画中,最受欢迎的题材之一,就有以除夕吃饺子等活动为题材的“同庆新年”。



此外,古代有些关于饺子的称谓实际是一直延续、传承到当代的。如“扁食”,本是以形得名,在圆形面皮上放进馅料,然后捏合便成扁形饺子。此称谓可上溯至元明时,但在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北京及东北一些地方,至今仍有称饺子为“扁食”的情形。另在河南开封,有一种传统的地方风味名吃“宋都烫面角”,据说便是从宋代“角儿”演变而来。


民俗美食:“好吃不过饺子



不仅历史上饺子有多种称谓,当代中国各个地方的饺子也有很多不同叫法。如“包子”(山东)、“水包子”(山东)、“疙瘩子”(陕西商州)或“疙瘩”(河南、青海农村)、”餶飿“(山东沿海)、“锅贴”(北京)或“锅烙‘’(东北)、“饽饽”等,饺子确实是有很多地方性名称,这多少可以说明其流传地域和品种均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饽饽”一词, 据说是由满语而来的称谓, 本意是指各种传统“面点”。满族传统的“饽饽”, 如“苏子叶饽饽”、“豆面饽饽”、“搓条饽饽”等, 一般是用豆面、黄米面或米面来制作的。老北京的满族把水饺叫“煮饽饽”,显然是用原有的“民俗称谓”或食物分类法接纳或涵盖了汉族式饮食习俗的结果。可以说正是在民间、民俗文化的族际互动中, 满族的“饽饽”和汉族的“饺子”之间发生了融合 ( 吴 正 格 , 1988: 28 – 29, 53 – 54, 167 -168, 192- 193) 。


虽然饺子在各地的“民俗称谓”不尽相同, 但有几句谚语却流传甚广, 如 “舒服不过躺着, 好吃不过饺子”, “饺子就酒, 越吃越有”等。这些谚语说明, 普通民众大都把饺子视为美食。现在, 饺子不仅是人们在节庆假日用以改善生活或款待客人时经常的选择, 平时若时间和条件允许, 也常被当做家常便饭。尤其在北方,饺子很大众化, 几乎家家随时可做, 人人都吃。但在南方一些地方, 如江南, 饺子往往只是一种“点心”, 而非“主食”。北方的饺子一般较大, 如山东省长岛县的“大鱼餶飿”,以新鲜上岸的鲅鱼肉为馅,大小如拳,每碗只盛2- 3个, 春讯中熟人相见时问候, 往往说: “吃几顿大餶飿了? ”( 山曼等, 1988: 103) 但在南方, 如成都的饺子则个体较小。


鲅鱼饺子


饺子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流传各地形成为数众多的地方类型成就了种类繁多的饺子家族。在中国各地的生活文化里饺子的馅料、制作方法甚至吃法直都有很丰富的变化。和日本流行的“煎饺子”不同国以“水饺”为主流贾蕙萱, 1999: 109- 110) , 各地也还有“煎饺子”水煎饺、“蒸饺”、“炸饺子”等。所谓“烫面饺子”就多采用蒸熟的方法蒸饺被认为容易保留馅料的“原汁原味”。据说旧时老北京的花市小吃曾有一种颇为著名的“素炸扁食”。除了煮、蒸、煎还有炸烙、熘等烹制方法不同或传热介质开水、水蒸气、热油)不同饺子自然也有所不同。即便同为水饺也是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北京的水饺讲究薄皮、大馅成都水饺则讲究个小、馅精再伴以浓郁的佐料所谓“红油水饺”即是。北京人讲究饺子馅里肉多认为像个肉丸子的馅才好天津人则习惯水“打”馅希望饺子馅有些滑溜劲为佳山西人吃饺子讲究菜多肉少东北人则偏好吃干煸馅的饺子。


