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本期推出南京师范大学的教学成果。非遗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的重要力量之一。南京师范大学依托自身文化底蕴、学科特色、教学与科研优势,积极推进非遗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日常教学、学科研究等领域,逐步构建起特色鲜明、系统科学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南京师范大学
2021-08-31
非遗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的重要力量之一。而以文载道、以文化人,延续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创新非遗文化,是高校的责任和使命。南京师范大学依托自身文化底蕴、学科特色、教学与科研优势,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主动适应新时代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新要求,积极推进非遗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日常教学、学科研究等领域,逐步构建起特色鲜明、系统科学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推动非遗文化入校园,塑造良好育人环境
学校充分发挥传统非遗文化的柔性浸润作用,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以手工技艺文化、艺术文化、师德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让传统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一,以手工技艺文化、艺术文化展非遗文化魅力。学校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与相关工作人员进校园,开展展演或教授传统手工技艺等活动,让大学生在求知、开阔视野、建立世界观的阶段深入体验非遗文化魅力。其二,以特色活动展华夏风情、扬非遗文化。学校选择宫灯、宫扇、中国结、脸谱、景泰蓝掐丝等有代表性的非遗文化进行展示,全方位多角度展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从历史、文化、传播等多元角度,让大学生认识到各个国家、民族、各个地区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启发对文化现象的思考,培育家国情怀和文化自觉性。其三,以艺术人文讲座弘非遗文化。学校开展“古书画修复装裱技艺”“大气磅礴中国彩陶”“昆曲闺门旦表演赏析”“碑帖的魅力”等艺术人文讲座,以视觉盛宴、听觉盛宴塑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良性且有趣的互动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知、理解与认同。
学校以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责任感,培养、提高学生文化创新意识与能力为重要教育目标,科学设置课程、转变教学理念、变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将非遗文化教育合理融入教学,不断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其一,开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系列公选课程,以音乐、建筑、工艺、绘画等领域的文化遗产为内容扩展,充实学院选修课,尽可能满足教育学原理、学前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等多个专业的学生需求。其二,有机融合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学校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容易接受的非遗文化结合专业教育作为固定课程,采取课堂授课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理论与实践并重,以强化非遗文化的渗透性和传播性。非遗文化进课堂有助于以现代化、系统化的专业教育突破传统非遗文化传承的限制,学校积极探索非遗传承与现代大学专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发挥课堂教育的主导作用,推动非遗文化进一步得到传承和发展。
学校将非遗文化融入科学研究,力图做到以科研引领非遗文化教育向专业化、纵深化方向发展,以科研指引非遗文化延续传承、创新发展。其一,学校建设非遗基地,指引非遗文化教育专业化发展。学校充分结合当地非遗资源,深入挖掘地方非遗文化,推进非遗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先后围绕江苏民歌及口头文学、传统音乐民俗与民间节庆等主题展开研究,对“国家非遗项目‘高邮民歌’的校园传承”等课题进行立项研究,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条件下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二,成立精品项目,引领非遗文化纵深发展。学校以项目为基础,赋予非遗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并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现代教学相协调,促使非遗文化在再生产和再创造中,展现时代的生命力。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工坊”等精品项目,学校深化和凝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用以加强非遗文化研究、深化非遗文化实践,促进非遗规范化、精品化、科学化发展。
(注释及参考文献见原文)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21-08-31
图片来源:网络
拓展阅读
210.新青年|程浩芯:乱世佳节:《退想斋日记》中的节日生活与时间体验兼论日记作为民俗资料的价值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