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焰 仲富兰]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生产性保护路径研究


摘要:本研究从民俗文化的视域出发,基于节日整体依存的载体(文化生态)、节日内容的表现客体(节日习俗)、节日活动的行为主体(民俗大众)和节日运作的组织介体(各社会机构)四个维度构建了节日民俗系统,深入分析了我国传统节日生存困境的根源。同时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视角,构建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系统,分别从节日传承与保护的识别系统与实体系统出发,根据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具体提出了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路径策略。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保护系统;路径策略;生产性保护


一、我国传统节日尴尬生存境遇的根源分析:基于泛民俗视野的节日民俗系统框架


节日是一个民族(或国家)自我认同的重要文化符号,包含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传统节日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传统价值观,现代节日反映的是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20世纪以来我国社会风俗发生了巨变,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日益疏离我们。以节日民俗而言,当前我国传统节日面临各种尴尬,传统节日文化正被日益淡化、异化与矮化,如:过节的时间基本花在“赶路”上;过节内容基本只剩下“吃什么东西”上;很多传统节日变得徒有虚名,有些甚至名存实亡。“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保持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民族性及独特性,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保护下去,将成为我们长期努力的方向”。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缩影的传统节日面对如此生存困境,预示着在全球化背景下和工业化进程中,脱胎于农耕社会的传统中华文明面对当今全球文化的主导力量———西方文化与现代文明(工业化文明),日渐失去立根之本,一旦民族文化消亡,那么民族将不复存在。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扬传统节日中的优秀文化的作用,首先应从根源上对传统节日生存的困境进行解析,然后才能提出可行的传承与保护策略。


(一)节日民俗系统构建


民俗是流动的,民俗学科也应该是发展变化的。民俗是“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的,所以民俗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水”,而是活态的,具有活态性本质特征,具体体现为动态性、变化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所谓“传统民俗”,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民俗事象总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现代“泛民俗”概念的提出,很好地契合了民俗的活态性本质。“民俗是人们现实生活的反映,同样泛民俗也具有这样的文化特点,因此它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表现人们超前的生活观念和生活现象方面,尤为如此。”可见,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的当代社会的变化很迅速,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对其民俗文化现象的解析和应用,应该基于现代“泛民俗”的理念与思维进行发展与深化,因此本研究意欲通过泛民俗文化系统的建构与分析,给现代社会中的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分析的逻辑框架。


1.现代(泛)民俗文化系统及其特点


现代社会的节日文化属于民俗文化,因此要对节日文化系统进行分析,可按照“民俗系统”的逻辑框架进行分析(见图1)。现代社会的民俗文化是一个有其自身内部结构规范的系统,在这个系统内,文化生态是民俗文化的依存载体,它影响着民俗的另外三个实体,即:民俗文化的行为主体(俗民)、民俗文化的表现客体(习俗)和民俗文化的运作介体(使现代民俗得以顺利传播扩布的各种民间及官方机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着现代社会民俗的生存及发展变迁。

图1:现代社会的民俗系统(结构)图

(1)依存载体———文化生态(背景)发生了巨变: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


文化生态环境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是现代社会各种民俗事象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民俗文化系统发展与演变的最终根源,其改变必将导致民俗(文化)的主体(俗民)、客体(习俗)及介体(各种组织机构)等的连锁改变。现代社会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由此导致传统的民俗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转变,即:民俗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演变,从地域空间的依托上看,不再主要以农村为腹地,而是慢慢发展成以城市为阵地;从产业发展的依托上看,不再主要以农业为支撑,而是以工业及服务业为支点;从时代发展的背景上看,不再以传统社会为依托,而是以现代社会为依托,俨然已成为一个比传统的封闭的农业社会生态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内容要广泛得多的现代工业化社会环境,本研究称其为“泛(民俗生态)环境”。由此,引起民俗文化的主体及客体(习俗本身)等都大不同于从前(具体见下文分析),我们研究和考察的视野也应该更加宽广,分析的思维也应跟着发展。


(2)行为主体———“俗民”由民俗文化的“生产者”沦为被动“消费者”