若从馅料来说饺子主要有素馅、肉馅及肉菜混合馅的不同。笔者小时在故乡陕西商州) , 最喜欢吃祖母和母亲包的豆腐韭菜馅素饺子这种素馅饺子往往还是除夕祭神或清明祭祖时的供物。素馅饺子也是各有特点如在老天津素馅中据说不能少了酱豆腐和麻酱做配料。肉馅主要有猪肉馅、牛肉馅、羊肉馅、鱼肉馅和虾肉馅等。饺子馅的荤料往往还会有海参、虾米、鸡肉、鸭肉等。汉人一般多喜欢吃猪肉馅饺子纯猪肉馅或加一点葱姜被认为是质量很高的饺子但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却是肉菜荤素混合即在肉馅里添加一些蔬菜和其他诸如鸡蛋或虾米等馅料。但凡时令菜蔬均可和肉一起混合搅拌做成饺子馅。各地民间的饺子大都是就地取材按时令选择不同蔬菜分别与猪肉或牛、羊肉配成馅料。老北京过去曾有一种“车前子饺子”用野菜“车前子”入馅有清热、明目、止咳等功效算得上“药膳饺子”了有“竹枝词”说“车前饺子贫家饭热明目来自然。谁知郊野真君子何必分钱到药店。”李春方、樊国忠, 1997: 44) 显然饺子馅料的组合非常繁如西红柿鸡蛋馅、羊肉冬笋馅、茴香猪肉馅、羊肉胡萝卜馅、“三鲜馅”大肉、虾米或鸡蛋、大葱花样几乎是无限之多。饺子重在吃馅吃饺子的乐趣其实就是品尝不同馅料饺子的细微差别。可能是受到穆斯林和游牧民族生活文化的影响北方和西北一些地方的汉人也很喜欢吃牛、羊肉馅饺子。像在陕北、晋北人们喜欢吃“羊肉扁食”黄复, 2000: 48) ; 在西安回族民众发明了一种“酸汤水饺”它以牛、羊肉为馅并混合一些搅碎的蔬菜也很受汉人欢迎。



尽管今日饺子的品类空前丰富, 但最普遍的仍是水饺。眼下北方水饺较为一般的制作方法通常是先将肉馅同切碎的蔬菜、葱末、姜末等加精盐、味精、酱油、五香粉等调料及少量水调匀再将小麦粉加水和匀、揉光搓成长条,进而揪成一个个小面团将小面团逐一压扁再用擀面杖将其擀成直径约6- 7厘米的饺子皮包入饺子馅并把饺子皮对折合拢将边缘黏合捏紧即可接下来将包好的饺子入锅煮熟捞起便可食用。北方人吃饺子大都喜欢蘸点醋和香油一起吃用醋、酱油、蒜泥、香油等调成佐料蘸着吃。北京人吃饺子尤其讲究佐醋往往馅不同醋也不同。如韭菜馅饺子佐姜末醋羊肉白菜馅饺子佐蒜泥醋,菠菜馅饺子佐芥茉醋春节期间的饺子一律用腊八醋就腊八蒜人春, 1990: 129) 。陕西一带吃饺子, 常在调配成的佐料加一点葱花和辣椒。饺子吃罢, 通常再喝一碗饺子汤, 民间叫原汤化原食”。


实际上饺子的制作方法和具体吃法在细节上还有很多变化。如山西省介休一带饺子皮是用手捏成;而我的陕西老家除上述那样制作圆形饺子皮之外有一种方形或菱形饺子皮即先是和手擀面一样只是最后用刀把面切成较大的方形饺子皮而不是细长的面或者还有用小碗及瓶盖之类在擀好的面上扣出一个个圆形的饺子皮。饺子主要是手工制作形状虽以半月形或半圆形居多但也因地、因人而并不完全相同,既有包()饺子的也有挤饺子的手巧者往往会给饺子捏出“花边”。在山西省忻州地区因饺子的包法不同叫法也有多种如“直连角角”、“ 子饺子”、“花饺子”、“大花饺”等。在南方的羊城甚至还有形状圆如满月的饺子。饺子的吃法除捞出蘸佐料吃之外分别有“汤饺子”很接近于馄饨的吃法和“拌饺子”很接近于捞面、拌面的吃法等多种吃法。河南、陕西些地方吃饺子是连汤带饺子一块吃汤内放入一些虾皮和佐料一如馄饨那样的吃法。酸汤水饺就是典型的“汤饺子”它是把羊肉水饺放在特制的酸汤内食用,酸汤内含有虾皮、熟芝麻、香菜末、韭菜末、牛油、香油、鸡油、甜醋、酱油等多达10多种的调味料。扬州一带的面食店往往喜欢将面条和肉馄饨盛于一碗名曰 “饺面”关中把饺子、面条一起煮食叫做“银线吊葫芦”。北京、沈阳等地的“火锅料理”中出现的饺子个头极只有指头蛋儿大吃这种饺子其实只是为了给食客带来一点情趣。


