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勤俭]“吃豆腐(饭)”丧葬活动探析


摘 要:“吃豆腐(饭)”丧葬习俗广泛流传于我国浙江、上海、湖南、湖北、云南等地,是指亲友参加葬礼,死者家属用豆腐等菜肴招待宾客的风俗,也可概称整个丧葬活动。流传于浙江地区的豆腐祖师爷乐毅故事、海吃豆腐羹饭故事都记载了“吃豆腐(饭)”丧葬习俗的由来。这两则民间故事反映了黄豆、豆腐与孝亲行为、豆腐与肉体之间的关联,进而发现“吃豆腐(饭)”习俗是古代食人、食死人肉风俗在现代社会的遗留。再加上豆腐和肉体的相似性,“吃豆腐(饭)”不仅指宾客在丧葬筵席上所吃的菜肴,还喻指吃死人肉以及整个丧葬仪式的完成。用豆腐来代替尸体如同孝子们用牲畜肉代替尸体一样,是逝者子孙告慰亡灵、尽孝的表现,是农业社会发展在丧葬仪式中的表现,也是人们用“吃豆腐(饭)”概称整个丧葬活动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吃豆腐(饭)”;豆腐;丧葬;食死人肉


我国南方很多地区都曾流传过“ 吃豆腐(饭)”的丧葬习俗。这是指人去世后,死者家属设筵席酬谢参加祭奠死者的亲友、街邻等。筵席以素食为主,古人称为“豆筵”,意指以豆腐等素食为主的筵席,江南多称“豆腐饭”或“豆腐羹饭”;湖南邵阳一带称为“吃豆腐”,而且这一概念有所泛化,凡是参加死者丧葬仪式活动皆称为“吃豆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原来以素食为主的豆腐饭也逐渐出现了荤菜,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地仍流传着此俗。何云芳等人运用转喻、隐喻的认识方法,探讨“吃豆腐(饭)”的由来,并得出四种“吃豆腐”的现代含义,而有关“吃豆腐(饭)”丧葬习俗的文本梳理、豆腐与丧葬之间的关系、为何以“吃豆腐(饭)”概称整个丧葬活动等问题并未涉及。本文从民俗学角度,分析这一习俗的故事文本,探究丧葬活动被称为“吃豆腐(饭)”的深层原因。








一、“吃豆腐(饭)”故事文本的梳理



有关豆腐的起源问题,学界一直纷争不休,主要观点有:豆腐出现于先秦时期;宋代以来认为豆腐源于汉淮南王刘安;日本学者篠田统主张豆腐始于唐代;袁翰清认为五代时期始有豆腐。根据考古发现,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画像石所刻的豆腐生产图显示汉代已存在制作豆腐的技术。宋明以来,诸多典籍皆认为豆腐的发明者是淮南王刘安。朱熹《次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其十二《豆腐》篇名下自注“世传豆腐本乃淮南王术”,明代罗颀的《物原·食原》载“刘安作豆腐”,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五谷部“豆腐”条“集解”称豆腐始自刘安。


民间故事中关于豆腐的发明者主要有两种说法:刘安和乐毅。安徽淮南地区曾流传刘安发明豆腐,也流传着豆腐的发明主要和刘安的八位门客、农夫王二有关。王二在八公山炼丹过程中,不慎将石膏粉弄进豆浆中,偶然制成了豆腐,刘安为其取名为豆腐。因为是在八公山炼丹偶然发明了豆腐,也称八公山豆腐。另一则故事则认为豆腐的祖师是战国时期的乐毅,它讲述乐毅因父母年迈,牙齿脱落,咬嚼不便,制作豆腐以孝敬父母。故事中豆腐的发明与乐毅孝亲行为密切相关。乐毅是战国军事家,《史记》卷八〇有传。列传中主要记载了乐毅的军事才能,并未提及他发明豆腐的逸闻趣事。豆腐由乐毅发明,应属民间附会传说而来,并无确凿证据。值得注意的是,乐毅故事在讲述豆腐及其名称由来的同时,也记载了“吃豆腐(饭)”的来源:

乐毅的父母都活得寿长。在父母去世时,乐毅把家里存放的黄豆全都做成了豆腐,办了酒席,请四邻八闾来吃豆腐饭:叫做“长寿豆腐”。——这就是办丧事吃豆腐饭的出典。

这一故事主要流传于浙江地区。父母去世时乐毅把家中黄豆全做成豆腐,并用豆腐办酒席,招待街坊邻居。因乐毅父母长寿,豆腐成了长寿食品,所以办丧事所吃的豆腐也称为“长寿豆腐”。


