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丨古代女医有成就




疫情当前,许多女性医务工作者奋战奔波在一线,为抗疫作出极大贡献。在中国古代,少有女子一展才智的机会。即便如此,在极为有限的史料中,我们还是能够梳理出中国古代女医的一些线索。





女医的制度


最早见诸史册的女医,是西汉的义姁与淳于衍。义姁是汉武帝时人,因医术精湛,武帝时被召入后宫,专为妃嫔“视乳产之疾”,并因此受到武帝之母王太后的宠信。淳于衍是汉宣帝时人,精于切脉,擅长妇产科,有“女中扁鹊”之誉。


“当娠病,女医淳于衍者尝入侍皇后疾。”《汉书·艺文志》载有我国早期的女科病案,其中就有淳于衍的两例。

义姁诊病      图片来源:网络

西晋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医政管理和医疗保健机构——医署。南朝刘宋时,医署更名为太医署,当时有官吏曾建议恢复男女医学教育。隋唐时,太医署教学功能得以加强,并建立了规范的教学体系:太医署令、署丞负责管理,博士、助教、师、工等负责授业,设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等科目。隋唐太医署是我国最早的医学专门学校,鼎盛时有师生300多人。


宁波天一阁所藏宋《天圣令·医疾令》中有一则十分珍贵的“女医”条文,记录了唐代女医的一些信息:“诸女医,取官户婢年二十以上三十以下、无夫及无男女、性识慧了者五十人,别所安置,内给事四人,并监门守当。医博士教以安胎产难及疮肿、伤折、针灸之法,皆按文口授。每季女医之内业成者试之,年终医监、正试。限五年成。”“令”是唐朝重要的法令形式。这则条文显示,这些女医来源于被没入官府的女子,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无家庭拖累。她们被单独安置,严加看守,主要学习妇产科知识。相对苛责的遴选与管理,表明这些女医学业结束以后,极有可能司职后宫,充作妃嫔的保健医生。

药用植物土茯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明代实行分行分户、子袭父业的行户制度,宫中女医多来源于医户。先由地方官府从民间挑选精通方脉的妇女,送往司礼监,经御医会试,录取后载入名册,待命入宫。清太医院的学生主要是保送的医官子弟。


应该说,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始终没有形成一以贯之的女医体制,更多、更有成就的女医,不是出自于官学,而是来源于民间。



女医的成就

由于受封建礼教的禁锢,古代女子患病特别是患了妇科疾病,在与医生的交流上存在着诸多的障碍。或是羞于启齿,再或语焉不详。而中医又讲究望、闻、问、切,需要建立起医患间良好的交流,医生方能对症下药。在这方面,男医有着诸多的不便,女医却得天独厚。明人朱恩曾说:

“余闻医家之说有曰‘宁医十男子,不医一妇人’。其所以苦于医妇人者,非徒内外相隔,亦由性气不同之故也。惟妇人医妇人,则以己之性气,度人之性气,犹兵家所谓以夷攻夷,而无不克。”


明代女医谈允贤,江苏无锡人,出身医学世家,其祖父是当地的名医,曾任南京刑部郎中,其祖母也精通医药。谈氏十五岁时就遍读医典,并随祖父临证。

影视剧中的谈允贤   

图片来源:《女医明妃传》剧照

出阁后,谈氏“连得血气等疾。凡医来,必先自诊视,以验其言。药至,亦必手自拣择,斟酌可用与否。后生三女一子,皆在病中,不以他医用药,但请太宜人手自调剂而已”。谈氏用自身的经历体察用药,渐以妇科知名,“相知女流眷属,不屑男治者,络绎而来”。她五十岁时,整理祖传医术,结合个人心得,著成《女医杂言》一卷,刊行于世。

《女医杂言》书影    图片来源:网络

除了妇产科之外,在中医的其他领域,女医也多有建树。明代女医方氏,安徽休宁人,以儿科闻名于时。清代女医冯衢,江苏阳人,擅长针挑痈疽(毒疮,多而广的叫痈,深的叫疽)。清末女医曾懿,四川华阳人,经三十余年临床实践,在辨析伤寒、温病证治方面颇有心得。她摘录《温病条辨》《温热经纬》各方,并融个人心得,撰成《医学篇》,内容涉及伤寒、杂病、妇科、儿科、外科等。

图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美民” 2020-2-21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