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 | 在快手上复出的2万中国手艺人

你有多久没有见到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手艺人了


飞速进展的工业化在为现代人带去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其实也意味着货物的同质化、单调化。千篇一律的塑料金属制品越来越多,过去那样凝聚着手艺人心血的器具却越来越少,老手艺人们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了。


似乎连街上的糖人儿都失去了灵魂

(图片来自@图虫创意/makingultimate)


但谁也没有想到,如今这些手艺人能在手机上找到新的人生跑道,成为一个个真正的“技术主播”。




重出江湖的篾匠


竹子是一种人们再熟悉不过的植物。虽然这种适应性很强的植物在非洲、中南美都有分布,但由于亚太产区占据了竹子分布的绝对优势,中日韩和东南亚民族对它的应用也是最广泛的。


这种生长极快,具有良好机械强度的植物,在工业并不发达的古代,是南方最重要的建材、工业原材料,甚至可以作为武器——戚继光用于阻拦倭寇的神器狼筅其实就是一根大毛竹。


对竹子精巧利用的最高峰无疑是篾匠手中的竹编器具。由于竹子具有纵向上极佳的韧性,取材又遍地俯拾皆是,它的制成品也因此大量进入了浙闽、湖广、川渝、云贵、岭南地区的家庭。从用粗重竹板拼装的竹椅到以细密竹篾编织的鱼篓,竹制品在传统南方农村生活中无处不在。


竹编笼屉(粉蒸肉)必须拥有姓名

(图片来自@图虫·创意/仙人板板)


可以说,竹编技艺演绎的就是最经典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是竹产区器物文明最鲜活的记忆。

负责制作这些竹器的篾匠也因此在当时的南方农村社会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他们农忙时是农民,农闲时就是走街串巷的工匠,为家家户户带去新做的竹编,甚至能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定做蟹筐、茶箩等特制装备。


当然篾匠手艺并不简单,往往需要数年的培训期。毕竟他们需要从选竹开始,练习砍竹、劈竹、剖竹等等不同的工艺流程,被竹子割伤更是家常便饭。所以有人说,看一个竹艺师傅有多少年经验,就看他手上的茧子有多厚


(图片来自@图虫·创意/行天涯_007)


快手红人@创手艺 就曾是广大篾匠学徒中的一员。1980年左右,出身浙江的他最早入门是跟着自己的舅舅,只是舅舅手艺不精,只能把对竹艺很有兴趣的外甥介绍给了一位专业的师傅。可惜这位师傅也因为出了交通事故没法再教,让徒弟找了第三位师傅,前前后后花了四五年才最终出师。


现在他在快手上已经有很多作品了


时代变革的到来往往没有预警,就在他学艺的同时,塑料制品正在迅速向农村社会渗透,它的价格更便宜、结构更多变,传统的竹编手艺在农村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这也是同一时期全国各地篾匠的共同命运,这些身怀绝技的人受到技术冲击,只能重新寻找就业的机会。创师傅就扔下技术,转行做了器械保管员,一做就是20来年。


竹编技艺也同时退出了南方农村的生活,变成了一种遥远的回忆。


手艺人发出“从小苦心学,长大被淘汰”的感慨


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以为篾匠已经完全被淘汰的时候,互联网应用快手的出现让这门古老的手艺焕发了新的生机


在快手上闲逛的他有一天突然发现了红人@老篾匠,做的正是他再熟悉不过的江南竹编。这让创师傅着实有些兴奋,工作是活下来的手段,编竹篾的手艺才是他真正热爱的。他可是做梦都想把这门手艺再捡起来啊!


