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民俗 | 中秋食尚
















中秋将至,阖家团圆的佳节,少不了与家人一起赏月、品月饼。 
然而,中秋不只是吃月饼,还有很多其他流传的传统食俗:吃果子、食鸭、品莲藕等。小编带您了解那些你所不知道的传统中秋食俗。 


中秋节起源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
,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中秋食俗

01

老北京吃果子最吉祥 



按照老北京的民俗,中秋不仅要吃月饼,还要吃果子。 


民俗专家常人春所著的《老北京风俗》介绍,中秋节又叫“果子节”。中秋前夕,老北京城,特别是前门外和德胜门外的果子铺,沙果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早在清代《北京风俗志》中即有相关记载:“搭盖芦棚,内设高案盒筐,满置鲜品、瓜蔬,如桃、榴、梨、枣、葡萄、苹果之类,晚间灯下一望,红绿相间,香气袭人。” 

老北京中秋果品的装饰也十分讲究,果子未成熟时,即用窗花贴上“佛”“寿”“福”图案,长成后形成绿红相间的吉祥字样,以此馈赠亲友。


“中秋果子节,是北京的老讲究了。”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任王作楫告诉记者,中秋时令的果子寓意各有不同——如“桃献千年寿”,家里有老人,吃桃子则寓意长寿;“榴开百子图”,石榴掰开多籽,以此象征人丁兴旺,红红火火;柿子苹果摆在一起,“柿事苹安”谐音“事事平安”,添点枣则称为“早早平安”。 


02

食鸭正当时 



不少地区都有在中秋节吃鸭子的习俗。 


秋季是鸭子最肥壮的季节,而鲜美的鸭肉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鸭肉味甘、性寒,有益阴、生津、养胃、补肾、除虚弱、消肿、止咳化痰作用。而在各地的食鸭习俗中,脆香美味的烤鸭、清爽可口的盐水鸭、浓油赤酱的酱鸭、八宝鸭等等,是最常见的品种。 

八宝鸭

八宝鸭是上海地区的传统名菜,属于沪菜、苏菜。用带骨鸭开背,填入糯米、肉丁儿、竹笋丁儿、香菇丁儿和生姜、葱等配料,扣在大碗中,封以玻璃纸蒸熟,鸭形丰腴饱满。 

桂花鸭(盐水鸭)

南京人喜食鸭,料理方法多样,有盐水鸭、烤鸭、烧鸭、板鸭、酱鸭等。其中桂花鸭(又名盐水鸭)以八月桂花飘香的时节最为味美,由于在桂花盛开季节制作,故美名曰“桂花鸭”。桂花鸭“清而旨,久食不厌”,成为当地节庆传统食俗。传统桂花鸭,由鸭经抹盐腌制,加料酒、桂花糖于砂锅中蒸煮而成。 

槟榔芋烧鸭 

槟榔芋烧鸭是福建一带非常有名的传统美食。福建人喜欢用当地盛产的槟榔芋与鸭子一起烧。槟榔芋形似椭圆,该品种外皮粗糙,剖而观之,内呈槟榔纹,故又名“槟榔芋”。槟榔芋富含蛋白、淀粉、多种维生素、无机盐等多种营养元素,与鸭肉搭配,风味独特。 

烟熏鸭 

烟熏鸭子是川西中秋节必备菜品。人们选当年生的仔鸭,宰杀后洗净,去翅尖、鸭脚,加盐码味腌渍一夜后,入沸水中略烫至皮紧,捞出抹干水分,置熏炉中,用稻草烟熏至呈茶色,出炉放入卤锅中卤熟,色泽金红、肉质细嫩、烟香浓郁。 

03

“大菜”滋养人 



民俗专家王作楫介绍,“食物不充足时,古人以乐观与智慧发明了一些原料极其廉价、烹饪简捷却味道鲜美的中秋‘大菜’,如‘赛香瓜’、‘樵夫上山’、‘假蟹泥’。” 


