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寒衣节最大的习俗便是“烧寒衣”给先人。而“烧纸”是中华文化中特有的祭奠祖先的方式。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烧纸”这件事。
❖
不靠谱的民间传说
❖
民俗学研究中,烧纸习俗的起源解释有两大类型:
其一,是依托民间传说的口述传统;
其二,则是散落各处的文献史料。
在民间传说中,有这样一个经典版本:
河南社旗县一带有个传说,古时候有个叫蔡伦的人,发明了纸。人们争着买纸写字,他的生意做得很好。蔡伦的嫂子慧娘看上了这项厚利,就让丈夫蔡莫去找蔡伦造纸。蔡莫去的时候,妻子一再交代说:“少学几天赶紧回来,能早日赚钱。”蔡莫去到蔡伦哪里,学了三个月就回来开起了纸坊。因为造的纸太粗糙,卖不出去,堆得满屋子都是,两口子望着纸捆,非常发愁。
慧娘到底是个聪明人,想出了办法。半夜里,蔡莫放声哭了起来。邻居们不知蔡莫家出了啥事,过来一看,是慧娘死了,已装了棺材。蔡莫见邻居都来了,便哭了一阵,抱来一捆草纸,在棺材前点火烧了起来。烧着烧着,只听棺材里有响声,他好像没听见,只管烧,只管哭。又烧了一阵,只听慧娘在棺材里喊:“快把棺材揭开,我回来了!”这一下可把周围的人吓呆了,只好壮着胆子把棺材的盖子揭开。
慧娘坐了起来,拿腔撤调地唱着:“阴间钱能行四海,纸在阴间做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肯放我回家来!”唱罢,定了定神说:“刚才我是鬼,现在我是人。我到了阴间,就让我推磨受苦,丈夫给我送了钱,小鬼们为了几文钱,争着帮我推磨,真是有钱能买鬼推磨。判官知道我有钱,向我要,我把丈夫送的钱给他好多,他就暗暗地开了地府后门,把我放了回来。”
蔡莫听了妻子的话,装作不明白地问:“我没有给你送钱啊?”
慧娘指着正烧着的纸堆说:“那就是你给我送的钱,咱们阳间拿铜当钱,阴间拿纸当钱。”
邻居们受了他们的欺骗,认为烧纸真有恁大的好处,都忙着掏钱向蔡莫家买纸,去各自的祖坟上烧了起来。不到两天,蔡莫家堆积满屋的草纸全卖完了。从此,留下上坟烧纸的习俗。
这个典型的故事其实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大致上都是以“商人牟利”的角度戏谑地诠释了民俗。从民俗学考证看来,这些传说虽然上溯到了汉代,但是实际流传的年代并不久远,且与交子、银票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关联。在公元995年,四川成都的商人开始使用“交子”作为私人交易的媒介。到了公元1024年,宜州官府发行了第一种官方纸币,分别代表从一到十贯钱不等。到了12世纪,纸币每年的发行量相当于两千六百万贯钱。在元代,总量进一步提高:“在整个元朝,货币体系基本上都是纸币”。这为烧纸钱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对待烧纸这件事情上,民间态度的“双重标准”:带有戏谑性质的溯源,是更注重“生活世界”的现实主义的表现;依然热衷于烧纸,希望将现实的阳间生活秩序延续到阴间,又表达了某种超越性的精神寄托。
在文献资料考据方面,让学者确信,至少在公元11-12世纪,烧纸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普遍的习俗。而最早记载“纸钱”的文献之一是公元7世纪的佛教文本——《法苑珠林》。里面有一个鬼故事,说的是一个有着丰富神灵知识的人解释说“对鬼魂有用的东西和对活人有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黄金和丝绸是唯一可以在两者之间共用的东西,但如果是仿制品则有特殊的用途。因此我们必须用黄色的锡箔纸来制作黄金,用纸来制作丝绸,这样的东西会比其他东西更值钱”。