中国各地先后形成了很多独具地方风味的饺子名像北京的三鲜饺子、烫面饺和锅贴内蒙古阿拉善的“粉汤饺子”俗称“皮条拉石头”、沈阳的“老边饺子”馅系煸炒、黑龙江的酸菜馅“冻饺子”、吉林的蒸饺、河南豫西的“粉皮水饺”、山西的莜面饺子如“莜面蒸角角”和“黎城菜饺”、河北承德的麒麟蒸饺驴肉韭菜馅和邯郸的“一篓油水饺”、山西太原的“认一力饺子”、陕北和晋北的羊肉水饺 米脂一带叫 “羊肉扁食”、西安的酸汤水饺、山东各地的鱼肉水饺、高汤小又名“状元饺”多以海味为馅、烫面饺子和“石蛤蟆水饺”、南京的烫面蒸饺、安徽合肥的“三河米饺”粉皮包制,油炸和屯溪的“冬瓜饺”、福建长汀的芋子用毛芋子做皮、湖北的烫面灌汤蒸饺与牛肉抠饺子、湖南的烫面糖蒸饺和“糯米藕饺饵”、江西信丰的萝卜饺、成都的钟水饺( 包括“红油水饺”和“清汤水饺”)与南瓜蒸饺、“滴油蒸饺”又名“小生帽”)、云南的春城鲜虾饺和荠菜饺、上海的锅贴饺子和“荠菜饺子”有时也称“荠菜馄饨”、浙江的“清明艾饺”、扬州的蟹黄蒸饺、笋肉饺、广东的潮州鱼饺、广州的广式水晶饺子、虾羊城虾饺、羊城鲜虾饺、广西的“粉角”米粉为荸荠末配肉馅又称“马蹄米粉饺”。不言而它们分别都是构成各地特色饮食文化的重要元素,其中有些还与特定的地方风物传说有关。



饺子虽然普通却也登大雅之堂。大约形成于清中期并一直流传至今的所谓“满汉全席”其中就有“四喜蒸饺”、“美味锅烙”、“蟹黄烧麦”、“白菜饺”等 周锦,2002: 18, 25, 91, 134) 。除了汉人北方很多少数民族也都喜欢吃饺子。像东北满族和赫哲族的鱼肉水饺、朝鲜族的肉汤饺和“满德固”狗肉大饺子、天津回民的羊肉圆笼蒸饺与“白记水饺”河北山海关回民的“老二位饺子”以牛腰窝肉为馅、甘肃裕固族的羊肉冻饺、新疆维吾尔族的羊肉饺子等都是很有名的民族食品。其维吾尔族是用羊肉汤煮饺子汤中放进葱头、番茄丁、胡椒粉、香菜等东北满族过去常用秫米面做饺子,正月二十五日祭仓神时他们要做一种“填仓饺子”说这是一种以小菜根为馅的蒸饺。


