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歌谣是中国民间文艺中的基础类别,是民众生存状态乃至心理情绪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在所有民间文学艺术中,歌谣是最活跃,也是最有传承和创新力的民间艺术形式。
歌谣也称民谣,它泛指在民间产生和流传的相对短小的韵文作品。歌谣的英文名字是folk-song,意味着民众所做的歌,也名为ballad,意为跳舞歌。我国古代语言是单字表意,歌与谣同时存在,有时通用,有时独立,《诗经·魏风·园有桃》中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因为一首诗中同时用了“歌”和“谣”两个概念,所以《毛传》中做了区别解释: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韩诗章句》也明确表述:“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按照《中国民间文学出版大系》的分类方案,歌谣与长诗、史诗、说唱并列,属于韵文中相对短小的作品,包括歌和谣两种呈现形式,贯通民间文学和民间音乐。具体来说,就是歌谣和民歌。《中国民间文学出版大系·歌谣卷》以民间文学范畴的歌谣为主,辅以各地著名民歌,使得本次出版的所有各地歌谣卷与以往的呈现显著不同,它歌谣一体,打破了长期以来文人建制的藩篱,还原了民间歌谣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民间歌谣历史悠久,它伴随语言而生成,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存在,它是生产和生活的艺术描述和口头记录。所幸我国自古就有文字记录的传统,能够让我们窥见一斑。《尚书·虞书》记载:“吁,击石附石,百兽率舞”这是歌舞场面,最生动地诠释了“歌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场景。而最早的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弹歌》,更是中国民间歌谣的成熟的佳作。即便是被定为文学经典的《诗经》,最为传诵的还是“十五国风”,其中关雎之喜、黍离之悲、七月之全面、氓之决然,无不令人击节沉醉,抚掌赞叹。而后,汉唐宋明,虽然文人作品占了史著主流,但是只要政治有大事,社会有离乱,生活有波折,情绪有喜怒,歌谣都是最便利的表达方式。江西的红歌,西部的情歌,内蒙的长调,吴越的山歌,仍然脍炙人口,甚至从田间走向了舞台。
晚清和近现代以来,民间歌谣得到重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从清末开始的歌谣研究走向了新的阶段。北京大学《歌谣》周刊专门开展了“歌谣是什么”的学理性讨论。在革命圣地延安,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开设了民间文学课程,鲁艺师生深入陕北农村采集民歌。经何其芳、张松如(公木)、毛星编辑整理,出版了首部《陕北民歌选》。
当时鲁艺还专门成立了“民间音乐研究会”,著名音乐家吕骥、安波、马可、张鲁、刘炽等用时3年,收集到民歌2000余首。当时边区政府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还特拨出2000元,奖励几年来积极采风的工作者。在此期间,对歌谣的研究也随之发展,先后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大家的文章,其中严辰的《从民谣看民心》、周扬的《一位不识字的劳动诗人——孙万福》、马可的《群众是怎样创作的》等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
新中国建立之后,继承延安的优秀传统,国家对于民间文学给予高度重视,随着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成立,先后开展多次采风,在20世纪80年代的民间文学普查中,也专门为“民间歌谣”立卷,收集歌谣192万余首,包括全国56个民族、36省市和自治区。在2010年开始的“中国民间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工程”建设中,又有各地区补充的歌谣百万余首。但尽管如此,仍然不是全部,如果再加上《中国音乐集成》中的民歌,歌谣的数量就更加惊人。《中国民间文学出版大系·歌谣卷》从这些成果中优中选优,并补充新世纪搜集的作品,形成面貌一新、科学全面的民间文艺巨作。
按照传统的内容分类,同时兼顾艺术表现,分为以下6类:
1.劳动歌谣。主要指按照劳动节奏、与劳动紧密结合、具有协调劳作动作、鼓舞劳作者情绪的特殊功能的歌谣。包括指挥动作力度需要的各类号子、夯歌、伐木歌、薅草锣鼓等。同时也包括舒展情绪的采茶歌、脚夫调、爬山歌等等。
2.生活歌谣。广义的生活歌谣可以包括大多数歌谣,这里指狭义的生活歌谣,主要指日常家庭生活、个人体验的歌谣,包括妇女的苦情歌、自叹歌以及各种劳作身份、各种工匠的自述歌谣等等。
3.爱情歌谣。专指男女爱恋和婚姻中的歌谣,是歌谣中最丰富最优美的类别。包括相识歌、试探歌、赞美歌、相思歌、热恋歌、离别歌、失恋歌、抗争歌、婚誓歌等等。
4.时政歌谣。主要是与近代以来社会政治相关的歌谣,包括表达讽刺、揭露、感叹、歌颂、怀念等涉及政治情感的歌谣,其中的红色歌谣最有特色,从《两条半枪闹革命》到《送郎当红军》,从《建立红色根据地》到《东方红》,红色歌谣是铿锵有力的号角和战鼓,是党政军民团结的颂歌。
5.仪式歌谣。仪式歌谣又称礼仪歌,主要指在祭祀天地祖先神灵、纪念烈士、乞祥纳福、婚丧嫁娶等具有庄严感和固定程式化的仪式上所颂唱的歌谣。包括祭祀的颂歌、祈求农事丰产的田歌、驱邪灭灾的口诀谣、丧事中的开路谣、婚事中的哭嫁歌、祝福歌、宴席上的祝酒歌等。
6.儿童歌谣。主要是传统的短小的童谣,包括摇篮曲、数数歌、问答歌、游戏歌、连锁歌、绕口令、时序歌、颠倒歌等。当前由于各种幼儿教育的兴起,创作的童谣增多,本卷以未曾署名和几代人流传为标准。
总而言之,民间歌谣是民间生活的艺术记录和形象载体,是志外之志,史外之史。《中国民间文学出版大系·歌谣卷》是我国各民族语言的诗话,它朴素而华美、昂扬而真情,它天然地融汇了民族的精神、社会的历史、阶层的状态和审美情趣。它是语言的艺术,音乐的艺术,更是心灵的艺术,情感的艺术。我们今天编纂《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歌谣卷》,是对各民族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歌谣精华的结集,是发扬中华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范本,它的出版将为美丽的中国梦增添光彩,为文化自信提供实实在在的认知范本和精神营养。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文艺报1949” 2019-09-01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