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暖水瓶:一种工业品的民俗生命


暖水瓶,这种带着筒盖或者是翻盖,一拔木塞就会有熟悉的热气喷出来的保温装置,曾经是人们最熟悉的物件儿,但随着电热壶和保温杯的普遍使用,暖水瓶如今已不再是家庭或办公室中的标配。

虽然不再当红,但这个小小的“瓶子”,曾是我们民族工业发展的代表



最早雏形:宋代的贵族神器


根据学者目前的推测,暖水瓶最早的雏形应诞生于北宋年间,粗略算起来已有900年的历史。


《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末年东京汴梁城繁华,冬日大雪纷飞仍有夜市,沿街叫卖的除了小吃、点心之外,“至三更,方有提瓶卖茶者,盖都人公私荣干,夜深方归也”。这类于风雪中提着水瓶沿街售卖热茶的情况,就被视为是暖水瓶历史上第一次民间范围的应用。

因为寒冬夜夏,长时间沿街叫卖,一般的铁瓶瓷瓶容器很难保证茶水温度。根据当时北宋较为发达的水银工艺以及频繁的海外琉璃(玻璃)贸易,学者们推测北宋时的暖水瓶大致是以玻璃为胆、水银包裹其面,外面包裹陶瓷瓶体,其基本结构与后世暖水瓶相仿。


数一数,图中有几个“暖水瓶”?(传刘松年绘《茗园赌市图》

不过,这种宋代暖水瓶,也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用得起的东西。南宋《夷坚志》中记载,北宋名相张齐贤的后代张虞卿家里曾有一件古瓶,能够保持瓶中水温,因此被人们视为宝物。由此或可想见,这种暖水瓶在古代的价值。

不过,这个宋代的暖水瓶最初版本,并没有流传下来,下一次它再次出现于国人视野中,是800年后了。


(宋)梁楷《八高僧故事图卷》(局部)

师夷长技:德国暖水瓶的引入


1922年,来自德国的暖水瓶正式登陆上海,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正式引入的近代暖水瓶。当时为了扩大宣传,把暖水瓶运来上海贩卖的商家还在《申报》上做了广告,刊登德国暖水瓶实物图像,并予以介绍,主要卖点就是这种暖水瓶可以保温24小时。

1922年12月26日《申报》:上海中法药房经销德国热水瓶广告


这种近代暖水瓶,源自苏格兰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詹姆斯·杜瓦的发明,他当时找人吹制了一种双层玻璃瓶,外面镀上银,由于两层玻璃之间是真空的,能够阻止热量传导和对流,因此可以实现保温效果,这种玻璃瓶被称为“杜瓦瓶”。到了1903年,一位叫做赖因霍尔德·伯格的德国玻璃工人对杜瓦瓶进行了改造,他增加了一个镍制的瓶状外壳,近代暖水瓶由此诞生

最初状态的暖水瓶价格不便宜,所以只用于特种领域——比如医疗领域的疫苗保存以及科考队、探险队的饮水保温等等。


“杜瓦瓶”与詹姆斯·杜瓦

1922年首批登陆中国上海的这批德国暖水瓶,采用钢化玻璃瓶胆、瓶胆底部设置弹簧以及镍制外壳的设计,售价高昂,其中最便宜的一款,也高达10块银元,这个价格在当时大致相当于北京市民一个五口之家一个月的全部生活费,上海一个纱厂男工10天的工资。

对于当时老百姓来说,这是名副其实的奢侈品,根本消费不起,所以最初这第一批暖水瓶也不是卖给民众的,它主要是供给上海各个医院用作医疗用途的。

 

历史烙印:民族工业的象征


暖水瓶真正从医院、药房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要等到1928年以后,面对德日暖水瓶产品充斥中国市场的局面,中国民族工业的一些玻璃工厂纷纷成功生产并向市场供应国产暖水瓶

1930年代,上海立兴热水瓶厂设计的带把手的5磅暖水瓶,一举成为日后沿用数十年的经典样式。立兴厂当时专门给自己的热水瓶产品设计了一款商标——“长城牌”。设计者自己解释立意说,“窃比于驰誉世界吾国大工程之一,取巩固国防之意耳”。民族工业的热水瓶就这样与进口的德国、日本同类产品展开了竞争。

热水瓶可当长城,这就是民族危亡年代的特殊印记。





崛起的中国民族企业推出的暖水瓶,因为价廉物美、花色繁多,不仅在国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而且逐渐成为对外出口的拳头产品,外销欧美多国。在经历了抗战的艰难困苦之后,一直到1950年,国产暖水瓶接近七成的产量都是用来出口的,是当时重要的外销产品之一。

比较而言,国产暖水瓶的价格已经是国际范围内较低的水平。在1930年代,一个2磅暖水瓶售价大致在银元1块左右,只有美国同类产品的九分之一,但这个价格仍旧不是大众普遍消费得起的。并且,受困于总产量,暖水瓶的主要消费人群仍旧是大中城市中的某些群体,而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它的普及之路仍旧漫长——根据1930年对华北地区冀中一带农村的调查结果,当时11个村2000多户村民,一共只有两个暖水瓶。

当年畅销的上海立兴厂暖水瓶的“长城牌”商标上面专门有“高等国货”字样,这正是在当时中国工业贫弱的背景下,暖水瓶地位的一个真实写照。


雨后春笋:工业发展下的“婚庆礼物”


新中国成立之后,伴随着对暖水瓶企业的工业整合,暖水瓶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60年达到了年产4200万只,1978年达到了一亿只。暖水瓶一方面在国内逐步实现规模普及,另一方面继续执行着出口创汇的任务。

1981年,“长城牌”商标批准恢复,长城牌热水瓶再次销售


在产量极大提升的同时,暖水瓶价格也相对得到了下降。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大致一个暖水瓶的售价,大致在1元多的木壳暖水瓶到3元左右的金属或搪瓷暖水瓶的价格区间之内。



对比当时城市职工每月几十元的工资,这个价格相对而言能够接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很长时间里,暖水瓶仍旧凭借售价作为婚庆礼物。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对新人结婚,同事赠送一对暖水瓶是很常见的,有大红外壳或“双喜”图案的暖水瓶尤其受欢迎。这类充作婚庆礼物的暖水瓶,是可以在当时不那么普及的照片中作为背景摆设公然上镜的。


如今的暖水瓶,自然已经不复曾经的“高大上”,但是即便是在饮水机、电热水壶等的围攻之下,暖水瓶的故事也并未彻底终结,在退出舞台中央之后,它的故事仍旧还在延续。

END

文章转载自“文化溯源”微信公众号 2020-6-9,原标题为:《这个瓶子,曾是民族工业的骄傲……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