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根]代县面塑杂谈


面塑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手工艺品。它以生动的造型和丰富的色彩,尽情表达着百姓的艺术情趣和精神诉求,是人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不过,代县人所做的面塑不是用来增加食品花色,也不是专门供人来欣赏的,所有面塑都是用来做供品、祭品和礼品的。这些特殊功用,使原本生动艳丽的面塑作品充满了神秘庄重的色彩。


一、婚礼上的面塑


在代县传统婚礼中,面塑作为礼仪的一种表现方式,以供品、礼品和小品的形式频频出现在婚礼的各个环节,成为婚庆礼仪上必不可少的礼仪物品。代县婚礼中最常见的面塑共有四种。


一种是极具象征意义的石榴馍馍。石榴馍馍是用白面捏成的一组石榴状面塑,共由九个叶状小馍馍(或九个画着全花的圆馍馍)和三个石榴状大馍馍组成。石榴馍馍里面包着核桃、红枣、桂子、花生等干果,造型象成熟后的石榴一样裂皮露籽,呈现出“多子”的丰满状态,是一组寄寓着“早生贵子”、“多子花生”美好愿望的象征性面塑。在举行结婚典礼时,石榴馍馍分三组摆放在花堂正面的天地桌上,作为婚典仪式的重要供品,接受新郎新娘的叩拜。把象征生育能力的石榴馍供在庄严天地桌上,让新郎新娘去顶礼膜拜,表达了代县民俗对生命的崇拜,也体现出面塑在重大庆典中的重要作用。


婚礼上的另一种面塑是全花馍馍,是在普通馍馍表面画上柿子、如意、牡丹,佛手、莲花、桂花、芦笙等七种花卉、器物,俗称“四时如意牡丹根,福寿莲花贵长生”。全花馍馍集中概括了民间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表达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体现了百姓对婚姻最真诚的祝贺。全花馍馍在婚礼上有两种用途。一种由七个花馍组成,是女方用来祭门的供品。代县民间把女方出聘称为“过门”,把女方娶到婆家称为“进门”,新娘能否顺利进门也就成为婚姻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女方为了让自家的姑娘顺利进入婆家门,就要准备供品,在新娘进门前进行祭门。因祭门时馍馍要搁在洞房的门头上,因此这七个馍馍也称为“门头馍馍”。


全花馍馍的另一个功能是用作亲戚的贺礼。过去,亲戚的贺礼都是用面塑来表达的。传统的贺礼共由三十二个圆馍馍组成,其中七个画着全花,二十五个厾着红点。因过去上礼时要把这些馍馍全部放在一个竹篮里,因此代县也把这份贺礼称为“篮子”。贺礼采用全花馍馍这种形式,体现了亲戚对婚姻最美好的祝福,直至现在,全花馍馍仍然是代县婚礼上亲戚必备的贺礼。


婚事上第三种面塑是洞房里必备的喜娃娃。喜娃娃是挂在洞房墙壁上的一组人物造型。过去的内容是五个男娃和两个女娃,俗称“五男二女七子团圆”,现在则时兴塑一个男娃娃和一个女娃娃,另在男娃娃下方塑一个兔,女娃娃下方塑一个鱼,俗称“滑鱼急兔”,希望将来生下男娃娃象兔子一样急能,生下女娃娃象鲤鱼一样活跃。喜娃娃面塑挂在新郎新娘的床头上方,一方面表达了民俗对新生命的殷切期盼,另一方面是民间把喜娃娃当作了吉祥物,挂在洞房里用来招祥辟邪。



