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20年11月

微民俗 | 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来啦~ 冰糖葫芦又叫糖葫芦,在天津又称糖墩儿,在安徽凤阳叫作糖球。 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它是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北方冬天常见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冻硬,吃起来又酸又甜,还很冰。 主料(山楂、草莓、苹果、葡萄等新鲜水果) 辅料(白砂…

Read More »

资讯 |《民俗研究》:2020年第6期目录

《民俗研究》2020年第6期(总第154期) 目录 学术前沿 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笔谈     刘铁梁 黄永林 徐新建  吕 微 陈泳超 刘晓春 徐赣丽 施爱东 刘志伟  刘德增 杨正文 宋俊华    5 …

Read More »

[宋颖]文化复兴视角下的传统村落脱贫探讨——以山西省绛县尧寓村为例

作者:宋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 摘 要:山西绛县尧寓村整合文化资源,寻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尧的传说”、省级非遗“尧的祭祀”和“尧王故里”、市级非遗“尧香茶制作技艺”等多层次保护体系的支持,以土地观、祖先观、中国观、和合观等传统…

Read More »

资讯 | 《文化遗产》:2020年第5期目录

《文化遗产》2020年第5期总第68期  出版日期:9月20日 目  录 传承与分享:非遗价值评估研究     高小康    1     机遇、困局与出路:2003年《公约》框架下…

Read More »

[孟令法]医疗技术的改进与民俗传统的延续:江苏省沛县立春“戴春鸡”习俗研究

摘要:民俗传承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科技创新的影响,这种动态模式不仅可以为民俗的社会适应提供技术支持,有时也会导致特定民俗事象的衰亡。普遍流行于淮海地区的立春“戴春鸡”习俗就是其中一例。虽然这项以婴幼儿为主体、针对天花的预防手段明显具有民间信仰的象征性,却也反映了区域民众对某些特殊疾…

Read More »

[白旭旻]从口传、字传到屏传——关于传播工具与民间文学迭代的反思

产生于中国传统社会与农耕文明相对应的民间文学,当进入工业时代、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后,其主体形式似乎消失了、不见了、没有了。这里隐含了一个容易被人忽视但值得探讨的问题:民间文学在当代是不是消失了?还是因为其形式的改变而使我们在认识上产生了偏差?   为了认知中国民间文学的发展…

Read More »

新青年|梅东伟:中原神话研究述论——以张振犁的中原神话研究为中心

主编推介 本期新青年梅东伟,男,河南省长葛人,民俗学博士,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艺民俗学、古典小说、民间文学。本文以张振犁及其成果为中心展开“中原神话研究”的述论。 中原神话研究述论 ——以张振犁的中原神话研究为中心 梅东伟 原文发表于《黄河文明…

Read More »

趣读 | 妖怪修炼手册

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是世间人的理想。妖怪们则渴望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在成仙的道路上,妖们或吸风饮露,或持天书。更有急功近利的,吃唐僧肉求长生,幻化为俊男美女求采补。千妖万怪过独木桥,修炼的手段也是千奇百怪。 选编于《中华遗产》 撰文/陈青 自古以来,人们便坚信通…

Read More »

资讯 | “第十五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名单

“第十五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名单 “第十五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活动,至征文截止日期共收到论文166篇。经过第十五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共有20篇论文获得“第十五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其中,特等奖2篇,一等奖4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8篇。现将评审结果予以…

Read More »

资讯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第01期文章目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双月刊) ,2020年9月创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刊聚焦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刊发研究理论、门类形态、田野个案、著述评介、专题访谈、政策读解、资讯动态等…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