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计划书评
田野故事
第9期共读计划——你所知道的和你不知道的田野故事,我们推出了“田野故事”为主题的书单。小伙伴踊跃报名、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并提交了书评。特遴选出三篇优质书评供大家欣赏~
日本人的超可爱综合征——读《酒吧之花》
郭添泉
1、日本的可爱文化
可爱作为一种感受,自古以来就有,只是没有形成系统的规模和文化潮流。直到现代日本可爱风的盛行, 可爱文化才迅速发展起来。根据日本学者四方田犬彦的定义,可爱是指一种小巧的、令人依恋的、亲密无害的感觉, 这种感觉能使人解除防备与紧张感。相似的词汇还包括“卡哇伊”、“萌”。(王雅茜; 李春晓,2018)日本的可爱文化非常流行,文化受众非常广泛。在《酒吧之花》中,可爱文化是作者眼中日本人的标志性文化之一。作者基于她的经历,描绘了两个社会领域的可爱文化,一是日本幼儿园和家庭中的可爱文化。比如,日本人可以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五岁以下的儿童通常会这么说。然而,作者涉及到更多的是娱乐消费中的可爱文化。在酒吧中,有很多提供娱乐服务的可爱女生。这种可爱,很大程度上是创造出的虚假性格,并且通过反复的练习,成为她们的浮世面具和谋生技能。她们必须表现得不比男人聪明,要假装爱上客户,时不时表达性暗示,让男人保持心动的感觉,提高客户粘性和消费欲望,以增加自己的收入。在进入酒吧的男性中,也有脱掉社会面具、希望被当作可爱小孩对待消费者。
2、可爱文化形成的社会文化原因
作为一个美国女孩,作者带着一个异文化者的眼光,来分析日本可爱文化形成的原因。
在日本这个不赞成个人主义的文化里,可爱成为一种表达自我和宣泄情感的重要方式。青少年要抑制自己的说话方式,用安静可爱的方式来表达自我,以讨得大人的欢心。在压抑的学校中:“如果你所受的教育中唯一你能做的有点意义的事情就是扮可爱,那么装扮得时尚艳丽、过分地扮可爱也是一种宣泄方式,或是她们悲观失落的表现吧”
有些由于种种原因受不了日本严苛教育制度而退学的初高中女生,成了后来的援交妹。在涉谷的援交妹中,可以细分为两种稀有种类:小女生和仿美国黑人女生。“这两种装扮的日本女性实际上都已经二十四五岁了,但她们病态地迷恋于把全身上下都装扮得很卡哇伊。”。P11也就是说,严苛压抑的教育制度,是导致可爱文化盛行的原因,而可爱的女生成为男权主义的消费对象。长期压抑自尊的男性,在可爱的女生身上更容易找到自尊。
3、作者对日本可爱文化的批判
与我们对日本可爱文化的感受和认知不同,在作者眼中,可爱并不是那么轻松愉快,而是被一种被压抑的人性的外化表现。
首先,她对形成可爱文化的日本男权主义、严苛的教育制度、拘谨严肃的社会文化进行了批判。她称日本的教育制度是“臭名昭著”、压抑人性的。她对日本家庭中的男权主义非常反感,她刚来日本时在一家教育机构上班,寄住在一个日本家庭里,不久同男权主义的文化产生冲突,因此而离开寄宿家庭、也丢掉了工作。
如何面对女性的内衣,是她与日本文化冲突的焦点之一。在西方社会或者说女性解放后的现代社会,内衣在理论上可以使妇女更自由地活动,对女性的隐私部位是一种保护,内衣的普及和去敏感化,是性别平等的一个象征。但在日本的现代化过程中,内衣的普及是因为1932年东京的一场大火促成的,因为日本女性的传统打扮是在和服或围兜里不穿内衣,这导致很多逃生的妇女一手抓着安全绳,一手拉着裙子避免走光,很多人从安全绳上摔了下来。由此看来,日本女性内衣的西化,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即使在当代日本社会,女人的内衣是见不得人的东西。所以,这家女主人要求作者把内衣藏起来。但另一方面,作者还得帮男主人折内衣。作者在这时感到了性别压迫,导致情绪失控,和女主人吵了架。在这场冲突中,女性内衣所表征的是女性的身体,日本家庭对男女内衣态度的差别,放映了他们对男女身体的认知的差别:男性身体的主导地位和霸权主义,女性身体的从属地位和羞愧感。
可爱的小鲇,就是这种文化中的一个典型。小鲇是作者寄宿的家庭里的四岁的女儿,她对英语很有天赋,无师自通地看电视就学会了一口地道的英语。她的父母完全不懂英语,但女儿一出生就鼓励她看英语的电视节目,因为这可以在她长大以后有利于学校里的英语测试。所以,这一看似非常国际化的教育,反映的却是非常具有日本特色的问题:日本人从小对小孩子就抱有很高的社会期待并进行规训,就像《菊与刀》里描述的对日本小孩上厕所的规训一样。当然,在这个家庭里,还有许多规矩要遵守,如果是女性则还有更多。
小鲇是个非常可爱的女孩,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模仿电视剧里面的角色和场景。那么,她为什么会这么喜欢说英语并乐此不疲地进行角色扮演呢?在这么严肃而男权主义的家庭,小鲇的这种可爱却脱离生活的行为为什么会被允许甚至是鼓励呢?这是因为小鲇的父母对她实在是太严格了,她更愿意在这些美国卡通里生活,她并不理解扮演的意思,她认为自己真的变成了幻想中的角色。小鲇的父母期待她拥有很好的英语能力,所以小鲇的扮演行为取得了合法性。但是,具有吊诡性的是,小鲇的行为看似非常的个体化和现代化,但却是社会规训的结果,依然深深地嵌入了社会对个体人格的规定当中。这种可爱是被压制后的扭曲行为,作者最后问了一个残酷的问题:“当她长大后所有的幻想都破灭了怎么办?”