在上海地区流传着“吃豆腐羹饭”的故事。故事讲述了公公分别给三位儿媳三颗黄豆,以出难题考验的形式选择最佳当家儿媳。结果三儿媳用三颗黄豆为种进行种植,收获了很多黄豆。公公让三儿媳当家,并且把黄豆做成“素鸡、素鸭、素鱼、素肉,烧了一大桌菜让大家来吃”,并吩咐儿媳:“我百年之后,你们就用豆腐供我。”阿公死后,儿媳确实用豆腐供奉阿公,并用黄豆做了一桌素菜。此后,凡家中办丧事都要吃豆腐饭,当地称为“吃豆腐羹饭”。这则故事透露出三点重要信息:第一,儿媳用豆腐供奉去世的公公,豆腐成了祭祀亡灵的食物;第二,公公去世后,儿媳用黄豆(豆腐)做成的素菜,自然也包括公公生前用豆腐模仿动物形状所做的素菜,如素鸡、素鸭、素鱼等;第三,家中办丧事吃豆腐饭习俗的流传,应该是当地民众效仿故事中的儿媳,用豆腐做成素菜(素鸡、素鸭等),既用来祭祀亡魂,又用来招待亲友。



通过后两则故事我们发现两者具有相似的情节:老人去世后,儿子(媳)用豆腐做饭菜,招待亲友、街邻,老人去世是后人做豆腐饭并用之招待亲友诸邻的前提;举办豆腐筵席者是老人的后代(儿子或儿媳),而吃豆腐饭的人是来参加老人丧礼的亲友、邻居。



二、黄豆、豆腐与孝亲、肉体的关系



豆腐与孝亲行为、丧葬活动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下面先从黄豆在我国古代农业社会的种植情况、豆腐和“肉”之间的关联性、豆腐和丧葬的关系等方面来阐释。

(一)黄豆及其种植情况

黄豆又称大豆,古称,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许多地方都曾种植过,属于常见农作物。菽在《诗经》中多见记载,《豳风·七月》描写了以葵菽做菜的情形,“七月亨葵及菽”,郑玄笺云“菽,亦作叔,藿也”,“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缪,禾麻菽麦”,描绘了农民十月收获黍、稷、禾、麻、菽、麦进仓的情景。《小雅·采菽》载“采菽采菽,筐之筥之”,郑玄笺云“菽,大豆也。采之者,采其叶以为藿”。这表现了人们用箩筐采摘大豆叶的情形。这在《小雅·小宛》中也有表现:“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毛诗传》:“菽,藿也。”这些说明人们采摘的“菽”即菽叶“藿”。同时,“藿”也可指“菽”的幼苗。“藿”,在《说文》卷一草部曰:“尗之少也。”段注引《毛诗传》云:“藿犹苗也。”《说文》卷七尗部载:“尗,豆也。”段注云“尗豆古今语……此以汉时语释古语也。”豆古时称尗,汉代才称为菽。《汉书·五行志》“陨霜杀菽”句,唐颜师古注曰:“菽,大豆。”菽指大豆,藿指大豆的幼苗或大豆叶,人们采摘的“菽”多指大豆叶或幼苗时的“藿”。


菽种植的历史较为久远。《战国策》卷二六载韩地“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韩地,今河南一带。这说明战国时期河南一带百姓以种植麦、豆为主,羹饭分别以藿、豆为食材,这就清晰区分了藿和豆的食用用途。《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时已播种五谷,“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南朝宋裴骃《集解》引郑玄注“五种,黍、稷、菽、麦、稻也”。


《诗经·生民》记载周族始祖后稷从事农业生产情况时,也提及后稷种植荏菽,长势喜人,“蓺之荏菽,荏菽旆旆”,《毛传》“荏菽,戎也”,郑玄笺云“戎菽,大豆”。这既反映了远古时期的农业生产情况,也表明在黄帝、后稷时已开始了大豆的种植。







另外,黄豆本身具有一定的食疗作用。《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中品,并指出生黄豆具有治痈肿的药用功能,煮汁饮有治痛的药效。《本草纲目》卷二四谷部“黄大豆”亦载黄大豆可消水胀肿毒,而豆腐也具有“清热散血”之效。乐毅母亲“牙床溢血,唇焦舌烂”,用黄豆制成豆腐可达到清热的食疗效果。


