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 | 谷雨:春风和融 雨生百谷








▲节气文人画《谷雨》  朱樵


己亥年三月十六 ,

2019年4月20日,16点55分,谷雨,

至此,二十四节之六。

雨生百谷,最美暮春。


▲《二十四节气》系列手绘动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

“谷雨,叁月中。

自雨水後,土膏脉动,

今又雨其谷于水也。

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

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


《群芳谱》:

“谷雨,谷得雨而生也。”

谷雨前后,天气较暖,

降雨量增加,有利于春作物播种生长。


谷  雨

物  候

                Grain    Rain               

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萍始生丨是说谷雨时节,气温升高,水面上升,水中的浮萍开始生长。

鸣鸠拂其羽丨即春回大地,经常有斑鸠在田间鸣叫,它们时常会用嘴梳理身上的羽毛。

戴胜降于桑丨是说这个时节适宜桑树生长,时常会有戴胜鸟落在桑树上休息。


谷  雨

花  信

                 Grain    Rain              

谷雨三候对应的花信是:一候牡丹、二候酴醾、三候楝花。

一候牡丹

二候酴醾

三候楝花

“风有信,花不误,岁岁如此,永不相负。”每年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的8个节气二十四候里,每候都有某种花卉绽蕾开放,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


谷  雨

习 俗

               Grain    Rain               

谷雨帖,禁蝎符


山东、山西、陕西一带在谷雨时节流行着禁杀五毒、贴谷雨贴的习俗。谷雨以后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病虫害对庄稼及人的危害,人们就在谷雨节气进田灭虫、张贴谷雨贴,以此来驱凶纳吉。


谷雨贴,属于年画的一种,上面刻绘有神鸡捉蝎、天师除五毒形象或道教神符,有的还附有诸如“太上老君如律令,谷雨三月中,蛇蝎永不生”、“谷雨三月中,老君下天空,手迟七星剑,单斩蝎子精”等文字说明,寄托了人们查杀害虫、盼望丰收、渴求安宁的心理。


 

旧时,山西临汾一带会在谷雨曰画张天师符贴在门上,称为“禁蝎”。谷雨时节,山东也有禁蝎的民俗。当地的谷雨贴是用黄表纸做成的,上面用朱砂画着禁蝎符,人们把它贴在墙壁或蝎穴处来禁蝎。陕西一些地方的禁蝎符咒用木刻印制,上面画有雄鸡衔虫,爪下还有一只大蝎子,还印有:”谷雨三月中,蝎子逞威风。神鸡叼一嘴,毒虫化为水……”的符咒。


食香椿,助健康


香椿又叫做椿芽、香椿头,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

 

民谚曰:“雨前香椿嫩如丝”,此时的香椿,新芽初绽,紫红的肥叶泛着嫩绿,油亮厚实,散发出特有的清香。人们采来香椿,或炒或拌或焯或做汤,吃得津津有味。清代美食家李渔赞曰:“菜能芬人齿颊者,香椿头也。”

 


椿树还是多寿多福的象征,庄子曰,“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故北京的城乡百姓家至今多喜爱栽植,每逢谷雨节,还保留了用手摸古老的香椿树之俗,以祈求儿童快长大,老者长寿多福。


祭海节,祈平安


谷雨祭海祈福是中国沿海地区的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对于渔民而言,谷雨节流行祭海习俗。谷雨正是春海水暖之时,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俗话说:“过了谷雨,百鱼近岸。”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谷雨这天渔民举行海祭,祈祷海神保佑。



因此,谷雨节也叫做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旧时村村都有海神庙或娘娘庙,祭祀时刻一到,渔民便抬着供品到海神庙、娘娘庙前摆供祭祀,有的则将供品抬至海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场面十分隆重。



三月街,好风光


三月街亦称“观音市”、“观音街”;“祭观音街”,白族传统盛大节日,也是白族传统的民间物资交流和文娱活动的盛会,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

 

三月街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四川、西藏、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它不仅是个交换场所,还是表演各种舞蹈和赛马、竞技的园地。



三月街有一些奇妙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个暴君每天吃一对人的眼球,给当地白族人带来深重的灾难。当时有个充满神奇威力的勇士,为了给白族人民除魔灭害,在三月的一天巧施妙计,把暴君骗到苍山的中和峰麓,唤来神狗消灭了他。为了纪念这个勇士和白族人民得救的大好日子,人们便每年在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聚集在苍山脚下,欢歌乐舞。年复一年,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三月街”。


雨生百谷,最美暮春。


—THE END—


文章来源:综合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灼见等。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