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教学成果:民间文学的数字人文研究助力亚洲象保护


主编推介

新青年栏目致力于推介民俗学青年学人的代表性成果,现推出展示民俗学、民间文学教学成果的子栏目。本期推介云南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教学团队的成果。该成果在张多老师带领下,由2019级本科生常森瑞、高绮悦、王正蓉、陈佳琪组成课题小组进行研究。他们通过傣族民间文学的整理,联想到傣族“象文化”对当下野生亚洲象保护的意义,助力即将在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


教学成果:民间文学的数字人文研究助力亚洲象保护




自2016年以来,云南大学文学院深入推进“中国叙事”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教学改革项目,其中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科的教学改革是重点工作。在张多、高健老师的带领下,文学院本科生、硕士生积极参与了1950年代云大中文系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调查资料的整理工作,并于2020年与云大信息学院岳昆教授团队开展数字化合作。


在这项研究工作过程中,云大2019级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4位本科生在张多副教授指导下,从傣族民间文学的数字化分析中,发现了傣族多元、复杂的“象文化”,从而联系近年来野生亚洲象保护工作的实际问题,探索民间文学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路径。



一、通过数字人文手段重识

傣族民间文学“象文化”


云南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俗”的特征,云南有多达25个世居少数民族也成为一种习焉不察的常识。但是具体到每个民族,其民间文学到底有怎样的多样性,以往的质性研究往往语焉不详。常森瑞、高绮悦、王正蓉、陈佳琪四位同学在整理傣族民间文学调查历史档案的过程中,对比比皆是的象文化很有兴趣。在傣族的创世神话《英叭开天辟地》中就可以看到象的典型意义:


“他觉得塔不稳固,就将‘猴宾’身上的灰尘、汗泥搓下来捏了只大象,然后将塔放在大象身上,——塔变的大地这才稳定下来。”


在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中,也有提到英叭神创造象来镇天定地,象自傣族创世之初便有着创世神的地位。在很早的时候,傣族先民对象就有了崇拜和信仰的意识,崇象意识成为象文化发展形成的重要原因。而在近代旅游业发展以来,象更是成为傣族重要的文化象征,象文化在傣族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如何更加科学高效地弄清楚傣族口头传统中的“象”元素呢?在张多老师和信息学院段勇老师指导下,四位同学通过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KG)的技术手段,从云大中文系收藏的傣族叙事长诗《召香勐》中提取相关词谱,“象”文化在长诗中的分布一目了然。



而长诗中和大象相关的事物,通过关键词提取也变得清晰可见:



二、“人象接触”成为常态:

野生亚洲象保护亟待人文手段


从地理位置来看,傣族人民生活的地区属于亚热带丛林和热带雨林地区,适宜包括亚洲象在内的多种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在与象的长期共存的阶段,象对傣族先民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傣族民间的故事选》中,可以看到象多次以农耕助手和战争工具的形象出现,在这种关系下,傣族先民对象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感情,在长诗《娥并与桑洛》中,“养着成群的大象和牛马”,大象成为财富的象征。



近50年来,在西双版纳,先是因人类活动而导致“人进象退”,然后随着保护区的建立和相关法规的出台,亚洲象的数量开始有所回升。而眼下,随着生态恢复,野生亚洲象正在从原有的保护区出走,它们开始频频出现在公路、村庄、农田,甚至热闹的集市里,它们带给人们生活困扰的同时,不仅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出现人员伤亡。


据媒体相关报道2018-2020年野象进入人类区域的案并造成人员伤亡就有20多条案例。当大象从宗教故事和寺庙壁画中漫步到大街上和行人身旁,当热带丛林里的古老文明与现代社会的车水马龙相碰撞,矛盾难以避免。而如今的人象矛盾已经不同往日,不能仅仅依靠过去的科学手段和生态补偿就能解决。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了更好的解决人象冲突,保护亚洲象,就需要运用人文手段重新构建人与象之间的关系,使人与象达到良好的互动共生模式。


三、傣族民间文学给当下亚洲象保护的启示


傣族与亚洲象共同生活在滇南地区,千百年来形成了一套围绕“象”的民间文化将“象”文化转化运用到亚洲象的保护中,这是以往野生亚洲象保护忽视的部分。有鉴于此傣族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既有的“人象相处”的模式。本课题致力于通过将数字人文方法,从富集象文化的傣族民间文学文本中提取词谱,进而研究、分析傣族民间文化中的人象观,进而为当下而重塑人象关联提供思路。



经过数字人文手段的分析,可以看到傣族的象文化具有多元性,象不仅作为生活生产工具,而且在不同场合和情景下具有吉祥和宗教文化意义。在象文化多义性观念的影响下,傣族民众逐渐形成了与野生亚洲象共处、养殖利用亚洲象、崇敬亚洲象、艺术化亚洲象的文化制度。该制度对当今的亚洲象保护仍有积极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4位同学组成了课题小组,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校级立项,并且积极筹备参加“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这是云南大学中文系“中国叙事”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成效的一个缩影,也是云南大学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加强本科教学所取得的新成绩。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图片来源:原文&网络

拓展阅读

184.新青年|刘奕伶:不稳定的身体——一个京郊打工者聚居村的医疗实践

183.新青年|央吉卓玛:“宗”:格萨尔史诗的叙事程式、传统法则与故事范型

182.新青年|张青仁:民众主义与世界民俗学的浮沉

181.新青年|廖元新:20世纪中国民间歌谣搜集的实践历程

180.新青年|邵凤丽:当代祭祖礼仪传统重建的内在生命力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