黄豆是我国农业社会普遍种植的农作物和最常见的物品。用黄豆加工成豆腐招待客人,这是当时人们生活水平的体现,也是生产生活水平较低时期农业社会办理丧事活动的缩影。正因黄豆是人们生活中的常见之物,故事文本都提到家中有大量的黄豆,所以两则故事的主人公都选择用豆腐待客。


(二)黄豆与孝亲的关系

上文已涉及乐毅之所以发明豆腐是因为父母年迈,牙齿咬嚼无力,才发明了滑嫩豆腐侍奉父母。元谢应芳《龟巢稿》卷七《豆腐诗》序云:“凡人年老者以肉食养之,古今一致。然而老而无齿,则肉林之盛,禁脔之供,其如朵颐何?求其甘软若豆腐者,真可谓养老之善物也。”豆腐成了老年人养老 的佳品,常被用来孝敬父母。其实,黄豆在古时已和孝亲行为密切相关,是给父母尽孝的食物。《礼记·檀弓下》记载子路在感慨因贫穷无法为父母尽孝而伤感之时,孔子提出“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郑玄注:菽,“大豆”,“熬豆而食曰啜菽”。唐孔颖达疏:“啜菽饮水,以菽为粥,以常啜之。饮水,更无余物,以水而已。虽使亲啜菽饮水,尽其欢乐之情,谓使亲尽其欢乐,此之谓孝。”“菽”本指以豆为粥,“菽水”是粥和水的合称,形容生活的清苦,这是生活困苦条件下侍奉父母的佳品,后用来指代晚辈对长辈的孝养,并被后世文学作品广为引用。唐李商隐《祭韩氏老姑文》“弓裘望袭,菽水承欢”的诗句化用了菽水典故;宋陆游《湖堤暮归》“俗孝家家供菽水”;明高明《琵琶记·高堂称寿》“鹧鸪天”:“入则孝,出则弟,怎离白发之双亲?到不如尽菽水之欢,甘韲盐之分。”“韲盐”指素食,与“菽水”皆指清贫的生活。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讲述南昌府前任太守蘧太守派儿子蘧景玉和王惠交接工作时,蘧景玉言及心愿:“晚生只愿家君早归田里,得以菽水承欢,这是人生至乐之事。”郁达夫《再游高庄偶感续成》:“只愁母老群儿幼,菽水蒲编供不周。”郁达夫诗也化用菽水典故,用来指家里收入不济难以孝敬母亲抚养幼儿。


菽水自古被用来侍奉父母,豆腐的发明也是为了向父母尽孝。“吃豆腐羹饭”故事的细节显示了自古以来儒家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既是死者生前菽水承欢生活在死后的延续,也喻示着死者生前人品的清白、生活的清贫。


(三)豆腐与肉体的相似性

豆腐古称菽乳,是黄豆磨制加工而成。豆腐含有丰富高质量大豆蛋白、氨基酸、亚油酸、维生素 B1、维生素 E 等,这些在养生方面的价值不可低估,所以说豆腐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如此看来,乐毅父母常吃豆腐长寿,后人把豆腐称为“长寿豆腐”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后两则故事中,豆腐和肉都存在一定的联系。乐毅的故事在解释豆腐名称由来的过程中,揭示了豆腐与“肉”之间存在着相似性:

“豆府之玉”在传叫中被错叫为“豆府之肉”,记账人,又丢掉了“之”字,还把“府”字与“肉”字重在了一起,于是便有了“豆腐”这个名称。

这是从“腐”字来推演豆腐名称的来源。从“豆府之玉”被错叫成“豆府之肉”,想必叫错者是认为豆腐和肉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取名为“豆府之玉”,主要是着眼于豆腐的晶莹、润滑和玉在性状和触感等方面存在相似性。元刘埙《隐居通议》卷十载宋代卖豆腐王老者临终前作《豆腐诗》“碾出一团真白玉”,用白玉指代豆乳。明徐伯龄《蟫精雋》卷十载《豆腐诗》“金刀细切无瑕”,“玉无瑕”指豆腐。可见,豆腐与玉在色泽、形状等方面的近似。


豆腐被称为“豆府之肉”,极可能是因为豆腐和肉在形状、口感以及富含高蛋白的营养成分方面有近似之处。其实,我们从“豆腐”二字的 本 义 ,也 可 看 出 它 和 肉 之 间 的 关 系 十 分 密切。“豆”在《说文》卷五“豆部”解释为“古食肉器也”,“豆”是象形字,是古代盛肉的器皿。“腐”,《说文》卷四“肉部”:“腐,烂也。从肉府声。”“腐”与“府”同音,用“豆腐”二字的本义合起来看,既指做豆腐时被碾碎黄豆的状况,也指被碾碎的豆与烂肉近似。在乐毅故事中,乐毅发明了豆腐,这里的“豆”既指用来做豆腐的原材料黄豆,又可指盛肉的器皿,意指豆腐如同肉类。


