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计划|乘风破浪的女性


Reading…


长期以来,女性的年龄被看做是“一个万劫不复的数字”,30岁这个年纪做什么都太晚了。可真的晚了吗?


在热播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中,30+女明星逆龄成团;在电视剧《三十而已》中,都市女性在三十岁这一节点,直面生活,活出自己。


关于女性的话题近日仍热度不断,本期我们仍延续上期的主题,一起阅读女性的书籍,共同欣赏乘风破浪的女性!





共读书单



01


《女性与权力》 


[英]玛丽·比尔德 天津人民出版社   

英国著名古典学家玛丽·比尔德以其睿智的头脑和辛辣的笔调重探性别议题,揭示有权势的女性是如何为历史所对待的。她选取了自古典世界直至今日的众多案例,探寻“厌女症”背后的文化根基,并将讨论引向公共场域中的女性声音、社会文化对女性与权力之关系的预设,以及少数“成功”女性拒绝将自己嵌入男性模板中的努力。比尔德本身也曾经历过针对女性的歧视和网络上的性别攻击,在对这些个人经验的反思中,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人们的认知中,女性在已经被男性化编码的权力架构里根本就没有一席之地,那么难道不是权力本身需要被重新定义吗?


02


《圣杯与剑》


[美]理安·艾斯勒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剑”是统治、毁灭的隐喻,“圣杯”则象征着向神圣和谐秩序的回归,它给予权力而不是剥夺权力,用平等合作取代统治。在此基础上,艾斯勒颠覆了传统的男人统治女人,或女人争取权利超越男权的观念,展示了一种建立新的男女社会关系的可能性,即以伙伴关系取向的文化取代统治关系取向的文化。


03


《三个原始部落

的性别与气质》


[美] 玛格丽特·米德  浙江人民出版社

这本书主要围绕“性别气质”展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阿拉佩什人、蒙杜古马人和德昌布利人三个原始部落的情况。阿拉佩什人男人和女人角色无异,在共同的事情上倾注了满腔的母性之爱;蒙杜古马人身处在一个食人肉部落的节奏中,一夫多妻,崇尚暴力;德昌布利人生活在湖畔,艺术是生活的旨趣。根据不同文化成员之间的差异,得出“两性人格差异是由社会文化造成的”的结论。


04


《记忆的性别 


[美]贺萧 人民出版社

本书开创性地从性别研究和集体记忆的角度切入了中国当代史研究。作者用历时15年收集的口述史资料,向我们描述了陕西省某农村的72位老年妇女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生变迁。通过深入分析这些被访者的人生故事,作者从女性视角出发,记载了农村社会变迁对于妇女生活产生的影响。作者通过性别差异这个权力轴线,切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的集体化,探讨了社会主义的性质以及性别在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作用。著作通过女性视角,丰富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史,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客观地认识那一段历史。


05


《欲望与尊严》


肖索未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以婚外包养关系为棱镜,透视市场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亲密关系及其背后的情感逻辑与伦理实践。对不同阶层的男性而言,婚外包养是否具有相同的意涵?城市本地女性与外来打工妹在这些关系里的经历和感受又有什么样的差异?在本书中,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将化作一个个耐人寻味的个人故事。透过这些嵌入在阶层变迁、城乡流动、消费主义兴起和性别关系重塑背景中的私人生活选择与体验,本书将探讨亲密关系如何成为人们实践“欲望”和获得“尊严”的重要途径。


06


《醒来的女性》


[美]玛丽莲·弗伦奇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醒来的女性》是一部反映了整整一代美国女性生存境遇,令每一位普通女性心生共鸣,潸然泪下抑或热血沸腾的小说。出版以来全球销量超过2000万册,出版22种语言版本,堪称“小说版的《第二性》”,甚至间接推动了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无数女性认为这本书写出了她们一直被压抑的内心世界,甚至改变了她们的一生。







共读计划安排




  1. 每本书招募2人,开启本次共读计划;

  2. 报名时间:7月30日晚8:00–31日晚8:00

  3. 共读计划分以下阶段:


7月30日晚8:00–31日晚8:00扫码报名


8月1-2日,完成组队,并商定阅读进度


8月26-28日,分组完成读书分享,自愿提交读书报告






共读福利




1、参与共读计划,你将拥有优质的书友,相互探讨~

2、完成共读计划任务的小伙伴将会收到一份精美的电子纪念证~

3、读书报告择优刊登于中国民俗学网、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等学术媒体,优秀文稿作者将有机会获得惊喜小礼品一份。






报名流程



01

扫码填写表单报名


按要求填写表单进行报名!

7月30日晚8点开始报名。


02


添加“民俗君”微信


报名完成后,到民俗君报到(添加微信好友,备注姓名以及书名)

两天内不报到,报名无效。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