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知遥 刘垚瑶 马道玥]中国布老虎艺术及乡村振兴


[摘要]布老虎艺术主要存在于中国的北方,通过对山西、陕西、山东、河南、甘肃等五省布老虎艺术近8年时间的田野调查,我们获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中,布老虎这种流传千年以上的虎文化崇拜的文化活动一直没有中断,并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八年来我们采访过的布老虎艺人大多还健在,但她们各自生存状况不同,非遗保护和传承有喜有忧。喜的是一些艺人已经通过农户加企业的方式将布老虎艺术发扬光大,并带动一方村民致富;忧的是一部分艺人一味创新,改变了当地布老虎的特点,模糊了非遗和创意产品的关系,一部分艺人因为找不到徒弟面临手艺失传的危机。


[关键词]布老虎;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振兴




一、八年的变与不变

2010 年我曾经对山东、山西、河南三省的布老虎艺术进行了实地调查,走访了四十多个村落,探访了一百多位民间艺人,最后形成了《布老虎寻踪》一书。八年前我对当时布老虎艺人的生存现状做了一些归类,对这项非遗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崇虎的民俗心理更多地表现在妇女生育方面,如祈虎赐子,配虎保婴等。孩子未生之前,人们求子似虎;既生之后,则给幼儿戴虎帽,穿虎鞋,以像虎子,保子健康。”在调查中我们得知,在河南、山东一带布老虎被用于端午节辟邪和新婚时对新郎新娘的祝福等多个民俗活动中,布老虎的使用范围在当代也在不断延展。


(一)布老虎艺人的境遇分析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出于生计,专业制作布老虎的。有的纯属企业需要,哪一年需要什么就进行哪方面的布艺缝制。大多数从事布老虎缝制的是出于业余爱好,她们大多是50岁到90岁之间的家庭妇女。有的是单位退休职工,有的是农村妇女,闲散时间从事女红活动。这些女性每年做的布老虎不多,所做布老虎也不是用来卖,仅为了打发时间。她们大多从长辈那里继承了女红传统,能够掌握布老虎缝制的技术,而且能说出很多关于布老虎背后的习俗故事。胶东青岛的一个村落,我们当年采访的老太太李进花79岁,全村只有她一个人能做布老虎了,年轻人知道制作费功夫,赚不了钱也不来学。山东沂水的解祥芳当时刚退休,收过几个徒弟,可做一个布老虎需要半个月,费功夫,很快徒弟们就不干了。解祥芳的布老虎是当地的特色,非常精巧,我们后来在其他地方都没有看过重样的。八年后我了解到,解祥芳的手艺没有传人,当地人已经没有人再做布老虎。虽然我们在当地找到过类似形制的布老虎,但像解祥芳制作的这样精巧而用材讲究的布老虎没有碰到过。解祥芳出身在家境不错的人家,自小在家里跟姥姥学着做针线活。她做针线活尤其是布老虎比较有名,在生活艰苦的时期,很多人家来她这里讨要布老虎,留下一些点心和糖果作为答谢。当时她做布老虎获得的报酬比一个下地干活的男人来得多,也因此获得了家里人的认可和赞许。“当别人家没有粮食吃的时候,我给家里挣了一大屋子的点心和好吃的。”


在山西潞城见到刘海兰的时候,她刚开了一个布老虎商店,在城里租了门面房,楼下卖布老虎,楼上做卧室和工作间。刘海兰有商业头脑,给自己的布老虎起名叫“潞王虎”,所做的布老虎在当地销售,谁家生了孩子来买一个,生意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坏。八年后,我打电话邀请她来天津进行传承人培训,她带着两个徒弟一起来了。她自豪地告诉我们:目前开了3个工厂,她是董事长,带着几十个徒弟,主要做枕套,接受来自杭州商人的订货,每年纯盈利 200 万,同时还在继续做潞王虎,销售也不错。通过多种经营,她保住了布老虎手艺,培育了品牌,还带领村民致富了。在天津大学培训期间,她面对中央电视台的镜头说:“我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做梦都没想到能到天津大学上学。”刘海兰的身世坎坷,中年死了丈夫。为了抚养孩子上学,她凭借自己的手艺养家糊口。现在3个厂子已经交给儿子管理,她专心带徒弟,感到很满足。