人是一切社会文化事象的核心,民俗事象就是围绕着人(即俗民)这一核心展开的。人民大众作为民俗的(行为)主体,是各种民俗事象的具体践行者。俗民是民俗文化系统发展与演变的直接驱动力,俗民群体的发展变化将直接影响整个民俗(文化)系统的改变。


现代社会中民俗的主体———俗民的主流群体的身份也正在从“农民”转向“市民(城市居民)”。而市民社会人际交往的一大特点就是:注重维护个人的独立空间及隐私不受干扰。如今城市社区的民众之间的面对面的日常交往和人际沟通日益减少,人情淡化,邻里居民们在保持独立与距离的基础上各自相敬如宾,互不干扰,人们不太会侵扰别人,但也绝不会和别人太亲近,民众之间的热情与互助习俗已经被冠冕堂皇的商业规则、冷漠无情的法制秩序瓦解得支离破碎、踪迹难觅。当个人或家庭需要日常帮忙时主要求助的不是邻里,而是物业、居委、街道或110(公安报警)、119(火警)、120(医疗急救)等与我们相对疏远的社会组织和机构,由此导致民间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急剧下降。在现代商业社会背景下,如此长期发展,在民俗的行为主体方面,形成了“强势机构弱势民众”的结构局面,养成习惯性的“机构依赖症”,民众(俗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地遭到挑战,将原本的民俗(文化)的“生产者”角色轻易地让贤于各种社会机构,而被动地沦为民俗(文化)的“消费者”。


(3)运作介体———各类组织机构:现代社会下民俗文化的新主体和生产者


由于现代社会背景下俗民的主体地位的下降,民间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也会急剧下降,传统民俗(文化)系统也失去了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于是商业组织、媒体机构、政府部门及相关团体组织则逐步发展成了维系现代民俗(文化)生存与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本研究认为:现代社会中的民俗文化的主体,除了民俗文化基本的行为(实践的)主体———俗民这一群体外,还增加了社会机构这一负责组织运行的主体———本研究将其称为“运作介体”。因此,现代社会背景下的民俗的运行介体,其实质仍是民俗的主体,只不过它是脱胎于现代社会文化生态变迁背景下的新生的节日民俗系统的成员,它以现代(泛)民俗的介体的角色出现,成为民俗文化的一个新主体,与俗民群体(演绎具体民俗文化事象的行为主体)共同构成了现代(泛)民俗文化系统的大主体(集合),这也是现代民俗(文化)区别于传统民俗(文化)最大的不同点。如,现代的节庆民俗往往是在商家和媒体的大力推动下,在节日还未到来就设计和推出各种活动及相关商品,营造出浓烈的节日气氛,以刺激忙碌的民众过节的神经,诱发他们的节日消费欲望,让俗民们在过节中无形地满足商家、媒体、官方及相关组织机构的利益诉求。这时的民间大众(俗民)其实也已成为以(节日)民俗消费者的身份出现的民俗的被动(行为)主体,而以商家为代表的各种组织机构反而成了主导现代(节日)民俗文化的真正主体:从民俗的客体看,他们主导着(现代)节日民俗文化的具体内容;从民俗的主体看,他们主导着(现代)俗民的行为方式。


(4)表现客体———传统习俗的现代演变:新型民俗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在习俗惯制的作用下,当今社会背景下民俗的主体(俗民)通过物质、行为或语言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具体习俗(风俗)是民俗的表现客体,和传统习俗的内容有很大的不同,不是在传统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创新,就是对传统内容进行更新与替换,节日民俗文化的内容表现更是如此。如现代人过情人节时作为俗民的情侣们通过物质、行为、语言等各种形式表达爱情的本质内容:如,互相馈赠的巧克力或鲜花及其他表情信物——物质习俗;与情侣共进烛光晚餐或参加派对等活动——行为习俗;和对方说情意绵绵的节日话语——语言习俗,与传统的中国的情人节——“七夕(乞巧)”节日的习俗完全不同。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习俗是农耕文明的产物,重视协调天人关系与家庭关系,而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消费方式、生存观念和生活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而现代社会的民俗体系不再仅仅是传统的民俗事象,更多的是以泛民俗为代表的,适应现代社会环境的新(型)民俗,即使是传统民俗也有很多变革与发展,此外还融入了很多现代元素,除了引进西方文化习俗,甚至还出现了很多人造的“现代节庆”等民俗现象。总之,现代社会背景下新型民俗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纯粹的传统民俗面临着必须要发展与变迁的关键抉择。