婚事上的第四种面塑是一组全面展示民间才艺情趣的盒子馍馍,是女方陪送给男方的特殊礼品。盒子共由三十二个面塑大馍馍组成,其中十六个为圆馍馍,上面画着全花或厾着红点,另外十六个为人物、动物和各种瓜果造型。因这些馍馍陪送时要装在专用的食盒里搬运,因此就被称为“盒子”。这些盒子馍馍造型新颖,形态逼真,色彩艳丽,代表了民间面塑艺术的最高水平,也包含了民间对婚事的珍视和美好祝愿。盒子中的人物造型共四个,其中两个坐着的大人代表新郎、新娘,两个爬着的娃娃代表将来生育的后代。这一组面塑表达了民俗对幸福家庭的美好展望。另一些面塑主要是以龙、凤、鹿、狮子、老虎等动物造型为主,这些动物既有龙、凤、鹿等吉祥动物,也有老虎、狮子、大象等凶猛动物。因此,当这组面塑陈列在花堂里时,不仅表达着女方对婚姻的美好祝福,也表达着女方婚礼上为新娘辟邪镇煞,婚礼后让新娘登堂主事的意愿。不过,婚礼结束后,男方只会把龙、凤、鹿等温顺动物面塑留下来,而把狮子、老虎、大象这些凶猛动物面塑给女方退回去,以委婉的方式表达对悍妇的顾忌。



二、丧葬仪式上的面塑


丧葬仪式上的面塑主要是作为祭品出现的,其形式共有四种。


丧葬仪式上的第一种面塑叫“祭”,是亲戚祭拜亡者时所供献的祭品,因此也称“供献”。祭有大祭和小祭两种。“大祭”,是亡者的人主、女儿、外甥、侄女和儿、孙亲家供献的祭品,“小祭”是一般亲戚供献的祭品。大祭和小祭的造型一样,都是中间宽,两头窄的扁长体,两端各塑着一个如意头,如意头上又各安着一个大红枣。这种祭品是由古代“三牲”演化而来的,白色的祭体代表牛羊的躯体,如意头和红枣代表牛羊的头和眼睛,它是代县形制最高的祭品,因祭品的样式象宰杀后的羊体,因此民间也把大祭称为“大供羊”,小祭称为“小供羊”。


大祭与小祭一样,每份六个,在为亡者举行发引仪式时,祭拜者选三个供祭在亡者的灵柩前,另外三个作为回礼带回家中。


民间素有“无祭不磕头”的规矩,亲戚祭拜亡者时,必须把大祭或小祭供奉在灵柩前才能磕头,因此,大祭和小祭就成为丧葬仪式上绝对不可缺少的祭品。


丧葬中的第二种面塑是祭墓门、谢后土用的馍馍,这种馍馍也是普通的圆馍馍,所不同的是上面不画花草,只在中间厾一个红点。祭墓门馍馍作为供品在堵墓门时在墓门前供祭。谢后土馍馍则是在埋葬完毕后,供祭后土神。


丧葬中的第三种面塑是墓室挖成后用于祭墓的祭品,因为它们都呈圆柱形,就像阳宅建筑中使用的梁和柱,因此俗称“梁梁柱柱”。用这样的供品祭墓,表示子孙们为墓室增添了梁和柱,墓室因此一定会更加牢固。祭祀仪式结束后,这些祭品便成了打墓人的干粮。


丧葬仪式中的第四种面塑是祭席,也叫“换饭席”,是做大祭的亲戚为亡者做的供菜。过去的换饭席都是用肉、菜来做的,全席只有一道腰饭用面塑制作,因数量只有六个,因此并不引人注目。现在,民间艺人把面塑艺术应用到换饭席中,把原来用肉、菜来做的三十六道菜全部用面塑来表现,创造了色彩斑斓的面席,使面塑艺术在换饭席中大放异彩。面席的样式与表现手法与婚庆中的盒子十分相似,但数量比盒子多,造型没有盒子那样严格的限制,因此造型更加丰富,表现形式更加灵活,色彩也更加绚丽,代表着代县面塑艺术的最高水平。


三、传统节日上常用的面塑


1、春节面塑。


因传统的春节是以接神和敬神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活动,因此春节面塑全部是以供品的形式出现的。这些面塑有:枣元宝馍馍、糖元宝馍馍、豆馅元宝馍馍、莲花供馍馍和枣山馍馍。