这几个艺人8年的历程似乎都在告诉我们,村里的生活在发生变化,她们个人的生活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有的因为没有把手艺传下去的心思,年轻人又不喜欢,就没有了传承的热情;有的因为自己的产品产生了效益,于是开门收徒,不断扩大影响。还有的艺人们八年前就靠纯手工的技艺吸引了国内外客人,因为在边远山村,也没有走出大山的意愿,因此还是保持了纯手工家庭作坊式的劳作。



(二)布老虎艺人的优势与劣势

民间艺人的布老虎风格各异,即使是一个地方的,她们的作品也有不同的特点。这些民间艺人的优势在于:1. 她们大多是农村家庭主妇,住在偏远的乡村,这样反而保持了手艺没有受到太多外来文化的影响,保持了古朴的地方特色;2. 大多是纯手工制作,没有受到大机器生产的影响,她们长期从事布老虎制作,在当地小有名气;3. 受家传影响,她们对布老虎艺术背后的文化内涵比较了解,熟悉当地的风俗,布老虎制作有其独特的文化源头。


她们的劣势:1. 长期在农村生活,她们基本上不懂得市场规律,作品也大多是周围人因为习俗需要前来购买,价格不高,销量很少;2. 受到机器化大生产和粘贴卡通虎的影响,她们的作品受到很大冲击,创作积极性也受到很大打击;3. 由于制作时间长、耗费精力,价格不高,她们基本上找不到更多的继承者。


这些基本上概括了 8 年来我观察到的基本现象。艺人手工精湛,作品无法和已经兴起的机器化生产的布老虎争夺市场,本来就比较局限的生存空间被抢夺,艺人们的生计和传承受到严重影响。


(三)布老虎保护和发展的雏形

调查中我们发现,当时的布老虎保护和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趋势。各地布老虎艺人开始有意识地申报传承人,以获得政府支持。一些艺人已经自觉地成立企业,自己生产自己销售,这样的方式应该是最早的保护和发展方式之一。当时山东沂水的赵娟芳,她的布玩具厂年生产布老虎20万个,忙不过来时就把订单分发到村民家里,让他们通过缝纫机加工制作,老虎身子里填的是比较传统的刨花废料。这样的布老虎不易保存,很容易发霉。而且她制作的布老虎基本上没有手工刺绣工艺,批发每个卖3元钱,市面上卖5—10元。当时销量很大,主要销往附近的农村集市,据说莒县一带不仅生孩子需要布老虎,结婚也需要买一对布老虎送给新人。赵娟芳的布老虎销售业绩那么大,就因为当地有虎文化崇拜和婚姻生育习俗。在山东潍坊,我们发现有两个地方布老虎销售也不错。一个是孙美兰母女俩的布老虎销售店,一个是王永胜的布艺销售店。母女俩的销售点接到一个订单,一次性要 40 万个布老虎,要求在两个月内完成并送货,听说是销往东南亚一带。母女凌晨三点就在装车,把已经做好的布老虎样子分发到附近的乡村里去,让他们加工完成,然后公司回收计件付费。完成一个完整的布老虎给村民们手工费15元,市场销售50—80元不等。山西一个叫锦绣坊的公司,也是一家农户自己办的,经营者号称走遍中国,吸收了所有布老虎的精华,自己设计了锦绣虎。他的锦绣虎一年销售收入也在70—80万元,为了满足国内外越来越大的订货量,他新进了德国机器,老虎的头脸通过机器一次成形,基本上符合了大批量生产的需要。他声称自己开始了半手工生产布老虎的工作,因为纯手工的布老虎价格不高,量也少,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当问到他这样做,是否有可能挤压了刚刚复兴起来的传统手工布老虎的生存时,他不置可否。他认为,通过机器大批量生产也是在宣传非遗,赚到的钱反哺到纯手工制作,这也是一种可行的思路。但实际上,机器化生产真正反哺到纯手工制作了吗?这一直是我产生疑问的地方。前一阵做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我邀请了这个很早就开始机器化生产的民间企业家,想让他谈谈这些年来销售布老虎的经验。他谈到最多的是他的企业一直在发展,大家都想靠非遗来挣钱是不现实的,布老虎这些年产值是在提高,但发展太慢。他认为非遗不创新不可能发展。