2.泛民俗文化系统框架下的节日民俗系统


传统节日属于民俗文化,且是一个有其自身内部结构规范的系统,因此对传统节日现状困境的根源分析,可按照“节日民俗系统”的逻辑框架进行分析(可参见图4)。在这个系统内,文化生态是节日文化的依存载体,它影响着节日民俗的另外三个实体,即:节日文化的行为主体(俗民)、节日文化的表现客体(节日习俗)和节日文化的运作介体(使节日活动得以顺利运作的各种机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着节日的生存及发展变迁。(1)节日民俗的载体——当地的文化生态环境,节日民俗的载体包括地脉、文脉及其文化精髓,它是节日孕育、产生、发展、演变及消亡的土壤。(2)节日民俗的客体,是节日生存与发展演变的基础,它是节日资源的主要内容。(3)节日民俗的主体——节俗民众(俗民),节俗民众由社会民众构成,一切节日都是因他们而存在、演变和消亡,是节日的最终依靠的主体力量。从民众的角度看,节日本来就代表了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是民间文化的盛会。(4)节日民俗的介体,即作为节日运作者的各种社会机构。现代背景下随着民间大众的凝聚力日益减弱,企业、媒体、政府及相关组织机构是现代社会的重大节日活动的组织者和运作者,更是节日民俗(文化)的生存、传承与保护、发展演变及创新的主导者,业已成为现代节日民俗文化运行系统的主体,是决定现代社会中节日民俗文化发展与变迁的核心力量。


(二)根源分析


根据上述建构节日民俗系统的逻辑框架,对我国传统节日尴尬生存境遇的根源分析如下。


1.依存载体——背景:文化生态发生改变,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


文化生态环境作为传统节日的载体,是传统节日赖以生存的基础,其改变必将导致传统节日的主体(俗民)、客体(节俗)、介体(各社会组织)的连锁改变。我国传统节日是农耕文明的产物,重视协调天人关系与家庭关系,而如今的中国是工业文明主导的,人们的消费方式、生存观念和生活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而如今的传统节日已不再是人们生产与生活的时间坐标,人们对传统节日更多的是精神留恋与文化欣赏,享受传统节日是对生活的调节与丰富,而不是生活之必需。同时新型社会政治节日、外来节日也在不断地分散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注意力。


2.行为主体——俗民:近百年的人为割裂,漠视导致文化记忆的缺失


我国传统节日习俗因为近百年的人为阻断而损毁严重。“解放初期,在‘革命’的旗帜下,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有意漠视,对传统节俗所进行的禁止、改造、抛弃,导致传统节日的空洞化、表层化”。到了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记忆的缺失,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传统节日更失去了传承与保护的基础,许多城里人、绝大部分的青少年严重缺乏传统中国文化的知识素养,他们根本不知道应怎样过传统的节日,也没有了过传统节日的热情,却热衷于过“洋节”、迷陷于“人造节庆”,被“商业”牵着鼻子走。这样下去,我国传统节日中优秀的文化基因将有失传的危险,民族文化将面临“断层”的困境。


3.运作介体——社会机构:强势机构弱势民众,养成习惯性的“机构依赖症”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还不成熟,政府的调控干预仍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因而政府在解决当前很多问题时仍扮演“主体”、“直接责任者”等重大角色,于是“强势政府”的认识惯性深入民众脑海,进而导致长期存在一种“政府依赖症”,习惯于“等、靠、要”,很多本来完全可由市场或民间自行解决的事情都政府亲历亲为。另一方面,由于如今讲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广大人民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巨大的释放,但也助长了很多人“急功近利”的思想,反映在传统民俗及节日文化传承与保护上就是——很多民间非遗传承人,因不能靠自身的传统技艺来直接谋生并积累财富,所以不得不改谋他就。加上年轻人也不愿学传统技艺和知识,导致师徒相承(或父子相传)式的非遗传承与保护模式也难以为继,原本政府基本不用操心就能顺利传承的文化遗产频临失传的边缘。如今政府不得不花很多经费,通过传承人保护、专门培训等方式进行非遗保护与传承,原先的主动传承变为被动传承,免费传承变为经费传承,自愿传承变成了任务传承,民间传承变为政府传承,有时还成了当地政府的沉重经济负担。