元宝馍馍是春节面塑的主要形式。其中糖元宝馍馍和豆馅元宝馍馍中间包着红糖或豆馅,中间扁平,两头翘起,形状酷似古代的元宝,因此俗称元宝馍馍。枣元宝馍馍有单个和连体的两种,是将面折叠成花瓣状后,中间又安了一颗红枣,外观全没有元宝的模样,但仍称元宝馍馍。因民间传说除夕这天下凡的神祗会为运气好的人家点石成金,所以民间的百姓都把供品做成元宝模样,希望自家碰上好运。除夕这天,这些供品就供奉在神祗前或旺火前,除夕过后,人们仍把这些供品当做真正的元宝一样看待,认为吃元宝馍馍就是“咬金”、“咬银”,因此元宝馍馍也就成了春节期间每家必做,每人必吃的珍贵圣品。


莲花供馍馍是在普通馍馍上装饰了一圈莲花瓣,形似莲花状的面塑,俗称莲花供,是专门供奉佛像的供品。


枣山馍馍是用枣花瓣拼成的三角形面塑供品,作为财宝堆积如山的象征,除夕这天供奉在灶神前,希望灶神让供奉者的这一愿望梦想成真。枣山要一直供到二月初二才撤供。民间称撤供为搬金山、银山。意为通过灶神的保佑,供奉者一定会得到一座真正的金山、银山。小小的面塑寄托了百姓的无限希望。


2、清明面塑。


清明节是一年中面塑的第一个高潮。这时的面塑主要有两种。一种叫“子推燕”,因个头较大,造型酷似燕子,因此也叫“大燕馍馍”。大燕馍馍最初只是人们用来表达对介子推的思念,后来人们借“燕子思家”之意,表达后人不忘祖先,时刻思念已故亲人之意,并逐渐演变成清明节祭祖的专用供品。另一种面塑叫“寒燕”,由子推燕演化而来,造型为各种动物、花卉和瓜果。这组面塑小巧玲珑,形象逼真,色彩艳丽,蒸熟上色后穿在嫩柳条上,是大人送给小孩的最好礼品。









3、七月十五面塑。


七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祭祖节,因此时正值新麦收获季节,农家有足够的白面制作各种面塑,因此七月十五也称面塑节。面塑主要是捏面人、面羊和挂黄钱馍馍。面人是长辈给小辈和外甥们的赠品。面人有大面人和爬娃娃两种样式,大面人是给家中初生的孩子和幼年的外甥们以及刚过门的新媳妇捏的,爬娃娃则是给小辈中年龄较大的孩子们捏的。面人和爬娃娃分男和女两种性别,男的送男孩,女的送女孩。因面人是代县人过节时的必备之物,也是家家户户的必送礼物,因此相传在元末反元起义前夕,起义军把八月十五起义的消息藏在面人里,利用各家相互传送面人的机会,将起义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至今,民间仍流传着“七月十五送面人,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民谣。


此外,长辈还要捏一些面鱼、面兔送小辈,希望男孩象兔子一样急能,女孩象鱼一样滑溜。


面羊主要是上坟时用的祭品。民间认为,羊羔吃奶时双膝下跪,是世上最孝的动物,以面羊祭祖就是仿羊之孝行,表示后辈永远不忘前辈的养育之恩。


七月十五还是祭祀庄稼的日子。因这天农户要在庄稼上挂一些黄钱,蒸一些馍馍祭祀庄稼,因此祭祀活动也称“挂黄钱”,祭祀庄稼的供品也称“挂黄钱馍馍”。因挂黄钱馍馍捏的既扁又难看,因此过去代县人常用“脑袋丑得就像挂黄钱馍馍似的”之类话来讥讽一个人的难看长相。