我们认为创新是必要的,没有创新的非遗必然走向绝路。但在创新中应该首先尊重当地文化多样性,在继承布老虎传统风格的基础上适度进行,同时还要兼顾非遗手工制作的独一性。尽管“公司+农户”的销售方式扩大了布老虎的销量,但真正的传承人,那些凭借手工生活的民间艺人的利益在机器化生产中显然受到了很大冲击,处于劣势。



二、布老虎的保护与发展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出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该项计划要求2018年至2020年,在全国范围遴选约100所高校、科研机构和相关单位,每年组织开展约200期研修、研习和培训。2018年在天津大学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布老虎技艺、葫芦雕刻技艺)培训班,是对布老虎艺人8年后的再一次近距离接触和深入体验。


(一)和八年前一致的情况

和八年前比较一致的地方:首先,这些民间艺人大多没有离开自己原来居住的地方。手工作坊式的操作模式还是大多数艺人坚持的方式,布老虎艺术保持了最初看到的水准,地方特色明显,非遗需要保护的元素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其次,大多数艺人年龄偏大,超过70岁的艺人几乎已经不再动针线,因为眼神不好,做出的东西已经不如从前。和过去一样,他们会受邀参加一些大展,自己能参加制作的精品越来越少。展览上买的人少,拿的人多。第三,更多的艺人还继续在为自己的未来担心和发愁。因为他们的作品销售价格上不去。和市面上的卡通粘贴虎和机器生产的布老虎相比,他们的价格又偏高,销售受阻。第四,大多数艺人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二)和八年前不一样的地方

和八年前不一样的地方:首先,年轻的艺人们加入进来,民间艺人的队伍在壮大。这些新加入的艺人大多也是村中没有出去打工的媳妇们,她们留守在村里是为了照顾家中老人和孩子,平时挣点零花钱。其次,有些会电脑操作的年轻人开始关注网络,通过建立网店的方式销售布老虎。山西的苏丽丽就是通过网店展示作品,受到关注后,每年的订单都在20万个以上。由于个人生产能力有限,她需要扩大规模,吸引更多的同道一起经营。类似想法的年轻民间艺人急需像苏丽丽这样的人去帮助他们实现产品的销售。第三,一些艺人经过摸索,找到了产品的市场,通过和南方一些商人联系,她们出产品,南方一些经销商为她们谋划市场,逐渐打开了销路,典型的有山西长治刘海兰女士的潞王虎系列手工作品。