此外,如上所述,与工业化、城市化紧密相连的商业化,也使得现在包括商家、媒体等各类组织机构在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演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们与政府一起合流稀释民众在传统节日民俗传承与保护中的作用,共同绘就了当代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强势机构,弱势民众”的现状图,使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养成了习惯性的“机构依赖症”,特别是“政府依赖症”。


4.表现客体——节俗:外来洋节狂飙突进,传统民俗节日日渐式微


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也在先进科学技术与现代管理思想的挟裹下席卷全球,侵蚀中国土壤,“崇洋媚外”之势,特别是“崇尚欧美”之风至今在国内还很有市场,传统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现实困境,其中传统节日的日渐衰落便是缩影,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外来洋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狂飚挺进中华大陆,而传统节日却日渐式微,甚至不经意中遗弃了许多传统节俗,如现在很少有人知道诸如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女儿节)等节日的涵义,以及人们应该做些什么。


综上所述,作为民俗文化的传统节日文化的系统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传统节日原先赖以生存的农业社会已变为工业社会,农村环境正在演变为城市环境,节日文化的实施主体由互联互助的农民群体为主体逐步演变为分散独立的市民群体,还必须依靠以政府、商家、媒体等多种机构来组织运行,因而现代社会背景下的传统节日(的内涵与形式)正被各种现代民俗节庆及洋节(“泛节庆”)所侵蚀,日渐式微,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


二、“生产性保护”是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根本出路

综上所述,在整体文化生态发生巨变的环境下,我国传统节日的各方实体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传统文化的日渐衰落也就在所难免,因此对于传统节日及其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我们要基于现实,根据时代特征的变化来出谋划策是根本前提。


作为我国非遗重要类型的传统节日,我们要重视传承与保护,但不能为了保护而保护,为了传承而传承。一样有价值的东西被传承与保护下来了,但若它始终是被严封禁锢、不见天日,那也就没多少人知道它的价值,同时也失去了传承与保护它的价值。因此,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应该充分发挥被保护对象的价值,甚至要创造新的价值——也就是说我们对非遗进行保护应该是动态的“生产式保护”,而非静态的馆藏式保护、关闭式存放。那种为了传承而传承,为了保护而保护的被动性保护,因没有自身的造血功能,长期靠财政拨款,早晚会走向举步维艰之境,最终会沦为社会的沉重负担。所以,作为非遗重要类型的传统节日的传承与保护,一定不能一味地“坐、等、靠、要”,而要主动融入实际生活和生产,从其根本的文化价值出发,通过经济及社会价值的合理发掘——即生产性保护,才能从根本上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与保护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这虽不是针对传统节日而下的定义,但传统节日本质上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与保护同样适合这种原则。因此,传统节日的保护适合进行“生产性保护”。


三、传统节日文化的生产性保护系统


(一)节日文化的生产性保护系统的构建


在“生产性保护”这一基本前提下,传统节日的保护要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在遵循节日传承与保护基本原则(尊重性、创新性和整体性)的框架下,从形象(识别)系统和实体(运行)系统两方面来构建节日保护的支持系统,以指导节日传承与保护的路径设计(可以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进行)(见图2)。

图2:节日文化的生产性保护系统


(二)传统节日文化生产性保护的原则


传统节日的保护应该包括保护与发展两个层面。保护应该是发展性的保护,就是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灵活的、选择性的保护,而非全盘吸收;发展应该保护性的发展,就是要有根有据地进行沿袭性的发展,而非无视文化传统的全盘西化或全面新奇,具体为以下三方面的原则。