豆腐是肉体的替代品。山西著名的小吃——白起豆腐的历史渊源就揭示了豆腐和肉之间的等同关系。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后,因秦将白起对赵国将士的疯狂杀戮,赵国人把豆腐看作是白起的肉,所以吃豆腐称作吃白起肉。这表明了人们对秦国名将白起的愤恨,同时,也可看出豆腐和人肉在颜色、触感以及口感等方面的近似。


“豆腐”喻指人的身体,这可在人们常用的习语中看出。如上海方言“吃豆腐”多指以强凌弱,特指男子对女子的“性骚扰”,对中年女子不轨称为“吃老豆腐”,对青年女子不轨称为“吃嫩豆腐”。这里的“豆腐”都指女子身体,说明女子肌肤如豆腐般嫩滑。



三、丧事活动被称为“吃豆腐(饭)”

深层原因



上文已言及豆腐与肉体存在相似性,那么豆腐和肉体的相关性,势必使豆腐和整个丧葬活动密切相关。事实也正是如此,不管是乐毅和“吃豆腐羹饭”讲述丧葬习俗由来的民间故事,还是现在湘、沪、浙等地的丧葬筵席上,豆腐都是必不可少的菜肴。这不仅是语言学上将“吃豆腐”这个概念泛化的表现,也正喻示着豆

腐和丧葬活动具有深层次的民俗关系。


两则民间故事中,豆腐在丧葬筵席上,既用来招待亲友,又用来供奉亡魂。从表面来看,用豆腐来招待参加丧事的亲友,一是因为农业社会生活水平较低,物质匮乏,用自家生产的黄豆加工的豆腐招待客人,是我国农村民众普遍的待客之道;二是因为豆腐营养价值较高,和肉类等荤菜在口感上存在相似性;三是因为豆腐寓意着长寿、福气等,用它来招待亲友,希望亲友能长寿。乐毅用豆腐来招待街坊邻居,正是出于此意。“腐”音同“福”,豆腐象征着福,我国古代民间过年时要打豆腐、吃豆腐意味着福气延续整年。


豆腐用来祭祀亡魂,最重要的原因是豆腐被称为鬼食,是祭祀亡魂的食品,所以豆腐和整个丧葬习俗乃至丧事整个过程密切相关。清汪伋《事物原会》卷三〇引吴燮门云:“向见书中载有‘豆腐名鬼食,孔子不食’一说。以豆出浆,其渣滓分量称之不少累黍。腐乃豆之魂魄所成,故谓之鬼食。”吴燮门为明清时人,他曾在书中见过“豆腐为鬼食,孔子不食”的说法,可惜忘记书名。我们姑且不论孔子是否食豆腐的问题,既然豆腐被称为鬼食,那么豆腐出现在丧葬筵席上必定和丧葬活动密切相关。


“吃豆腐”一词除了指宾客吃丧葬筵席上的豆腐菜肴,从豆腐和肉体之间的关联性来看,“吃豆腐”应该还具有吃掉死者遗体的喻意,喻指整个丧葬仪式过程的完成。所以,民间才流传着用“吃豆腐(饭)”来指丧葬筵席,乃至整个丧事活动。这也是用“吃豆腐(饭)”指代丧事活动的真正原因,也是这一称谓得以广为流传、深入人心的深层次原因。


“吃豆腐(饭)”习俗实际喻指把死者的遗体吃掉,这是古代食人风俗,尤其是食死者以尽孝遗风的留存,也是早期葬礼仪式在现代社会遗留的痕迹。有关我国古代食人风气,学者研究论著颇丰,如日本桑原骘藏、美籍韩裔郑麒来、安平、黄文雄、陈奇等学者都曾针对我国古代食人现象发表过论著。李道和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古籍、民间故事、口头传说等文献并指出,我国古代许多民族,如壮、布依、瑶、苗、彝、毛南、傈僳、阿昌、汉族等民族都曾出现过食人风俗,被食者主要是死者、老人、小孩以及行旅者。吃食老人最重要的原因是通过吃食老人肉体进而表达孝亲观念,他结合《墨子》啖人国的相关记载、壮族“雷鼓(舞)的传说”进一步指出食老尽孝的民俗观念,也同样体现在吃死人肉的俗信中。


