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剧制造机”正午阳光出品的《清平乐》,聚焦北宋第四任皇帝宋仁宗。经历过清代剧一片一片的光头之后,我们终于能看看格格阿哥皇阿玛之外历史剧了。
宋仁宗,论才名比不上宋徽宗赵佶,论威名比不上宋太祖赵匡胤,在各路传说和民间故事中是个背景板。好不容易有一回当了男主角,还是作为“狸猫换太子”里的狸猫,啊不对……太子,但是大家只记住了机智热血的包拯,对于被调包的宋仁宗, 谁 ??
这次电视剧的播出,让一贯被当作宋·隐形人·背景板·仁宗,终于站到聚光灯下,他的温厚儒雅,他的隐忍克制,他的无奈和欢喜。原来写在历史书几行字的名字,背后其实是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人,虽然我们与他隔着800多年。
这其中最打动人的,是宋仁宗对待手下人的态度,那叫一个体恤!那叫一个克制!看得让人真众筹把自己老板送去北宋进修一下……
宋仁宗有多克制呢?比如,一天早朝,宋仁宗看起来脸色不佳,大臣有点担心,仁宗说不开心是因为昨晚好饿,没有吃到非常想吃的烤羊肉。一国之君,半夜连点儿点外卖的权力都没有?过分了。大臣们非常不理解,宋仁宗解释说,如果吃一次,以后御厨就会经常准备,不止浪费人力,还要枉死很多无辜小羊,太残忍了。
宋仁宗体谅下属,不半夜给大家增加工作量,不随意设定kpi!他对食材都很有同理心!真是感动北宋的道德楷模。
清初彩绘版《帝鉴图说》中的《夜止烧羊图》,讲述宋仁宗忍饥不食烧羊的故事。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除了宋仁宗,《清平乐》中还有一个夺目的男子天团,史称古文背诵天团。瞅一眼里面的人物就让人瑟瑟发抖,那些年我们一起“默写并背诵全文”的恐惧全回来了。
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周敦颐、范仲淹、韩琦、司马光、 吕公著、范纯仁、苏辙……这些名字是不是特别眼熟,他们都是在宋仁宗时代登上历史舞台的,仁宗又被成为“巨星制造机”,群星背后的男人。但其实,这些才华横溢的巨星们,一点都不好惹,经常追着仁宗骂。
骂仁宗梯队,又名台谏官。台谏是台官与谏官之合称,首置于唐朝,宋朝最看重台谏,“台谏者,天子耳目之臣”,而且言者无罪。宋太祖甚至立下“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誓不诛大臣、言官”之誓言。
仁宗继承祖宗法制,加上他本人性格仁厚,台谏官每一个都充分发挥自己所长,比如包拯。
包老师经常上章,屡屡犯颜直谏,噼里啪啦喷仁宗一脸唾沫星子。仁宗呢?不就是唾沫星子嘛,擦一擦就行,不影响不影响,一边用袖子抚去脸色的口水,一面认真听包拯叨叨不停,最后还采纳的包拯的建议,也没有怪罪他什么。
很罕见吧。别说掌控你生死的老板,就是老板助理你也不敢这么直言不讳。包拯能在朝堂上活过三集还屡屡高升,不得不说仁宗不爱计较的性格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宋仁宗两任皇后都不是自己想娶的,他人生的true love是温成,也就是张贵妃。因为实在太喜欢张贵妃,仁宗打算给她叔叔也升个官。包拯又又又出面反对。包拯不同意任命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为三司使,机智的仁宗便改命张尧佐为节度使,包拯又激烈反对,还组织了七名言官与皇帝理论。仁宗很生气:“你们是想说张尧佐的事吗?节度使是个粗官,为什么还要争?” 包拯的同事, 言官唐介不客气回答道:“节度使,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都曾经做过,恐怕不是粗官。” 仁宗无话可说……最终妥协。即使仁宗再喜欢张贵妃,也没法利用裙带关系,给老婆的亲戚安排个好职位。
换做你的话,阻拦老板的人事安排,你是打算明天就辞职吗? 又有多少像仁宗这种,拥有至高权位但是非常克制的老板?