1.尊重性原则——三个尊重


对于传统节日的传承与保护,我们不能搞一刀切,而应该尊重文化生态,尊重节日个性,尊重时代特征。(1)尊重文化生态,就是要尊重地方特色,不同的地方特色孕育不同的节日文化,这是底色,这是根源,所以我们不能强求全球人都过春节,即使是华人圈的春节,我们也不需要每个地方都过得一模一样。(2)尊重节日个性,就是要尊重节日本身的个性特征,每个节日所遵循的程式和核心思想肯定是不同的。如同样是传统节日,重阳节登高望远以避灾的初始内涵,以及敬老爱老的内涵延伸,绝对不同于清明节祭拜崇祖、思念先贤的核心内涵。(3)尊重时代特征,就是要正视时代的发展变化,当代社会是不同于过去的,工业社会下传统节日的内容与形式发生变迁是正常的,我们应该尊重传统节日的创新和演变,所以拜年不再局限于一定要登门拜访,扩展到短信祝福、微博传情、微信寄语等都是完全顺势的。


2.创新性原则——三种理解


创新性传承与保护就是要求在三个尊重原则的基础上,对传统节日进行发展式的保护演绎,而非一成不变。要做到创新性传承与保护必须做到以下三点:(1)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实现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的有效对接;(2)加强文化创新,在保留原有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赋予传统节日新的形式,甚至内涵;(3)进行开发性传承与保护,也即主动性开发。这种创新,除了为传统节日文化输入时代的新鲜血液,赋予传统节日文化以新的内涵外,还应该注重培育现代节日文化。具体而言,首先要加强适应城市化进程的创新,其次应加强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创新。


3.整体性原则——两层含义


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整体性原则可从两个层面理解:(1)首先,对于传统节日我们要从各节日赖以依存的整个文化生态空间进行保护,实行整体的生态性保护,不能仅仅孤立地保护节日民俗资源本身,而是尽量把相关的民众(俗民)、社会机构、区域环境等整个文化生态系统都予以尊重与保留。(2)其次,从作为节日价值内涵的系统来看,我们不仅要关注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价值,还要将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进去,这样的传承与保护才是立体全面的,且更具现实意义。


(三)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支撑系统


1.识别保护的要素——节日的形象识别系统


事实证明,要让民众对传统节日有深刻印象,形象鲜明的识别系统是首要的。我们可基于文化的结构层次(物质-行为-精神),借鉴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理念构建节日的形象识别系统(Festi-val Identity System,FIS)。其中,物质识别和行为识别是精神内涵的外在体现,二者和谐统一于精神层面,即物质识别和行为识别是理念识别的表现要素(见表1):(1)物质层面:视觉识别(感官识别)系统,是一个节物体系(节日标志物)子系统;(2)行为层面:行为识别系统,是一个节庆活动(仪式、庆典)子系统;(3)精神层面:理念识别系统,体现的是一个节庆理念子系统,实现从家庭小情怀(注重家庭伦理、祖先崇拜、神灵敬仰)到公民大情怀(家庭伦理与尊重他人并重)的转变。


表1:节日(文化)形象识别系统(FIS)


2.明确保护的实体——节日的运行实体系统


节日的保护首先必须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来构建承载民俗节日的实体结构。节日传承与保护的实体系统可以与节日民俗系统对应(见图3),从中分化出各种功能,以促进节日的传承与保护,对应地这个系统也由四个要素构成(见图4):


图3:节日(保护运作)的实体系统与节日民俗系统的对应关系图

图4:节日文化保护的实体系统图


(1)节日传承与保护的载体——当地的文化生态环境


节日传承与保护的载体包括地脉、文脉及其文化精髓,它是节日孕育、产生、发展、演变及消亡的土壤,是节日传承与保护的主阵地。


(2)节日传承与保护的客体——民间节日(遗存)资源


节日传承与保护的客体是基础,没有了它,节日传承与保护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节日传承与保护的主源头。


(3)节日传承与保护的主体——节俗民众(俗民)


节俗民众由社会民众构成,是节日传承与保护的起点与归宿,一切节日都是因他们而存在,也因他们而灭亡,是节日传承与保护的最终依靠的主体力量。从民众的角度看,节日本来就代表了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是民间文化的盛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节日文化的平台就是为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和不同职业的人们搭建的,在丰富多彩、文明健康的节日活动中,民众是主体,是主人。我们要设法让他们主动加强素养与融入遗产保护实践中去,其中作为节日习俗传承与保护人的民众(特别是非遗传承与保护人)的培养与教育非常重要,因为其是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关键环节与“活态载体”,因此要有专门的措施。