@老篾匠 的作品也很贴近生活


于是他也开始在休息日重新从最基础的砍竹劈竹做起,一边做一边回忆当年的技术,也拍成了视频放到快手上。为了让现在的观众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手艺,他也对器形进行了创新,不再做当年的农具,改做现在城市生活用得上的工艺家装。


比如在这支视频里,他做的就是一个双层果盆。这件竹艺看似简单,但其实不仅需要双层编织,还要上锅蒸煮定型,是把老手艺用到极致的作品,放在家里也简洁大方,有复古的味道,这让生活在现代化环境里的一众粉丝也都抢着买。



眼见粉丝们这么热情,创师傅也真的做了一些小家伙什卖给大家,现做现卖地带货。比如下面这个小锅刷,在竹艺里只能算小品级,但在市面上确实不多见了,在粉丝里大受欢迎,师傅一个人都做得忙不过来了。


穿插捆绑的动作太秀了


通过这种方式,创师傅希望能让竹艺在人们的生活里真正发挥作用,登堂入室地作为工艺品复活。


这些用心的努力也被粉丝看在眼里,他们很乐于在评论区留下鼓励的话语,夸师傅的手艺不一般,有时候还会有年轻人希望拜师学艺。这让人看到了传统的竹艺重现江湖的可能性。




中原古窖再燃烧


技术文明与地域特色往往难以区分,人们总会想办法对本地的自然资源进行利用,并在朴素的资源基础上发展出高超的工艺技巧。对于这一点,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的钧窑传人与杭州的篾匠师傅应该有很多共同话题。


中原大地上的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里出产的瓷器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单色瓷的基础上有了色彩的变化,是青白瓷时代之后第一批掌握彩瓷的工艺。而且由于是釉彩在烧制过程中自发发生化学反应和物理流动形成的,每一件的色彩都独一无二,收藏界称“钧瓷无双”


(图片来自@图虫·创意/钧文化)


这种充满奇幻色彩的釉变,不仅受到了宋代皇室的喜爱,也在金元明清等历朝历代受到重视,连到东方掠夺的外国殖民者也对钧瓷钟爱有加——即使它只是一块残片。


但清末以后中国国力衰微,匠人四散,钧窑一度不复当年之勇,传统工艺也趋于失传。新中国建立以后,神垕镇才慢慢召回了匠人,复兴了钧瓷工艺。


中国钧瓷文化馆

(图片来自@图虫·创意/electriCitySir)


李雪亚就出生在这个以瓷器闻名的镇子里。她的父母都是瓷器厂的工人,这让李雪亚从小就有了比同龄人更多的“玩泥巴”的机会。成年后,她也嫁给了一位钧瓷工匠,正式入了行。


2008年6月,《钧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立了省级和国家级传承人。出身于瓷器世家的李雪亚也在此后被选为许昌市钧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厂里的“小泥妹”接过了先辈的接力棒,承担起了守护古法的重担。


但李雪亚也有觉得忧心的事:虽然有洛阳理工学院、河南省原工艺美校以及黄河科技学院等院校的学生来实习,钧瓷在社会上也不乏行家买手,但真要说14亿中国人里了解钧瓷的人,可就太少了。这门手艺要传承下去,需要让更多人见识到它的美


后来李雪亚就开通了自己的快手账号,@钧瓷艺人李雪亚,把手拉坯和瓷器出窑的成果普及给更多人看。



这些视频并不喧闹,有的只是李雪亚用巧手在旋转的拉坯机上将土坯变成一尊尊造型别致的瓷胎。这看似驾轻就熟,其实是个体力活,因为做空心的大件瓷器需要在美观和坚固间不断调整,工匠的手看似没动,使的全是暗劲。


泥巴在她手上很听话


换句话说,他们必须十分努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费力。


老铁们也能感觉到轻巧背后的真功夫,纷纷称赞李老师是巧手匠人,也有不少人起心动念想买上一件美瓷。



在这个时代,有人关注才能让一门手艺真正地活下去,而手艺人才算是得到了真正的尊重。现在看来,李雪亚当初传播传统艺术的心愿还是在快手成功实现了。


其实瓷器作为中国的国宝级工艺,一直都是快手重点关注的一门手艺。去年9月,快手就和景德镇市合作,通过千名非遗手艺人入驻快手、快手大V直播逛夜集的方式,把瓷艺的魅力介绍给了更多的观众,帮助瓷器手艺人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火了起来。