于是,便有学者认为佛教的兴起和印刷术的发展,是型塑纸钱习俗的关键因素。印刷术使佛教可以以经文和符咒的形式在民众中传播,这是纸钱出现的主要动力。当然,这些解释都不具备完全的说服力。于是学者们想出了另外两种路径解释:一是,从文化与经济的层面切入,二是,从人类学和符号学的角度切入。
❖
丧葬俭朴化的巧思
❖
在今天看来,烧纸可能是不环保、带有迷信色彩的陋习。然而,从历史上看,烧纸的出现,可能是一种进步。从商周以来的丧葬和祭祀习俗来看,我们经过了用活人、用陶俑、在墓地放入真金白银、专门铸造冥器的时代,比如秦汉时期。通常盗墓者最喜欢汉墓,因为西汉厚葬,墓中财宝数量庞大。而在祭祀的时候,杀猪宰羊,花费也是极大的。
那么,对于民间的普通百姓来说,又该如何怎么办呢?因此,有学者认为纸钱、纸质祭祀用品的流行是普罗大众对他们丧葬花销的一种节省行为。烧纸既能实践遵守儒家教义,表现出葬礼的适中和节省,以避免过分占用生者有限的资源,同时又体现了等级的差异,至少皇室贵族依然会用一些真实物品陪葬祭祀。
当然,物极必反。由于纸的易得,烧纸的行为就不受限制。纸钱也在无形中推动了一种奢侈精神,允许发起一场无限制的仪式,他们可以在供奉过程中通过焚烧来彰显自己。站在这个角度看,今天我们再讨论丧葬与祭祀习俗时,应该要吸取经验和教训。
❖
符号学的解释
❖
任何一个民族都会有一套处理“死亡”的符号仪式。在传统中国的普遍信仰中,是认可灵魂和阴阳五行学说的。而烧纸的仪式,在符号上完成了生者与死者之间的链接,也符合了整个阴阳五行的转变的逻辑。纸钱的整个死亡祭礼三段五步[蜡烛、(香、食物、纸钱)、鞭炮]之一,仪式“五内嵌三”的步骤(蜡烛、[香、食物、纸钱]、鞭炮)使阴阳五行中的五个部分相互协调。阴阳本身就是宇宙更新的生生不息。宇宙更新的生生不息、循环往复蕴含了一个涨落起伏的律动过程,这便让生者与死者产生了某种链接。一方面,付之一炬的纸钱化作某种“气”,去往阴间,而烧纸钱所留下的烟尘和灰烬,又在阳间,是现实物质化归后的残余,也成为了怀念与记忆的物质材料。纸钱在熊熊燃烧显示着火焰的净化功能:放鞭炮则最后终结了残存的与非具体化、无形的鬼神之间的联系。纸钱和鞭炮的剧烈氧化,标志着仪式过程与美学体验的完满。
这种仪式的意义,背后是强大的文化积淀,只不过我们身处这个文化之中,便日用而不知了。
❖
简单的总结
❖
第一,在古老的祭祀死者的习俗中,就已经存在焚烧真实物品献祭的行为。而烧纸,是替代了将真实物品的直接焚烧。
第二,以纸张代替实物,符合儒家教义。用泥土、草木、布料制作陪葬品或祭祀物品,从秦汉以来就已经出现,这是一种避免过分占用生者有限资源的经济行为。特别是宋儒,非常支持以纸制品代替实物祭品。
第三,纸张制作技术的成熟与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烧纸的习俗发展。唐宋以来的商品经济发展,物质精神成为普遍,进一步推动了民间烧纸的行为。
第四,道教、佛教的宗教祭祀仪式很快将“烧纸”纳入其符合体系,给予解释和推广。
第五,烧纸的整个祭祀仪式,成为我国普遍信仰中的一环,帮助人们解决生者与死者沟通的问题,安顿身后世界,同时也让民众参与到宇宙生生不息的循环之中。
第六,对于烧纸习俗的研究,其背后深厚的文化意义是值得探索的,我们往往日用而不知。
第七,虽然烧纸在今天看来是一种陋习,但是曾经也是一种进步,我们需要辩证的对待。
第八,在新时代,我们确实需要某种新的仪式来完成对死亡的处理,表达我们对于逝去亲人的祭奠,安顿我们身后的世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复旦人文智慧” 2020-11-15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