(4)节日传承与保护的介体——节日运作的各种机构


政府、企业、民间团体等各种机构等是组织化制度化社会的重要事件的运作者,在节日文化传承与保护与创新的平台上,官、产、学、研、媒与民众之间,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关系,当代各种社会机构的参与能使节日的传承与保护得以保障与实施,它们是节日传承与保护的主导者。因此,对于传统节日的传承与保护机制,应遵循立体合作,多元统一的指导思想,形成政府主导、各界促进、全民参与的联动机制。如“好客山东贺年会”把“办节”作为政府行为,以政府强有力的组织力量,调动全社会参与,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跟进、媒体宣传、民众参与、各方面配合的推动机制,获得成功。


政府。从政府角度看,重视传统节日文化的地位,把发展传统节日作为凝聚民族力量、提升民族素质和增强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其关注民生、推动社会发展的本位所在,理应在节日文化传承与保护创新的引导和推广上下工夫,如提前规划、加强立法、制定标准、提供扶持等。立法、司法、执法与行政部门,都要依据《非物质遗产保护法》等目前及今后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为准绳,相关行政制度为指南,加强节日传承与保护的宏观监管及具体实施。


企业。从企业角度看,应以开发促进保护,以保护引导开发,在不影响节日遗产保护的前提下以产业化运作的思维进行适度开发利用。通过市场化运作,开发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节令商品,在积极参与节日活动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成功地塑造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良好形象。如当前很多地方通过旅游业开发,使得很多传统节日得以继承与保留,甚至发展创新。但我们还应该看到,许多旅游业主导的节日民俗项目的开发,如一些节庆民俗表演过于商业化、舞台化,我们还需继续努力,让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得到本真性还原。


媒体。从媒体的角度来看,各级传媒应该系统地宣传和普及节日文化,对即将消失的传统节日内涵、理念与方式等抓紧抢救记录,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地加以宣传,特别是在节日期间更要努力营造热烈的节日气氛,发挥主流媒体的社会舆论功能和文化引导作用。


学界。从学校及科研院所的角度看,要充分发挥其在节日传承与保护中的宣传教育与研究功能。通过参与节日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营造弘扬民族文化的校园环境,鼓励师生走出校门参与节日活动,引导他们对于传统节日所存在的文化传统进行理性思考。同时,包括学校在内的学界要加强节日传承与保护的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以科学的理论思想指导节日保护的实践活动。


针对以上系统,对于不同的实体对象,我们应采取不同的对待原则(见表2)。


表2:节日传承与保护实体系统的关系表


四、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路径策略


非遗传承与保护是个时间序列问题,因此时间是个不可或缺的角度。但我们在探讨非遗传承与保护问题时不应该把注意力仅停留在时间维度上,因为世界的存在是由时间和空间二维结构组成的,因此传统节日的传承与保护还应从空间上寻求破解之道。


(一)传统节日传承与保护时间路径


1.进行资源普查


对节日的资源普查是节日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基础,通过资料查阅、实地调查、细致盘点、分门别类等步骤有序推进,形成各地的节日资源谱系,并弄清哪些已濒临消亡需要保护,哪些仍有生命力可直接开发利用。根据我国传统节日在历法中的特殊位置,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重数节日,比如新年一月一、龙抬头二月二、上巳三月三、端午五月五、七夕七月七、重阳九月九等;二是与太阳运动有关的节气日,如立春、清明、冬至等;三是与月亮运动有关的月朔、月望、月晦日,如寒衣节在十月一、中元节在七月十五、除夕在腊月三十等。所有这些节日时间在历法中的位置都十分特殊,往往是阴阳消长变化的关键点。在习惯“时间地看世界”的中国先民那里,这些时间本身就带有神秘、神圣的性质,但很多都只是散落残留在各种古籍中,却未能书写在非遗目录中。


2.甄选重点节日


首先是选择,在国家统一规定的节日体系前提下,各地根据实情盘查当地的所有节日(既包括传统节日的,也包括现代节日),形成名录清单和档案材料;其次,根据初始节日清单,对于那些最能体现本地特色,且确实有价值的节日遗产资源进行名录甑选;然后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和整理;最后申报各级非遗,予以深度保护。