“赛香瓜”是一道经典秋季素食,以鸭梨为制作主料

,辅以黄瓜、山楂糕等,凉拌而成,口味酸甜,滋养去燥。经典做法为将鸭梨、黄瓜、山楂糕洗净切成丝,用盐稍腌,加入白糖拌匀后装入盘中,用碗盖严,密封1小时即可食用。 

“樵夫上山”也是一道经典中秋素菜,将各种素菜切成条,互相捆绑成一捆捆小“柴火”的形状,过水焯一下后根据个人口味配以调料即可食用。随着可选择的食物品种不断丰富,如今这道简单易做的中秋菜有了多种不同的蔬菜搭配,口味和营养都更为丰富。 


“假蟹泥”是替代传统蟹泥的一道素菜,通过搭配不同食材加工,做出味道近似蟹泥的菜品。经典做法是将原料花生米裹上面粉、鸡蛋,加上盐等佐料,勾芡后油炸即成。 


04

吃藕寓“藕断丝连” 


中秋节人们常食藕,“藕断丝连”寓意距离即使再远

,心都会在一起。一些地方还有吃藕盒的习俗。不少地区传统食俗均与月亮有关,桂花藕片除象征着甜甜美美的日子,与月亮上的传说嫦娥月桂树有关

。 

05

南瓜毛豆也都吃 


我国江南地区有中秋食用南瓜的习俗。当地民间有中秋节偷南瓜寓意“偷瓜得福”、“送瓜送子”的说法

按照传统,每年中秋时节,当地家庭皆制作、食用老南瓜烧糯米饭。 


此外,因传说月亮上的玉兔爱吃毛豆,一些地区还有中秋时节食用毛豆的习俗。 


06

秋风渐起,菊香蟹肥

农历八月秋风渐起,菊香蟹肥,正是品尝螃蟹的好时节。此时的螃蟹黄儿多油满、肉质细嫩鲜美。螃蟹的营养丰富,尤其是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螃蟹的吃法很多,最普遍的是清蒸,这样不破坏螃蟹的鲜味,还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其营养。蒸时,最好在锅中放入几片生姜以去除蟹的寒性。红橙橙的螃蟹一上桌,一准能让家人食欲大增

。把蟹盖掀开,蟹膏如玉、蟹黄似金,配上香醋和姜末调好的佐料蘸着吃,鲜美的味道立马会在唇齿间蔓延。


07

八月望日,尚芋食螺


至于中秋食田螺,则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据分析,螺肉营养丰富

,而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食田螺可明目,言之成理。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特别热衷于食之吃。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

中秋食芋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剥鬼而食之,大有钟馗驱鬼的气概,可敬。


古时,中秋节对农民来说是个重大的节日。北方农村每年只有秋季收获一次稻黍。一到秋收季节,看着一年艰苦劳动的收获,以为是土地神和自己的祖先暗中保佑自己。将整个芋头煮熟装在碟上,或是米粉芋(加入芋头煮成的米粉汤)装在大碗里摆在供桌上,以此来祭谢土地神。


中秋节外国人怎么吃? 


“庆祝中秋节的并非只有我国”,民俗学家高巍向新京报记者介绍,“中秋节其实是亚洲文化圈下的一种共同大脉动,用以庆祝丰收和团圆。而共同的脉动结合各国各地不同的民俗土壤,生发出了各不相同的特色。” 


比如越南靠近热带,中秋时节大量瓜果成熟,因此越南的中秋节水果馅月饼居多;而泰国的榴莲馅月饼,在我国则较少见。


韩国的中秋节,人们不吃月饼,多食用米制甜点。韩国人中秋所食用的“松饼”以米粉制成,加豆沙、枣泥等内馅,形如半月。该甜点因蒸时垫有松毛而得名,中秋时节,家家蒸食并互相馈送。 


    文章来源:《东亚经贸新闻》 2015年9月27日

                          微信公众号“凤凰网海南频道”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