吃父母遗体这一残暴做法怎么成为了孝亲行为?在现代人们看来,食死人肉以尽孝的观念是让人难以置信的,我们从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人肉圣餐礼”的论述中或许能得到启示。马林诺夫斯基在解释人们既要保存尸体的完整无缺,又要将它抛弃、毁灭,常采用“人肉圣餐礼”来调和人们对尸体的反感与对死者的爱之间的矛盾。“人肉圣餐礼”就是“用虔诚的心理来分享死人肉的风俗”。老人去世,让父母早日入土为安,既是对死者最大的尊敬和爱戴,也表现了后代对死者的敬畏和恐惧。在远古时代,鸟兽啄食死者尸骨,把死者遗体弄得尸骨无存、面目全非,这应是常有的事。与其让父母遗体暴尸野外,不如纳入口中,葬入腹中。所以说,因为怕鸟兽侵袭亲人遗体,死者后人聚集亲友邻居一起分食死者遗体,让死者尸骨葬入腹中,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确实也是尽孝的表现,是后人出于对死者遗体的爱护。


从列维-布留尔“互渗律”角度来看,“吞食战争中杀死的敌人的心、肝、脂肪、脑髓是为了占有他们的勇敢和智慧”,按照这一思维逻辑,食死者遗体,可以获得死者所具备的能力。故乐毅父母很长寿,吃食他们遗体的人,自然也能像他们一样长寿,这也是乐毅故事中把豆腐称为“长寿豆腐”的深层原因。当然,通过吃食死者遗体,死者以另外一种形式在世间留存,意味着死者不朽、长生,这自然流露出后代对先人深沉的爱、不舍的情感,是子孙大孝行为的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鲁班易俗传说中,鲁班用豆腐代替死者用来待客,体现出亲属和吊丧人分食死者遗体的远古丧葬习俗。“吃死人”说法明确地反映了吃食死者遗体的俗信。相对而言,“吃豆腐(饭)”说法恰好诠释了以豆腐代替死者遗体用来招待亲友丧葬食俗的演变,参加丧事的亲友从吃死者遗体转向吃豆腐 。“ 吃 豆 腐(饭)”隐喻亲友诸邻分食死者遗体活动的社会现象。这正是“吃豆腐(饭)”既指丧葬食俗,更是指向整个丧事活动的真正原因。


其实,后人分食死者遗体的过程就是早期人们所举办的丧葬仪式。“吃死人肉传说还绝对关联到丧葬习俗的发展演变,吃死人肉也是最早的丧葬仪式”。在现代社会,丧葬仪式上举行一系列活动,如祭奠、吊唁、招待参加丧事的宾客、发丧、出殡等,把亲友聚集起来的目的都是出于对死者的哀悼、追忆,表现孝子贤孙的孝行。丧葬仪式由最初的吃食死者到现在“吃豆腐”丧葬活动,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哀悼亡者,表达孝子对死者的不舍以及众人对遗体的安置,只是后者显得繁琐、复杂。


李道和辨析了远古“弹歌”并指出,“弹歌”的丧礼仪式是保护父母遗体不被禽兽伤害,并猎获鸟兽之肉,用来代替父母遗体,在家畜饲养成功后,再用家畜肉代替死人肉,这反映的是社会由狩猎时代进入到农耕时代的演进过程。既然鸟兽之肉、家畜肉可以替代父母遗体,那么孝子用豆腐替代父母遗体也属正常,鲁班易俗传说正是这一行为的反映。随着农业社会对牛羊等畜力的需求以及农产品的丰收,黄豆制成豆腐用来取代牛羊等,继而替代遗体,这是农业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自然选择,也是农业社会进步在丧葬仪式中的表现。


另外,吃食父母遗体和孝子不能沾荤吃肉看似矛盾,实际则是密切相连的。早期吃食父母遗体,乃至与亲友诸邻同食,吃素是对早期吃人肉的规避,是人们想要抹杀人类早期吃食死者遗体的族群记忆。在古代食人、食死人肉风俗的社会大背景下,结合豆腐被称为鬼食,豆腐与肉的相似性等方面来看,“吃豆腐(饭)”不仅指宾客在丧葬筵席上所吃的菜肴,还喻指吃死人肉以及整个丧葬仪式的完成,这就是用“吃豆腐(饭)”概称整个丧葬活动的深层原因。


文章来源:《中原文化研究》2019年02期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