八年间,有些艺人们已经退出传承的队伍,很多艺人增加了传承的勇气和信心,但他们的实际生存境况还是令人担忧。在2018年7月的非遗研培班里,来自河南灵宝的张红立,是布老虎班里寥寥可数的男性民间艺人,手艺超群,做的灵宝布老虎以手工刺绣和渲染为主,完全继承了当地的布老虎特色。结业时,他提出自己面临的一个困难,他和师傅张月慈一起做成的3米长的布老虎,参加了河南省里的展览好评一片,却没有单位愿意收购,运回家里到现在,产生不了经济收益。目前家里经济紧张,他对自己的手艺开始动摇。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生活的主要空间。”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在乡村,而乡村振兴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但仅仅注意到硬件环境的改变,不注意非遗传承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会使很多非遗传承人失去传承的兴趣,转向别的行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指出“基本原则之一为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没有作为乡村主体人的积极参与,调动不起他们对自己手艺的自豪感,非遗的保护和发展可能反而会在乡村振兴中丧失。“主体性是一个与人的生存状态相关联的问题。通俗说一个能够把自己与周围世界区别开来,有意识地以自己的活动能动地满足自己生活需要的存在,他就一定是一个主体性存在。”雅斯贝斯认为,“要在交往中保持人的主体性和个性就要把彼此作为非对象化的存在来对待,即人与人之间交往中要把对方当作主体来对待。”在非遗保护中,长期以来一些专家以高高在上的启蒙姿态来指导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在他们眼中,民间生产、精英挑选是非遗保护工作中需要坚持的可行方法。


可是实践告诉我们,非遗传承人有自己的主张,他们根据时代和生活的需求会对自己的手艺进行调适性地改造和发展。他们应该有表达观点的权利,他们也应该有继续受教育深造的权利。从杨雅琴和刘海兰这两位自小在乡村长大而且靠乡土艺术成长的艺人那里,我们看到了传统女性的自强自立,同时她们也一直在寻求更多的渠道获得更大的自尊。她们希望自己的手艺被更多人认可和喜欢,她们的最大愿望是提高自己的水平,精益求精,能够上更大的舞台,把自己的东西推销出去。她们表达了作为一名民间艺人最真实的想法。在一个发展的年代,如何把自己继承的传统发扬光大并且还能获得体面的生活,是她们最关心的事情。“自主生活是个体充分发挥自己主体性而表现出自觉、自强、自律、自为和自由相统一特征的个体生活,也是从积极的个体主体性的角度表现出来的个体生活状态。自主生活的个体主体性特征就是自觉、自强、自律、自为和自由的统一。”


(三)发现的问题

目前,国家开始提高国家级传承人和省级传承人待遇,但大多数传承人并没有什么称号,他们得不到非遗保护给他们带来的荣耀和经济收益。很多非遗项目,比如布老虎艺术掌握在广大的农村巧手手中,她们中不乏技艺超群者,但能够成为国家级或省级传承人只是极少数人,大多数人得不到国家资金的支持,更不要说更多的机会和荣誉了。


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国家级和省级传承人的水平有时也值得怀疑。有些国家级传承人做出来的东西甚至不如一个没有称号的民间艺人的作品。这也让我们反思,是不是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称号不能终身制,需要不断地根据作品传承情况来做调整。否则非但不是鼓励传承人积极性,反而会打击大多数传承人的积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缺少推广和营销的有效手段。非遗经纪人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应成为当务之急。多数非遗传承人掌握着精湛的技艺,却不是经营的能手,既能传承非遗又能经营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帮助非遗传承人经营、提高作品的知名度、改善生活恐怕需要专业的非遗经纪人队伍帮助他们完成非遗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过程。同时,经过熟悉市场掌握市场营销策略的经纪人的帮助,非遗传承可以根据需要做一些创意产品,利用传统的技艺翻新产品内容和品种,这是对非遗的发展而不是破坏,是对非遗的积极保护而不是消极等待。民间文化有自己的调适性变化和稳态性传承的特点。它们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做着微调,寻求生存之道。我们不能一味要求非遗一成不变,不能要求非遗必须在地化保护而不求发展。非遗的保护应该以人为本,以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为目标,在生计得到保障和改善后积极保护和发展非遗,让非遗的成果在进入日常生活中获得民众认可和喜爱。没有使用的非遗是注定没有出路的。为非遗找出路,就需要让它们重新回到最初的起点:为生活,为百姓服务。