所以,作者基于自己的认识和经历而对日本文化的批判态度,可爱文化在作者眼中,是一种男性压迫女性、成人压迫未成年人、规矩压迫人性而形成的畸形文化,形象可爱的女性或儿童,但在作者看来,其实有些可怜可悲。
《祈颂姑》中的仪式及其内涵
钮泓宇
一、内容概述
本书是从女性角度针对女孩成人仪式的研究,是人类学民族志的典范作品。它以田野调查,深入描写的方式描述了赞比亚本巴人的一个女孩成年礼仪“祈颂姑”的社会背景、仪式过程,并通过仪式象征分析及社会结构分析等理论视角对此仪式进行了多角度的审读阐释。运用了仪式研究、象征分析、女性人类学、反思民族志等多种分析方式,对仪式进行了细致记录和解读。
二、仪式内容
“祈颂姑”是一种流行的仪式,包括大量的舞蹈和歌唱,仪式上有特别的鼓点节奏。鼓是一种很重要的乐器,在仪式房内敲鼓,在跳舞场上要敲鼓,女人们到树丛里跳舞也要敲鼓,这是一种伴随着整个仪式的鼓点。祈颂姑的舞蹈是含有戏剧特征的独舞,而不是常在公共场合看到的,较为普遍的圆圈舞。
整个仪式的参与者大都为女性,包括参加仪式的主人——家中的女孩达到成熟期的几户人家,仪式的司仪——受人尊敬的纳齐布萨,信使——纳齐布萨的助手,待受礼人和她们的新郎——纳祈颂姑“和订过婚的”准新郎“,以及女孩的父母和她的姑姑。祈颂姑仪式中的主要血缘关系角色是女孩的母亲、父亲,以及母亲的姐妹。母亲扮演观众的角色,并帮助她的女儿。一旦女孩没能通过“考验”,被责怪的是她的母亲,而父亲的责任很小,尽管他也会帮助仪式做些事。父亲的姐妹则扮演主要的血缘关系角色。还有一个重要角色是由新郎来扮演,但他也可以由他的姐妹或表姐妹来代替。双方的主要角色都是姻亲关系,因为女孩父亲的姐妹是她母亲的姻亲;她也可能是女孩的婆婆,因为母系的姨表婚是本巴人的主要婚姻形式。新郎的角色是双重的,他被表现为是一位酋长、战士或者是一头狮子,而在其他仪式的场合,他或他的替代者表现出戏谑丈夫的角色的样子,为仪式者带来笑声,男人是行为的发动者,他被描绘成狮子,为妻子清理出丛林里要开垦的园子。
整个仪式分为二十三天,包括祝福、回村、丛林仪式(模仿种地、敬拜神树、准备陶器、带柴禾回村)、点燃女孩的火、在墙壁上画图案、做各种模型、吃节日粥、做屏风模型、跳圈、杀鸡吃鸡等近四十项仪式。
三、具体分析
“祈颂姑”仪式中隐含的血缘结构将生子传代与仪式的其他主题、世俗生活,以及政治经济“现实”联系在一起。一般来说,不同身份及不同年龄、不同地区的参与者或是观看者对于仪式内容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因此,找到其中的共性作为结论出现是比较有客观意义的。
在祈颂姑仪式的过程中,主要目的是满足其成年及适婚性的过渡仪式,因此,从性别界定不明晰到完全界定自己的性别需要对事物进行重新认识。如跳跃考验,使其变得勇敢,迅速成长起来,如果没有跳过意味着无法生育,是一种耻辱的表现。在分隔礼仪的过程中,女孩被隐藏在房子里,外出被允许用毯子遮住身体,避免被外界看到,为仪式做准备;整个祈颂姑仪式包含了多种多样的劳动、手工等工作性质的仪式,这是对女孩成年的一系列考验,只有通过考验她们才被成年世界所接受和承认;血通过抹白灰被去除,祈颂姑房内墙壁上的一个图案,被用一个古老的词来说明是洗白。女孩们被抹白,犹如白鹭,也被比作漂亮的白色鸟儿;红檀木也被用于表示从战场上安全返回,她们经历了危险,也中逃出来了。她们的文化教导的是对于经血的恐惧;生殖巫术也是其中一个重要表现要素,整个礼仪是为了使女孩适于结婚,因此获得潜在的生殖能力十分必要,鱼是最常用的一种动物,因为其产卵和生殖能力极强,也表达了人们对于成熟女性的期望。