3.将重点节日纳入假日休闲体系


将重点节日纳入国家的假日休闲体系,并与国民带薪年休假制度相结合,给予假日化的制度性强化,奠定当代人对传统节日的时间记忆基础。这样有利于从时间上引起国民的注意和识别,与现代节日(劳动节、国庆节、元旦等)共同构筑当代中国的节日谱系。如,由于被纳入假日体系,一直以来都放假的“春节和2008年开始纳入法定假日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所蕴涵的价值观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大传统节日被纳入法定假日是一大进步”,但还不够,本研究认为,还应该把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三月三的女儿节、七月七的七夕节、九月九的重阳(敬老)节等代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统节日列入假日体系。


4.建设传承与保护基地——传统节日示范基地建设


因为各个节日生存与发展所依托的环境是不同的,而现实中我们各地的文化生态也是各异的,有的地方较为适合把传统节日的保留和传承与保护下来,有的地方则不合适(如城市与乡村就不一样),有的地方能原滋原味的保留,而有的地方则只能沿袭形式而改变了内涵,有的地方适合保留这个节日,而有的地方则利于另一个节日的存活。因此对于传统节日的传承与保护,我们不能搞一刀切,而应该尊重时代特征、尊重地方特色,尊重节日本身的个性特征,针对不同的节日特征建设各具特色节日传承与保护示范基地,甚至可以结合当地历史风貌保护区,甚至是历史文化名城(或古镇、古村落)的建设整体推进。建设传承与保护示范基地一定要基于节日传承与保护的实体系统,做到以下几点:基地整体风貌和氛围的保护、俗民生活场景的保留、节日习俗展演设施的保证、传统技艺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传统节日知识及技艺的传授传播系统的构建,以及各地主管机构(如文化局、非遗办)的设置及制度法规的配套,唯有这样才能将传统节日文化很好地保护下来。


5.加强宣传与立法


对于传统节日的宣传,可以借助学校教育、家庭传承、媒体传播、商业促销、实践体验等方式进行,形成一个全方位的传统节日宣传体系。至于立法,目前我国虽然也有一些相关的法规、制度,但还没有一部与节日传承与保护直接相关的法规或制度,应加强加速推进


6.对传统节日文化资源进行创意开发


对传统节日资源进行创意开发,表面上看好像与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好像没什么关系,其实这是节日传承与保护的良好方式,是创新性保护、主动性保护的具体路径,体现的是开发性传承与保护(“生产性保护”)的理念。具体可以借助节日民俗系统思想和文化产业的运行规律进行节日资源开发的系统构建与模式创新,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宏观指导调控下,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行动和全民的亲身参与,通过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有序进行。


(二)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空间路径


传统节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与保护的空间路径不仅要依托实体的直接空间(第一空间,是客观的物理空间,或称为“物质空间”,如下文提到的“传统节日示范基地”),还得延伸到虚拟的间接空间(第二空间,是拟态空间,如媒介空间),最终以形成并强化传统节日在俗民(大众)脑海中的意象空间(第三空间,是主观空间,或可成为“精神空间”)中的印象,并最后反过来作用于现实空间(第一空间)的节日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具体参见下表(表3)。


表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空间关系表


因此,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我们不应只把眼光盯在现实的物理空间上,而应多利用媒介空间等拟态空间的宣传与教育,作用用于人的主观空间(心理空间),直接强化社会各界(包括人与机构)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与情感,进而激发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们及机构组织等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的自觉性意识和持久热忱。这样,我们才真正抓住了节日文化保护的“牛鼻子”。

五、总结


面对传统节日日渐式微,我们无需一味地唉声叹气,因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能对其听之任之、视若罔闻。因为全球化背景下从文化殖民主义及文化霸权的角度来看,这会关系到民族根脉的延续与民族文化精神的丧失,甚至可能会危及到民族的存亡,因此我们必须要早日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重视起来。特别是作为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节日,在洋节的狂飙突进的攻势下的日益衰退是传统华夏文明在当下全球文化格局中边缘化的表征,这当然也应成为我们极力奋起,传承、保护与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不二理由。本研究对当前我国传统节日的生存困境及其根源做了深入分析,并重点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系统进行了构建,并从时空二维角度提出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路径,希望能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优秀文化的科学传承与保护,以及中华民族在当代的伟大复兴有所裨益。

本文刊载于《文化遗产》2014年第1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