基于这点共识,非遗传承人对自己的手艺开始产生更大的兴趣和信心。艺人们基本认可:需要将非遗重新融入日常生活中去,用手艺改善生活;提高手艺的同时,创作贴近生活符合人们审美情趣的新作品。这一行为是思维的更新,也是当前非遗保护观念的革命。一句话:死保只能保死。


十多年的非遗保护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没有创造、没有发展的非遗保护一定不是彻底的保护,因为其持续性得不到保障。为了维护大多数民间艺人的利益,激发更多艺人的积极性,目前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似乎应有所修正。对于那些有广泛群众基础和影响力的集体项目,设立代表性传承人的意义已经不大。





小结

最后我们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局来看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第二十三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专章指出:“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优质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最为精粹的一部分,理应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理应顺应时代的发展,立足乡村文明,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优秀的成果。在我们当前的非遗保护工作中,有一种声音曾经影响了保护工作者和传承人,那就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要保护,都要“原汁原味”地保护。这个持续了十多年的保护理念,在当代新的形势发展中,在人们实践活动的真实体验中终于显示出其局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它具有随着时代变化而发生调适性变化的特性。它拥有稳定不变的一面,同时也具有不断变化发展的一面。我们无法将目前看到的保留下来的非遗定义为“原汁原味”,原汁原味这个所谓的保护原则本来就是“伪命题”。最原始的、最原初的非遗究竟是什么,哪个朝代的才是“原汁或原味”?所有当代的非遗,相对于现在都是古老的,但不能确认它们就是最为古老不变的样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性和活态性应始终受到尊重。本真性和排他性不应构成保护非遗的问题和障碍。”这是非遗的特性所决定的,它总要主动适应时代而生存,否则非遗将会失去使用价值而很快就被淘汰,这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的,时间和需要决定一切。


在乡村振兴的今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很多丰富的非遗都藏身于乡村,或者它们还存活在乡村生活中,被村里人使用。有一些已经开始消亡,是因为长期不再使用的结果。一些民歌很好听,但没有唱歌的场合和活动了,就会消失。乡村振兴不仅仅是让村民过上很好的物质生活,更要让村里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传统的民间文化仍然主要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所崇尚和遵循的理念和准则。”珍惜的非遗一开始就有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能够带动一方百姓致富,能够让他们通过绝技绝活获得更大的声誉,从而带动旅游发展;有价值,在结合城市人的消费需要、大胆创意的基础上,将传统元素和现代时尚元素结合,走出一条雅俗共赏的路子,这些创新发展不是破坏非遗,相反是激发传承人的创造活力。在进行了近三年的传承人研修研培计划中,我们看到了传承人进入高校学习的积极性,看到了传承人并不是不想学习,而是过去没有机会,而艺人们一旦经过高校专业的学习,通过和大师们的交流,他们的创造灵感不断涌现。一些经过研培的学员将自己的刺绣成果和时尚设计师的产品组合在一起,就出现了奇妙的结果,既能从设计师那里看到世界潮流性的追求,又能从细部看到传承民间艺术的魅力。从时尚女装到皮鞋、女包、首饰的设计,非遗的工艺已经开始渗透到城市文化中。这是非遗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讯息:古老的作品有自己的魅力,但它们还需要在当代增添新的魅力,让更多的年轻人开始靠近并喜爱它,进而能够主动传播和选择它,这就需要有符合当代审美需要的作品。我们不是要剔除非遗本身,而是在不断保护和发展非遗的同时,通过对非遗资源的利用,大胆创新,为非遗提供自我造血能力,中国乡村的布老虎艺术也当如此。在此过程中,我们还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哪些是非遗作品,哪些是创意产品。创意是为了创造财富保护和反哺非遗,非遗是创意的源泉,为创意提供思路和资源。两者只有在互补中发展才有出路,而在我们的乡村振兴中,非遗的作用一定会得到彰显。


(注释和参考文献略去,详参原刊)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论坛》2019年第2期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