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发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从那以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全球各地全面铺开。今天回头看,国际的非遗保护工作成绩巨大。中国积极响应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号召,很快就加入了公约,而且迅速推动了我国境内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国又在201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从法律层面大大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社会,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赋予了多重含义,认为它是人类创造力的见证,是文化多样性的土壤,是文化包容和文明互鉴的抓手,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是维持人类和平的有力手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人类文化的整体。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从过去传承下来,所以被叫做遗产,但它与其它遗产有所不同,它是由人们实践着的活的文化,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才有非遗。所以非遗工作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
今天我们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文明互鉴,非遗工作在这里面可是大有用武之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非遗主要是民间的文化,它最接地气,最讲实用,最具有生命力和传播力。传统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跨国联合申报的非遗项目,比如诺鲁孜节,比如烤馕制作技艺,都是多个国家共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申报书的,因为这些非遗项目是被不同国度的民众所长期共同享有和实践的。所以说,非遗的交流最能体现“民心相通”的意思。
今天,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就不能不强调非遗。非遗的不胫而走的能力,有时候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比如我国的“格萨尔王传”,早就跨出国门,在不丹,锡金,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蒙古,俄罗斯等国流传。没有政府的安排,没有刻意的推广,传播力却是惊人的,效果也是持久的。
“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宗旨,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做好非遗工作。来自人民,为了人民,就文化战线而言,就应当体现为做好民众文化的传承工作,发展工作和创新工作。总体而言,近年来我国的非遗工作成绩巨大,各级文化行政部门顺应民意,激发民众的聪明才智,尊重民众作为文化持有人的权益,鼓励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使得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有些工作思路和模型,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赏。
中国的非遗工作成绩突出,原因是多方面的。指导思想明确,管理体制高效,社会各界支持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作为学界的一分子,我还想强调一点,那就是政府,民众和学界的密切合作,给非遗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拥有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加上脚踏实地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是学者做好非遗工作的基本要求。
(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研究员2019年6月6日在“推进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文章来源: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cel.cssn.cn)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