4、中秋节面塑


中秋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节日的主题是祭月和团圆,而既能表达团圆意愿又能祭月的供品便是代县的特别面塑——花糕。花糕是由一层面饼、一层红枣和一层枣花组合成的扁圆体,蒸熟后用颜色装点一番,再在上面安两个玉兔和一个面杵,晚上摆在庭院里供祭月亮。花糕圆圆的体形,象征着家人的团圆、生活的圆满;作为祭月的供品,与圆圆的月亮相辅相称;祭月结束后,花糕要按全家人口平均分切,就是不在家的人也要分得一份,这一做法表达出代县人对每个家庭成员的重视,表达出代县人希望家人团圆,希望家庭团结的美好意愿。


此外,中秋节还会蒸一些五个花瓣的枣花,用于供奉家中的神祗。


////


四、重大民俗活动中的面塑


1、上梁馍馍


上梁馍馍由两种,一种是东家蒸的上梁馍馍。这组馍馍由九个较大的全花馍馍组成,上梁时供奉在钉着八卦图的大梁前,上梁仪式结束后,全部奖赏给木匠。木匠会象征性地分给泥匠一个,以表示同喜同贺。另一种上梁馍馍是由亲戚蒸的贺仪,俗称浇梁馍馍。这组馍馍和婚事宴上的喜盒一样,也是由三十二个全花馍馍组成,供奉过盖檩后,东家留十五个,给亲戚回十七个。


2、奶头馍馍


奶头馍馍是新生小孩过满月时娘家为新生儿蒸的贺仪。奶头馍馍也是三十二个为一份,其中两个个头较大,形状好像一个隆起的奶头,因此俗称奶头馍馍。为了表示喜庆,奶头馍馍上通常要画一幅活亮的全花,奶头的周围还要塑一圈小娃娃。娃娃的数量过去为五男二女,现在为一男一女,表示母亲充足的奶源可以养育成群的子女。奶头馍馍是娘家人对产妇和新生儿表达的最衷心的祝福。此外,前来祝贺的亲戚们也要蒸一份贺礼,这份贺礼也是三十二个全花馍馍,由东家留一半,给亲戚回一半。


3、寿桃馍馍


寿桃馍馍是为老者贺寿而蒸的贺礼。这份贺礼有的塑成鲜桃样,并在上面涂上鲜艳的颜色,有的只在圆形馍馍上画一幅寿桃图案。这份贺礼也是三十二个,贺寿仪式过后,东家留一半,给亲戚回一半。


在面塑充当贺仪时,无论在哪种喜庆场合,每份贺仪都由三十二个馍馍组成。这是因为月亮每三十天圆一次,因此三十代表一个圆满的结果;此外两个一个代表天,一个代表地,表示天佐地佑。把两层意思合起来,就是这份喜事有天佐地佑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面塑在民间所以一直充当供品和贺仪的角色,这与面塑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学者考证,面塑起源于三国时期。当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讨伐孟获。大军行至泸水时,惊涛骇浪挡住去路,诸葛亮就用白面馒头代替三牲祭奠河神,并取得了风平浪静的理想结果。后来,民间便纷纷仿效诸葛亮,用白面馍馍来做供品,面塑也从此应用而生。千百年来,百姓在应用面塑供品的同时,不断把自己的丰富情感和审美观念糅合在面塑作品中,并把面塑的作用推广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使面塑逐渐兴旺起来。代县目前流行的面塑,有的至今仍然保留着原始供品的特征,有的虽然根据不同场合的要求塑造成不同的样式,但面塑作为供品的基本功用始终没有改变。


面塑是百姓表达自己悲喜情感的最好载体,也是展示自己美好愿望的最佳方式。正是因为经过百姓的积极参与和自由创造,经过两千多年演化的面塑已不单单是一份简单的供品或贺仪了,它已成为积淀着无数先人的丰富情感,传承着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文化宝典。认真研读它,对博大精深的雁门文化一定会有更深的理解。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