民俗食品的礼仪化


在笔者看来, 饺子实具有双重的文化属性, 亦即它既作为普通面食文化的品种之一, 同时又是一种礼仪化食品。和年糕、元宵、汤圆、春饼、粽子、月饼等节令食品一样, 饺子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节令食品。旧时在各地的乡土社会里, 尤其在较贫穷的地区和时代, 饺子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种“非日常”食物, 主要用于待客或逢年过节时改善一下生活。在我的故乡, 饺子和馄饨都是所谓的“改样饭”。在山西晋北, 饺子被说成“饭中王”。它确实逐渐地被礼仪化了, 慢慢发展成其上黏着或附加了很多特定象征意义的礼仪食品。根据文化人类学的研究, 所谓礼仪食品, 一般多被认为其中蕴涵了某些巫术般的神力或能量( 河合利光, 1995: 55- 56) 。


01

节令食品“冬至饺子夏至面”


首先需要谈谈节令岁时中的饺子。以北方地区为中广泛流传着“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和习俗。山东省大部分地区冬至这天人们要吃饺子或馄饨故有些地方又有“冬至馄饨夏至面”如曲阜的说法。其实,冬至吃馄饨或饺子的传统在南方一些地方也有分布,历史也颇为悠久。馄饨在各地也有不同称谓四川人叫“抄手”江西人叫“清汤”广东人叫“云吞”“云吞”仍是“馄饨”的音转。


早在唐代, 敦煌一带就有冬至时食馄饨的记录用它来招待客人高启安,2004: 154) 。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行札记》里也记录说唐时长安在冬至及过年前后食馄饨。可见早自唐代馄饨便已是节令食物了。唐韦巨源《烧尾食单》记载有“生进二十四气馄饨”其花形、馅料各异“凡二十四种”可能是想和二十四节气相配。宋朝宫廷里也常吃馄饨有所谓“椿根馄饨”、“十味馄饨”、“丁香馄饨”等此外还有所谓二十四节气馄显然这是从唐朝因袭而来的姚伟钧, 1999: 149) 周密《武林旧事》谈到冬至时说杭州已带“享先则以馄有‘冬馄饨年 ’之谚。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宋林洪撰《山家清供》亦提到“椿根馄饨”说是刘禹锡的吃法此外还有一种“笋蕨馄饨”素馅。明张自烈《正字通》“今馄饨即饺饵别名”又引《南粤志》“闽人十月一日作京饨祀祖告冬。”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冬至“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馅包角儿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对冬至吃馄饨的解释是“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 颇似天地浑沌之象, 故于冬至日食之”。难怪有学者认为馄饨和饺子均有“时光过馄饨破”的意均可用来表示新旧交替之际或均 “以为阳生之清光绪十四年刻本《东光县志》冬至“祀拜尊长,治酒食或啖馄饨烹水饺”。1930年铅印本《盖平县志》:冬至,家家多食面饺名为“蒸冬”。可见关于冬至时的节令食品民间对饺子和馄饨一般并不作特别清晰的区分。在陕西省关中合阳一带馄饨有“浑全”、“吉祥”之义往往出现在喜庆或民间祝愿等多种场合 史耀, 1999: 35)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据说是怕冻掉耳朵因“饺儿”与“胶耳”谐音故俗信吃饺子耳朵会被“胶”住而不至于被冻掉。另一种说法是饺子形状似耳故在陕西关中一带老辈人传说冬至不吃饺子耳朵会冻掉。谚语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就是这个意思。此外在河南、山西等地民间也都有“儿童冬至吃饺子补耳朵”之说。陕西一些地方直接把饺子称为“冬至饭”俗话说 “吃顿冬至饭一冬不咳喘”杨景震,2003: 144) 。河南一些地方把冬至吃饺子叫做“捏耳”或“安耳朵”,进而还用冬至饺子占算来年麦收时的气候俗话说“冬至不过冬吃饺子) , 打麦扬场没有风”刘永立, 2004: 278- 279) 。河北也有冬至吃饺子、“安耳朵”的口头传承但在滦县一带的富裕人家冬至是吃馄饨以为吃了馄饨会浑沌大开变得更聪明。此外夏一带汉族也有在冬至吃“粉汤饺子”的习俗杨继国、马青, 2004: 108) 