四、小结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仪式所代表的内涵是存在差异的。目前对于男性成年仪式的描写较多,而对于女性则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是性别身份的差异及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在于男性。作为研究者和观察者,应该以客观的角度进行描述,而不能以自己的文化背景对他者的文化进行解读,因此,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和视野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在分析过程中应该广泛了解和寻求理论支撑,以理性的角度对现象进行解读,这才是读书思考的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天真的人类学家》书评
韦秋圆
西方近现代人类学是随着16世纪地理大发现,特别是新大陆的发现而产生的,旅行者、传教士、殖民者、历史学家等均是早期人类学实践者,两种迥异的文化相遇,基于地缘政治的比较下,一种带偏见、歧视性的的论调——野蛮、落后、愚昧的话语就出现了。美洲被发现后,生活在欧洲社会中的人们对无序的环境感到失望、不满,社会需要一种新的价值肯定,于是这些居住在遥远他乡的人就被理想化,“高贵的野蛮人”观念被引入。此时也被认为是“自发性的、随意性的和业余性”的民族志时代。直到马林诺夫斯基开创了科学民族志的研究范式,他提出的几个田野工作原则为后继学者提供一个可践行的参考模式,需要完成博士论文的学者开始习惯于去到陌生的、边远的异域进行为期一年以上的田野作业,建构出的地方形象往往也是边缘的、古老的。20世纪70年代后,反思民族志出现,它不同于传统民族志中有意隐匿实践主体的真情实感, 而更为注重在叙述过程中与研究对象、读者平等“对话”,表达途径更为多元,研究对象的呈现也更为立体。但有时候,田野实践者的探究往往带有一种政治性的革新、救赎的意味在里面。这是巴利成书宏观的研究背景,我想也恰能解释为何巴利要冒着生命危险到遥远的非洲部落进行为期一年以上的调查,为何这本书被认为是对传统民族志的反叛与内省,为何作者那么嘲讽那些带殖民色彩“和平工作者”,为何以往殖民者和旅行者留下的资料里会有“顽强野蛮”
一个异文化者身处一个流动的、多元的田野情境里,或多或少总会受到不稳定因素的裹挟,然后发生让人嘀笑皆非的故事。巴利在文化层面、日常生活、研究困惑与反思方面都遇到的形形色色的Bug~
1.文化反差: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鸡蛋事件”了。巴利在多瓦悠人村落里曾一度想饱尝鸡蛋,但无奈饮食文化和思维习惯存在显著的差异,“多瓦悠人不吃鸡蛋,认为鸡蛋恶心”,巴利在与多瓦悠人斗智斗勇无果后,毅然决定自己饲养骨瘦如柴的小鸡,好不容易母鸡快下蛋了,却惨死在他的助手手下,理由却是避免“它们流失精力”。
2.日常生活:巴利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很多嘈点,譬如说地方拖拉的办事流程、多瓦悠人爱占便宜的德行和不明确的时间观、感染疟疾和肝炎、门牙磕坏、昆虫的侵扰、失窃、语言不通等等。巴利并不掩饰他在田野过程中的尴尬与不适,活像一个斗士在奋力抵抗。
3.研究困惑与反思:在研究的过程中,巴利曾不止一次质疑人类学存在的目的与意义,也曾陷入迷茫、不知所措的局面。巴利不吝啬于嘲讽传统人类学研究倡行的方法论。比如说他对行业里“喜欢与否”的讨论,他大胆的表露自己的主观情绪,就是一种对传统的反叛和内省。
《天真的人类学家》语言风格坦率真诚、幽默有趣,记录了巴利两次到多瓦悠人村落进行田野调查的经历,复杂的田野环境就像江湖,那里可能有底层社会的混乱跟不堪,但是也有世间最温情的流露。“真诚、匪气、敏锐、享受”是我进行田野调查的行为准则,我也始终相信,在这片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上,有需要我们书写的故事。
共读
有没有被认真读书的小伙伴感动到呢?快来加入共读计划大家庭,去结识更多有趣的灵魂一起读书吧!民俗君等你来玩(liao)哦~
力 彑
-❶-
福利时间到
以上书评的作者记得私聊民俗君领取礼品哦~
夂 小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