位列“唐宋八大家”的苏辙,年轻时候嚣张的不行。苏辙,大家又叫他小苏,大苏是他哥苏轼,兄弟俩并称北宋文学耀眼双子星,大苏诗词文章写得极好,是大宋文学青年的偶像,每有新篇出,人必争诵之;相比之下,小苏似乎显得有些默默无闻,直至今天,大苏的光芒仍然盖过了小苏。相传宋仁宗看了二苏的殿试文章,退而喜曰 :“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但苏轼,我们都知道,政治命运比较坎坷,大半辈子都奔走于地方。小苏就不一样了,当上了副宰相, 元祐更化之政,苏辙是主导者之一。但如果当初仁宗选择不原谅他,苏辙或许就此陨落。
苏辙当年和哥哥一起参加考试,一路杀到复试,复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又叫御试。那一年参加御试的有四个人,宋仁宗提出的考题是要各位考生对国家现在各种困顿提出解决方案。
苏辙这个实心眼的孩子,写了6000多字,把宋仁宗从私生活到执政能力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骂了个遍。一说仁宗好色怠政,又说朝廷劳命伤财,还说仁宗爱慕虚名,老喜欢干一些根本就是为了获得赞扬的事。呸。
骂得太狠,苏辙自己觉得交上考卷觉得肯定落榜,对这次考试不抱任何希望。
苏辙当时刚刚二十三岁,换作今天也就大学刚毕业在家准备了一年考研后来放弃出来找工作的年纪吧,时隔几百年再看都想给苏辙鼓掌。自杀式答题第一名 。
你想想每年年末要填的考核表和意见收集表,实名制的那种,你写没写过一句发自肺腑的意见?比如让老板少点瞎指挥,多给点工资加班费,少点好高骛远,早日放弃画饼事业。你都没敢写吧。啧啧,怂的。我也没敢。
如果苏辙骂对了,我们也能理解说仁宗比较能直面自己的错误。可其实苏辙好多批评都乱诌呢……比如小苏批评仁宗 “近岁以来,宫中贵姬至以千数,歌舞饮酒, 欢乐失节”,便是不实之词,因为仁宗对自己的私生活还是比较克制的,曾多次放遣宫女出宫。多年之后,苏辙也承认,当年好多料都是道听途说的,也就是把听来的八卦写在考卷上递给八卦当事人看了。
苏辙的考卷引起很大争议,不止是仁宗,大臣们也被他骂到狗血淋头。朝中大臣也听说了有这么一份直言皇帝“歌舞饮酒, 欢乐失节”的御试文章,亦是议论纷纷。
最后的最后,宋仁宗还是录用了苏辙,并给了他四等成绩,大家很吃惊。仁宗解释说,我本来就是要筛选敢于直言的人才,现在要是因为人家直言生了气,那才没面子呢,让天下人该怎么说我呀。
清初彩绘版《帝鉴图说》中的《改容听讲图》,讲述宋仁宗在经筵时,左顾右盼,讲官拱立不讲, 仁宗立即竦然改听。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好脾气也就算,仁宗还不是很贪恋权力。哇这个太稀有了,毕竟当年我当个收作业的小组长都恨不得天天监督同学们写作业。
历代帝王揽权,常用的方法便是绕过宰相领导的政府,直接下发“手诏”“内降”指挥政事。仁宗并非没有下过手诏,但都不是出于揽权之意,有些近臣向皇帝跑官要官,仁宗性子软,不好意思严词拒绝,只好下一道手诏,请宰相给予破格提拔任用。
但仁宗也知道这是破坏法制的事情,又事先给宰相打好了招呼:凡是我下发的手诏,你们不必遵行,退回来就行了。
还有更夸张的。嘉祐元年(1056),由于开六塔河失败,淹死数千人,朝廷派遣御史吴中复“往澶州鞫其事”,仁宗又怒又急,一再给吴中复发手诏,批示查案意见,“一日内降至七封”。差不多相当于今天你老板的夺命连环Call。但吴中复不是你,他胆子好大!吴中复带着七封手诏去见仁宗,将手诏还给皇帝, 说皇上你有什么意见,请走法定程序,私自下发的手诏,恕不奉行。宋仁宗呢,只能表示同意,“上从之”,行吧行吧,不行还能咋滴。
题外话:这表情包越看越眼熟,这不是苏大强吗?
这……如果你拒接老板的催命电话,还发信息给他:麻烦你有事上班时间讲,不要随意占用我的私人时间,再紧急地事情也请走钉钉程序,好吗!你猜你老板“上从之” 吗?我猜从,他不但不会出现在你私人时间,还不会出现在你的工作时间,还不会出现在你接下来的生命里,你周一也不会再出现在办公室了。
宋仁宗习惯于这些大臣的直率,并不是自己没啥想法任人摆布,相反,宋仁宗自己也挺敢的。因为他打算变革。
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富弼、韩琦同时执政,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同为谏官。范仲淹向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希望可以限制冗官,提高效率,并藉以达到节省钱财的改革主张。欧阳修等人也纷纷上疏言事。仁宗采纳了大部分意见,施行新政。史称“庆历新政”,这一年宋仁宗33岁。这次变法是北宋历史上很重要的两次变法之一,另一个是王安石变法。不过“庆历新政”因为动了太多人的奶酪,一年多以后,新政彻底失败。
仁宗这本老板,勇于和公司里高层battle,向公司几朝元老发起变革挑战,虽然最后人家战胜了他,但是这种人到中年还敢于玩一把刺激的朋克精神,值得我们和我们的老板学习。宋仁宗以身作则,告诉大家人或固守成见日渐沉沦,或积极变革被现实打脸。横竖都是磨难,不如做个英雄!
宋仁宗在位40多年,成就了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光时刻,他虽然不被今天的读者熟知,但他在北宋的人气很高。很理解,这么好的老板人气不高才有问题。
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4月30日),赵祯于汴梁皇宫驾崩,享年五十四岁。举国哀悼,市民们自发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城市上空,以致“天日无光”。难怪宋人写下 “四十二年如一梦”的悼念之词。
赵祯驾崩的讣告送到辽国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辽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惊,冲上来抓住宋朝使者的手号啕痛哭,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让竞争对手都念念不忘的人,想必一定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正是宋仁宗好脾气不计较,给了群臣可发挥才干的舞台;他的忍让和克制,成为“与士大夫共治”的典范。无为而治,或许就是成就黄金四十年的关键。
王凯饰演的宋仁宗,仁厚儒雅,很好地还原了真实宋仁宗的君王之气,这种演员与角色的契合,真是太会选了。
关于宋仁宗的一生,吴钩写的更详细。创作出《风雅宋》的吴钩老师,最近带着他的重磅新作品《宋仁宗:共治时代》和大家见面。
这部作品以仁宗为主角,讲述了仁宗的一生,但它又不止是一部传记。仁宗御宇时代,人才辈出,群星闪耀,如果真的可以穿越回去,你将能见到顶起宋词半壁江山的人物。为什么这么多人杰集中在仁宗时代露头,什么样的皇帝才是好皇帝?吴钩新作,没有止步于人物传记,更是梳理出一部王朝治理的经典样本。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本书,当当独家100-50活动中!
图文来源: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民说iHuman” 2020-04-20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