有关冬至吃饺子这一风俗的诠释性口碑传承, 还有很多。有一则传说是, 女娲当年抟土造人, 冬天时用黄土造的泥人耳朵被冻掉了。为使它不掉, 女娲就在黄土人耳朵上扎眼用细线拴住, 线的一端放在黄土人口内, 意思是让他咬住带线( 馅) 的耳朵( 罗启荣等, 1983:57- 58) 。于是, 后来便有了冬至这天最冷, 吃饺子可保护耳朵的俗信。另一则传说是, 相传东汉时, 南阳神医张仲景为人们治疗冻伤的耳朵, 施舍一种叫“祛寒娇耳汤”的药给穷人, 这种药汤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放在锅里一起煮, 熬好后喝汤, 再把剩下的羊肉和药材捞出来切碎, 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 又做“矫耳”、“胶耳”) 下锅煮熟, 喝了汤、吃了“娇耳”后, 人们浑身发暖, 两耳起热, 这样便治好了人们冻坏的耳朵( 柯杨,1985: 211- 212; 跃世、金龙编, 1992: 124-125) 。相传张仲景从冬至舍药直到大年三十, 后来当冬至这一年最冷的时刻到来, 耳朵容易冻伤之时, 人们就模仿张仲景做“娇耳”煮食并喝热汤, 遂积久成俗。


张仲景的“驱寒娇耳汤”


上述这些传说, 当然不应被看做是信史, 但由于它们和饺子的民俗一起流传, 也应被视为是 “饺子文化丛”的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 “胶耳”与“饺饵”, “饺子”与“角子”、“交子”的谐音以及基于“形似”( 耳朵或元宝) 的附会, 其实都是民间文化在生成各种意义时较常见的手法。在这里, 体现于饮食民俗象征之内的“类比推理”式的思维, 使得饺子或馄饨成为传达特定意义和体现某些社会功能的“媒介”( 居阅时、瞿明安, 2001:543- 576) 。


实际上作为节令食品的饺子并不只在冬至登仅就民俗志资料较丰富的山东而言民间还有“立春饺子打春面”的谚语。在山东省长岛民谣有“立秋入伏面”的说法。在河北省沧县旧时也是在七月立秋节时家家食水饺子( 1933年铅印本《沧县志》。六月一日过“半年节”山东莱阳、即墨等地家家中午吃饺下午则吃中午剩的饺子。邹平一带也要吃用新面包成的饺子。六月六“晒衣节”莱阳一带又要吃饺民间甚至有“六月六看谷秀,不吃 水饺光臭头”的俗语。与长岛相反在招远、黄县一带, 民谣则说“入伏的餶飿 立秋的面”。鲁西南和冀北山区民间有在七夕或前一天夜里包“乞巧饺子”和吃“乞巧饺子”的风俗此种乞巧不仅求女工精湛似乎还包括会做饺子的手艺。河北省张北一带端阳节和中秋节时人们均食饺子( 1935年铅印本《张北县志》。在老天津除冬至时吃倭瓜馅饺子或吃连汤馄饨、连汤扁食之外们在十月初“送寒衣”时也要吃饺子。在山西定襄去日子困苦过年吃过饺子后要等八月十五才能再吃一顿故有戏言“刚刚年初一吃了一顿饺子跟着八月十五就又吃了一顿。”从上述种种情形可知饺子在各地民间的传统节令中已是一种应时食品。


笔者怀疑, 冬至吃饺子的民俗, 其实和春节吃饺子的民俗多少是有些关联的。前述故事里张仲景施舍“娇耳汤”, 是从冬至直到大年三十; 民间也素有冬至“大似年”、“大过年”或“肥冬瘦年”的说法。从节气上说,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日子, 同时, 也被认为是最冷的一天, 但自此日起, 白天渐长, “阳生”而春来, 或许早先它曾经就是“年”。在东北吉林一带, 俗话说“过了冬至大一岁”, 就有这个意思; 那里的人们在这天, 也是要用细肉馅包饺子祭祀祖先的(施立学、曹保明, 2004: 177- 178) 。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论坛》 2007年第1期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