绣出一个新世界


江苏苏州是闻名遐迩的温婉之地,这里有一样特产最能代表江南的娟秀,那就是苏绣


苏绣在文献中最早见于经济中心南移的宋代,到明清两代则发展到了高潮,江南地区高度专业化的桑蚕养殖为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料。此时苏绣的影响范围已经不局限于姑苏城,而是扩展到了无锡、常州、扬州、宿迁等地,当年可谓户户有绣工。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评选的中国十大绣种之一,苏绣技艺也在新中国以后得到了比较好的保存和创新。针法细密、创作空间极大的苏绣,在此后的岁月里仍然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从商业化的角度来说是比较成功的非遗门类。


(图片来自@图虫·创意/晚来一瓜狍)


但它也有自己的困扰,如苏州大学李扬、熊莹等指出,受市场化导向干扰的苏绣正在变得急功近利,创作上“重传承,轻创作”,导致绣品题材单一,过去引以为豪的艺术性反而越来越稀缺,长此以往恐怕缺乏“造血”能力。


苏绣的传承,需要游离于机构化、商业化之外的新鲜力量


土生土长的辽宁人薛淑萍就是其中一员。薛老师至今仍然记得小时候看过的那部苏绣纪录片。片中栩栩如生的黄色小猫作品在她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也让她萌生了学习苏绣的想法。


(图片来自@图虫·创意/秋水阁主人)


然而想在东北学苏绣,在那个年代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薛淑萍只能在业余时间自己琢磨,在布料上绣一些简单的图案,还远远达不到巧匠的地步。这个梦想一直怀揣到了中年,才在交通技术和互联网的帮助下逐渐成真,薛淑萍甚至通过观摩悟出了乱针绣的技法。


乱针绣是苏绣中最难的针法之一,与传统苏绣每一针相互衔接整齐排列不同,乱针指的就是长短不一、互相交叉、层层加色。想要做好乱针绣,绣工需要对整幅画面有全局性的思路,对各种基础针法也要运用娴熟。


咱也看不懂


当然,作为成果,一副乱针绣作品的艺术价值也高于一般的苏绣。


虽然不是生活在原产地苏州,此时的薛淑萍却已经可以说是个苏绣的行家了。后来她拥有了自己的绣店和教学班,又在当地妇联的组织下接触了快手,在自己的账号@薛淑萍苏绣艺术上每天发一个视频作品,与更多人分享苏绣的精妙技法。


她也绣了小猫


没想到这吸引了数万粉丝前来观摩,其中还有几个人成为了她的“云学徒”,通过快手直播跟着师傅研习针法。


师傅线上请进门


虽然不是专业的主播,热爱苏绣的薛淑萍却很重视视频的观赏效果上镜必穿旗袍、唐装等与苏绣气质相符的传统服饰,选取的音乐也以评弹、古筝为主,带着粉丝在一针一线的缝制中,梦回温婉吴地,感悟苏绣中蕴藏的地方古韵。



她的这些小心思,细心的观众也都发现了。很多人在她的留言区评论,看她的视频能让人静心、开心,还有的成品视频下是老铁们统一队形的大拇指、666。


能看到苏绣技法在快手上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薛淑萍也觉得特别欣慰。





其实,像@创手艺、@钧瓷艺人李雪亚、@薛淑萍苏绣艺术这样的民间手艺人在快手开视频号早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现在的快手上,大概有2万多名像他们这样的民间达人,涉及的领域也多种多样,木工、剪纸、捏面人无所不包,其中还有不少是国家级、省级的非遗传承人。


@木工先行者 和 @周晓东面塑


但在快手出现之前,这些手艺人的生存却并不容易。国家文旅部2018年公布的信息显示,当年新增的非遗传承人平均年龄63.29岁,属于高龄群体。而平均年龄如此高的原因,还在于绝大多数技艺已经没有了实用价值,变现困难,传播受阻,没有年轻人愿意入行。更何况,还有很多濒临失传的技艺,都没有评上非遗。


而如今,快手的出现,为这些担忧手艺要断了的匠人辟出了一个比过去更热闹、更广阔的展示空间,也为他们提供了全新的生活方式。这当些精巧的技艺被更多人看见,它们也就有机会得到更好的记录与传承。



文化遗产得到了网络技术的赋能,终究不会被人遗忘,而会在新的时代创造新的价值。

END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2020-4-13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